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gif (3505 bytes)
道教個人論文導覽
徐小媛

序號

文題

A3203-02

由“道家天人合一思想”淺論與時俱進

 

作者:徐小媛。

  2006年始師承孔子學生蔔商後裔---中國桂林理工大學卜教授正學先生,學習儒家經典。後又師承洪道長百堅先生學習道家經典。曾到部分企業、學校開展道家、儒家思想在管理、教育中的應用;2009年開設家庭私塾式私塾教育至今,接受朋友、親戚的孩子進行儒家、道家經典誦讀,以及西方英文名著選讀。

  內容提要: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對世界的影響可謂舉足輕重。道家的“無為而無所不為”對各領域有啟發作用。道家的“天人合一”觀現實社會有直接的啟示、借鑒作用。

關鍵字:萬物一體無為之益,美妙平衡

  中國是茶文化的故鄉,茶是水,水代表財。喝茶聚人氣又聚財氣。分茶的器皿名“公道杯”,寓意利分百家,公平公道;蓋碗又名“三才杯”,蓋為天,托為地,碗為人,寓意“天地人和”。茶有君子性,茶尋有緣人。茶越喝越健康,越喝越有人緣,越喝越心平氣和,越喝越精神富足、財富富足,因此,古語曰:千秋大業一壺茶!

  茶有茶道,咖啡有咖啡道,酒有酒道,雪茄有雪茄道;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天下萬事萬物離不開道,道,大到無外,小到無內。

一、道家“天人合一、萬物一體”的普世價值觀

  道家認為,人與動物有一共同本源——“道”,《道德經》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家內丹學《悟真篇》“道自虛無生一氣,陰陽再合成三體,三體重生萬物昌。《太平經》主張人應當把順應自然法則、保護自然環境當作一種天經地義的事情來做:“夫天地中和凡三氣, 內相與共為一家反共治生, 共養萬物。天者主生, 稱父; 地者主養, 稱母; 人者主治理之, 稱子。(故,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上古時代稱最高管理者為天子)。父當主教化以時節, 母主隨父所為養之, 子者生受命于父, 見養食於母。為子乃當敬事其父而愛其母”。意思是說, 天、地、中和,總共有三氣, 在內相處共為一家, 相反相成共同管理生產, 一同養育萬物。天, 負責產生, 稱為父親; , 負責養育, 稱為母親; , 負責治理, 稱為子女。父親應當按時氣節令教化萬物, 母親負責隨順父親所作的養育他們, 子女由父親給予生命, 由母親哺育餵養。做子女的就應當恭敬地服侍父親, 愛戴母親。也就是說, 人關心自然環境不是一種可做可不做的事情, 而是象贍養父母一樣必須去做的事情, 是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關於父天母地的經典還有:《易經·說卦》“乾,天也,故稱乎父;坤,地也,故稱乎母” ,人的形體來源於地——母親,人類的皮膚、筋骨、血液與地球的土地、山川、河流、樹木是相似的,人類與動物的構造也是一致的;人類與動物的氣來源於天,天地之正氣充塞人類和動物。天地生育萬物為禮,人類得全此禮而為本性(仁義禮智信),人類種族不同,氣卻相同,本性亦相同。

