第四節:道教在義理化方面的發展

  隋唐時期,國家統一,經濟發達,由於絲綢之路的開拓,隨著中外貿易的開展,中外文化交流亦趨頻繁。在此基礎上出現了我國皇朝社會經濟最為繁榮的局面,同時也出現了文化思想方面燦爛輝煌的景象。在這段歷史時期,哲學思想方面出現了韓愈.柳宗元.劉禹錫等卓越的思想家。韓愈的哲學論著《原道》.《原性》.《原毀》.《諫迎佛骨表》;柳宗元的《天對》.《天說》.《封建論》.《答劉禹錫天論書》;劉禹錫的《天論》,都是有時代光輝的著作。隋唐時期,佛教也十分活躍,也可以說是全盛時期,智顗開創天台宗,倡導止.觀,主張禪定及精研佛教義理。玄奘開創法相宗,倡說唯識無境,認為世上一切事物皆是人的意識的幻化;神秀(北宗).慧能(南宗)倡導禪宗,主張淨心.自悟。道教在這樣的哲學思想與宗教思想的影響下,也在魏晉南北朝道教的基礎上,進一步向義理化發展。道教的學者們繼陶弘景之後,一方面是融入儒家的政治毗想與倫理思想,另一方面是吸取佛教義理以融入道教。總之,隋唐五代道教義理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用神仙信仰來闡發老莊思想及授佛入道。唐初的道士王玄覽,在這方面可算得是突出的代表。

  據《正統道藏.太玄部》王大霄撰《玄珠錄序》,王玄覽(名暉,法號玄覽,號洪元先生,六二六至六九七年),曾注老經兩卷,及乎神仙方法丹藥,唯道是務,二教(佛道)經論,悉遍披討,究其原奧。又曾作真人菩薩觀門兩卷,益州謝法師,彭州杜尊師,漢州李煉師等及諸弟子每咨論妙義,詢問經教,凡所受言,各錄為私記,王大霄集諸弟子私記,分為兩卷,並為序傳,題曰玄珠。

  由於唐代的道教被視為皇族宗教,老子版神化為最高天神,並為道教教祖,老子的《道德經》便被奉為最崇高.最奧妙的經典,視為最根本的信仰。在唐代為《道德經》作注疏的人很多,如王玄覽.成玄英.唐玄宗以及杜光庭等曾為之。都是大論其道並神化其道,通過對道的闡發來論說神仙長生的信仰。

第一步:是論證道是宇宙的本體,是永恆的存在。如《玄珠錄》云:
  萬物稟道生,萬物有變異,其道無變異。……以物稟道,故物異道亦異,此則是道之應物。

第二步:是論證道和物的關係。《玄珠錄》云:
  道能遍物,即物是道。物既生滅,道亦生滅;為物是可(道),道皆是物;為道是常,物皆非常。

  王玄覽據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將道分為可道與常道,可道生萬物,萬物有生死;常道生天地,天地能長久。可道與常道是一個統一體,即道。道是假又不假,是真又不真,是常又不常,應物而異而又永恆不異,有滅而又永不滅。

第三步:是論證道與眾生的關係,《玄珠錄》云:
  道與眾生,亦同亦異,亦常不常,合何者?道與眾生相因生.所以同;眾生有生滅,其道無生滅,所以異。

  這就是說,眾生稟道生,但眾生非是道,只能說道中有眾生,眾生中有道,必須是能修而得道。得道則可以常久。

第四步:則進而論道應內求,《玄珠錄》云:
 
 心生諸法生,心滅諸法滅,若證無心定,無生亦無滅。

  認為心與之境,以心為主,十分所有物,並是一識知;是故十方知,並在一識內,一切事物皆是人的意識所產生.決定,一切事物皆存在於人的意識之內。

第五步:則歸根結底論證要修道.得道而成仙,則必須修持是常是清淨的識體,才能使真體不死。《玄珠錄》云:
  識體是常是清淨,識用是變是眾生,眾生修變求不變,修用以歸體,自是變用識相死,非是清淨真體死。

王玄覽所倡導的道教教義,明顯是本於道教而雜糅有佛教理論,特別是佛教法相宗(慈恩宗)萬法唯識.唯識無境的思想。授佛入道,融為一體,這是隋唐道教義理 發展的一種趨勢。

  在將老子之道與神仙信仰更緊密融合,以發展道教義理方面,道士吳筠也是一位突出的代表。據唐禮部侍郎權德輿撰《宗玄先生文集序》說:吳筠字貞節,華陰人。初梁,貞白陶君以其道授昇玄王君,王君授體玄潘君,潘君授馮君。自陶君至於先生,凡五代矣。吳筠著作甚多,總論谷神不死,則有《玄綱》(《玄綱》);哀蓬心蒿目之遠於道也,則有《神仙可學論》;疏瀹澡雪使無落吾事,則有《洗心賦》.《岩居賦》;修胸中之誠而休乎天君,則有《心目論》.《契形神頌》,其他操章寓書,贊美敘別,非道不合……,合為四百五十篇。博大真人之言,盡在此矣。

