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節:寇謙之清整道教及新天師道之形成 南北朝時(公元四二0至五八九年),道教最顯著的發展是北魏(公元四二0至五三四年)嵩山道士寇謙之改革五斗米道。 北魏統一華北後,鑒於自己是鮮卑族拓跋部,為了消除漢人由於民族隔閡而產生反抗,因而實行了與漢族相同的政乎策。首先自言拓跋部本是黃帝的兒子昌意的後裔,《北史.魏本記》云: 魏之先出自黃帝,黃帝子曰昌意,昌意之子受封北國,其處有大鮮卑山,因以為號。 拓跋是這一受封北國部族的姓氏,自然也是漢族血統。既是漢族後裔,當然有權繼承羲農正統,建立皇朝。為此,拓跋氏尹姓元,提倡拓跋部改著漢裝,禁止在朝庭內使用鮮卑語,在選用官吏方面,仍沿襲魏晉以來的門閥主義。在對待宗教的態度方面,以五斗米道係漢人的宗教,所奉的神皆是漢人所認為本民族之神,因而也表示信奉道教,受道教符籙,借以表明魏(北魏)是受天命.繼正統而作皇帝;對待佛教則採取了抑制的政策。《魏書.釋老誌》記載: (太武帝)乃下詔:昔後漢荒君(明帝),信惑邪偽.妄假睡夢,事胡妖鬼,以亂天常,自古九州之中無此也。誇誕大言,不本人情,叔季之世,暗君亂主,莫不眩焉。由是政教不行,禮義大壞,鬼道(佛教)熾盛,視王者之法蔑如也。自此以來,代經亂禍,天罰亟行,生民死盡,五服之內,鞠為丘墟,千里蕭條,不見人跡,皆由於此。朕承天緒,屬當窮運之敝,欲除偽定真,復羲農之治,其一切蕩除胡神,滅其蹤跡,庶無謝於風氏矣。自今而後,敢有事胡神及造形象泥人銅人者,門誅。雖言胡神,問今胡人共云無有,皆是前世漢人無賴子弟劉元真.呂伯疆之徒,乞胡之誕言,用老莊之虛假,附而益之,皆非真實,至使王法廢而不行,蓋大奸之魁也。有非常之人然後行非常之事,非朕孰能去此歷代之偽物;有司宣告征鎮諸軍刺史,諸有佛圖及胡經,盡皆擊破焚燒,沙門無少長悉坑之。 這是當時北魏的政治情勢。另一方面,在道教本身來說,東晉末年,五斗米道也面臨了十分艮顯的危機; 一:是由於孫恩起兵作亂,要求信徒竭財產,進子女,同時在戰爭中殺戳也異常殘酷,使五斗米道在民間不得人心。 二:是佛教逐漸在中間扎根.興盛,佛道之爭便逐漸激烈,道教要想對抗佛教,維護其在社會上的地位,就非針對已受攻擊的一些幣端進行改革不可。就是在上述政治情況及宗教情況下,才促使寇謙之的改革道教。 據《魏書.釋老誌》載: 道士寇謙之;字輔真,南雍州刺史贊之弟,自云寇恂之十三世孫,早好仙道,有絕俗之心,少修張魯之術,服食餌藥,歷年無效。 後又師成公興,守志嵩嶽,精專不懈。始光初(公元四二四年),寇謙之奉其所造作之道書《籙圖真經》獻之太武帝,太常卿崔浩獨異其言,師事之,並鼓吹寇謙之的神異。 世祖欣然,乃使謁者奉玉帛牲牢祭嵩嶽,迎致其餘弟子在山中者。於是崇奉天師(寇謙之).顯揚新法,宣布天下,道業大行。 從此魏太武帝在政治上得到了一個得力的助手;同時寇謙之亦利用皇權實現了他對五斗米道的清整,使五斗米道改頭換面,以新天師道的面貌行世。 寇謙之清整道教的手段是利用神權,兩次托言天神降授給他經書。據《魏書.釋老誌》記載,首次是: 以神瑞二年(公元四一五年)十月乙卯,忽遇大神乘雲駕龍,導從百靈,仙人玉女左右侍衛,集止山頂,稱太上老君,謂謙之曰:往辛亥年,嵩嶽鎮靈集仙宮主表天曹稱:自天師張陵去世以來,地上曠誠修善之人,無所師授。