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gif (3505 bytes)

太極圖是怎樣畫出來的

作者

劉金明,寧夏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提要
 

本文旨在闡明太極圖的產生及其與《周易》之關係。太極圖固然是道教內丹學的產物,但不能把內景感受到的丹象說成是太極圖。丹象屬於物理世界,太極圖屬於意義世界。屬於意義世界的太極圖是以丹象為原型,以伏羲八卦方位為准度畫出來的。太極圖的原型也是以易理易法為指導修煉出來的。《周易》對太極圖的產生具有理論的指導意義和法式的作用。

本文

  自從八十年代周易"文化熱"以來,太極圖的起源便成了研究中國傳統文化所要討論的課題。從那時至今,許多專家學者不斷地解讀它,破譯它。這些解讀和破譯,除了從各種原始紋飾作相似性的推測以外,還涉及到數學、生物學、氣象學、醫學、人體科學、天文學等各個領域。然而這種種的解讀和破譯卻不能令人滿意。究其原因,正如束景南先生所說:"人們從各個領域中都發現了這種太極S運動結構的存在,與其說是從各個自然科學領域對'太極圖'的破譯,不如說是'太極圖'所提出的陰陽對立互補的物質運動規律與結構在各個自然科學領域中得到的廣泛證實。"1顯然,證實不是破譯。那麼太極圖究竟是如何起源的呢?對此,束先生提出了自己的破譯。他認為太極圖出於道教徒之手,是道教內丹學的產物。束先生根據梅磊教授用的EF掃描技術對氣功師進入氣功功能態下腦功能的測試研究、發現大腦太極圖結構的存在這一事實,認真考察中醫學和氣功學的有關記載,揭示出太極圖最早是人體氣功功能態下內景感受(或內視)記錄的丹象,也即當代用最先進儀器測試人體氣功功能態下的腦電圖。束先生的這一破譯發表後,立即在學術界引起強烈反響。

  從束先生的破譯過程看,其學問功力確實令人欽佩。當然,在欽佩之餘也不諱言,束先生也有失誤之處。因為有失誤,於是有人便批評說,束先生"批評了那些'把太極圖看成只是對某一種物質運動規律的描述,好象沒有普遍性'的人,而他自己又不自覺地犯了同樣的錯誤。"2從束先生對太極圖作"狹義"和"廣義"的區分來看,束先生並沒有犯這樣的錯誤。束先生認為,太極圖"提出了一種普遍的宇宙物質運動模型,狹義的'太極圖'(從它的原始起源的意義上說)是一張腦電圖,廣義的'太極圖'(從它發現並描述了某種普遍的宇宙物質運動原理與結構的意義上說)是一種宇宙物質運動模型。"3不但束先生自己沒有把太極圖看成只是對某一種物質運動規律的描述,而且他也不認為古人犯了這樣的錯誤。譬如他說:"太極理論家們並沒有把'太極圖'只看成是一張腦電圖或僅僅是一張對內丹修煉描述的圖。他們還從'太極圖'發現了一種普遍的宇宙物質運動的原理與結構。"4儘管如此,束先生關於狹義和廣義太極圖的區分仍然避免不了別人誤解。這是因為在個別表述上出了問題。也就是說不應把在氣功功能態下內景感受(或內視)到的丹象說成是太極圖。因為內景感受(或內視)到的丹象屬於物理世界,而太極圖屬於意義世界。基於這樣的思考,本文擬在束先生的結論基礎上對太極圖的產生及其與《周易》的關係作進一步的探討。

  一、丹家內景感受(或內視)到的丹像是在易理易法的指導下修煉出來的

  如前所述,束先生根據考證揭示出太極圖最早是內景感受(或內視)到的丹象,也即當代用最先進儀器測試人體氣功功能態下的腦電圖。由此可知,這種丹象只有達到出神入化的氣功境界的人才能感受(或內視)到。也就是說,丹像是修煉氣功的結果。那麼如何修煉氣功才能使這種丹象出現呢?不言而喻,這其中必然有一個修煉的理法依據。丹家的經典《周易參同契》告訴我們,這個理法依據就是《周易》原理和《周易》的宇宙模式。《參同契》開篇之"大易總序"即首先闡明了修煉內丹的易象模式:"乾坤者,易之門戶,眾卦之父母。坎離匡郭,運轂正軸。牝牡四卦,以為橐龠。"這是說,乾坤是《周易》宇宙模式的根基,《周易》的其他模式都是由乾坤衍變出來的。象徵日月的坎離表示人體陰陽二氣互動以支配生命車輪運轉。乾坤坎離分為雌雄兩類,向征人體小宇宙宛如風箱的形狀和外靜內動的狀態。其次指出丹家修煉之理即為"覆冒陰陽之首"。也就是說煉丹的實質是修煉陰陽之道。