  據《正統道藏.太玄部》中《吳尊師傳》記載:吳筠曾對唐玄宗說:
  道法之精,無如《五千言》(《道德經》),其諸枝詞蔓說,徙費紙札爾。

吳筠《玄綱論》及《神仙可學論》均謂老子所說的道,是宇宙的本原。如《玄綱論 .道德章第一》中說:
  道者何也?虛無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天地人物靈仙鬼神非道無以立,非德無以成。

《玄綱論.化時俗章第八》還說:
  道德者天地之祖,天地者萬身之父,帝王者三才之主,然則道德天地帝王一也。

這就把帝王與道德聯係起來,頌揚為與天地同樣崇高。敬帝王當敬道德.天地,而敬道德.天地則當敬帝王。這是典型的皇族宗教教義。吳筠進而認為老莊之道,與神仙之道有密切關係。《玄綱論.長生可貴章》中說:
  或問曰:道之大旨,莫先乎老莊,老莊之言不尚仙道,而先生何獨貴乎仙者也?愚應之日:深根固蒂,長生久視之道。又曰:谷神不死。莊子曰:千載厭世,去而上仙,乘彼白雲,至於帝鄉。又曰:故我修身千二百歲,而形未尚衰。又曰:乘雲氣,馭飛龍,以遊四海之外。又曰:人皆盡死,而我獨存。又曰:神將守形,形乃長生。斯則老莊之言長生不死.神仙明矣,曷謂無乎。

類似王玄覽.吳筠用神仙信仰以闡發老莊之道的道教思想,在唐代十分盛行,對後世的道教有著深遠的影響,也可以說是完成了道教的基本教義。

  著重闡發修持之道在於主靜.坐忘。這方面的突出代表則為唐睿宗時的司馬承禎。

  據《舊唐書.司馬承禎傳》記載,司馬承禎字子微(自號白雲子),河內(南)溫縣人。少好學,薄於為吏,遂為道士,師事潘師正,傳其符籙及辟谷.導引.服餌之術,師正特賞異之,謂曰:我自陶隱居傳正一之法,至汝四業矣。故司馬承禎亦為上清派(茅山宗)道士。他著作有《天隱子》.《坐忘論》.《修真秘旨》.《修身養氣訣》.《服氣精義論》.《洞玄靈寶五嶽名山朝儀經》.《上清天宮地府圖經》.《太上升玄經》等十餘種。對後世道教徙影響最大的是《坐忘論》和 天隱子》。

  司馬承禎以老莊思想為主體,吸收佛教的止觀.禪定學說,闡發養生修真的理論。關於道與養生修真的關係,《坐忘論》中說:
  夫人之所貴者生也,生之所貴者道也。人之有道,如魚之有水。

又說:
  養生者慎勿失道,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與生相守,生與道相保,二者不可相離,然後乃長久。

他提出了修真達性必須漸而進之的步驟。《天隱子》中說:
  一曰齋戒,二曰安處,三曰存思,四曰坐忘,五曰神解,何謂齋戒?澡身虛心。何謂安處?深居靜室。何謂存思?收心復性。何謂坐忘?遺形忘我。何謂神解?萬法通神。是故習此五漸之門者,……至五神仙矣。

他所提倡的修真之要,在於主靜與坐忘。《坐忘論》中說:
  夫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師。靜則生慧,動則成昏。……學道之初要,須安坐收心離境,住無所有,不著一物,自入虛無,心乃合道。

又說:
  與道冥合,安在道中,名曰歸根。守根不離,名曰靜定。靜定日久,病消命復,復而又續。

他等主靜理論,依據的是《道德經》中所說: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關於坐忘之法乃是闡發莊子《大宗師》中所說:顏回曰:隳肢體,黜聰明,離形去智,同於大通,此謂坐忘。司馬承禎《坐忘論》云:
  如人有聞坐忘法,信是修道之要,敬仰尊重,決定無疑者,加之勤行,得道必矣。故莊周云:隳肢體,黜聰明,離形去智,同於大通,是謂坐忘。坐忘者,何所不忘哉?內不覺其一身,外不知乎宇宙,與道冥一,萬慮皆遺。

《天隱子》中說:
  坐忘者,因存想而得也,因存想而忘也。行道而不見其行,非坐之義乎?有見而不行其見,非忘之義乎?何謂不行?曰心不動。故何謂不見?曰形都泯 。故天隱子暝而不視,或者悟道,乃退曰:道果在我矣,我果何人哉?天隱子果何人哉?於是彼我兩忘,了無所照。

