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gif (3505 bytes)

道教養生思想的基本結構

吉宏忠

  養生思想是道教教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道教的最高信仰是道,而作為得道的最高境界是“形神俱妙,與道合真”ヾ,由此成為仙人或真人。仙或真人的觀念是從古老的方仙道中繼承的思想。它的特點在於,希望通過一定的修煉,人的精神和形體都得到改造,微妙靈通,超越現實世界的束縛,甚至在天地毀滅的大劫到來時,仍能保持生命的存在。成仙就是與道合一,因此它是所信仰的道與現實的人之間的連結點。成仙的理想是道教教義思想的核心之一,而養生,就是成仙理論與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同時,成仙在於追求形神俱妙,即形神永久的結合。儘管對其結合方式,即形神俱妙的具體內涵,歷代道教徒的理解有所變化,這也是道教與其他宗教,如佛教的一個根本區別。南朝的道教理論家陶弘景曾簡明地闡述過道教與佛教的重大區別,在他看來,仙家與釋家,兩家的性質(體相)差異主要表現在對形神關係的不同的理解和追求上。“凡質象所結,不過形神。形神合時,則是人是物,形神若離,則是靈是鬼。其非離非合,佛法所攝,亦離亦合,仙道所依。今問何以能致此?仙是鑄煉之事極,感變之理通也。……假令為仙者,以藥石煉其形,以精靈瑩其神,以和氣濯其質,以善德解其纏,眾法共通,無障無礙,欲合則乘雲駕龍,欲離則屍解化質,不離不合,則或存或亡。於是各隨其業,修道講學,漸階無窮,教功令滿,亦畢竟寂滅矣。”ゝ他說的形神相合,或離合自如,是仙家的根本特點,與佛教不求形神相合大有不同。所以著名學者湯用彤先生認為:“從宗教理論上闡明佛道兩教之不同,陶弘景此作似甚為重要。”ゞ因此,仙學理論是道教教義和基本面貌與其他宗教相區別的標誌。從這一角度看,包含在仙學理論中的養生思想,是道教特質的表現。

        道教以長生成仙為終極追求。長期以來,道教徒們無時無刻不在尋求通向長生成仙的道路和途徑,道教文獻中的大量的養生著作和道教養生方術,便是他們努力研究和不斷實踐的結果。這充分表現了道教熱愛生命、渴望永生的熱忱和探索精神。

        所謂道教養生觀,就是道教對人的生命、人與自然、精神與自然關係等一系列問題的基本認識和態度,也就是道教養生思想的基礎。事實上,道教養生思想又是道教思想和哲學的主體和特色。

    重人貴生——道教養生思想的出發點

        “重人貴生”既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重要命題,也是中國傳統養生文化的基礎和出發點。道教既然以長生成仙為終極追求,那就必然要對人的生命價值作出判斷,回答現實生命的意義等一系列重大問題。

        早期道教繼承了先秦以來的“重人貴生”的傳統思想,並以此作為要旨之一。道教是世界上最重視現世生命存在的宗教。在道教徒看來,人的生命是最為可貴的,因此人生最為重要的任務和最大的目標,是要努力養護和發展自己的生命。道教教義的核心是道,所謂得道,就是人們經過修煉獲得的長生不死之道。得道之人可以返本還原,和大自然之道同一體性,永恆不變。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說:“天地之性,萬二千物,人命最重”。所以,人們應當熱愛自己的生命。“人最善者,莫若常欲樂生,汲汲若渴,乃後可也。”々基於這樣的認識,煉養軀體、健康長壽自然就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葛洪說:“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好物者也;是以道家之所至秘而重者,莫過乎長生之方也。”ぁ因為道教將長生作為信仰的核心,所以道教將身體的養護與延續置於一個極高的價值尺度之上。唐代著名道士司馬承禎在《坐忘論》中說:“夫人之所貴者,生也,生之所貴者,道也。故養生者慎勿失道;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與生相守,生與道相保,二者不相離,然後乃長生。言長久也,得道之質

也。”あ人們只要得道,就可以“形體得之永固”,成為長生不死的神仙。在道教養生家看來,要想做到長生不死,肉體成仙,首先應當從愛護、保養自己的身體和生命著手,注意自身的鍛煉和養護。因此,早期道教養生家提出了重命養身、樂生惡死的主張。