  第三,指出修煉內丹的定量把握,要以體現宇宙生命運動的自然法則和規律的易數為准度。即所謂"數在律曆紀"。修煉內丹所運用的易數除了干支數、律呂數、大衍之數以外,主要是天文歷數,即年、月、日、時等節律週期數。年有節候,月有盈虛,日有晝夜。修煉內丹注重氣的態勢。氣的態勢有陰陽之變化。修煉內丹就是以年、月、日、時之陰陽消息,把握火候之升降。"自寅至戌,為火之動,自亥至醜,為火之靜。"陽動陰靜,無太過不及。"身陰陽,過與不及,皆失其候。""據候抽添"5,"高者抑之,下者舉之,化者應之,變者複之,此生長化收藏之理,氣之常也。失常則天地塞矣。"6由此可見,丹家倏煉內丹的關鍵在於把握和調整人體陰陽互動的周其率度。而人體陰陽互動的週期率度,則是通過歷數和《周易》的宇宙模式--卦象來體現。我國古代曆法,以十二個塑望月為一年,以太陽回歸春分點的一週期為一歲。年指陰曆,歲指陽曆。我國農曆為陰陽合曆。太陰曆一年為354天,太陽曆一年為365P25天,二者相差11P25天。所以古人以置閏法使陰陽曆相合,積三年一閏,五年再閏,十九年插入七個閏月。而易卦作為宇宙模式是以天文觀測為客觀依據的。易卦蘊含著歷數。一個朔望年354天,合從乾至渙59卦354策;閏年383P8978天,四捨五入為384天,恰合六十四卦384爻之數。這正如《參同契》所說:"易有384爻,據爻摘符,符謂六十四卦。"7《參同契》又說:"聖人揆度,參序元基。四者混沌,徑入虛無。六十卦用,張布為輿。"8這婸搨n明確的是,《參同契》為什麼既說"據爻摘符,符謂六十四卦",又說"六十卦用,張布為輿。"用六十卦作為煉丹的易數模式呢?對此可用《素問》之論來說明。《素問》說:"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步,人亦應之。"這堛"三百六十",實指太陽視運動周天360爸瞳t腔毓é年之天數。是從周天公度上講"天人合一"。而《參同契》講用六十卦作為修煉內丹的易數模式,就是因為六十卦360爻恰合太陽一歲運行周天360°之數,可以體現天人合一、共生共在的運行變化節律。

  體現宇宙生命節律的歷數本來就有回歸年365P25日、朔望年354日、閏年384日之差。這三個不同的歷數分別體現了天體運行的不同宇宙狀態:回歸年365P25日體現的是地日運行狀態;朔望年體現的是月地運行狀態;閏年384日體現的是日月地運行狀態。而"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9,所以用來表現這不同宇宙狀態的易數模式也不應相同。閏年可用六十四卦,朔望年可用從乾至渙五十九卦,回歸年可用從乾至中孚六十一卦(366爻)。丹家不取六十一卦,而取六十卦,以合太陽一歲回歸周天360°之數,也不失為恰當之選擇。而朱熹則"認為世傳火候之法是以三百八十四爻為一周天之數,以一爻值一日,然而爻多日少,只好人為地減去四卦二十四爻,已不合自然之度。"10此乃朱熹之躗見。不足為取。

  綜合上述,丹家修煉內丹是以易理為法則,以易象為模式,以易數為准度的。《參同契》所描述的"類如雞子、黑白相符,縱橫一寸"的丹象正是以易理為法,以易象為模式,以易數為准度修煉出來的。這充分說明易理、易象和易數用以修煉內丹的有效性。而這種有效性則又證明易理、易象和易數對修煉內丹來說不是可有可無的。它具有理論的指導意義和法式的作用。

