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節:上清.靈寶.三皇經法之出現 東晉哀帝年間(公元三六二至三六五年),江東天師道(五斗米道)盛行,造作了大量道書,出現了以造作道書.傳授經法為首務的道教經籙派。這是在葛洪建立以金丹道為中心的神仙理論體系之後,以符籙為主的天師道向義理化演變的一次重大發展,其具體體現便是上清.靈寶.三皇經法的出現。 上清經系,是道教經籙派的主流。《雲笈七籤.道教經法傳授部.上清源流經目注序》說: 上清者.宮名也。明乎混沌之表,煥乎大羅之天,……乃眾真之所處,大聖之所經也。宮有丹青金書玉字上皇寶經,皆玄古之道,自然之章。……漢孝平皇帝元始二年九月戊午,西城真人以《上清經》三十一卷,於陽洛之山授清虛真人小有天王王褒,褒以晉成帝之時於汲郡修武縣授紫虛元君南嶽夫人魏華存。華存以咸和九年……去世之日以經付其子道脫,又傳楊先生諱羲。羲先生有殊分,通靈接真,乃晉簡文皇帝之師也。楊君師事南嶽夫人,受《上清大洞真經》三十一卷。 按上清經系以魏華存為第一代真人,《雲笈七籤》卷四《上清經述》中說: ……於是清虛真人王君,乃命侍女華奠條.李明允等使披雲蘊.開玉笈,出《太上寶文》.《八素隱書》.《大洞真經》.《靈書紫文》.《八道紫度炎光》.《石精玉馬》.《神虎真文》.《高仙羽玄》等經三十一卷,是王君昔於陽洛山遇南極真人.西城王君所授者也,今於汲郡修武縣中授夫人(魏華存)焉。暘谷神王又別授夫人《黃庭內景經》,正一真人張君又別授治精制鬼法,夫人前後所授,非但此三十一卷而已。……此乃《上清經》從此而行世也。 這些記述,實屬為自神其教之說。實際上上清經系是由魏華存創造,而大部份乃是楊羲.許謐.許翽所共同造作。他們在京都建業(今南京)和句容茅山中的雷平山(長史許謐的家宅與別墅)設立了乩壇.許謐為壇主,楊羲是乩手,又是記錄,即所謂能通靈接真,達神仙意旨的人。他們以扶乩為手法,假托紫虛元君上真司命南嶽夫人下降,授以經法,實際上是楊羲所造作。 據《真誥.真冑世譜》附《楊羲傳》與《真系.晉茅山真人楊君傳》(見《雲笈七籤》卷五),楊羲本吳郡人,徒家句容(今江蘇句容縣),與護軍長史許謐(一名穆,字思玄)結神明之交。許謐荐楊羲為會稽王司馬昱(即後之晉簡文帝)府中舍人。許氏世奉天師道,許謐之兄許邁,是祭酒李東的弟子,李東曾經受天師吉陽治,為左領神祭酒。 楊羲之造經,實始於東晉哀帝興寧二年(公元三六四年),《真誥敘錄.真經始末》云: 伏尋《上清真經》出世之源,始於晉哀帝興寧二年太歲甲子,紫虛元君上真司命南嶽夫人下降,授弟子琅琊王司徒公府舍人楊羲,使作隸字寫出,以傳護軍長史句容許某並弟三息上計掾某某。二許又更起寫,修行得道。凡三君手書,今見在世者經傳大小十餘篇多(許)掾寫,真授四十餘卷,多楊書。 在楊羲之前,有晉陵人華僑,世事俗禱,也是位自稱能通鬼神的人,曾在許謐所設乩壇作乩手,由於他性輕燥,多漏說冥旨,也就是常道出秘密,因此被責辭退了。 楊.許用扶乩的手法,假託眾真降授,造作大量經書,形成首經《上清大洞真經》的上清經籙系。他們所造作和傳授的經籙大抵為三大部份,一為《真誥敘錄》中所說的《上清經》.《黃庭經》.《七元星圖》.《靈寶五符》.《西嶽公禁山符》.《中黃制虎豹符》;二為《雲笈七籤.上清經述》中所說的《太上寶文》.《八素隱書》.《靈書紫文》.《紫度炎光》.《石精玉馬》.《神虎真文》.《高仙羽玄》等;三為《茅山誌》中所說的《太上三天正法經》及《上清經述》中所說正一真人別授的《治精制鬼法》。南朝梁陶弘景有篹集之上清經目,已亡佚。