  《太平經》也把大地比喻為一位有血有肉有情有意的人, 並對那些破壞性地開掘土地的行為予以譴責。其曰:“今天不惡人有室廬也, 乃其穿鑿地大深, 皆為瘡瘍, 或得地骨, 或得地血。何謂也?泉者, 地之血; 石者, 地之骨; 良土, 地之肉也”。由此可見, 早在《太平經》創立之期, 破壞自然的行為已經引起了某些有識之士的關注, 並讓他們痛心疾首, 以至於視過度開鑿石頭為鋸取大地的骨頭, 視過度使用地下水為抽取大地的血液。《太平經》主張對自然資源進行適度地開發和利用,並且提出了開掘土壤的“度”的標準, 還說明了自己的理由。經中說:“凡動土入地, 不過三尺, 提其上。何止以三尺為法? 然一尺者, 陽所照, 氣屬天; 二尺者, 物所生, 氣屬中和; 三尺者, 屬及地身, 氣為陰。為此而下者, 傷地形, 皆為凶”。在這裡, 它從土壤的陰陽屬性的角度勸誡人們, 不能過度開掘土地, 這在普遍相信因果報應鬼神思想的中國古代社會中, 也應當是有些效果的。最後, 對於破壞自然的行為, 《太平經》除了使用溫和的告誡方法加以勸阻以外, 還運用禍福觀念對那些濫用自然資源的行為進行有力地威懾:“今有一家興工起土, 數家被其疾, 或得死亡, 或至盜賊縣官, 或至兵革鬥訟, 或至蛇蜂虎狼惡禽害人。大起土有大兇惡, 小起土有小兇惡, 是即地忿怒, 使神靈生此災也”。這是說, 一家大興土木, 得罪了土地神, 會殃及到鄰人很多家, 導致口舌之爭, 牢獄之災, 動物之害。並且動土越多, 災難越大。這種關於過度開發導致個人乃至整個家族毀滅的事例,在現實社會屢見不鮮······所以俗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哪!這是血的教訓!道家在對自然保護環境上可謂良苦用心。在一定程度上道家思想是在現實生活中昇華出來的,人有了敬畏心才會有所為有所不為。很可惜,丟失這種天人合一觀最後導致的是人類無休止的對地球資源和環境的破壞,違反這些常道,於是乎有了迫在眉睫的環境危機,因此,《道德經》“不知常,網作兇”,《音符經》告誡人們:“自然之道不可違”。在解決今天人類共同的環境危機問題,道家以上的教育思想是積極而具有現實意義的,值得全世界借鑒、並廣泛宣傳。

從“道家思想“無為”淺論教育

  《道德經》“無為而無所不為”,在道家思想中的“無為”,是指人與事物“本性如此”的,“天然的”,“非人為的”狀態。就像水的本性是往低處流,處眾人之所惡等,於是《道德經》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據說有一次孔子拜見老子。老子手指浩浩黃河,對孔子說:“水之大德歟?”孔子曰:“水有何德?”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也;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孔子聞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頓開茅塞也:眾人處上,水獨處下;眾人處易,水獨處險;眾人處潔,水獨處穢。所處盡人之所惡,夫誰與之爭乎?此所以為上善也。”老子點頭說:“與世無爭,則天下無人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幾於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處地也;空處湛靜,深不可測,善為淵也;損而不竭,施不求報,善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決必流,善守信也;洗滌群穢,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載則浮,以鑒則清,以攻則堅強莫能敵,善用能也;不舍晝夜,盈科後進,善待時也。故聖者隨時而行,賢者應事而變;智者無為而治,達者順天而生。人去驕氣於言表,除志欲於容貌。否則,人未至而聲已聞,體未至而風已動,張張揚揚,如虎行於大街,焉能無後災?”

  《太上清淨經》為我們進一步闡釋無為之益,不言之教:“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家庭中,父母要想把孩子教育好,應該學習天地的無為,少說教,多給孩子樹立好榜樣:父母好學,多讀書寫字,杜絕在孩子前遊戲,打牌……

  如此,家庭的教育、管理就會變得很簡單,正如《道德經》“大道至簡”,身教重於言教,夫妻關係、師生關係企業管理亦是如此企業中的領導應少用規章制度限制、管理員工,而應多些以身作則:自己在家孝順父母,在企業常舉辦孝順員工評比、獎勵;上班時,比員工早到企業,下班時,晚離企業,關愛員工,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三、道家天人合一思想淺論環保的關係