這種靜心坐忘的修真理念,成為了後世道教在養生修真方面的圭臬。到五代時,這種靜定之功進而與模擬自然的金丹(外丹)理論相結合,遂演變而為鍾呂金丹(內丹)道。

  納儒入道,將孔孟之道融入為老君之道,又文飾齋醮儀式並使規制化。這方面較突出的代表是唐末五代的杜光庭。

  杜光庭(八五0至九三三年),括蒼人,一說縉雲(今屬浙江)人,字賓聖,號東瀛子。原習經史,工於詞章。唐懿宗時入天台山(今浙江天台縣境)為道士,唐僖宗時召充麟德殿文章應制。後隨僖宗避難至蜀,遂留成都。王建據蜀,賜號廣成先生。杜光庭之師應夷節,乃陶弘景第七代弟子,杜光庭則是第八代,故杜光庭也算是茅山宗的道士。杜光庭著作甚多,較著名的有:《道德真經廣聖義》.《常清靜經注》.《錄異記》.《神仙感遇記》.《道教靈驗記》.《王壇王屋山聖跡記》.《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墉城集仙錄》.《廣成集》.《道門科範大全集》。

  唐玄宗時,道士吳筠著《玄綱論》,其《明本末章》中說:
  夫仁義禮智者,帝王政治之大綱也。而道家獨云遺仁義,薄禮智者何也?道之所存乎本,故至仁合天地之德,至義合天地之宜,至禮合天地之容,至智合天地之辯,皆自然所稟,非企羨可及。

吳筠認為:老子之道與孔孟之道在表面上是互相茅盾的,而在實質上則並不矛盾而一致的。他又說:
  道德為禮之本,禮智為道之末。執本者易而固,執末者難而危。故人生以道為心,以德為體,以仁義為車服,以禮智為冠冕,則垂拱而天下化矣。……捨道德而專任禮智者,非南面之術。

這又表明了他以道為本.納儒入道的宗旨。唐末五代的杜光庭,便正是承襲和發揚吳筠的這一宗旨。他所撰《道德真經廣聖義》便是具體體現。如卷三第九說:
  仲尼主謂敬叔曰:吾聞老聃博古而達今,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歸,則吾師也。

表明了所持儒道既相契合,而道又高於儒的態度。杜光庭稱道教為本朝家教,以老子為至尊,既是道教的需要,也是唐朝政治的需要。又卷五第廿:
  又道德玄序,開元廿一年頒下,……其下卷自第一盡第九章明仁德;次第十盡第十八章明禮德;第十九盡第廿七章明義德;從第廿八至三十章明智德;從第卅七盡四十五章明信德;仁以履虛一,禮以不恃不宰,義以柔弱各同,智以無識不肖,信以執契不爭,其大旨亦以玄虛恢廓沖寂希微為宗。

又卷一第七:
  夫截仁伏義,抱道守謙,忠孝君親,友悌骨肉,乃美之行也。

解釋老子之不尚賢乃是不尚矜徇夸衒之行;老子的絕聖棄智,並不是絕仁義聖智,乃是在於抑澆詐聰明,欲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見素抱朴,臻於忠孝。總之,其目的在於以道為主.融合儒道。這一宗旨,也是後世道教所沿用不離的。

  杜光庭師天台山的茅山派道士應夷節,既得到了上清大法,也受過龍虎山天師的法籙。他嘗謂道法科教,自漢天師及陸修靜撰集以來,歲月綿邈,幾將廢墜,於是他考訂真偽,條例始末,將茅山道與天師道兩派的齋醮儀式分門別類,整理成《道門科範大全集》八十七卷。一方面是將道教主要道派的齋醮儀式統一起來,並加以規制化;另一方面則是將其表奏.詞章.疏啟.頌贊.咒.愿加以文飾,並且對各種儀式飾以藝術的內容。《禮.禮器》曰:義理,禮之文也。故杜光庭的整理齋醮,也是向義理化發展內容的。

  杜光庭是道教齋醮儀式的集大成者,也可以說是完成者,他所制定的道門科範,道教至今依然沿用。

  隋唐五代道教向義理化發展的內容,以上只是舉其概要,其他如梁丘子(白履忠).胡愔(見素子)之闡發《黃庭經》,張志和(玄真子)之闡發《易》理,吳筠之闡發《西昇經》,李筌.張果之闡發《陰符經》,彭曉之闡發《參同契》,閭丘方遠之闡發《太平經》等。

  總之,隋唐五代道教主要是沿著茅山上清派發展的,而魏晉南北朝的茅山上清派是以《黃庭經》及楊許遺書的教義為主,修持以存思為主;但到了唐代,由於朝庭抬高道教,尊奉《道德經》,道教徙便從宗教角度來闡發老莊思想,造作或文飾以神仙信仰為核心的教義,故隋唐五代的道教是魏晉南北朝茅山上清派道教的延續,但其面貌卻有所改變,即義理色彩增漲了,儼然是以老莊思想為基本教義了。

道教概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