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gif (3505 bytes)

略談道教神仙概況

 

福建省漳州市道教協會 張柏均

 

  一個國家要發展,不能沒有科學和哲學;一個民族要發展,不能沒有信仰和理想。我國以前是一個封建宗法專制的農業國家,生產力不發達,人民在自然災害,疾病痛苦的陰影中,祈求五穀豐登、社會安寧,把神看作是主管自然、掌握人的生命活動的主體。因此,不得不製造出大量的神靈來保護自己的生存。道教中的神大約有數百種,整個神靈群體中有的是原始自然崇拜、靈魂崇拜、圖騰崇拜、生殖崇拜的延續;有的是按照國家統治政體的設置的督察人們行為的司薄、司過、司命執業神;有的是由萬物有靈論而造出的形形色色保護神;有的是國家民族英雄、褒封的名人或鄉里百姓崇敬的賢人演變而來的神;有的是道教中得道升仙的法師;有的是民間神話人物,這些統統被道教聚攏來,作為道教諸神供奉。此外,還有十方天神、日月星神、五曜二十八宿神等。人們對這些神靈,充滿了敬畏的崇拜和皈依的奉獻精神。同時,幻想借助這些神靈超越自然力量控制和影響鬼神,使之聽命於人類,為社會消災解厄,祈求安寧。因此,道教是信神的宗教,但又主張靠自己掌握,運用神力的“人定勝天”的宗教。

  道教中的神,多由歷代人們推崇虛構出來的偶像,而道教中的仙,就是指得道而有靈性的人。仙是由人修煉而成的模範,是與道化為一體的人物。因此,對仙的追求,也即是對道的信仰。

  道教的仙人他們遨遊在自然界之中,完全超脫了自然力量和世俗社會政體的束縛;他們沒有欲望的追求,爭名奪利的煩惱和相互傾軋的災禍,他們逍遙自在,精神自由,給世俗社會足夠的宗教誘惑力。人們渴望平等,在人人皆可成仙的原則中能夠實現;人們渴望自由,在超現實的仙人世界中能夠得到滿足;人們渴望豐衣足食,在仙人食元氣,安穩的生活中可以實現;人們渴望延年益壽,而仙人就可以長生不死,返老還童。道教仙學把人們在世間孜孜以求的欲望和理想淨化和昇華,教導人們拋棄世俗生活和榮華富貴、金錢、美色、高官重權、看破虛幻的泡影,向仙人境界飛躍,去追求永久快樂的神仙生活。這種仙人境界,思想上是達到最大的解脫和絕對的自由,自身與道一體化,與大自然的原始本性相契合,達到體道合真的高度,從而超越現實社會和人生,達到一種至真、至善、至美的,最能體現人生價值的境界。

  仙人的世界是一種宗教理想的世界,它不同於基督教中死後才能升入天堂的天國,也不同於佛教皈依歸宿的極樂世界。人們通過學習修煉就可以成仙,在理想的宗教世界和現實生活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使仙人的境界,成為俗人可以追求,可以達到,可以實現的目標,激發起人們宗教信仰,宗教體驗的熱情,使求仙的人們在宗教心理,宗教情感上產生一種和諧和敬意。

  魏晉時期,道教神仙十分龐雜,散亂無序。南朝梁代,建立自己有序完整的神仙譜系,這符合道教發展的客觀要求。著名道教理論家陶弘景撰寫的《真靈位業圖》這是我國第一部較為完整系統的道教神譜,他在神譜中將神仙分為七個階次,每一階次設一中位,由一位神仙主持。中位之外又分設左位、右位若干席位,安排諸神。七個階次高低有別,秩序井然,以第一階次為最高,依將分級,其中位主神分別是第一階次,上清虛皇道君元始天尊。第二階次,上清高聖太上晨玄皇大道君。第三階次,太極金闕帝君。第四階次,太清太上老君。第五階次,九宮尚書張奉。第六階次,右禁郎定蒟u君中茅君。第七階次,豐都北陰大帝。

