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gif (3505 bytes)

III. 科學思想篇

 

第十一章  道教科學思想與科學活動的認識論基礎

 

第四節 "滌除玄覽"以入"眾妙之門":對宇宙本體的直覺把握

 

二 "人能知一萬事畢"

 

  如上所述,老子在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1的順生成模式的同時,提供了"反者道之動"的"逆向"認識邏輯,其目標就是回歸到"萬物與我為一"#2的境界。《道德經》三十九章提出:"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主張"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3使復歸"守一"成為道家哲學之精髓,進而成為道教之認知理想。莊之簡之以"通於一而萬事畢。"#4莊子論曰: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惡乎至?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其

  次以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為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

  虧也。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以成。

    故為是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詭譎怪,道通為一。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唯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適得而幾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謂之道。

#5

  在道教形成過程中,道家哲學被充份繼承和改造,作為其修道成仙學說的哲學原點。《太平經》把"守一"視為認識活動的頂點,指出:"守一之法,可以知萬端。萬端者,不能知一。夫守一者,可以度世,可以消災,可以事君,可以不死,可以理家,可以事神明,可以不窮困,可以理病,可以長生,可以久視。元氣之首,萬物樞機。天不守一失其清,地不守一失其寧,曰不守一失其明,月不守失其精,星不守一失其行,山不守一不免崩,水不守一塵土生,神不守一不生成,人不守一不活生。一之為本,萬事皆行。子知一,萬事畢矣。"#6可見其對道家認識論中的逆向思維方式的全盤接受和發展。

  實質上,"守一"、"通於一"的狀態,就是老所謂"微妙玄通"的體道境界。#7它在莊子和道教思想中得到了系統的論述和運用。

  在道教哲學中,玄、道、一都是重要的哲學概念,但從道教經典對於這三個重要概念的論述和運用中,不難發現它們在認識論上的互詮性質。在實質上,它們都是對於事物之終極本質認識論描述,惟其描述的角度或思維符號有所不同而已。試觀葛洪之論:"玄者,自然之始祖,而萬殊之大宗也。。。。因兆類而為有,託潛寂而無為。。。。方而不矩,圓而不規。來焉莫見,往焉莫追。乾以之高,坤以之卑,雲以之行,雨以之施。胞胎元一,鑄兩儀,吐納大始,鼓冶儀類,。。。故玄之所在,其了不窮。玄之所去,器弊神逝。。。。夫玄道者,得之乎內,守之者外,用之者神,忘之者器,此思玄道之要言也。得之者貴,不待黃鉞之威。體之者富,不須難得之貨。高不可登,深不可測。乘流光,策飛景,淩六虛,貫涵溶。出乎無上,人互無下。經乎汗漫之門,游乎窈眇之野。逍遙恍惚之中,倘佯彷彿之表。咽九華於雲端,咀六氣於丹霞。徘徊茫昧,翱翔希微,履略蜿虹,此得之者也。"#8主張修道者應在人自身的問題上下功夫。基於這種思想方法論,這時期道教思想家提出人們要修道必須在倫理道德和思想觀念上努力淨化和提升自己的要求,因而也就成為自然而然。

  葛洪曰:"人能知一,萬事畢。知一者,無一之不知也。不知一者,無一之能知也。道起於一,其貴無偶,各居一處,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靈。。。。老君曰: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一之謂也。"#9因而體道的關鍵就是體一,而體一的實質,就是認識事物的整體性、規律性,把握事物變化的本源。"人能知一萬事畢"這種以把握宇宙本體為認識終點的思想,充分、本質性地揭示了道教系統論認識哲學的根本特點。"一"就是"道",就是事物的共同規律,就是世界的統一性。道教對於世界的整體統一性的科學認識已達到相當深刻的層面。

  這種思想方法為道教提供了獨特的認識論基礎。在這一點上,中國道教的思維方式,與西方傳統思維方式之間,具有明顯的差異。西方思維方式中走向無限分析、力圖尋找每一個事物存在之最終根源的傾向,與尋求通過對宇宙萬物的共同本質的認識來把握一切的思維傾向,形成強烈的反差。這在科學尚處於較低發展階段的人類社會來說,似乎能使人在冥冥之境界更完整地觀照事物,獲得更多的知識。

  

 

#1《道德經》四十二章。

#2《莊子。養物論》:"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3《道德經》十章。

#4《莊子。天地》。

#5《莊子。齊物論》。

#6《太平經》佚文,見王明《太平經合校》附錄引《太平經聖君秘旨》,中華書局,1960年,第743頁。

#7《道德經》十五章,四十二章。

#8《抱朴子內篇。暢玄》,王明《抱朴子內篇校準》,中華書局,1985年,第12頁。

#9《抱朴子內篇。地真》,王明《抱朴子內篇校準》,中華書局,1985年,第3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