  二、太極圖是以丹象為原形,以狀羲八卦方位為參照系畫出來的

  弄清了易理、易象和易數對修煉內丹的指導意義和法式的作用,接下來要探討的是,能否把《參同契》所描述的"類如雞子、黑白相符,縱橫一寸"的丹象視為太極圖呢?回答是否定的。然而,束先生卻明確肯定《參同契》所描述的丹象就是太極圖。這正是其失誤之處。前面提及,之所以不能把丹象說成為太極圖,是因為丹象屬於物理世界,而太極圖則屬於意義世界。屬於物理世界的丹像是不能和屬於意義世界的太極圖畫等號的。若要把屬於物理世界的丹象變為屬於意義世界的太極圖,還必須有一個中間環節。而這個中間環節就是人的描畫。這是我們討論太極圖的產生所不可忽視的。不言而喻,丹家內景感受到的丹象雖然與太極圖有些形似,但是卻沒有流傳於世的太極圖那樣清晰,那樣有計量准度。即如《參同契》所描述,只能看出"類如雞子"、"縱廣一寸"、"渾渾沌沌"的圓形,分為黑白兩部分。也沒有對稱的魚眼。所以這只能說是太極圖的原型。只有經過刻意描畫,才能把屬物理世界的丹象變為有計量准度的屬於意義世界的太極圖。而要達此目的,就要有一個參照系。這個參照系是別的,只能是世傳伏羲八卦方點陣圖。這是因為伏羲八卦方點陣圖本來就蘊含著太級S結構。通過展現伏羲八卦方位的排列數序即可發現太極S結構。而伏羲八卦方位的排列數序,早在《周易·說卦》中就有了表述。《說卦》關於"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火水相射(依帛書本);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一段話,就是講伏羲八卦方位排列及其順次的畫法。下面,我們逐句讀解這段話,看看這段話是如何確定伏羲八卦方位及其排列數序的。

  "天地定位":乾為天,坤為地;乾為上,坤為下。這句是說要把乾、坤二卦分別畫在正上位和正下位。

  "山澤通氣":艮為山,兌為澤。這句是說要把艮、兌二卦畫在相對通氣的位置上。

  "雷風相薄":薄,迫近。雙方相向接近。(如《左傳·文公十三年》:薄諸河,必敗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曹共公聞其駢脅,欲觀其裸。浴,薄而觀之。)震為雷,巽為風。雷鳴風動雖然不同,卻能相對迫入。這句是說要把震、巽放在相對互動的位置上。

  "水火不相射":坎為水,離為火。從上下文看,均為四字一句,講兩卦相對而畫。此句似也應如此。"不"字為衍文。故依帛書本作"火水相射"。如此,這句是說,要把坎、離二卦畫在相射的目標上。

  "八卦相錯":指八卦相臨排列,相對之卦的爻與爻均作陰陽交錯、相對、互變之狀。通過讀解,我們發現,只根據這幾句的描述,雖然可以確定乾上、坤下的位置,知道在八卦方點陣圖中須把艮與兌、震與巽、坎與離畫在對角線端,但還不能確定其具體方位。因為即使滿足其相對排列的要求,但仍然既可以將其置於東西坐標軸上,也可以將其置於東南、西北,或西南、東北坐標軸上。如果用數學排列組合的方法,按照"天地定位"的要求,則可以畫出如下所示的48種不同的八卦方點陣圖(為了簡便易看,圖中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卦分別用1、2、3、4、5、6、7、8來表示):

  這48種八卦方點陣圖是根據《說卦》"天地定位"的要求畫出來的。"天地定位",從八卦方位畫法上說,即要求乾上坤下之位不動。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只能畫出這48種。這48種八卦方點陣圖的排列組合數公式為

3!

