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gif (3505 bytes)
道教個人論文導覽
王琛發

  馬來西亞道理書院院長、馬來西亞韓江傳媒大學學院中華研究院特聘教授、中國閩南師範大學講座教授、福建省閩江學者、廣東省海外名師特聘教授

序號

文題

A3209013 拜虎爺打小人 兩張紙建設心靈

拜虎爺打小人 兩張紙建設心靈

 

2022年1月22日

記者: 葉鳳玲攝影: 受訪者提供

 

  許多信徒會在新年期間到廟宇上香,祈求新的一年諸事順利平安,當中包括拜虎爺,希望能克小人、招財運。但是,虎爺到底是什麼神?一起來瞭解,馬來西亞虎爺信仰的特色。說到虎爺,相信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是拜虎爺,打小人。王琛發教授認為,拜虎爺打小人就如一切傳統習俗,都是綜合智慧的教化載體,是道德教育、社會教育、環保教育結為一體的活動。

  嶺南傳統中拜虎爺、打小人的過程中,一定要完成打小人、引貴人兩個動作。先用香火在白紙吉紙上戮洞,再用黃紙百解擦身體,然後用自己的鞋子拍打吉紙或白色紙小人,最後燒掉吉紙百解


吉紙上有20個圖案

 

  吉紙上有20個圖案,除了土地公,其他的都是小人、小人行為,這吉紙其實是教育,讓你知道什麼是壞人、壞行為。用香火逐一戮破這些圖案,是希望白虎把這些壞人壞事叼走。

  很多人說打小人是用以宣洩情緒、平衡內心的不滿,但是王琛發持不同意見。他認為,不能簡單照搬西方心理學的說法來詮釋這個動作,打小人習俗的動作只是其中一個環節,它的整個儀式其實讓人經歷一個過程:從吉紙圖案認識什麼是壞人和壞行為,認識之後戮破圖案和拍打,象徵我們踐踏這些壞人和壞行為。

  當我們認識和踐踏壞人和壞行為之後,就會決定自己要怎麼做人?所以打完小人之後,就要引接貴人,把貴人祿馬紙貼在高處,代表欣賞和抬舉貴人,互相支持和稱讚對方的好,這樣整個社會就會好。可以說,它是一個道德教育、心理建設的過程。


王琛發博士認為,百解是個人宣誓書,懺悔錯誤。

 

  另外,黃紙百解在身上擦,名字寫上去後再燒掉,這是給上天的一個信息,告訴天上,自己懺悔一切錯誤的行為。簡單來說,百解是個人宣誓書,宣誓你知道什麼行為會帶來危險,什麼行為會帶來好處,然後自己要做好人。只要懂得懺悔,就可以解決一百種問題,所以叫百解

  一張白紙讓你知道什麼是好事和壞事,一張黃紙在你身上擦,讓你知道要去掉壞東西,建立好東西,然後宣誓及篤定自己的心意。兩張紙的內容,不只是道德教育和心理建設的過程,也是模擬認識社會、認識自我的完成。

重點來了,打小人、引貴人的過程,為什麼要有虎爺?其實虎爺是見證者,這也是拜虎爺,打小人習俗上的一個特點。

  老虎是山君,處在環保生物鏈上端,驚蟄日天氣轉暖,春雷驚醒一切生物冬眠的動作,如果驚蟄日以後老虎沒下山,代表山林生態穩定,農業也會豐收。如果老虎跑下山,代表山林生物鏈循環失衡,未來還可能山上沒有動植物、有山洪作祟。

  山林生態不穩就等於社會秩序失衡,因為農耕的開始到收成是和大自然融為一體。生態不穩定、即使沒有走到老虎被逼下山的地步,人們的生活一定也不好,社會不穩定,就更會有很多小人作怪。所以,人們希望虎爺能留在維持山上生態平衡的位置,作為確保山下社會平衡的基礎,見證和保護自己處理環境關係、人際關係,也包括處理自己和虎爺的關係,處理好代表生活穩定。

越南把虎和龍放一起祭拜。

 

獸性可馴化神仙騎背上

據王琛發透露,越南的虎爺是和龍擺放一起的。

  《易經》說:雲從龍,風從虎。龍吟則天上能出雲,虎嘯則地上能生風。華人有個信仰,龍在天上,它和天氣有密切關係,而虎在山上,和大地植物、生態有關。環顧中國華南、華東地區,都用龍和虎作鎮廟功能,因為廟宇是整個社會的中心。

  馬來西亞也一樣,為什麼虎爺會在廟裡?因為當人們開發荒野地區之後,虎爺可能就更少地方住了,吉祥意願是讓它和我們相安,供奉起來,幫我們鎮宅鎮廟。不像廣東和港澳一些路邊打小人是祭送虎爺,希望白虎吃飽順便也把小人叼回山中。

檳城南海會館,石敢當和虎爺在農耕土地神左右角。

 

