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gif (3505 bytes)

III. 科學思想篇

 

第十一章  道教科學思想與科學活動的認識論基礎

 

第四節 "滌除玄覽"以入"眾妙之門":對宇宙本體的直覺把握

 

一 "玄覽":庖丁解牛與渾沌開竅而死的啟示

 

  認識論的問題首先是一個方法論的問題。通過直覺的把握,取得對世界的整體性和系統性認識,以及在宇宙和人自身認識方法上的致性,是道教認識論的一個重要特點。這種認論的基礎是以老子《道德經》為代表的道家哲學。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1很顯然,要取對於芯界萬物認識,是一個非常複雜其至是不可能的事情。按照莊子的說法就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2但是道家同時也為人們提供瞭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道家認為,如果能夠通過把握作為萬物的共同規律和世界的統一性的"道"來把握世界萬物,豈不就達到了對於世界萬物的最終認識?所以老子說:"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復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3其意即在於此。這種認識論思維是與老子"反者道之動"#4的逆向思維方式完全一致的,也符合老朰"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5的方法論哲學。老子在《道德經》的許多章內容裡以不同的角度對這種認識方法論進行了精闢的闡述。#6

  不難看出,以老子為代表的先秦道家,把道作為一切認識活動的終極目的,,並以此為基礎神仙思想進行了一定的討論。在這裡,有道者就是能夠認識和把握宇宙本體的人,就是神仙。莊子對道的描述就表明了這一點。在莊子那裡,道雖然是一種不可思議的超經驗的宇由本體,但似乎仍有被人類把握的可能,也就是說,莊子在某種程度上承認,人類的認知能力有可能會獲得對於道的某種認識:"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7

  但是應當看到,莊子在以宇宙本體為認知目標的認識論的主要層面上,對人類感性和知性持有明顯的懷疑態度,認為感性和知性具有極大的相對性和不可靠性。比如他認為:"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知天之所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養其知之而所不知,終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雖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後當,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詎知吾所謂天之非人乎?所謂人之非天乎?且有真人而後有真知。"#8他相信只有一個具有完備的認識能力的真人,才能獲得對於世界的本質性把握。這種把握不是通過學習這種經驗的授受過程,而必須通過某種被認為具有通透性的認知方式-"玄覽"。為此莊子講述了一個非常有名的"庖丁解牛"故事,將其思想寓於其中: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倚,砉然響然,奏刀砉 

  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全牛者;   

  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  

  批大卻,導大竅,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皰歲更刀,割也;族庖月 

  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問而刀刃

  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若新發於硎。雖然,

  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為之而四頤,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9

  這是一種典型的直覺認識論,它是為深刻地把道家推崇的"無為而無不為"的哲學理念包含其中,而表現為"道法自然"。所謂"法自然"中的"法",其實是道家復歸論哲學思維邏輯的一種表達。因為按照道家思維邏輯,只有通過老子所謂復歸於"嬰兒"、復歸於"無極"、復歸於"樸"的理路,最終復歸到宇宙之本體,最終與萬物之本的"道"合而為一;任何相反的認識活動都將是南轅北轍、背道而馳。莊子再次將此思想寓之以鯈、忽二帝為渾沌鑿七竅的著名故事:

    南海之帝為鯈,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絛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 

  待之甚善。絛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

  "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10

  在老子那裡,這種體道"抱一"而"無離"的直覺認識的方法,就是"滌除玄覽"以入"眾妙之門",不僅要進行主體自我檢討、自我超越,而且要打碎那些羈糜、磨蝕或麻痺了人類對宇宙本體感受能力的一切主客觀因素,"滌除"一切尚停留在感性與理性思辯層面的認識,把認識上升到超越感性與思辯理性的直覺層面。因此,老子通過"玄之又玄"而進入更高層面的思想是一種認識的方法論思想,其實質就是以直覺體悟的方式把握事物的終極本質。《道德經》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十章:"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如何達到"滌除玄覽"?老子進一步提出"見素抱樸、少思寡欲"#11認識方法論在道家的認識論中,"道"是"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12的,要知"道",只能"以神遇而不以目觀",靠內在感受力,進而超越感受進入直覺,才能體"道",而不應到萬象紛紜的世界去尋"道"。在這感性認識的價值似乎被貶低了。《道德經》三章:"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這種認識方法源於道家設定的認識對象的特殊性:"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為此主體須"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十六章)"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絕學無憂。"(十九章)"沌沌兮,如嬰兒之未孩;累累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二十章)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二十二章)"明道若昧"(四十一章),"見小曰明"(五十二章)。"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四十七章)"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四十八章)其所損者,是人對外部世界進行接觸和探索的感性觸角,是屬於"為學"的工具理性,目的是進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從而獲得"真知"。漢代教典籍《道德真經注。河上公章句》解"滌除玄覽"曰:"當洗其心,使潔清也。心居玄冥之處,覽知萬事,故謂之玄覽。"#13東晉道教思想家葛洪系統地吸收總結漢晉道教思想成就,進一步在探索通過主體修養、自我提升尋求提高人的認識能力方面,形成了較為系統的從主體修養到得道致知的方法論,即:"遐棲幽遁,轁鱗掩藻,遏欲視之目,遣損明之色,杜思音之耳,遠亂聽之聲,滌除玄覽,栽雌抱一,專氣致柔,鎮以恬素,遣歡戚之邪情,外得失之榮辱,。。。。反聽而後所聞徹,內視而後見無朕"#14,這種以修道方式出現的認識方法論,雖不免含有宗教神秘主義的成份,但他的思想郤包含著這樣的合理成份,即:作為認識活動的主體的人的自身素質,將強烈地影響或決定認識之結果的真實性或準確性。這不僅符合老子對認識主體器質性要求,而且與科學的認識論原理有頗為相待之處。 

  

 

#1《道德經》四十二章。

#2《莊子。養生主》。

#3《道德經》五十二章。

#4《道德經》四章。

#5《道德經》六十三章。

#6如四十七章:"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如四十八章"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復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七十一章:"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八十一章:"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諸此等等。

#7《莊子。大宗師》。

#8《莊子。大宗師》。

#9《莊子。養生主》。

#10《莊子。應帝王》。

#11今本《道德經》十九章:"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絕學無憂。1993年發現的郭店楚墓竹簡《道德經》作:"視索(素)保僕(朴),少ㄙ(私)須(寡)欲。"無"絕學無憂"句,值得注意,見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筒<老子>甲》,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11頁。

#12《莊子。大宗師》。

#13《道藏》第12冊,第3頁。

#14《抱朴子內篇。至理》,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中華書局,1985年,第1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