        對於如何獲得長壽,《太平經》提出了“自愛自養”的主張,所謂“得長壽者,本當保知自愛自好自親,以此自養,乃可無凶害也”。ぃ這就是說,只有通過自我養護和鍛煉,才能求得生命的長存。道教基本教義認為:生活在世界上是一件樂事,死亡才是痛苦的,因而鼓勵人們至少要爭取盡其天年,最好能長生不死。這是道教有別於其他宗教的特有的積極的養生觀。《太平經》說:“人命近在汝身,何為叩心仰呼天乎?有身不自清,當清誰乎?有身不自愛,當念誰乎?有身不自責,當責誰乎?複思此言,無怨鬼神。”東晉道士葛洪說:“夫陶冶造化,莫靈於人,故達其淺者,則能役用萬物;得其深者,則能長生久視。知上藥之延年,故服其藥以求仙。知龜鶴之遺壽,故效其道(導)引以增年。”い概括起來,道教的上述觀點和主張,反映了這樣一個主題,即要以人的主動精神去探索和實現人類的健康長壽,並通過各種實踐方法,取得人類把握自身生命的途徑。因此,重人貴生的養生觀,乃是道教養生學的重要特徵之一。

    元氣論——道教養生觀的基礎

        道教養生的基礎是元氣論。元氣論是中國古代哲學、醫學、養生學以及其他自然科學的思想基礎和理論基礎。道教在養生思想上全面繼承和發展了元氣論,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中國古代養生學的氣功、服食、房中等實踐方法和理論體系。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認為,氣分為天氣、地氣與中和之氣,三氣“交而為合”,“相親相愛”,以養芸芸萬物眾生。人是天地中和之氣的產物,人欲長生不老,就應修其根本,以養氣煉氣為主要手段來實現這一目標。“然天地之道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守氣而不絕也。故天專以氣為吉凶也,萬物象之,無氣則終死也。子欲不終窮,宜與氣為玄化,象天為之,安得死也。”ぅ從魏晉到隋唐,道教逐步形成了一套完備的元氣學說,這個學說將宇宙生成論、人體生命生成論、養生論通過元氣論統一起來,其目的是論證“道在養生”的宗旨以及“養生以養氣煉氣為主”的理論。元氣是人的生命之源,生命之基,生命之本。養生以煉養元氣為根本,因此,道教養生無論是導引行氣、服食藥餌、房中補導還是日常衛生,其目的無不在於煉氣養氣,使人體元氣充實,精神旺健,最終達到健康長壽,長生不死。由此可以看出,道教養生學之所以在世界同類文化中獨具持色,並在基本思想、理論、方法上自成體系,其根源在於它是以元氣論為基礎的。不研究和瞭解元氣論,就不可能真正認識和實踐道教養生文化和方法技術。更為重要的是,煉氣養氣是長壽健康的第一步,也是修煉成仙的前提。

 

天人合一——養生中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理論模型

 

        道教養生思想的又一顯著特點是,將人的養生實踐活動置於一個宏觀的環境中去考察和認識。人天觀是道教養生思想的又一重要觀點,它以中國古代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理論為核心,反映了道士們在養生實踐中對人與自然關係的認識。這種認識的重要意義在於,它直接影響了道教養生理論與實踐模式的形成發展。

        道教養生思想中的人天觀,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認為人體的內環境系統與外界的自然環境系統是一致的,二者有著共同的生成、變化和興衰規律。這是繼承了以《黃帝內經》為代表的天人合一理論。《黃帝內經》中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又說:“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人能應四時者,天地為之父母;知萬物者,謂之天於。天有陰陽,人有十二節;天有寒暑,人有虛實。能經天地陰陽之化者,不失四時,知十二節之理者,聖智不能欺也。”う《太平經》指出:“人者,乃象天地,四時、五行、六和、八方相隨,而壹興壹哀,無有解已也。故當豫備之,救吉凶之源,安不忘危,存不忘亡,理不忘亂,可長久矣。”

