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gif (3505 bytes)

III. 科學思想篇

第十章    道教科學思想的起源

 

第三節  道教形成以前道家科學思想之主要成就

 

七 金石自然進化思想

  道教方士追求長生不死,並且企圖通過服食自己煉製的丹藥和修煉內丹以實踐這一願望。追求長生不死,雖然不符合自然規律,但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道士煉製外丹的長期實踐,促進了其對自然界一些金石礦物性能及其化學反應的認識,對古代冶金技術的發展和火藥的發明等都作出了積極貢獻。

  從思想觀念上看,支配方士們孜孜以求進行煉丹活動的重要思想之一,是他們認為自然界的金石礦物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自然地從低級向高級轉化,會由低等物質慢慢轉化成黃金白銀之類的貴重物質,甚至會轉化成使人食之即可長生的丹藥。這是一種樸素的金石自然進化思想。但他們認為,金石自然進化所要的時間很長,人們可採用不同礦物混合及高溫冶煉方式人為地加速其進化過程,從而快得到丹藥和貴重金屬。另一方面,道教方士們具有“假求於外物以自堅固”#1的思想,認為金屬物質具有不敗不朽的永久性,服食它們即可強健體魄,卻病延年。《周易參同契》中說:“金性不敗朽,故為萬物寶,術士服食之,壽命得長久。”#2服用金屬丹藥可以長生,而金屬丹藥在自然界進化很慢,因而應設法縮短其進化時間,這就導致煉丹活動的發展。

  關於道家的金石自然進化思想,最早的完整表述見於《淮南子》,其中的《地形訓》說:“正土之氣,御乎埃天。埃天五百歲生磈,磈五百歲生黃埃,黃埃五百歲生黃澒,黃澒五百歲生黃金。。。。偏土之氣,御乎青天。青天八百歲生青曾,青曾八百歲生青澒,青澒八百歲生青金。。。。牡土之氣,御乎赤天。赤天七百歲生赤丹,赤丹七百歲生赤澒,赤澒八百歲生赤金。。。。弱土之氣,御乎白天。白天九百歲生白礜,白礜九百歲生白澒,白澒九百歲生白金。。。。牝土之氣,御乎玄天。玄天六百歲生玄砥,玄砥六百歲生玄澒,玄澒六百歲生玄金。。。。其中,”正土“、”偏土“、”牡土“、”弱土“、”牝土“分別指中、東、南、西、北五方之土,”五“、”八“、”七“、”九“、”六“分別為土、木、火、金、水五行生成之數。”磈“指雄黃,”澒“指汞,”青曾“即曾青,”青金“指鉛錫,”赤丹“即丹砂,”赤金“即紅銅,”白礜“即硫砷鐵礦,”白金“即銀,”玄砥“指慈石,”玄金“即鐵。#3這是一套以五行為骨架組成的五土→五氣→五種礦物→五汞→五金。。。。自然轉化體系,反映了古人的礦物自然進化思想。當然,這只是古人運用五行學說對有限的經驗知識所作的思辯性加工,並不符合實際情況。《淮南子》中這種理想化的金石進化思想,被後代方士不斷繼承發展,並用以指導煉丹活動。

  劉宋時建平王劉景素所著《典述》談及雄黃進化時,則謂:“天地之寶藏於中級,命曰雌黃,雌黃千年化為雄黃,雄黃千年化為黃金。”#4唐代陳少微《大洞煉真寶經修伏靈砂妙決》討論丹砂進化時說:“丹砂者自然之還丹也,世人莫測其原。只如玉座之砂世人總知之,如金座、天座是太上紫龍玄華之丹,非俗人丹夫之所見知也。其玉座,則俗流志士積功修煉,服之致仙。其金座,則素有仙骨,清虛煉神,隱之岩穴,則其神仙採與食之,便當曰羽化升騰。其天座,則太上天仙真官而所收採、服餌,非下仙之藥也。其玉座砂受得六千年陽靈之清精,則化為金座,。。。金座受一萬六千年〔陽靈之清精〕則化為天座。”#5又唐人撰《陰真君金石五相類》論水銀的生成與進化時說:“玄水是水氣初胎一千年後成結,似凝未凝,似胎未成胎,河上奼女是三千年水氣,已成水銀。如飛煉對陽,被火氣影著即走,亦未禁火,未堪燒煉。。。。太陰是四千年水銀,已過三千年,故名太陰,是老水銀,始堪用也。”#6宋人了一《丹房奧論》談及水銀與丹砂之形成時說:“朱砂之與水銀尤為天地精英之氣結聚而成也,若以受年月日計之,則相去又遠。經中:真液與離宮之氣千餘年聚為水銀,又一千年結為朱砂,如松脂入地千年化為琥珀之類也。”#7《庚辛玉冊》也說:“錫;受太陰之氣而生,二百年不動成砒;砒二百年而錫始生。錫稟陰氣,故其質柔。二百年不動,遇太陽之氣乃成銀。鐵;受太陽之氣,始生之初,滷石產焉。一百五十年而成慈石,二百年孕而成鐵,又二百年不經採煉而成銅,銅復化為白金,白金化為黃金,是鐵與金、銀同一根源也。

  這些表述反映了道士中長期流行的金石自然進化觀念。出於加速金石進化過程的願望,方士們相信在丹鼎中能夠快速仿造出自然界存在的完善物質。這種思想有其合理性,因為無論是古代的煉丹實踐還是現代的化學實驗,都反復證明,通過化學方法確實可以製造出許多自然界存在的物質。所以我們道士們的“金石自然進化的見解,以及模擬宇宙的氣魄和種種探索應該予高度的評價,這正是中國原始化學思想和活動中的有創造性、有活力的積極部分。”#8

#1《抱扑子內篇。金丹》,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本,中華書局,1985年,第71頁。

#2《道藏》第20冊,第76頁。

#3趙匡華、周嘉華著,中國科學技術史化學卷,科學出版社,1998年。

#4〔南朝宋〕劉景素撰,《典述》。

#5《道藏》第19冊,第15頁。

#6《道藏》第19冊,第89-90頁。

#7《道藏》第19冊,第276頁。

#8〔明〕李明珍撰,本草綱目,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