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gif (3505 bytes)

III. 科學思想篇

第十章    道教科學思想的起源

 

第三節  道教形成以前道家科學思想之主要成就

 

一 宇宙起源理論

   宇宙為何是這個樣子而不是別的樣子?它是如何形成的?它有開端嗎?人類從古至今一直在探討這類問題。關於宇宙的起源,古代人只能以思辨的方式提出一些猜想,無法建立實證性的理論;到了二十世紀,隨著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創立和天文觀測手段的提高,才建立了科學的宇宙學理論,從而將關於宇宙起源的研究置於嚴格的科學理論和事實觀測基礎之上。

  在中國古代,道家首先對宇宙的起源進行了思考,提出了富有特色的理論和思想。老子最先提出了“有”“無”相生的宇宙起源理論。《道德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下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甚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1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2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3

  從這些論述可以看到,老子認為“道”生萬物,宇宙一切起源於“道”。“道”是什麼?老子用“有”與“無”這一對偶概念規定“道”的宇宙本源內涵。“道”是“無”與“有”的統一。“道”作為宇宙萬物的根源,是宇宙演化的邏輯起點,相對於其後的宇宙萬物而,言它是“無”;但既然宇宙萬物是從它演化出來的,它不可能是絕對的無,它自身包含萬物的根源,所以它又是“有”。魏王弼在《道德真經注》中說:“欲言無耶,而物以成;欲言有耶,而不見其形。”王氏的這種理解是正確的。“道”生演萬物,說其有,難以描述其具體狀態,說其無,卻從其生出萬物,因此“道”是“有”與“無”的統一。這樣,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無,名天下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都是合理的。這些說法都是強調“道”的宇宙本源內涵和它作為宇宙演化開端所存在的邏輯悖論。

  老子的宇宙演化理論設想宇宙有“開端”,這個開端是“道”,並且認為宇宙的演化是“有生於無”。這種思想與現代宇宙學對於宇宙起源的認識極為相似。現代大爆炸宇宙論認為,今天的宇宙起源於二百億年前的一個原始原子的爆炸,其後經歷了一系列演化過程而成為現在這個樣子。這一理論雖然還存在不少問題沒有解決,但已得到宇宙膨脹的觀察事實、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發現以及宇宙年齡的測算等重要事實的有力支持。為了解決大爆炸宇宙論的理論困難,英國著名宇宙學家S.W.霍金提出了“宇宙創生於無”的宇宙自足理論,美國宇宙學家A.H.古斯也提出了一個修正大爆炸模型的“爆炸宇宙模型”。該模型認為,可觀測宇宙中的物質和能量可能是從虛無中產生。此外還有穩恆態宇宙模型,這個模型雖然不承認宇宙有開端,但為了克服宇宙在膨脹過程中總體物質密度的減小這一理論問題,也引進了宇宙中有物質不斷創生的假設,並且估算出在一立方厘米的空間中,每秒鐘要產生10-43克的物質。這個理論認為,所謂物質創生,就是無中生有,即就是“有生於無”。所不同的是,他們所說的“無”是絕對的虛無。而老子所說的“無”,並非絕對的虛無,而是潛含著有。

  老子的宇宙演化理論被漢代淮南道家學派所發展。《道德經》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4其中“一”是混元一氣,“二”是指陰陽兩氣,“三”是指陰氣、陽氣和“沖和”之氣,有了“三”,才具備產生天地萬物的條件。但老子並未對此展開討論。在此基礎上,《淮南子.天文訓》提出了更為具體的宇宙演化理論:“天地未形,馮馮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太昭。道始於虛霩,虛霩生宇宙,宇宙生氣,氣有涯垠。清陽者,薄靡而為天,重濁者,凝滯而為地。清妙之合專易,重濁之凝竭難。故天先成而地後定。天地之襲精陰陽,陰陽之專精為四時,四時之散精為萬物。”其中“馮翼洞灟”是形容天地未形之前的清虛混沌狀態;“虛霩”不是虛無,也是表示這種渾茫狀態。“道始於虛霩”,是說“虛霩”是演化的起點,由“虛霩”而有時間和空間,在時空之中有氣的運動,由氣產生天地、陰陽、四時和萬物。關於萬物的形成,《天文訓》接著說:“積陽之熱氣生火,火氣之精者為日;積陰之寒氣為水,水氣之精者為月;日月之淫氣精者為星辰”;“天地之偏氣,怒者為風。天地之合氣,和者為雨。陰陽相薄,感而為雷,激而為霆,亂而為霧。陽氣勝,則日修而夜短;陰氣勝,則日短而夜修。”這表明,古人認為,天地、日月、星辰、水火、風雨、雷電、四時運行、晝夜長短,都由陰陽之氣所生成,所決定。在此基礎上,《天文訓》進一步解釋了一系列自然現象,然後總結說:“道始於一,#5一而不生,故分而為陰陽,陰陽合和,而萬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天文訓》在老子道生說基礎上,引入了氣化生萬物的理論,力圖解釋自然萬物的起源和變化過程。

  《淮南子.天文訓》中的宇宙演化理論,未提及人和動物的來源和構成,但《精神訓》對之作了必要的補充。該篇開頭即說:“古未有天地之時,惟像無形。窈窈冥冥,芒芝漠閔,澒蒙鴻洞,莫知其門。有二神混生,經天營地。孔乎莫知其所終極,滔乎莫知其所止息。於是乃別為陰陽,離為八級。剛柔相成,萬物乃形。”其中“二神”指陰陽。這個宇宙生演過程與《天文訓》基本相同。重要的是它接著強調:“煩氣為蟲,精氣為人。是故精神天之有也;而骨骸者,地之有也;精神入其門,而骨骸反其根。”作為萬物基本成份的氣,不僅有陰陽屬性之別,而且有清濁、精煩之不同。《精神訓》認為,人由精氣構成,其他動物由煩氣構成;並且認為,天的清輕之氣形成人的精神,地的重濁之氣構成人的骨骸;人死之後,精神歸於天,形骸消於地。這裡不僅解釋了人及動物的構成,而且說明了精神現象的來源。

  中國古代的宇宙演化理論,除以《道德經》和《淮南子》為代表的道演化說之外,還有以《易傳》和《易緯》等為代表的太極演化說。我國古人認為宇宙的形成經歷了一個自然的演化過程,西方古人則著重從本體論方面討論宇宙萬物的統一本原是什麼,卻很少以理性的方式考察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問題。現代科學表明,宇宙的形成確實經歷了一個自然演化過程,從這種意義上說,上述道家的宇宙演化理論雖然是思辨性的,但其基本思想卻有一定的合理性。

 

#1《道德經》一章。

#2《道德經》四十章。

#3《道德經》四十二章。

#4《道德經》四十二章。

#5原文為“道曰規始於一”,清王念孫《讀書雜志.淮南內篇第三》認為,此處“曰規”為衍文,當刪去,應為“道始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