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gif (3505 bytes)

III. 科學思想篇

 

第十二章  漢魏兩晉道教的科學思想

 

第一節 道教科學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時空不均和可控制的觀念

  先秦道家對時空問題有濃厚的興趣,也有很突出的思想貢獻。不過,從他氜的敍述中,時空只是一種人無法控制的外在因素,而且它們也是平滑的沒有內在差異的。而道教則不同,道教的時空觀一方面繼承了道家的思想,另一方面,又具有本身的特點。這一特點主要表現在道教的時空,也認為是流逝的速率不一(時間),分佈也不均勻(空間)。開始時,這一時空觀只表現在有關的神仙傳說中。《後漢書》和葛洪《神仙傳》都敍述了壼公和費長房的故事。《後漢書。方術列傳》:

    費長房者,汝南人也。曾為市掾。市中有一老翁賣藥;懸一壺於肆頭,及市罷,輒跳入壺中。市人莫之見,惟長房於樓上睹之,異焉,因往再拜奉酒脯。翁知長房之意其神也,  

  謂之曰:"子明日可更來。"長房旦日復詣翁,翁乃與俱入壺中。惟見玉堂嚴麗,旨酒甘餚盈衍其中,共飲畢而出。#1

此處所謂壼即葫蘆,古人用以裝藥,故懸壺以為藥肆市招。其大不過升,費長房跟隨壼公進入其中,儼然另一世界。小小壺中容納下如此大人乃至於大廳,真是匪夷所思。大空間反而能進入小空間,是這一故事第一個特異之處。

  故事接著說,壺公携費長房離家學道,長房自謂去家適經旬日,而回家時知已十餘年,仙凡之間,時間流逝的速度大致是一天等於凡間一年。《神仙傳。壺公》載同一故事,謂去方一日,推問家人,已一年矣。雖然記載稍異,但時間流逝之比,則基本相同,為仙界比凡間慢了三百六大五倍。而這裡說的仙界,實即是深山之中,後世稱為洞天福地或洞府。則地上的不同空間,其時間流逝的速率大相徑庭。費長房故事中的時空觀,在魏晉和南北朝有關神仙和洞天故事中一再被提起。如南朝人記東漢劉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仙故事,晉王質入山觀棋爛柯故事,都提到山中方半載,世上過七代,或一局棋未終而斧柄(柯)已爛,出山時故舊皆無從尋覓。看來,自漢以來,這種不均勻的時空觀就與仙家學說、方術一起流傳,並造成一定的社會影響。及東晉末,葛巢甫造構新靈寶經,《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簡稱《度人經》)中推出一個元始天尊開劫戒人於黍珠說法的故事。略謂:

    元始在天微清宮說法,。。。來者有如細雨密霧,無鞅之眾,迮國一半,土皆偏陷,非可禁止。。。。。

    於是元始懸一寶珠,太如黍米,在空玄之中,去地五丈。。。。元始登引天真大神、上聖高尊、妙行真人、十方無極至真大神,無鞅數眾,俱入寶珠之中,天人仰看,唯見勃勃從珠口中入,既入珠口,不知所在,國人廓散,地還平正,無復欹陷。元始即於寶珠之內,說經都竟。#2

  對這一故事表達的觀念,注家主張不一。有人認為此故事"駭其常情,謂無此事",有的認為所謂寶珠、去地五丈云云,只是內丹學上的一種象徵,但頗有人對之加以肯定,唐薛幽栖解釋說:"珠之小不妨人之多,多少自容,大小相納。"唐李少微則稱:"夫元始開圖,法教非一。或無為端寂,示物歸根;或變化威靈,使人懾伏,而神通自在,真應無窮,珠納天人,何容不可?而謫仙小術,猶隱現壺中,豈虛皇大聖碍行藏於珠內也!"#3足見其觀念與壺公故事如出一轍。由於《度人經》稱是元始天尊所說,其中對黍珠說法的描述系太上大道君所述,所以小可容大的觀念正式取得了經典的表述,從而在道門中固定下來。

  這一故事表達的時空,顯然是不均勻的;同時,時空及其尺度又是可以控制的。這一不均勻的時空觀念沒有它的淵源,仍可以探討,但是獨特性是無可懷疑的。它影響到道教的一般哲學和方術,也由此表明,道教科學思想的基礎觀念之一的時空觀,與西方經典物理學中空間均勻分佈、時間均勻流逝的觀念有很大的區別。

