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gif (3505 bytes)

III. 科學思想篇

 

第十二章  漢魏兩晉道教的科學思想

 

第一節 道教科學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效法自然和控制自然的統一及自我控制生命的思想

 

  道家的科學思想繼承了先秦道家的思想因子,但至東漢時已可看出它與先秦道家也有了重要的區別。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從法自然到控制自然。

  前面說過,先秦道家強調道法自然,不主張對自然過程多加干涉。認為天(自然)變化與人為有本質不同,而在價值取向上完全傾向於前者,以至於戰國後期的傑出思想家荀況批評老子"蔽於屈而不知信(伸)",莊子"蔽於天而知人",意即將人的主觀能動的一面完全忽略了。而神仙家則有強烈的探究自然,企圖向自然索取、並控制自然的要求。道教繼承了兩者並將兩種不同的傾向結合起來,在與道家一樣強調法自然的同時,又十分強調人工地控制自然過程乃至於成為自然的主宰。這集中地表現在它的變化觀上。

  道家重視變化。變化觀是道家學說中重要的組成部份,變化觀念是道家的基本觀念。同樣,道教的科學活動,本質上是控制萬物變化的過程,變化觀念也是道教科學探索中不可或缺的,是道教科學思想的基本觀念,只是它有著自身的特點。

  道先,道教講變化,認為他們所探索的變化,乃是"自然之所為兮,非有邪偽道"#1然而他們常將變化與"術"即操縱變化的方法技藝相提並論。"變化"具有濃重的人工控制的性質。《太清金液神丹經》:

金液丹華是天經,泰清神仙諒分明。當立精誠乃可營,玩之不休必長生。六一和合相  須成,黃金鮮光入華池,名曰金液生羽衣,千變萬化無不宜。#2

這裡是講制備金液丹華的原理,所謂以六一泥封閉反應器,原料入反應器,生成有羽毛狀結晶物的"金液",而此過程係"千變萬化"的產物,所謂"無不宜"則是信心十足地宣佈它全由主其事者隨心控制。這是兩漢煉丹家共同的觀念。《黃帝九鼎神丹經訣》卷十引"故真人歌九鼎第一定外丹之華",以反應物為第一人稱述煉丹過程:"父在神山母在河,本在南越亦在巴。出於武陵會長沙,先祖昆弟豫章家。道士將我游五華。子明配鉛與赤蠡,變化生彼玄黃多。"#3是說來自多種產地的原料被道士混合在一起,汞(子明,全稱陵陽子明)與鉛等加入後,產生的變化,生成了黃色和黑色的物質。這裡的化學過程留待再考,只是指出,其"變化"一詞具有很強的主體能動含義。

  這一變化與本來意義上的自然過程略有不同,不僅是人工控制的,而且其過程具有反復進行以及回復到原初,也就是向某種純淨狀態復歸的特點。《太清金液神丹經》卷上:

    開元回化,混爾而分。陰陽婁變,其道自然。玄圓七轉,至九而還。#4

  開元,應當指天地開闢,那寺混沌始分,渾樸既破,形成不同的物質。現在再讓它們依其自然的本性,在反應器中經歷多次的反復的變化。所謂七轉,是經七次冶煉也即七次大變化,九為老陽,視為極數,九轉之後,被認為丹成。還,則有回復、歸根之義(與老子"反者道之動"思想相合。"丹"即"道",得"丹"即得"道"之證。

  煉丹被看成人工控制的變化過程,丹成之後,道士們更具備了無所不能的變化能力。《太清金液神丹經》說:

回元七化,至道之靈。霞耀日月,蓊然九明。欻爾而化,翳景藏形。噓吸靈和,貫盈  八冥。神奇萬化,隨意所營。乘虛駕空,上游天庭。#5

所以在道士們看來,煉丹是自己具備某種控制變化的能力的結果,而一旦丹成,服下之後,那變化的能力到了隨心所欲的地步,成了不受常規條件制約、來去無礙、飛行虛空游覽天帝之庭。

  其次,與上面提到的掌握了煉丹變化之法成功之後能隨盡心變化相繫,道教變化觀中也雜有過度誇大自身變化能力,以至於完全神化它的傾向。這一情形,根源於他們追求成為神仙的宗旨,也與他們和巫術的歷史聯繫有密切關係。