嵩嶽道士.上谷寇謙之,立身直理,行合自然,才任軌範,首處師位。吾故來觀汝,授汝天師之位賜汝《雲中音誦新科之誡》二十卷,號曰《並進言》。…. ..汝宣吾新科,清整道教,除去偽法,租米錢稅及男女合氣之術,大道清虛,豈有斯事;專以禮度為首,而加以服食閉煉……。 第二次: 泰常八年(公元四二三年)十月戊戌,有牧土上師李譜文來臨嵩嶽,云老君之玄孫,昔居代郡桑干,以漢武之世得道為牧土宮主,領治三十六土人鬼之政,……今賜汝遷入內宮太真太寶九州真師.治鬼師.治民師.繼天師四籙,……賜汝天中三真太文錄,劾召百神,以授弟子。文錄有五等,一曰陰陽 太官,二曰正府真君,三曰正房真君,四曰宿宮散官,五曰並進錄主。壇位禮拜,衣冠儀式,各有差品,凡六十餘卷,號曰《籙圖真經》。付汝奉持,轉佐北方太平真君。出天宮靜論之法,能興造克就,則起真仙矣。又地上生民,末劫垂及,其中行教甚難,但立男女立壇宇,朝夕禮拜,若家有嚴君,功及上世,其中能修身練藥學長生之術,即為真君。 魏太武帝十分欣賞這一套,遂起天師道場於京城之東南,重壇五層,遵其所造《籙圖真經》之制。太平真君三年(公元四四二年),太武帝更親至道壇,受道教符籙,備法駕旗幟盡青,以從道家之色。自後諸帝每即位,皆如之。 寇謙之是道教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改革五斗米道的內容不只是針對租米錢稅及男女合氣之術,其用意及影響也不只是關涉宗教。其改革內容,大致如下: 一:取消蜀土宅治之號,勿復承用。 五斗米道以師宅為治,乃是一種以師宅為中心的基層組織形式。即管理一片地區教民的處所。治的領袖稱祭酒,教民每年三會於治,各投本治聚會,平日則祭酒即宰守。曹魏時,漢中五斗米道教民大量移居洛鄴等地後,依然保持著原來宗教組織及其名稱。寇謙之造作《老君音誦誡經》,假托老君授言,反對承用蜀土宅治之號: 老君:吾本授廿四治,上應廿八宿,下應陰陽廿四氣。授精進祭酒,化領民戶。道陵演出道法,初在蜀土一州之教,板署男女道官,因山川土地郡縣,按吾治官靖廬亭宅,與吾共同領化民戶,……而後人道官,不達幽冥情狀,故用蜀土盟法,……從以今後,諸州郡男女有佩職籙者,盡各詣師改宅治氣。……其蜀土宅治之號,勿復承用。 二:取消天師.祭酒之位子孫承襲。 自張道陵創天師道,天師之位,子孫承襲,陵傳衡,衡傳魯……,而寇謙之則托言老君授他天師之位,取代張天師之後胤。《老君音誦誡經》中還說: 有祭酒之官,稱父死子襲,使益荒濁。誡曰:道尊德貴,惟賢是授。若子胤不肖,豈有繼承先業。……諸道官祭酒,可簡賢授明,末復按前父死子襲,使道教不顯。 三:革除租米錢稅。 凡五斗米道教民,均應向祭酒(宰守)交納租米錢稅。陸修靜《道門科略》亦有所記載。寇謙之《老君音誦誡經》認為張道陵去世後,道官祭酒,取人金銀財帛: 教人愿,匹帛牛犢,奴婢衣裳,或有歲輸全絹一匹,功薄輸絲一兩,眾雜病稅.不可稱數,……贓錢逋稅,貪穢入已。 接著更偽托老君云: 吾初立天師,授署道教治籙符契,豈有取一錢之法乎?……吾今出新法,按而奉順,從今而後,無有分傳說愿輸送,仿署治籙,無有財帛,民戶雜愿,歲常保口廚具,產生男女,百災疾病,光怪眾說廚愿,盡皆斷之。……若 有道官濁心不除,不從正教,聽民更從新科正法清教之師。 