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媽祖信仰的當代功能
江西龍虎山嗣漢天師府主持 張金濤
媽祖姓林名默,福建莆田湄州島人。關於她的生平,在古籍中說法不一,有說是唐.天寶年間生人,有說是宋·建隆年間生人。筆者並非研究媽祖文化的專家,無法作出確鑿的考證,但有一點是確定無疑的:媽祖是人,不是神,而且是一位普通的漁家姑娘。生前,她孝敬雙親,和睦鄰里,虔誠學道,有異常人,曾為鄉人采藥治病,深得老百姓的喜愛。飛升後,她巡狩海疆,捍災禦患,福佑萬民,從而由“人”而成為“神”。又由一位民間供奉的地方神進而成為得到歷代皇帝封誥的,品秩極高的道教尊神之一。
千餘年來,媽祖從道教女仙中脫穎而出,由“夫人”升為“天妃”,由“天妃”而“天後”,信眾之多,影響之大,古所罕見。那麼,媽祖的魅力從何而來?媽祖崇拜的內涵和特徵是什麼?媽祖信仰在當代還有哪些功能?這就是本文所要探討的主題。
一、媽祖信仰的內涵和特徵
媽祖成為“神以後,她已經不是原來的“林默”,人們賦於她的,是民族的、民眾的,主要又是專指女性的一切優良的品質。
媽祖很美。在她身上體現的,是東方女性所共同認知的美。她的音容笑貌、鳳冠霞披、金身圖像,無不展現出東方女性的神韻。
媽祖是善良的,她普渡眾生、濟世利人,把人們祈望兒孫繞膝,闔家平安,人夀年豐的一切願望一一變成現實。
媽祖又是勇敢的,在驚濤駭浪之中,舟船將覆之際,她及時現身,“登檣竿旋舞,持柁甚力,久之獲安”(引自《三教搜神大全·天妃娘娘》),當戰事激烈之時,她能鼓舞士氣,“士兵們恍惚中見到天妃在船上,士氣大振……”(引自陳國明《海峽女神媽祖》,載《中國道教》一九八七年二期)凡此種種,無不顯示出媽祖的至真、至善、至美、至愛、至勇、至信的美德,這正是媽祖信仰的內涵所在。
就媽祖信仰的表現特徵而言,至少有兩點:
1、民族特徵。媽祖是中國人,是中國人塑造出來的神。在媽祖身上,根系著中華民族的血脈,在她的心靈中,深深地烙上了愛國的赤情。當中國的使臣遠涉重洋出使他邦時,她如影隨形,跟蹤保護。如宋朝的允迪、明朝的鄭和,都曾得到媽祖的蔭庇。明末,鄭成功就率師出征,驅逐荷夷、收復臺灣,媽祖顯靈庇護;清代施琅率領將士收復臺灣、統一中國,媽祖與將士們共進退,但見“天妃衣袍濕透,她左右二神將兩隻手都起了泡”(引自陳國明《海峽女神媽祖》載《中國道教》一九八七年二期)。直到如今,臺灣同胞中的絕大多數人都信仰媽祖,“天妃宮”、“天後宮”、“媽祖廟”遍佈臺灣全省。可以說,媽祖的神靈亦即是民族的靈魂。
2、人性特徵。凡是神,都具有人性所共有特徵,如佛祖之普渡、耶穌之憐憫,觀音之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等等。媽祖作為道教尊神之一。同樣兼有人性所共同追求的各種美德。
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威脅,自古至今從未間斷,害怕天災,祈求平安乃是人性的本能。媽祖則廣施神通,驅使癘疫遠遁,“海不揚波”。故中國的皇帝(元文宗)下詔說:“護國明著天妃,天地鍾靈,山川炳慧。風轉舵摧,屢救吾民之危,大流水爭,常全藩舶之危……”(引文出處同上)。戰爭是人類的自相殘殺,其危害遠勝於天災瘟疫。因此,厭惡戰爭,希望和平,乃是人性的共識。媽祖作“海上保護神”,當倭寇犯境之時,盜賊作亂之際,多次顯靈,消除兵災禍患。
豐衣足食,社會繁榮,是人性的共同追求。媽祖則不分種族,不分男女,有求必應,賜福於人間。從中國沿海到內地,乃至朝鮮、日本、越南、新加坡、菲律賓各國,都紛紛建起“天妃宮”、“媽祖閣”,這就是明證。
媽祖的這些美德,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整個人類。
二、媽祖信仰的當代功能
媽祖已是千歲高齡。“神”是不死的。千餘年滄海桑田,中國變了,世界變了,人類文明發展了、發達了。作為一種信仰——媽祖的崇拜,還有其現實的意義和功能嗎?回答:有!
