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gif (3505 bytes)

III. 科學思想篇

 

第十一章  道教科學思想與科學活動的認識論基礎

 

第三節 修道成仙過程的認識論特徵

 

 二 人是一切認識活動的主體

 

  對這一在今人看來至為簡單明瞭卻十分關鍵的結論,古代的道家哲學已有相當深刻的認識。《陰符經》曰:“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宇宙在乎掌中,萬物生乎身上。。。天生天殺,道之理也。。。故曰: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人知其神而不神,不神而所以神。。。陰陽相推而變化順矣。是故聖人知自然之不可違,因以制之。”#1它用哲學的語言,向我們相當系統地揭示了道教的認論成就,即:自然萬物的存在與變化,有一定的規律,人類不能違背但可以認識和利用這些規律來改造自然。在道教哲學中,這種以為主體的認識論成就被作為基本的思想出發點,用來論證修道成仙的可能性問題。因此,當我們今天再次沿著老子“反者道之動”的思維路,探尋當初道教思想家們如何理解和運用人類的認識能力這個問題時,我們的答案很快就變得清晰起來。

  葛洪指出:“有生最靈,莫過乎人”#2,人類具有最高的認知能力。然而作為人類認識對象的萬象世界,不僅極為廣袤,而且奇特複雜,富於變化,“天地之間,無外之大,其中殊奇,豈遽有限,詣老戴天,而無知其上,終身履地,而莫識其下”#3,一個人如果不能掌握合理的認識論方法,就難以達到對於世界和自身的本質性認識:“形骸已所自有也,而莫知其心志之所以然焉。壽命在我者也,而莫知其修短之能至焉。”#4既然如此,“有生最靈”的人類就應當尋找一個最佳的解決方法。葛洪坦承:“天下之事,不可盡知,而以臆斷之,不可任也。”#5相對於無限的宇宙萬物而言,人類的認識能力確實是不可能窮盡萬事萬物的,也不能用主觀臆斷的方法來對待這個實實在在的世界。他所推崇的方法,就是以主體的實踐活動來改造自身存在狀況、把握命運,因此他明確提出:“亦有以校驗,知長生之可得,仙人之無種耳。”#6認定人類的長生之夢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成為現實,並認識到,人體的存在是精神和意識存在的基礎:“有者,無之宮也。形者,神之宅也。故譬之於堤,堤壞則水不留矣。方之於燭,燭糜火不居矣。身勞則神散,氣竭則命終。”#7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中也明確指出:“人生大期,百年為限,節擭之者,可至千歲”,認為人生壽命乃是由人自我決定的:“世人不終耆壽,咸多夭歿者,皆由不自愛惜,忿爭盡意,邀名射利,聚毒攻神,。。。但能不思衣、不思食、不思色、不思勝、不思負、不思失、不思得、不思榮、不思辱,心不勞,不極常,導引納氣,胎息,爾可得千歲。”#8這使道教成為“信仰精神和科學邏輯的一種奇特的混合物”。#9雖然其中夾雜有信仰的成份,但它對於人類認識和控制自身能力的肯定,確實難能可貴。

  從“我命在我,不在天地”之說可以看到,道教把人類自身放在生命之主宰的地位,強調了對生命認識和把握過程中人的主體性。早期道教經典《龜甲文》、《玉牒記》說:“我命在我不在天,還丹成金億萬年。”“天下悠悠,皆可長生也,患於猶豫,故不成耳。”#10葛洪認為,人的生命長短之因在人自身,指出:“壽命在我者也,而莫知其修短之能至焉。”#11又說:“人欲長久,斷情去欲,心意以索,命為反歸之,形神合同,固能長久。”人的生命就掌握在人自己的手中,是人類“與天地分一氣而治”,通過特定的自我控制修煉,即可以達到長生的理想,所謂“長生可學得者也”#12葛洪《抱朴子內篇》、陶弘景《養性延命錄》中都表達了這樣的思想。《西升經》認為:“我命在我,不屬天地。。。吾與天地分一氣而治,自守根本也。”#13《養性延命錄》則說:“我命在我不在天。但愚人不能知此道為生命之要,所以致百病風邪者,皆由恣意極情,不知自惜,故虛損生也。”“夫形生愚智,天也;強弱壽夭,人也。天道自然,人道自己。。。人生而命有長短者,非自然也,皆由將身不謹,飲食過差,淫佚無度,忤逆陰陽,魂神不守,精竭命衰,百病萌生,故不終其壽。”主張“不以人事累意,不修仕祿之業,淡然無為,神氣自滿,以為不死之藥。”#14

  道教思想家所得出的仙可學致的結論、對人類通過自我控制而達到自我完善這種思想方法的肯定和執著追求,和它所取得的一系列科技成就一起,在世界文明上閃爍著奇異的光彩。葛洪以老子之師“元君”為例,證明人的生命可以通過自身修煉而致不死,成為把握自身命運、擁有巨大能力的神仙;神仙並非出於自然,而是自己修煉得來。他說:“元君者,老子之師也。。。元君者,大神仙之人也,能調和陰陽,役使鬼神風雨,驂駕九龍十二白虎,天下眾仙皆隸焉,猶自言亦本學道服丹之所致也,非自然也,況凡人乎?”#15認為“仙之可學致,如黍稷之可播種得,甚炳然耳。然未有不耕而獲嘉禾,未有不勤而獲長生度世也”。#16這些論述,都是把人的主觀行為看作是生命的制約力量,而並未把生命的決定力量交給一個超越的上界權威。可以說,這是中國道教最可貴的精神之一。

 

 

1《道藏》第2冊,第737頁。

2~5《抱朴子內篇。論仙》,見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中華書局,1985年,第14~16頁。

6《抱朴子內篇。至理》,見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中華書局,1985年,110頁。

7《抱朴子內篇。至理》,見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中華書局,1985年,110頁。

8《養性延命錄》卷上,《道藏》第18冊,第477頁。

9姜生,漢魏兩晉南北朝道教倫理論稿,四川大學出社,1995年,第98頁。

10《抱朴子內篇。引》,見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中華書局,1985年,第287頁。

11《抱朴子內篇。引》,見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中華書局,1985年,第15頁。

12《抱朴子內篇。引》,見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中華書局,1985年,第287頁。

13《西升經》卷下“我命章”,《道藏》第11冊,第507頁。

14《養性延命錄》卷上,《道藏》第18冊,第476頁。

15《抱朴子內篇。引》,見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中華書局,1985年,第76頁。

16《抱朴子內篇。引》,見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中華書局,1985年,第26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