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gif (3505 bytes)

淺論《周易》與可持續發展

作者禹紅,女,1976年7月出生,現為廈門大學哲學系研究生。

〔內容提要〕

  《易傳》主張‘天人合一’論,即大自然(包括人類自己)是一個高度和諧、完善的有機整體,人又是這個大自然的一個特殊組成部分。人運用其主體性去改造自然,使之適合人類自己的生存發展需要,但在人類無節制的一味向自然征服、索取的過程中,引發了一系列全球問題:能源危機、環境污染、生態失衡……本文旨在對《周易》內部思想如三才之道、裁成輔相、順天應人、節以制度等分析的基礎上,對解決這些全球問題提供一種思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順利進行。

〔本文〕

   ‘天人合一’思潮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居主流地位,‘天人合一’思想認為大自然是一個和諧而統一的整體,人作為大自然的特殊組成部分,要維護作為其生命整體的大自然,保持節制。‘天人合一’境界就是人與宇宙自然界的生生之德完全合一的存在狀態。《周易》作為中國古代文化的寶典,也是主張‘天人合一’的。《易傳·乾·文言》說‘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這是對‘天人合一’境界的全面描述。

  《易傳》在《繫辭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才’命題:‘《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曰陽,立地之道曰柔曰剛,立人之道曰仁曰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這裡的‘三才之道’指的是天、地、人三才之間的相互關係,才指才能。《易傳》用乾、坤兩卦代表天、地,天、地便代表了自然界。《周易》是講天、地、人三才之道的,即講人與天地自然界的關係問題,而且《易傳》從人的生命存在出發去理解天地,理解自然界。乾卦之《彖傳》說:‘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坤卦之《彖傳》說:‘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萬物生命是由天而來,天是生命之源,萬物的生命是由地生成的,地是生命得以存在的基礎。人作為天之所‘始’,地之所‘生’,不過是自然界的一個組成部分,是萬物中的一類,但人又不同於萬物,人有‘仁義’之性,有‘性命’之理,這就決定了人在萬物中負有一種神聖的使命。

  人作為‘萬物之靈’必將運用自然規律為自己服務,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這時,人成了主體,而代表‘天地’的自然界成了被征服物件,是客體。關於人的主體性地位《周易》中也有許多描述,《易傳·繫辭上》中‘《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與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講人在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就連古人認為最神秘的鬼神人們也可以認識他。再如‘天地設位,聖人成能,人謀鬼謀,百姓與能。’,意指人依靠其智慧潛能,盡可能認識自然的運動變化規律,就連普通人也能參與天地萬物的改造。

  在這些頌揚人的主體性地位的社會思潮指導下,人類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日益增強,大自然也被烙上深深的印記,尤其是近二百年來的四次產業革命對自然、社會的影響更是到了日新月異的地步。‘嫦娥奔月’不再是夢想,‘滄海桑田’不再是想像,然‘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隨文明進步而來的是人類從未面對過的史無前例的災難:能源危機,糧食匱乏,生態平衡遭到破壞,環境污染,核污染等。

  於是生態失衡日益嚴重,生態環境逐漸惡化,人類生存遭到嚴重威脅,使得環境保護問題成為迫切需要。早在一九三八年,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即明確提出‘拯救地球’的緊急呼籲,一九六八年羅馬俱樂部發表了以《增長的極限》為代表的一系列全球問題研究報告,指出‘人類正處在轉捩點’,而‘可持續發展’是1972年6月一些有識之士在斯德哥爾摩世界環境大會上提出的,其定義為在不危及後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尋求滿足當代人需要的發展途徑。我國政府也回應世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制定了《中國二十一世紀議程》,並把‘實施可持續發展,推進事業全面發展’作為1010年的戰略目標。

  《周易》的三才之道是把天、地、人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研究的,它含有大自然是一個統一整體,人是天地萬物中一個成員的含意。‘三才之道’充分肯定了人在宇宙萬物中的重要地位但並不意味著人可自恃其地位特殊而肆意妄為,人的主體性只能在‘天地之宜’‘天地之道’所允許的範圍內發揮,即人要遵循自然規律。《大有.彖》曰:‘其德剛健而文明,應乎天而時行,是以元亨。’說人們對應於天時行動,就會有好的結果,即人道應效應天道,人的德行可以由天象、地象得到啟示。《易傳》還把‘天人合一’的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作為理想境界,如《咸·彖》曰:‘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其意即指天地人互相協調和配合,天人感應而不相勝,就能達到自然、社會的協調發展。