        道教養生非常注重按照季節和時辰進行修煉,服食養生和房中養生也很講究季節和時間;而日常攝養衛生更是如此。這些養生方法的理論根源,都來自於道教的人天觀。

        第二,人體與宇宙的結構是相同的。不僅人的身體器官構造與宇宙結構相應,而且通過陰陽五行八封等符號體系,將天人結構巧妙地組合在一個同構體系中。宇宙是一個放大的人體,人體則是一個縮小了的宇宙。東漢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首先利用陰陽五行八封理論闡發這一觀點。他以黃老學說為指導。以《周易》卦爻為理論框架結構,以內外丹合修為方法,求“含精養神,通德三元,精液腠理,筋骨致堅,眾邪辟除,正氣常存,累積長久,變形而仙”ぇ的養生效果。魏伯陽發揮《周易》天人合一的宇宙圖式,結合黃老清靜思想和自身內、外丹修煉的體驗,建立了一個納天道變化和人體養生、外丹煉製與內丹煉養為一體的養生修煉理論實踐體系。其目的和作用在於把握人體與天道自然的共同變化規律,法天地日月變化、陰陽消長來從事養生修煉,使人體精氣在“抱元守一”的意念作用下上下運行,從而促進人的生命系統的改善和發展。《周易參同契》開創的這一內煉思想,對道教養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模式具有極為、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唐末五代及宋元之際曾風行於世。宋代道教養生家俞琰說:“觀天之道,執天之行。遂借天符之進退,陰陽之屈伸,設為火候也,法象示人。蓋天地儼如一鼎器,日月乃藥物也。日月行乎天地問,往來出沒,即火候也。人能即此,反求諸身,自可默會火候進退之妙矣。”(《周易參同契發揮》え修煉方術——獲生的技術體系和下手思路前面我們指出了道教養生思想的前提、基礎和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思維模式。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一套旨在使人健康長壽的養生方術。這是一個實際操作的技術體系,它代表和反映了道士們對養生的基本認識和態度,並成功地將其轉化為養生實踐。

        道教養生觀的特點是積極進取的,《西升經》中說:“我命在我,不屆天地”ぉ這種精神貫穿於道教養生發展的全過程。其內在實質是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使人生自我的生命得到極大的延續和發展,從而獲得生命的超越和自由。這種思想使道教養生不斷獲得生命之源和動力,促使其不斷發展。陶弘景《養性延命錄》引《大有經》說:“夫形生愚智,天也。強弱壽天,人也。天道自然,人道自己。始而胎氣充實,生而乳食有餘,長而滋味不足,壯而聲色有節者,強而壽。始而胎氣虛耗,生而乳食不足,長而滋味有餘,壯而聲色自放者,弱而夭。生長全足,加之導養,年未可量。”お闡明瞭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含義和道教養生觀的真諦。由此出發,歷代道教徒對於養生方術進行了長期不懈的探索,留下了極其豐富的經驗和理論。

在養生手段和原則方面,道教又形成了不少修煉觀點。大致說來可劃分為以下幾種。

    第一,清靜養生的思路。道教的修生理論是清心寡欲、清靜無為,其具體方法便是“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行此十二少,養生之都契也。”か認為這十二“少”,是養生的基本法則,並以此反對“十二多”。“十二多”是指多思、多念、多欲、多事、多語、多笑、多愁、多樂、多喜、多怒、多好、多惡。が道士們認為:多思索則精神受到危害;多雜念則神志散逸;多嗜欲則神志昏蔽;多事累則形體疲勞;多說話則氣短神累;多嘻笑則五臟損傷;多憂愁則內心恐懼;多快樂則意氣驕溢;多喜則善忘錯記頭腦昏亂,多發怒視血脈噴張不定;多愛好則迷戀於中不可控制;多厭惡則內心慌悴沒有歡樂。如果這十二多不除,勢必傷生、喪身。行十二少,去十二多,修煉時間長了,達到無少無多,隨心所欲的地步,那就接近於得道的境界了。