C

1

C

1

C

1

=3!23=1·2·3·2·2·2=48

 

 

2

2

2

 

 

  如圖所示,這48種八卦方點陣圖都符合"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相射,八卦相錯"的要求。既然如此,那麼世傳的"乾南、坤北、離東、坎西、震東北、巽西南、艮西北、兌東南"的"先天"八卦方位又是如何確定下來的呢?對此,我們不應當只停留在宋人研究出的結論上,而要知其所以然。其實,這個所以然的答案就在"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這句話中。仔細體會這句話的意思,是從卦象與爻象的關係上闡明"先天"八卦的排列次序。下面,我們試揭示之。

  如圖(卦象省略)(1)所示,數左邊四卦,由震到乾,初爻皆為陽爻。在數序上有規律的爻象變化是從一陽到二陽,直至三陽,表示陽氣漸增到極盛。所謂"往者",指過去之陽氣。過去之陽氣,從一數到二,從二數到三,是順著數,故曰"數往者順"。依照"易逆數"(易,指《易》卦;數,讀作sh)之要求,這四卦應按照與"數往者順"之相反的順序來數。這樣便獲得了乾1、兌2、離3、震4的排列數序。數右邊四卦,從坤到巽,在數序上有規律的爻象變化是從三陰到二陰,直至一陰,表示陰氣從三爻志開始遞減,自上而下地呈現出由盛漸衰的趨勢。所謂"來者",指將來之陰氣。將來之陰氣,從三數到二,從二數到一,是倒著數,故曰"知來者逆"。依照"易逆數"之要求,這四卦應按照與"知來者逆"。依照"易逆數"之要求,這四卦應按照與"知來者逆"之相反的順序來數。同時與震4相連。這樣便獲得了巽5、坎6、艮7、坤8的排列數序。卦序既定,卦象所在方位亦出。逐一審視這48種八卦方點陣圖,圖(卦象省略)(37)和圖(1)一樣,也可以按照"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的要求獲得乾1、兌2、離3、震4、巽5、坎6、艮7、坤8的排列數序。除此以外,其他46種八卦方點陣圖都不符合"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的要求。至此,排除了46種八卦方點陣圖,還有圖(37)和圖(1)兩種需要選擇。那麼如何選擇呢?其實,這只要從當時的方位觀念著手就可以進行選擇。伏羲時代的方位觀念,是以日出之方為東,以日落之方為西。這是毫無疑問的。這一方位觀念與伏羲觀察天體的運動有關。伏羲觀察天體的運動,與天文學史上所謂"蓋天派"相同。是以所在地面為固定的靜點進行觀測。白天,觀察太陽的運行變化,故面南而定其位。左為東、為陽,右為西、為陰。而確定八卦方位,須與實際觀測太陽所在的方位相同。由此可見,圖(37)雖然可以按照《說卦》的描述確定乾1、兌2、離3、震4、巽5、坎6、艮7、坤8的次序,但圖中顯示由震至乾四卦中有增減變化規律的陽爻在西,由坤至巽四卦中有增減變化規律的陰爻在東,這樣描述出來的陰陽二氣的變化規律與實際觀測到的東陽西陰不相符合,故合棄不用。而圖(1)的描述與實際觀測到的東陽西陰相同,故取用此圖。

  就"先天"八卦方點陣圖本身而言,"先天"八卦序數描述了一種物質運動的S形旋轉狀態。如圖(1)所示,我們只要按照乾1、兌2、離3、震4、巽5、坎6、艮7、坤8的排列數序連接八個卦象,即呈現出如下圖所示的旋轉狀態:

  無論是漢代的魏伯陽,還是以後的陳摶等道教徒,他們都精通《周易》,都能發現《說卦》所描述的八卦方位所蘊含的這種S結構。當他們其中一人發現內景感受(或內視)到的丹象與伏羲八卦原理及其S結構相符時,於是便以伏羲八卦方位為參照系對其進行描畫,從而把內景感受(或內視)到的不太清晰的丹象描繪成具有計量准度的陰陽魚太極圖。陰陽魚太極圖產生以後,在流傳的過程中,或配以八卦,或配以六十四卦,於是便陸續出現了"先天太極圖"、"天地自然之圖"、"河圖太極圖"、"洛書太極圖"等各種不同名目的太極圖。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結論如下:屬於意義世界的太極圖是以丹家內景感受(或內視)到的丹象為原形,以伏羲八卦方位為參照系,在《周易》原理的指導下畫出來的。太極圖產生以後,由於它具有與伏羲八卦方點陣圖相同的宇宙意義,而其描述的簡易性和生動性又容易為人們所接受,於是人們便用它來解說宇宙現象,從而使之具有普遍真理性和適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