  他們對控制事物或自然過程的探索總的來說是傾向於經驗操作的,儘管在說明自己的秘方來源時編造出種種神話、仙授的故事加以掩飾。但同時,東漢時的道教徒也對其變化的機理表現出興趣。《靈寶五符經》大量記載了服食方藥、煉氣方法,表現了重視操作的傾向,但也對其藥性有若干分析。卷中《靈寶服食五芝之精》以論帶方,先說明藥性,再載其方劑。如認為:"椒生蜀漢,含氣太陰,天地俱生,變化陸沈,故能卻濕,邪不敢侵;啖鬼蠱毒,靡有不禁。""姜生太陽,與椒同鄉,俱出善土,窈窕山間。堅固不動,以依水泉。含氣熒惑,守土本根,背陰向陽,與世常存。故能避濕,卻寒就溫。"#6雖然對其藥性的形成原因看法未必真實確切,但是表現出不僅描述其性狀,而且力求覓取其所以然的努力。對於芝麻(古稱胡麻)的來歷、藥性的討論則更加現實:"苟虱養體,住色還年。一字胡麻,本生大宛。生來萬歲,來東度關,留在中土,斷絕胡蜜。含水之精,卻風除寒。"#7應當說大體是正確的。《周易參同契》用一套特殊的符號系統對煉丹及內煉的描述,內含著對化學反應或人身中物質流行變化的追尋,更是典型。對此,後文還要詳加討論。

  道教對人工控制自然過程的重視與他們在價值觀念上極度推崇生命的可貴是密不可分的。在某種意義上說,他們對控制自然的變化那麼重視,根本的目的就在於企圖借助於此尋找到控制本身生命流程,使之擺脫現實的局限,也就是說,為了追求長生不死成為神仙。這是他們的全部科學活動的基本價值導向,也是不竭的原動力。《太平經》稱:"凡天下人死亡,非小事也,一死,終古不得復見天地日月也,脈骨成塗土。死命,重事也。人居天地之間,人人得一生,不得重生也。"#8生命只有一次,死不能復生,這是佛教傳入中國以前,或至少可以說沒有受到佛教生死輪回觀念影響的中國人對生死的看法。從生命只有一次的前提出發,道教徒強調追求長生的合理性。《太平經》卷四十:"人最善者,莫若常欲樂生,汲汲若渴,乃後可也。"#9理由是:

太陰、太陽、中和三氣共為理,更相感動,人為樞機,故當深知之。皆知重其命,養其軀,即知尊其上,愛其下,樂生惡死,三氣以悅喜,共為太和,乃應並出也。但聚眾賢,唯思長壽之道,乃安其上,為國寶器。#10

如此說來,追求長生有了一個世界觀的基礎;起於三氣共為理的宇宙結構和宇宙秩序。於是長壽的追求被提高到效法普遍規律的高度。追求長生被看成最重要的美德,也是使社會穩定和諧的保證。類似的思想也在這一時期的其他道書中出現。《靈寶經》稱:

汝向所道真經言所不解者,蓋上天之氣歸此一身耳。一身分明,便可長生也。夫人是  有生之最靈者也,但人不能自知,不能守神以御眾惡耳。知之者則不求知於天神,止於其身則足矣。#11

  這一法將長生的根源看成是由於上天之氣歸於人之一身,有了這一內在的根據,並知道使用和珍惜它,便可自己支配自己的壽命而不必他求了。貴生是道教的基本觀念,也是從事服氣、服食等各種延長生命之探索實踐的原動力。它是道教科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份,也是道教進行所有生命探索活動的倫理觀基礎。同時,這一思想中也內含著人可自我控制自身壽命的可貴思想,它使道教沒有把延長壽命看成是神的恩賜,而是現實中可以通過實實在在的深索來實現的,問題是找到正確的方法。所以葛洪說:"天地之大德日生,生好物者也。是以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過乎長生之方也。"#12丹鼎派則倡導"我命在我不在天,還丹成金億萬年。"#13大約出世於晉代的《西升經》也說:"我命在我,不屬天地。"正是這種信仰和追求,使一代又一代道教徒熱衷於煉丹活動,成為世界實驗化學的先驅者。

 

 

 

#1[東漢]魏伯陽:《周易參同契》"法象成功章第三十二"。《道藏》第20冊,第135頁。

#2《道藏》18冊,第750頁。據陳國符先生考定,此經在西漢末東漢初問世,見《道藏經中外丹黃白法經訣出世朝代考》,收入趙匡華主編《中國化學史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本節凡引兩漢丹經,其時代皆據陳國符此文所考,不作一一闡述。

#3《道藏》第18冊,第825頁。

#4《道藏》第18冊,第778頁。

#5《道藏》第18冊,第778頁。

#6《道藏》第6冊,第323頁。

#7《道藏》第6冊,第323頁。

#8王明:《太平經合校》,中華書局,1960年,第298頁。

#9王明:《太平經合校》,中華書局,1960年,第80頁。

#10王明:《太平經合校》,中華書局,1960年,第18頁。

#11《道藏》第6冊,第342頁。

#12《抱朴子內篇。勤求》,見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本,中華書局,1985年,第252頁。按《易。系辭傳下》:"天地之大德曰生"。

#13《抱朴子內篇》引《龜甲文》,見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本,中華書局,1985年,第28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