        第二,運動養生的思路。《金丹心法。勞筋骨》中說:“天體運轉,日月星辰皆流轉,蓋陽精主動,動而有常,唯行健自強,所以永貞而不息。”き道教養生學既強調運動養生,又主張運動要適度。葛洪《抱樸子內篇·極言》說:“養生之方,唾不及遠,行不疾步,耳不極聽,目不久視,坐不至久,臥不及疲。……不欲甚勞甚逸,不欲起晚,不欲汗流,不欲多睡,不欲奔車走馬,不欲極目遠望。”ぎ陶弘景《養性延命錄·教誡篇》稱:“養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視、久聽……能中和者,必久壽也。”く又說:“夫流水不腐,戶摳不朽者,以其勞動數故也。”ぐ孫思邈說得更明白:“養生之道,無作搏戲強用氣力,無舉重,無疾行。”“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け這一運動養生的觀點,極大地促進了道教各種導引術和內煉方法的發展,至今仍具有養生健身價值。“生命在於運動”就是其實質的集中體現。

  第三,性命雙修的思路。宋代張伯端開創的南宗重命,主張先命後性,即從命功下手,以性功為圓滿。而北宗即全真道,主張先性後命,即從性功下手,然後及於命功。但兩家區別僅限於修煉方法的次第,並不偏於一功。其實質都是主張在養生實踐中,將有形的形體器官和精神意識合而為一,將其視為在養生實踐中具有同等重要意義的修煉物件。全真道的開創者王重陽在《五篇靈文》中指出:“命無性不靈,性無命不立。”げ這種性命雙修的思想對道教養生學的發展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將道教養生推向了一個層次更高的、更完整的方法體系,即既注重“命功”的身體保健修煉,又注重“性功”的精神意識和思想道德的修煉;元代道士李道純在《性命論》中指出:“性者先天至神,一靈之謂也。命者先天至精,一氣之謂也。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こ他認為:“高上之士性命兼達,先持戒定慧而虛其心,後煉精氣神而保其身。身安泰則命基永固,心虛澄則性本圓明。性圓明則無來無去,命永固則無生無死,至於混成圓頓,直入無為,性命雙全,形神俱妙也。”ご

  第四,眾術合修的思路。葛洪提出“藉眾術之共成長生”的觀點,認為“凡養生者,欲令多聞而體要,博見而善擇。偏修一事,不足必賴也。”さ他反對並抨擊那些“知玄素之術者,則曰唯房中之術可以度世矣;明吐納之道者,則曰唯導引可以難老矣;知草木之方者,則曰唯藥餌可以無窮矣”ざ的養生偏見,提出了眾術合修,取長補短的科學養生主張。他說:“養生盡理者,既將服神藥,又行氣不懈,朝夕導引,以宣動榮衛,使無綴閡。加之以房中之術,節量飲食,不犯風濕,不患所不能,如此可以無病。”し葛洪眾術合修的理論,是他對道教養生學的一大貢獻,並對後世道教養生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陶弘景繼承了葛洪的傳統,在《養性延命錄》中輯錄了自上古以來的養生理論和養生術,對行氣、導引、煉丹都有所研究。這種兼收並蓄的傳統一直被後代卓有成就的養生家們所繼承,從唐初孫思邈的《千金方》(包括《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以至明清的養生著作中都廣收行氣、導引、服食等養生術。

  從上面提到的各種思路看,每一種思路都可以引導出不同的方法,同時所有的思路又都指向對人的形體和精神的共同的改良。由此,道教的養生思想不僅是一個智慧的寶庫,也是一個具體方法的無窮資源。

 

 

註釋

ヾ《道藏》第11冊334頁。

ゝ《答朝士訪仙佛兩教體相書》

ゞ《湯用彤學術認論集》,中華書局,1985年,第142頁。

々《太平經·樂得天心法》。

ぁ《抱樸子內篇·勤求》

あ《道藏》第22冊策2頁

ぃ《太平經·經文部數所應訣》

い《抱樸子內篇·對俗》

ぅ《太平經·包天裹地守氣不絕訣》

う《素問·寶命全形論》

ぇ《道藏》第20冊91頁

え《道藏》第20冊199頁

ぉ《道藏》第14冊594頁

お《養性延命錄·並序》,《道藏》第18冊474頁

かが《養性延命錄》引《小有經》,《道藏》第18冊476頁

き《藏外道書》第25冊444頁

ぎ《道藏》第28冊221頁

く《道藏》第18冊477頁

ぐ《道藏》第18冊478頁

け《幹金翼方·養老大例第三》

げ《五篇靈文·序》

こご《中和集》卷四《道藏》第4冊503頁

さざし《抱樸子內篇·微旨》,《道藏》第28冊第19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