  各階次除中位主神外,還有左右位諸神仙,諸神仙數量各不相等,如第一階次左位二十九神,右位十九神;第三階次左位五十餘神,右方三十餘神。這些左右位諸神仙,有的難於考證。如第一階次的東明高上虛皇道君、西華高上虛皇道君、北元高上虛皇帝君、南宋高上虛皇道君等等就屬於這類。有的是歷史上帝王將相或聖人先賢,如第三階次的孔子、顏回、莊子,第七階次的秦始皇、漢高祖、齊桓公、晉文公、魏武帝、劉備、李廣、韓遂、孔策、徐庶等等。有的是道教著名領袖,如第二階次的魏華存、許穆、許翩是道教上清派的創始人。第二階次的徐來勒、葛玄是靈寶派所尊奉的創始人。而第四階次的張陵是天師道的鼻祖,葛洪則是道教大理論家。有的是神話傳說人物,如第三階次的黃帝、堯、舜、禹。第四階次的赤松子等等。總之,道教神譜,各色各樣都有,並大都是有名人物。

  除陶弘景《真靈位業圖》構著的神譜外,還有各種與此不同的神譜,但大都相似。而《真靈位業圖》神譜,即是道教神仙譜系代表。它雖未確定後來道教以“三清”為最高尊神的神仙譜系,但為《三清》神仙譜系的出現,奠定基礎。

  道教神仙譜系以“三清”、“四禦”(指玉皇大帝、紫微北極大帝、勾陳上宮天帝和承天效法後土皇地祗)為最高尊神。除此外,還包括天神、地祗、人鬼崇拜的等級化、秩序化等的龐大神仙體系。它的出現,是歷史發展的產物。如前所述,陶弘景《真靈位業圖》神譜,只是上清派一家之言。它奉元始天尊、元始天王、太上老君、金闕帝君等為最高神。靈寶派以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地位為最尊。而天師道則尊老子為最高神。三派各行其是,在最高神問題上,彼此不完全認同。隨著道教的發展和各派的相互交融,大概在南北朝末期,,出現了統一的最高尊神“三清”,即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三清”神的出現,標誌道教神仙譜系的最終定型。從此,儘管道教仍然不斷增加新的神靈,但以“三清”為最高尊神格局從未發生變化,一直沿襲至今。

  道教神仙的分類,各專家、學者評論不一。古存雲先生說:“道教諸神仙是從中國古代的天神、地祗、人鬼三大系列衍變而來,再加上後世道教新造的神,就構成了道教神與仙的崇拜體系,形成了道教尊神、道教俗神、道教神仙三大系統。”李淑遠先生則將道教神仙分為先天真聖、後天仙真、地方神靈三個部份。這兩種分法,大體相似。臺灣學者高大鵬先生在《造化的鑰匙》一書的總論中說:“對於中國而言,從超越世界來生命稱為神,由凡人經過轉化而成的超越生命則為仙。總而言之,由天而人的謂神;由人而天謂仙。”李養正先生在《道教概述》中談到:“仙與神有所不同,大抵天神是執政管事的,如人間帝王和下屬官吏;仙則是不管事的散淡人,猶如人間的名士和富貴者。神都有帝王的《封誥》,享受祭祀。仙則大都由“得道”而成,並不一定得到祭祀。仙有天仙、地仙、散仙之分。天仙可能為天神,地仙則只在人間,散仙則天上人間飄忽不見。一般說來,神在民俗信仰中地位較高,仙則在道教信徒和士人中影響較大。”

  神仙的觀念是道教的基本觀念,得道成仙是道教的理想。從神仙的基本含義“不死”和“升天”來看,它基於人的本能衝動,是人關於生與死的形上思考。人總希望健康長壽,更希望長生不死。人能長生不死,與什麼財富、權勢、美色、地位等相比,都是微不足道。所以長生不死,具有絕對價值。長生不死是虛妄的,不但理論上不能成立,也難找到具體實例。因此,長生不死只是幻想,徒勞的追求,但它即能激動人心,變成心靈的歷史事實,給人們得到安慰與寄託,產生巨大的信仰力量。

  神仙的起源,目前還沒法證實。但從客觀推理,大概自從有了人類,神仙形象就產生。它適應了人類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在一定歷史時期內,神仙對社會的貢獻是客觀存在的。因為神仙所做的一切是符合人們大眾的心願。他除勸人要行善積德、修心養性、盡忠報國、敬老尊賢、造福社會、保護人民、堅持正義、奉公守法等外;還庇佑人們能健康長壽、美滿幸福、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萬事如意、興旺發財、消災解厄、驅邪避惡等。同時,人們遇到什麼事不能解決,還向神仙抽籤問卜,請求示知。甚至有的人受傷、患病也向仙神查詢,請求賜藥治療。這些,都值得我們研究。好的方面,繼續發揚光大。封建迷信之處,加予分析批判。取去精華,棄去糙粗。正是這樣,千百年來人們對神仙才如此虔誠的信仰和供奉,這就是其社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