  這種時空不均勻和可以控制的思想,首先是道術的基本觀念之一。根據這一觀念,道士們認為可以找出一種使小容器容納大空間的法術,也可以人工地控制空間的距離。《神仙傳。壺公》在敍述費長房故事後即說:"房有神木,能縮地脉,千里存在目前宛然,放之復如舊也。"#4《金鎖流珠引》也載有"志人學道縮地往來之法",其卷二十七還載有一種製造裝天容器的法術。說若是依法修成,"可指小器之物以盛天地,奇功至神之驗,不可測之。皆壺公先生教養長房為之。"#5"自然神通變化不測,可以能變一升之器,可容天地,如初造化自然之功也。"#6從書中所載製造裝天葫蘆的方法看,主要是佩符籙,用朱砂、曾青、雄黃、雌黃等八種礦物與符置於葫蘆即壺中,再加念咒、踏罡步斗,使之產生神性,全部法術當然建立在幻想的基礎上,其中找不出什麼科學的成分。但是,重要的一點是,上述獨特的時空觀盡皆有很大的幻想成分,卻是籨事煉丹活動和內煉的觀念基礎之一。

  因為正是基於不均勻的時空觀念,道教徒們才會在有限的生活空間中去尋找通往無限的奧秘,在自己的煉丹爐或自己的身體中創造一個濃縮了的乾坤。同時,他們又將天象的變化即時間的量度引進煉丹過程,用一月乃至一年的時間量度去標識火侯,將一次化學反應(一轉)或元氣在體內的一個循環視作自然時間的一月或一年,又是在觀念上將時間尺度以不同的比例濃縮了。同時,在煉丹爐中,又是用人工的方法,控制著時空的尺度和變化,尤其是時間的流逝,完全被視作是依反應物或體內精氣的凝聚情況而定的。這種被視為人工控制的時間,實際上是模擬的時間,或者對時間尺度符號的採用,與真實的時間不同。但在道士的觀念中,它與真實的時間是等價的,所以後世丹家稱煉(內)丹是奪造化之秘,在身中安爐置鼎便意味著法天象地而身中另有一壺天。

  從人類對宇宙的認識來說,古代常是宇宙理論與哲學理論合一,近現代以來,則發展出物理學意義上的宇宙學。因此,對於時間、空間的學說,應當看成宇宙學的一部份或者一個不可分割的成分。上述時空不均勻觀念,從魏晉以後,已經成了道教的宇宙論的組成部份,道教的宇宙演化理論、宇宙結構理論,都包含著這種觀念。僅此而言,其科學觀念史上的價值也是不可忽視的。

  總的來說,東漢諸道派相繼形成,各道派對方術當然也包括其中的科學內容有不同的選擇,從而表現出某些不同的傾向。但是在黃老的旗幟下,綜合了某些科學思想,從事某些科學活動,是共同的。同時,強調控制自然變化的過程,企圖依靠某種或幾種經驗操作的手段製備出被認為可以改善人們生活和機體的物質,或者以之直接作用於人體,達到長生的目的,並且對其中的科學奧秘發生著濃厚的興趣,卻是大多數道派共同的。至於這段時間裡形成的獨特的時空觀,則既是各種秘術的觀念基礎,又是他們從事各種科學探索的重要動力。

 

#1中華書局點校本,第2743頁。

#2《道藏》第2冊,第255頁。

#3《道藏》第2冊,第193頁。

#4葛洪:《神仙傳》,《太平廣記》上引。這種所謂縮地術,主要是一種宗教心理體驗。"存"是存想的縮略,指依照某種規定的方式或圖式想像某一場景或形象。千里存在目前宛然,意為千里距離外的場所、地域,可以通過存想使之好像就在眼前,認為自己便實際地到達了某一地方;從客體言,便算將其縮短了。

#5《道藏》第20冊,第481頁。

#6《道藏》第20冊,第487頁。按《金鎖流珠引》是一部闡述道教法術的秘書,署為"中華總真大仙宰王方平、張道陸、趙升、王長、司命李仲甫、茅盈、許玉斧等系代撰述,中華仙人李淳風注"。那麼多仙人參與著作未必屬實,但卻可以看到它是在正一派,上清派等等符籙道派中流傳的秘書,注者李淳風,唐初著名天文學家,出身於道教家庭,而且時人稱他預言奇中,疑其有所役使,新舊唐書本傳皆如是說。所謂役使,即道教自翊的召喚和役使鬼神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