  老子在《道德經》中結合養生學的原理,以個體的生命為價值標準,闡明了節欲、崇儉的必要性,將少私寡欲、崇儉抑奢這些道德要求與人們希圖健康長壽這一生理需要密切結合起來,將做人之道與養生之道密切結合起來。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認為沉溺於聲色犬馬等感官享受之中,將會大大的損害身體。有些人本來可以長壽,所以短命,也是“以其生生之厚”,即放縱嗜欲的結果。因此,老子主張“見素抱樸,少私寡欲”。《清靜經》將“清靜”視為進入“真道”的得道境界,而有欲則是“清靜”的對立物。因此,《清靜經》稱:“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總之,道教以“清靜無欲”作為修道的基本要求。

  道家認為,人生的價值在於提高生命存在的境界,通過將“小我”(個人的自我)擴充為“大我”(宇宙普遍的自我),達到與整個宇宙的合一。在對“大我”的覺醒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就把跟欲望相通的“小我”克服下去。聖人之所以能做到“見素抱樸”、“少私寡欲”,就在於他們已達到了“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崇高的精神境界。

  2016422日,是人類歷史上意義非凡的一個“世界地球日”。100多個國家齊聚聯合國,見證一份全球性的氣候新協定《巴黎協定》的簽署,這將在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進程中譜寫重要一頁。 201693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中國加入《巴黎氣候變化協定》,則成為23個完成了批准協定的締約方。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6114日致信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正式生效表示祝賀。習主席說:“《巴黎協定》符合全球發展大方向,成果來之不易,應該共同堅守,不能輕言放棄。這是我們對子孫後代必須擔負的責任! ”這就是一個大國領導仁愛風範的充分體現,這種大愛是推己及全人類的天人合一觀

  地球是人類共有的家園,從人類發展的角度看,《巴黎協定》將世界所有國家都納入了呵護地球生態確保人類發展的命運共同體當中。

  中國領導習近平主席2017115日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全面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就事關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提供中國方案,為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描繪藍圖……”至今耳邊仍響起2017年到來之際,習近平主席發表的新年賀詞:“我真誠希望,國際社會攜起手來,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把我們這個星球建設得更加和平、更加繁榮。”這始終充滿浩然正氣的“希望”,承載著中國對於人類未來的祝福與暢想,凝聚了中國同國際社會攜手建設的不懈探索和追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24次出訪,足跡遍佈亞洲、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的51個國家。堅實步履鋪就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之路——為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為我們共同生活的世界更加美好,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命運共同體”一詞,植根於傳承千萬年的中華道家文化。

  追本溯源,這一概念可以在“和”文化中找到源頭。“中華文化崇尚和諧,中華‘和’文化的源遠流長,蘊涵著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協和萬邦的國際觀、和而不同的社會觀、人心和善的道德觀。在千萬年的文明發展長河中,中華民族一直追求和傳承著和平、和睦、和諧的堅定理念。”“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命運共同體,是一種哲學,是一種價值觀的體現。”願人類深諳“天人合一、萬物一體”觀,互相敬重,相互關愛,相互理解,承續人類手足情,實現天下平!

  《太上感應篇》“慈心於物,昆蟲草木,猶不可傷。”《禮記·祭義》曾子曰“樹木以時伐焉,禽獸以時殺焉。”孔子曰“斷一樹,殺一獸,不以其時,非孝也!”窺見兩千多年前的環保觀是為子孫後代的負責。道家將小我統一於大我來克服人的過度貪欲的主張,與現代生態倫理學相結合,要求人類從所有生命物種的共同利益著眼,來實現自己合理的利益的觀點是一致的。非人類中心主義的生態倫理學認為,人類如果只顧滿足自己的利益,就會破壞自然環境的完善和健康,危害生物圈中所有生命物種的整體利益,到頭來也會危及自己的生存利益。而人類如果首先從生物圈的整體利益出發,在人和自然和睦相處的前提下有節制地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就會有助於恢復生存環境的完整和健康,最終也將有利於人類更大利益的實現,這就實現了常說的“美妙的平衡”

  《禮記·大學》:“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此謂國不以利為義,以義為利也!”這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義利觀、生財觀,更是人與自然的命運共同體觀,這些觀念是歷久彌新,是具普世價值的。人類若能遵守這種觀念,懂“節用,取物以時”那麼地球資源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因此人類應降低不必要的慾望,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放慢節奏,慢點再慢點……

  2017228日,中國廣州機場停機,為的是給北歸的大雁讓路,微信群裡出現了壯觀的生命景象:大批的北歸大雁翱翔在廣州的天空······場面讓人震撼!讓人動容!這是對生命的尊重,是人與動物生命平等的詮釋!

