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gif (3505 bytes)

對道教教義作出符合社會進步要求的闡釋芻議

 

張金濤  柔弱

 

  “對道教教義作出符合計會進步要求的闡釋”,這是個艱巨複雜的大工程,需要長時間地努力研討奮鬥,才能完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一蹴而就的。本文僅就“闡釋”可能涉及的有關問題提出一些粗淺鄙陋地理解和認識,供會議參考。

  (一)道教能否適應社會。

  正當舉國上下學習、宣傳、貫徹全國宗教工作會議精神的熱潮中,研討會不失時機地提出“對道教教義作出符合社會進步要求的闡釋”,這是我們道教界積極回應黨中央號召,愛國愛教的具體表現,這是明智的舉措,我們表示熱烈支持,並堅決貫徹執行。

  “對教義作出符合社會進步要求的闡釋”,它明顯地涉及到宗教的社會適應性問題,也清楚地體現了江總書記“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相適應”的指示精神。眾所周知,宗教的社會適應性是宗教存在於社會的前提,不能適應社會就不能存在於社會,就必然要消亡,這是社會規律。具體談到道教的社會適應性情況怎樣呢?我們說,道教的社會適應性非常強,強在什麼地方?為什麼產生於一千八百五十八年前的道教能穿越漫長的封建社會而進入資本主義和社會?為什麼道教能在不同朝代、不同民族、不同階級、不同階層、不同社會制度中同時存在?為什麼道教產生於生產力極度落後、科學技術極不發達的時代,能在科學技術極為發達的今天存在,這就是強有力的明證。過去能適應、能存在而且能發揚光大,那麼今後還能不能呢?回答是肯定的一定能適應,一定能對教義作出符合社會進步要求的闡釋。

(二)道教應否進行革新?

  “對道教教義作出符合社會進步要求的闡釋”,必然要涉及道教應否進行革新。百花齊放推陳出新,不推陳就難以出新。筆者認為舉國上下都在進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改革大潮正以排山倒海之勢,雷霆萬鈞之力撲向四面八方,獨我道教能跳出三界外不在六合中?能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唯讀《南華經》?不可能吧?儘管教內有不少人忌諱談改革,回避說開放,堅持“道不外傳”“天機不可洩露”的信條,但筆者還是主張道教應當革新,與時俱進。回顧歷史,道教之所以有今天,也不是一成不變一開始就是這樣的。北魏時寇謙之“清整道教,除去三張偽法”就是針對當時科律繁雜實際廢弛的現狀提出的改革措施;葛洪改革民間道教為神仙道教,解除道教過多的社會負擔,回歸到對生命長久的崇拜,也是一種革新;隋唐時期,外丹道教向內丹道教的轉變,無疑也是一種重大的變革。沒有道教前輩的努力適應當時社會需要的革新,就沒有今天的道教。為什麼前輩人能作的我們後代人就不能作呢?其次,要求將當前道教的有關教理教義簡練化、淺顯化,傳統的東西太煩瑣漫無頭緒且深奧難懂,不便於宣傳和傳佈,這種呼聲,時有所聞,我們應不應進行革新以滿足廣大信眾的願望呢?再次,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是傳統的民俗宗教,敬祖宗禮神明,濟世度人,勸善止惡,極易為群眾所接受,極得得天獨厚的條件,就是由於我們宣傳、組織力度不夠,思想上囿於道不外傳致使他們去信仰別教甚至誤入邪教,針對這種現實,在弘道佈道方面我們應不應進行革新呢?我們認為要革新,否則我們道教將越來越滯後於其他宗教,且自絕於社會。

  (三)道教的社會適應和革新的範圍。

  在面臨革新和適應社會發展的大潮前面,道教是全面進行革新,全部去適應發展呢?還是局部?這個問題很重要,必須明確,不明確就無法進行對教義的“闡釋”。筆者認為道教的適應社會的發展,適應的應是政治性的適應而不是世界觀的適應,革新的應是教理教義、科儀、戒規、活動方式層面的革新而非道教的核心本質神仙信仰的革新。神仙信仰是不能革新不能去適應的,也就是說神仙信仰是不能改變的(葉小文局長也說“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放棄宗教信仰”見中國宗教2002年一期),如果改變了神仙信仰就等於取消了道教。

  神仙信仰長生久視是道教的本質,過去從張陵天師創道開始堅持沒變,現在不能變將來也不能變,只要有人類存在便會有神仙信仰追求長生不老的信念,就會有道教與人類相伴相生永恆的存在永恆的不變。明白了這點,就是說我們有了一顆定心丸,放心地向前走去,宗教消亡還遠著呢。但也不能掉以輕心,要遵循老子之道順應自然,該適應的該革新的堅決地適應革新。抱殘守缺、固步自封是沒有出路的,只有堅持愛國愛教方針,走與社會相適應的道路,與時俱進與國休戚,道教將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無往而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