晉代王靈期也造作過上清經書。故楊羲.許謐所造作上清經書的具體經目.卷數,現在難以考定。 北周武帝天和年間(公元五六六至五六九年)甄鸞上《笑道論》謂:陸修靜《三洞經書目錄》云:上清經一百八十六卷,一百二十七卷已行。大概那時行世的共有一百二十七卷。 關於晉末王靈期之增修上清經書,《真誥敘錄》中說: ……復有王靈期者,……詣許丞(許翽之子,名黃民,字子文)求受上經……乃竊加損益,盛其藻麗。……並增重信,崇貴其道,凡五十餘篇。趨竟之徒,聞其豐博,互來宗稟。 王靈期是楊.許之後,又一位造作上清經書的人。 上清經系的代表性經典為《上清大洞真經》,明代白雲霽《道藏目錄詳注》對其基本內容有所概述: 大洞秘旨,其中多是身中百神之名字,所生所居宮,分山林樓台池館,一一明白大概。以生門死戶,守雌抱雄為主,混合百神常存,各居其所,各理其務。存養自己神?,吟詠寶章,則天真下降,與兆身中神?混融,乃至長生不死之道也。 《上清大洞真經》是《黃庭經》的發展,重存養神?及吟詠寶章,輔以服氣.咽津.念咒.佩服。宣稱這是飛升成仙之道。上清經系的出現,表明以符籙為主的天師道,在轉向煉養,有與丹鼎派相融合的趨向。這既是受葛洪神仙理論的影響,同時也是適應統治者之需要,目的在消除簡單的符水派信仰易為群眾暴動所利用的宗教抉素。 道教經籙派的另一支系為《靈寶經》系。《雲笈七籤》卷三《靈寶略記》中說,吳王闔閭入一石城,門開,於室內玉几上有素書一卷,文字非常,乃《靈寶五符》真文,爾後: 至三國時,吳主孫權赤烏之年,有琅琊葛玄字孝先……入天台山學道……感通太上,遣三聖真人下降,以《靈寶經》授之,……孝先凡受經二十三卷並語稟請問十卷合三十三卷。孝先傳鄭思遠,又傳兄太子少傅海安君字孝爰,孝爰付子護軍悌,悌即抱朴子之父。抱朴從鄭君盟,鄭君授抱朴,(抱朴)於羅浮山去世,以付兄子海安君,至從孫巢甫,以隆安之末,傳道士任廷慶.徐靈期等,世世錄傳……。 又陶弘景《真誥敘錄》記載: 復有王靈期者,才思綺拔,志規敷道,見葛巢甫造構《靈寶》,風教大行,深所忿嫉。 《靈寶經》分古《靈寶經》與今《靈寶經》。古《靈寶經》即指《靈寶五符經》;今《靈寶經》指葛洪從孫葛巢甫等道徒所造作的《靈寶度人經》。據南朝劉宋陸修靜《靈寶經目序》(見《雲笈七籤》卷四)云: 頃者以來,經文紛互,似非相亂,或是舊目所載,或篇章所見,新舊五十五卷。 又陸修靜《太上靈寶授度儀表》又說: 然即今見出《元始》舊經ぁ,并《仙公》所稟あ,臣據信者三十五卷。 概括起來說,《靈寶經》系包括《靈寶五符經》一卷,《元始無量度人經》及《仙公請問經》合三十五卷,與《上清經》相雜糅,總為五十五卷。陸修靜在三十五卷 的基礎上增修科儀,立成儀軌,以後《靈寶》之教才大行於世。 靈寶經系的核心篇章為《元始無量度人經》,主要內容是宣揚仙道貴生,無量度人,尊崇元始天尊為至高無上天神,又敷衍十方有度人不死之神,還有三界.五帝.三十二天帝.地府酆都等神鬼系統,宣稱諸飛天大神皆在監視人的行為,故人們皆當齊心修齋,六時行香,誦念道經,以求降福消災,並能登仙。 在靈寶經系出現以前,道教盛行《上清經》及金丹黃白之書,在道術上重存想.服餌。《靈寶經》出,則教義又有了變易與發展。表現在…… 一:從《靈寶五符》之五方五色五行五常之神,擴构出了以中央玉京元始天尊為最高天神,下有三界十方三十二天帝及地府酆都的鬼神天地。 二:從存想以守身中之神,更擴展到通過修齋.燒香.誦經以呼外界之神來佑,亦即不只是默想身中之神,還要用贊頌.音樂及呼喚召引來外界諸飛天之神以護佑己身。 三:輕金丹.服餌.房中,反對巫覡淫祀。 