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gif (3505 bytes)
道教個人論文導覽
王琛發

序號

文題

A3209015 清明信俗談(一)體現傳統價值觀:清明春祭之緣起

清明信俗談(一)體現傳統價值觀:清明春祭之緣起

 

  春祭結合在清明節氣,源於它內在的傳統思維邏輯。《禮記. 樂記》有段說法長期影響華夏文化節日觀念:「大樂與天地同和,大禮與天地同節。和,故百物不失;節,故祀天祭地。 明則有禮樂,幽則有鬼神。 如此,則四海之內,合敬同愛矣";由此說,華人節日特點在鼓勵每個人過節前夕循例趕回家庭,全家完完整整聚會在一起,本就以各家各戶"同節"落實家人"同和",就是大家同在一起祭祀集體心理所共同感知的天地鬼神世界;而且,也是通過一起準備到舉行祭祀活動,彼此才會由共同成全自己乃至彼此對死者的盡孝感恩或盡忠盡義,完成互相基於善念的自我肯定與彼此認同。

  清明春祭淵源於天時曆數,春祭相應活動,提醒人們節氣到來的特點決定民俗內容,由此傳播其內涵價值觀念。這是春天最清淨明朗日子,萬物欣欣向榮,生生不息,所以稱為"清明",比任何時間方便到郊外"踏青。 所以,人們過去應節活動,是帶著孩子,一路看著風景,上墳祭祀祖先,也昭告祖先家族後代會欣欣向榮、承先繼後。兒童少年的心理薰陶,學習不忘本,學習不忘初心,學習這些都是可由事死如生做起,如此更當珍惜眼前身邊人事。

  而清明既然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自然界一旦進入清明的時節就會表現當時的各種生態特徵,人們當然要配合著時節的天文地理,以及由此產生的應節資源,保障生存的條件和生活的素質,清明節也就是人類體驗人命何以相應天道的具體日子之一。根據周朝《逸周書》,中原清明季節的自然特徵是"桐始華,又五日,田鼠化為鴽,又五日,虹始見";人們知道自然變化,也要有相應的農業、衣服飲食、保健措施。 但既然清明時節意味時間氣候的變化,因此各地緯度區不同,地面的地理環境不同,天氣影響地面的生態也不同。以海南島為例,清朝道光版《瓊州府誌》則記載,根據海南當地的氣候,農曆二月是"農功畢作",叁月清明"梅子熟""檳榔苞折""催耕鳴"。 這即是說,天人合一意味著,人必須按照客觀世界的具體環境與變化去生活,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在清明節,人間要配合自然界變化,應時應節舉行祭祀,應清明節氣舉行清明祭祀,目的都是為了要提醒大家好好生活,回應節氣。人們懂得以回應節氣過好生活,從回應節慶學會天人合一,面對自然變化審時度勢,選擇成全自身發展的優勢,如此就會緬懷祖先前人種樹後人涼,感恩他們留下許多知識和經驗,留給我們這個社會、傳下智慧。這就是《禮記·祭義》說的"君子合諸天道,春、禘、秋、蒸",中華先民在適當的春耕按規律生活,辦該辦的祭祀,由祭祀動員大家按照時節相應的衣食住行,就是天人合一。

  更早清朝康熙版《瓊山縣誌》則可啟示我們,南洋海南人清明春祭,不離海南祖先原來習俗。它說:"二三月,類於墳茔添土,剪除荊棘,謂之拔墓"。南洋天氣和物產不全像海南,所以康熙《瓊山縣誌》和道光版《瓊州府志》都說,海南盛行維續著中原清明傳統,在節日期間種樹插柳,如此也較容易容易存活,這邊卻不盛行。 康熙《瓊山縣誌》還記載"以米易海螄咂之",後來道光《瓊州府志》不提,可能已經式微。馬來西亞更難見到海南人的稻農區,甭說農民社區會在此刻到漁村去,拿米糧找漁民換海螄螺送飯。 當然,看文字要有在當地的知識,才不會把地方誌的"海獅"望文生意,以為清代海南氣候不同,會有後人書刊通稱"海獅"的海洋哺乳生物。

 

跨海跨境_安身立命

 

  南洋各地先民曾經歃血為盟成立組織,依靠後人延續志業。現在以"會黨"之名稱呼的群體治理機制,本是實質地方共同體。地方自治,不論範圍大小,總是一個集體利經濟區域; 再到重疊在其社會內部下一級的會館/宗祠等組織,存在的理由之一,也是為著維續彼此生死道義,以武裝自治對外防禦,開拓新土地,互相支援養生送死的共同需要。 這些群體持續擴展力量同時,也堅持祖先慎終追遠價值觀,重視清明舉行"春、禘、秋、蒸"四祭的"春祭"。 他們祭祀原鄉祖先和開拓過程的死難先人,延續了祖先記憶,也證明本身參與本土歷史的歸屬感。不論每家每戶祭祀本身從中國到南洋的歷代祖先,或者宗鄉、同業組織集體祭祀從原鄉到當地的先人,大眾對待"春祭"的集體態度,有助縮小大眾對祖先和原鄉的心理距離,更重要在表達著""的自知之明,知道本身的人生正在重現"祖先""本土",這就讓大眾感覺當地生活就是在地重構中華,也是在當地以自身對應二十四節氣運轉的天時乃至世道,維繫"天人合一 "理念,由此鞏固彼此對待新土地的主權意識。

  可是,南洋華人清明由後人之所謂"會黨"到稱為"社團"的各種組織艱難傳承,畢竟就是為著以個人到眾人的自覺,用自身為載體,維持自身祖輩以來的社會和文化,在不同的地方,也繼續不論時地,只要""在,即腳下也就化荒地自古"華夏"之連接。 由此,傳承的內容,原來價值觀不變初衷,畢竟才是一脈相承,又可以汲取任何在地資源,以維護主體性的核心要求。

  所以,在集體同生共死的社會,人們是經歷過幾世紀生死相託;各地大眾拜祭的物件也就不僅自家親人,實際上是把所有留下貢獻給當地世界的先輩,都視為造福後人安享現在世界的先死者,亦會尊稱為亡兄故弟、先賢叔伯、姑婆太祖。這樣的觀念,還有自古以來歷代開墾當地的主權認識,影響著南洋清明節,就是各家各戶鼓勵家庭延續孝道,以孝道不忘本,構成仁道的根本,去帶動整體華人社會慎終追遠。 社會上也尤其重視社團集體祭祀,拜祭那些象徵華人在當地歷史文化主權的先賢,這當然也包括一切死難先輩。是以,南洋宗鄉組織年年集體掃墓和祠祭,除了是延續孝道,也是通過"禮儀"演練,印證著天命、先人與現在的後人,精神一體,同氣相連,由此彰顯道德,以進仁義。 清明祭祀,便因此是一種生者與死者的對話,潛移默化全體社會乃至參與的青少年,教化大眾理應服膺""""的實踐。

 

 

 

製作單位 道教學術資訊網站
製作 洪百堅
資料來源 王琛發

志工人員

王玉琤 羅建英

文字校正

新道藏編纂小組

讚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