  尊重所有生命即是尊重自己,願人人深諳此道,世界生態平衡、動物與人類和諧共處將指日可待!

此致

   敬禮

感謝法國巴黎楠泰爾大學人類學院!

感謝第11屆國際道學論壇主辦方!

感謝我多年的導師卜教授正學先生!

感謝我的師父洪道長百堅先生!

 

參考文獻:

1、《太平經》,

  一名《太平清領書》。《太平經》的思想基本上保持了老子的觀點。在對萬物的認識方面。認為世界的本原是"元氣",事物都是由"元氣"變化生成的,同時還提出"陽、陰、中和""三合相通"觀點。政治上主張平均財富,社會道德上提倡"忠孝"。同時,它還進一步提出"天人合一"的唯心主義觀點一,《太平經》內容駁雜.涉及天地、陰陽、五行、十支、災異、神仙等,對道教教義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在道教思想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2、《悟真篇》

  與《老子河上公章句》、《周易參同契》、《黃庭經》為古代漢族早期四大內丹術專著。北宋張伯端撰。考該書以詩、詞、曲等體裁闡述內丹理論,認為修煉金丹是修仙的唯一途徑,書中有"學仙須是學天仙,惟有金丹最的端";"萬卷仙經語總同,金丹只此是根宗";"若人了得詩中意,立見三清太上翁"等語。認為通過心性修養,可以達到虛寂無為,返本還原,與道體合一之境界。

3、《清靜經》

  葛翁曰:“此經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吾昔受之于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于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一線乃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

據後記中所言,此經本是仙道流傳的經典,由西王母口頭相傳與眾仙,最後由葛翁用文字書寫記錄了下來,得以公諸於世。

4、《周易》

  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哲學著作,在我國古代思想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它不僅對先秦諸子百家產生過巨大影響,凡是有成就的學者,無不研究過它並得它的啟示。以伏羲作《易經》本身為證,其《繫辭下》自稱庖牲氏王天下,仰觀俯家,始作八卦。《史記一·太史公自序》也說:伏羲純厚,作易八卦”。在《曰者列傳》中則進一闡明;“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十四爻而治天下”。《周本紀》則記載:“西伯蓋即位五十年。其囚前裡,蓋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 《孔子世家》卻抬出孔聖人說:“孔子晚而喜易,序彖,象,說卦,文言”。《仲尼弟子列傳》則進一步佐證曰:“孔子傳易於瞿”。

5、《道德經》

  又稱《老子》,通行本全書共八十一章,約五十千言,分上、下(《道經》與《德經》)兩篇。著重“言道德”之意,是中國古代道家派的主要經典。

6、《太上感應篇》

  是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被譽為"古今第一善書"。此書源出於《抱樸子》,後經宋代李昌齡、鄭清之等先賢發揚光大,流通於世,影響深遠。上至朝廷,下至民間,刊印傳播者眾多,到明清時期達到高峰。旨在勸善,簡稱《感應篇》,作者不詳,內容融合了較多的傳統民族思想,樹立了人在世上的正確形象,許多內容至今仍然具有積極意義。

7、《禮記》

  與《儀禮》《周禮》合稱“三禮”,對中國文化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各個時代的人都從中尋找思想資源。全書多以散文撰成,一些篇章饒具文學價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動故事闡明某一道理,有的氣勢磅礴、結構謹嚴,有的言簡意賅、意味雋永,有的擅長心理描寫和刻劃,書中還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闢而深刻。

 

 

 

製作單位 道教學術資訊網站
製作 洪百堅
資料來源 正統道藏

志工人員

王玉琤 羅建英

文字校正

新道藏編纂小組

讚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