  另外《周易》中還有許多思想也有助於我們解決面臨的諸多全球問題,有利於我們當今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1.裁成輔相,順天應人。《泰.象傳》曰:‘天地交,泰。後以裁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這裡的‘裁成’‘輔相’都是節制、補救、輔助的意思,其深刻內涵即即要順天道,又要盡人事,積極認識和運用自然規律,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去改造自然,改造世界。《需.初四》曰:‘需於血,出於穴。’《象傳》曰:‘需於血,順以聽也,’當陷入穴中時,順應變化,就可以脫離險境,這裡順應變化的實質也就是順應事物的發展趨勢,順應客觀規律,映射到人類改造大自然,即是人們應遵循自然法則,不能盲目破壞,《革.彖傳》曰:‘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主張改革應在一定的時刻進行,應當遵循大自然的法則,人們充分發揮其‘裁成輔相’的主體性地位改造自然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隨之而來的一系列全球問題就是因為人們沒有保持清醒的頭腦,不順應自然法則,一味向大自然索取的結果。

  2.物極必返,知錯必改。《周易》卦、爻辭中處處體現著陰極必陽、物極必返的思想。《周易》本身是由陰、陽兩爻交替變化形成,這本身就告訴人們,任何事情都有正、反兩個方面,我們在改造自然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難免會帶來一些負面效應,會陷入困境。《易傳·繫辭下》曰:‘困,德之辯也。’‘困窮而通。’一個人在前進的過程中會遇到歧路的迷惑,這時不能束手無策,坐以待斃,必須要運用自體的認識能力辯別正確方向,尋求一條走得通的道路。可持續發展即是人們為解決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問題而實施的戰略對策,它無前人經驗可循,在政策實施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許多困難,正所謂‘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衹有充分發揮和調動自己的能知,辯別正確的方向,才能真正解決問題,走出困境。

  3.團結合作,攜手並進。《小畜.彖傳》曰:‘牽復在中,亦不自失也。’又強調了成就事業需與人攜手並進的原則。每項事業在前進過程中都會遇到許多困難和障礙,與人攜手並進,可以團結一致,共同克服困難和障礙,自己也不至於迷失。《易傳·卦序》曰:‘天地交,而萬物通也。’天地不交而萬物不興。也是強調相互交流的重要性。可持續發展作為關係全人類生存的偉大事業,僅靠一個團體、一個國家的力量是遠不能完成的,我們應該與其他各國互通有無,精誠合作,充分發揮團體優勢,衹有這樣,才能把各種衝突減至最低限度,順利度過當今的生態危機,走向更加理想的生存環境。

  4.建立制度,法重於罰。嚴明刑罰是推行政策的必要手段。《節·彖傳》曰‘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這是強調建立制度的重要性。天地因有節制的制度而產生四季,大自然之所以呈現出井然有序、迴圈不已的變化規律也是有一定制度的結果,沒有制度也就沒有了節制,人的行為後果也就無法約束,故建立制度對保證可持續發展的順利正常進行,是極其重要的。有了制度,就產生了一定的懲罰措施。《蒙·初六》曰‘發蒙,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講施加懲罰是有利的,使人免犯罪過,否則聽之任之將造成遺憾。這說明瞭一個深刻的道理:懲罰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在可持續發展政策實施的進程中也是如此。懲罰是為了樹立法的觀念,確立法的威嚴,使人們認識到法和制度的重要性,為了維護法和制度的順利實施。

  古人云:‘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是極有道理的。《周易》作為中國古代智慧的核心和傳統文化的理論源泉,通過對其分析以期解決人類危機和地球危機,或至少對解決這些危機提供一種思路,希望使《周易》在新世紀重新放射出它的智慧光芒。

 

參考書目:

〔一〕鄭萬耕,趙慶功著:《周易與現代文化》,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8年3月。

〔二〕宋文安,張文鬱著:《周易人生哲理博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

〔三〕孫映逵,楊亦鳴著:《六十四卦中的人生哲理與謀略:易經對話錄》,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4月。

〔四〕蒙培元著:《天.地.人——談〈易傳〉中的生態哲學》,《中國哲學》200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