四:除去男女合氣之術。 漢代巫覡行房中術,三張亦有此術。《老子想爾注》ぉ中便有不少以房中術解《老子》語的文字。五斗米道認為教民只有通過男女合氣,才能得到釋罪,成為種民。北周甄鷥《笑道論》對此亦有所攻擊。寇謙之反對男女合氣之術。《魏書.釋老誌》記載他假托老君說: 汝宣吾新科,清整道教,除去三張偽法,租米錢稅及男女合氣之術,大道清虛,豈有斯事。 又《老君音誦誡經》說: 吾《誦誡》斷改黃赤,更修清異之法,與道同功。其男女官籙生佩契黃赤者,從今誡之。 五:宣示新科之誡,提倡禮法。 五斗米道信仰煉形可以長生久視,服食餌藥可以成仙。《老君音誦誡經》則說靠服食餌藥不能長生成仙;欲登太清之階,就必須誦誡與建功齋請,使天仙降迎。《經》中說: 藥服之正可得除病壽終,攘卻毒氣,瘟疫所不能中傷,華一世之年,可兼谷養性,建功齋請,解過除罪清慾,修學長生之人好共尋諸《誦誡》,建功香火,齋煉成功,感徹之後,長生可克。 《魏書.釋老誌》說寇謙之提倡: 專以禮度為首,而加以服食閉煉。 所謂建功齋請.誦誡.建功香火,都是提倡齋醮儀式,要以禮祈神降度。專以禮度為首,即提倡禮法。《老君音誦誡經》中就說: 弟子朝拜之,喻如禮生官位吏禮法等法。 把遵循禮法,作為修仙的首要之法。所謂誦誡,即提倡倫理道德,約制人心,使之規範於禮法。這是在道教教義上的一大改變。 六:倡輪迴報應之教義。 生死輪迴之說,本出佛教。佛法煉神,道教煉形,佛教認為靈魂不死,而道教倡說肉體飛昇,在生死形神問題上的認識本有所不同,道教亦無六道輪迴.地獄.報應之說。寇謙之改變只要煉形即可長生成仙的教義,引入佛教生死輪迴之說,宣揚修持者前世之善惡,影響今身修行之成效;今世之善惡,又影響來世。他所造作的《老君音誦誡經》中說:本得無失,謂前生過去已得此戒,故於今身而無失也。《老君音誦誡經》還用六道輪迴以警世,說誰要是反逆.誑作萬端,稱官設號,蟻聚人眾,壞亂土地,太上老君就要大恚怒,就要被打入地獄,罪重之者,轉生蟲畜,甚至延及三生都要作畜牲。 七:將服餌修煉之術與符水禁咒之術合而為一。 司馬光《資治通鑒.宋記一》說: 老莊之書,大指欲同生死,輕去就。而為神仙者,服餌修煉以求輕舉,煉草石為金銀,其為術正相戾矣;是以劉歆《七略》敘道家為諸子,神仙為方術。其後復有符水.禁咒之術,至謙之遂合而為一;至今循之,其訛甚矣。 又明《正統道藏》光帙下《谷神篇.序》說: 北魏寇謙之嘗集道經,為其書少,遂將方技.符水.醫藥.卜筮.讖緯之書,混而為一。 八:誦習道經,改直誦為樂誦。 五斗米道習誦道經本為直誦,寇謙之吸取儒家禮法儀式有音樂伴奏,遂改直誦為樂誦,即誦經用音樂伴奏。這表現寇謙之重醮儀,倡禮度,改變了過去以符水療病及注重煉形的教義。 總之,五斗米道經寇謙之清整後,從組織到教義,以及與統治者的關係,都發 生了很大的變化。原五斗米道的靖治組織形式瓦解了;教會的租米錢稅經濟來源版 取消了;教義上吸取儒釋思想,提倡禮度及規誡,以約制信徒身心,使煉形諸術居 於輔助地位;使五斗米道與皇權結合,一度成為國教,成為統治者維護其統治的精 神工具。 正因為寇謙之對五斗米道改革甚大,故以後的五斗米道始稱新天師道,六朝劉宋陸修靜開創南天師道後,北朝的新天師道,便又稱北天師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