四:吸取儒教祭祀儀式,造構了以齋醮贊頌及音樂為主的道教活動儀式。這使道教的形式和內容又發生了變化,亦即齋醮.誦經.劾召鬼神成了主要的宗教活動形式。因此後世《靈寶度人經》為《道藏》(明《正統道藏》)首經,被奉為萬法之宗。後世雖也有對《靈寶度人經》作內丹解釋的,如元代陳觀吾,但殊為牽強。 道教經籙派的另一支系為三皇經系。《雲笈七籤》卷四《三皇經說》云: 《三皇經》云:昔天皇治時,以天經一卷授之,天皇用而治天下二萬八千歲;地皇代之,上天又以經一卷授之,地皇用而治天下二萬八千歲;人皇代之,上天又以經一卷授之,地皇用而治天下二萬八千歲;三皇所受經合三卷,爾時號為三是也,亦名《三皇經》。 關於《三皇經》的行世,《三皇經》說: 晉武帝時,有晉陵鮑靚,官至南海太守,少好仙道,以晉元康二年(公元二九二年)二月二日登嵩高山,入石室清齋,忽見古《三皇經》,皆刻石為字,爾時未有師,靚乃依法以四百尺絹為信,自盟而受,後傳葛稚川,枝孕相傳,至于今日。 《道學傳.鮑靚》說鮑靚於晉元帝大興元年(公元三一八年)在龍山遇陰長生受道訣;《道教義樞.三洞義《說鮑靚是在晉惠帝永康年中(公元三00至三0一年)入嵩山石室得《三皇文》。《雲笈七籤.鮑真人傳》說鮑靚師事左元放,受《三皇》.《五嶽》劾召之要。《廣弘明集.二教論》說:晉元康中,鮑靚造《三皇經》被誅。甄鸞《笑道論》說:鮑靚造《三皇經文》事露被誅。依據上述資料則知《三皇經》實為鮑靚所造作。後鮑靚傳給葛洪。另一說,《三皇文》為帛和所傳,鄭隱授之葛洪。實際社會上早已流行劾召鬼神的巫道,他們造作有《三皇文》,江南帛家道世俗禱,也造作有《三皇文》,鮑靚是巫道與帛家道的信仰者,將兩者汪匯為一流,再將神奇鬼怪之說與神仙信仰相結合,造作了《三皇內文》三卷。先行世者稱《小有經》,後行世者稱《大有經》。南朝宋陸修靜所得乃《大有經》,初傳孫游岳,後傳陶弘景。後人以此經為主,堵加齋儀,編成《洞神經》十四卷。《三皇經》的主要內容是劾召鬼神的符圖及存思神仙真形之術。明《正統道藏》收存有《太清金闕玉華仙書八極神章三皇內秘文》三卷.《三皇內文遺秘》一卷,這兩種雖非古本,但仍保留有劾召鬼神之術。 《三皇文》行世早於《上清》.《靈寶》.晉代葛洪便十分重視它,如《抱朴子.遐覽篇》: 余聞鄭君言,道書之重者,莫過於《三皇內文》.《五嶽真形圖》也。古人仙官至人,尊秘其道,非有仙名者,不可授也。……其經曰:家有《三皇文》,辟邪惡鬼瘟疫氣.橫殃飛禍。 又《抱朴子.雜應篇》及《登涉篇》皆鼓吹《三皇文》可以召請鬼神,且可問事, 這當然純屬虛妄之言。 三皇經系.靈寶經系.上清經系出現雖有先後,至南朝劉宋時,均由陸修靜匯歸一流.梁陶弘景加以發揮,形成道教經籙派,至唐代便成為丹鼎派.符籙派之外的以經法為主的一大宗派ぃ。《雲笈七籤》卷五《經教相承部》內載有李渤 《真系》,記述了這一派別經教相承的系統。 今道門以經籙授受,所自來遠矣。其昭彰尤著,使搢紳不惑者,自晉興寧乙丑歲(公元三六五年)眾真降授於楊君,楊君授許君,許君授子玄文,文付經於馬朗。景和乙巳歲(公元四六五年),敕取經入華林園。明帝登極,季真啟還私廨。簡寂陸君南下立崇虛館,真經盡歸於館。……陸授孫君,孫君授陶君,陶君搜摭許令之遺經略盡矣。陶授王君,王君又從宗道先生得諸勝訣云。經法秘典,大備於王矣。王授潘君,潘君授司馬君,司馬君授李君。李君至于楊君,十三世矣。 以上清經系為主的道教經籙派之所以在東晉興起,其客觀原因: 一:玄學盛行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