1、弘揚愛國思想,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的功能。大陸和臺灣,同根共祖。千餘年文化傳承,形成了堅不可摧的民族意識。媽祖是中國的“神”,媽祖之愛國也決定了其信眾的愛國。五十餘年來,海峽兩岸的對峙,本是一種民族的悲哀。一小撮台獨分子企圖分裂祖國,更為全體華夏子孫之不容。1989年5月6日,200余名臺灣同胞衝破臺灣當局的禁令,乘船直抵湄洲朝拜媽祖祖廟;2002年7月25日,媽祖金身直航澎湖,萬人朝拜,其情景使人熱淚盈眶。這就是媽祖信仰的凝聚功能。如今,媽祖已成為海峽兩岸通商、通航的和平象徵,成了統一祖國,溝通兩岸往來的和平女神。媽祖信仰中的這一功能還將繼續地發揮作用,直至祖國的完全統一。
2、傳播博愛精神,教化眾生向善的功能。浩瀚宇宙,漟L垠,而人卻是宇宙的主宰。儘管因地域不同,種族不同,文化根柢不同,故在審美觀、價值取向、風俗習慣等方面有許多的不同,但作為“生”的本能,人性對於善惡美醜之分,自然會趨於大同。媽祖信仰在諸多方面適應了人類對真、善、美的共性認同,如扶危濟困,治病救人,賜人以平安吉祥等等。這既是一種文化的傳播,更是一種觀念的教化。“教者,告也,有言,有理,有義,有授,有傳。言則宣,教則告,因言而悟教明理,理明則忘言”(張君房《雲笈七籤》),當一種理念為民眾所接受後,教化則退居其次,而觀念則生根、開花、結果。
3、啟迪人的良知,樹立珍惜自然,回歸自然的功能。千餘年來,人類面臨旱澇蝗災,瘟疫流行時,往往把祛災的希望乞求于神靈,媽祖之平息海嘯、張天師之祈禳瘟疫、龍王爺之普降甘霖等等,似乎成了無休止的話題。人類在對神靈的不斷祈禱中逐漸地得到啟發:眾生平等、萬物有靈,道法自然……。近年來,保護生態環境,回歸自然已經成了全球的熱門話題,誰能說,這當中沒有神的啟示?
三、弘揚媽祖文化,讓媽祖走向世界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地球已變得越來越小,中國人可以大量地走出去,外國人可以大量地湧進來,相互間平等的交往,將不斷給人類帶來福音。
宗教本來就是一種文化,而文化的傳播也從來就沒有國界。中國人接受了基督、聖母、釋迦等諸多外來的尊神,中國的尊神自然也會走向世界。媽祖作為中國諸多尊神中的一位頗具威靈的神,在世界範圍內已經有了一定的影響。作為媽祖的子孫──中國人,更有義務把媽祖的和平、博愛、慈祥、智慧、勇敢的精神向世界傳播。
傳播的方式無非是兩個方面。一是進一步把媽祖的故鄉建設好。湄洲是媽祖的祖廟所在地,應該讓祖廟擁有光彩照人的風範,讓媽祖的後人擁有與眾不同的精神和物質財富,才能使全世界的人相信媽祖的神聖。否則,已之不爭,何佑於人?二是系統地整理媽祖文化的精髓,把媽祖文化中適應人類、適應一切區域的精華,通過人的交往,源源不斷地奉獻出去。
媽祖信仰永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