  他說,越南有龍虎供奉一起的習俗,馬來西亞常見廟門前廊兩邊左龍右虎壁畫或浮雕。不過,檳城廣福宮和南海會館類似越南,是把虎爺和石敢當信仰結合一起:石敢當是鎮壓各種陰煞,用山裡最有陽氣的老虎結合石敢當,來鎮壓開山城鎮遺留的陰氣。

  除了華東、華南的鎮廟做法,馬來西亞也受到另外一個系統的影響。中國的神明系統偏向尊重自然,萬物和諧,喜歡強調人要和老虎和諧。人們對老虎的基本理解是,老虎不會傷人,除非饑餓或感受到敵意;在這種理解之下,人們覺得老虎是可以被馴化、控制,這就表現在很多神明都坐在老虎上。

  老虎是諸多神明的坐騎。要醫病的神,醫治好一隻老虎跟著,到森林采藥、到處醫病比較安全,所以老虎是保生大帝的坐騎。趙公明是做生意的神,四處走動,有老虎跟著,誰也不敢打搶,所以老虎是這位財神爺的坐騎。大伯公要管轄地方,從山林到城鎮都要平衡,就一定要騎老虎。


柔佛哥打丁宜請開漳聖王守護礦山和市鎮,神像以山君為輔佐坐騎。

 

  他說,在柔佛哥打丁宜(Kota Tinggi)等地的廟宇很特別,拜的開漳聖王也是騎老虎。開漳聖王本來是中華民族開發閩南的先輩,是唐朝開拓福建漳州八十七姓後人散播閩粵各地的集體祖神,這神也是很多馬來西亞姓陳的人的祖先。但是,柔佛客家人繼承這個信仰,在開採礦區時,把開漳聖王的造型做成騎在老虎上,保護礦區。


李永球/資深文史及民俗工作者

 

因敬畏而崇拜盼虎爺庇佑

  中華民族的虎崇拜歷史悠遠,虎在古人眼裡是怎樣的存在,以致它被視為神物,甚至成為信仰!民俗工作者李永球認為,早期人類抗拒自然界危害的力量薄弱,對於力強威猛的老虎充滿恐懼,進而產生敬畏,也因此賦予某種程度的神性化。

  老虎是森林之王,是森林裡最兇猛的動物,可說是動物中的大哥,因為它能夠吃人,因此古人對它又敬又畏。虎崇拜是一種古老的信仰,古人把猛獸當作神明一樣來崇拜,期望把災禍降到最低並得到保護與庇佑。

因為敬畏而產生崇拜、供奉為神的,不只是虎,還包括龍。雖然是傳說的虛幻動物,虛無飄渺,可望而不可即,但作為帝王象徵,予人敬畏,所以也把龍放上神台來祭拜,比如海龍王。

  虎爺除了是守護神,也是諸多神明的坐騎,更是大人都愛的財神,為什麼虎爺具有如此多元文化寓意呢?


太平福德祠的虎爺(李永球提供)

 

  因為虎會咬人,讓人畏懼三分,所以神明鎮壓老虎,坐在老虎上當坐騎,老虎就會聽從神明的話,不會傷人。如果遇到老虎要咬人,古人相信只要向有老虎坐騎或是管老虎的神明大聲呼喊,就能得到神明的保護。

  虎爺有招財的作用是近代才發展的,由於老虎也是財神爺的坐騎,財神爺能招財進寶,虎爺有同樣的身分,才能咬錢給老百姓,所以後來虎爺變成也有招財的作用。

  李永球曾經從一位老人家口中聽說,大伯公手裡持的元寶(象徵財富),事實上不是元寶,而是老虎的睾丸。如果遇到老虎要傷害我們,只要大聲威大伯公救命,大伯公就會來相助,出力捏一下老虎的睾丸,老虎就會痛得死去活來而跑掉了。

  雖然這只是老人家的說法,比較不科學,但也增添一些有趣的民間故事。

怡保玉皇宮的虎爺(李永球提供)

  他說,虎爺都是供奉在桌子下面,因為虎爺屬於陸地走獸,而多數民眾會選在驚蟄日這一天拜白虎,因為驚蟄日也是白虎開口日。而祭虎爺打小人的祭品可能會因地、因廟而異,不過北馬的習俗是要一塊肥豬肉、一塊豆干、一粒鴨蛋、一小包芝麻綠豆。

  坊間流行驚蟄日拜虎爺、打小人,主要是祈求新的一年能消災解困,這個源自廣東的習俗儀式,如今是不論籍貫、男女,都紛紛祭拜虎爺,祈求平安。

  希望遠離小人的阻礙和破壞,保佑事事順利,這是每個人共同的願望,所以不管是不是廣東人,大家都祭拜虎爺。其實習俗之間會互相影響、互相吸收,比如馬來友族本來沒有紅包,看到華人給紅包,模仿、學習,也給青包。還有,拜天公是福建人的習俗,但是現在很多廣東人也拜天公。

 

 

 

 

製作單位 道教學術資訊網站
製作 洪百堅
資料來源 王琛發

志工人員

王玉琤 羅建英

文字校正

新道藏編纂小組

讚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