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gif (3505 bytes)

《黃素書》的修煉思想和方法

作者蔣朝君,廈門大學哲學系研究生。

〔內容提要〕

  本文通過對淨明道《黃素書》的考察,把該書修煉思想方法置於道教內丹修煉的一般特徵之下來加以分析。

〔本文〕

  淨明道是宋金蒙三足鼎立時期在南方興起的新道派,它是在民間許真君信仰基礎上發展起來的。ヾ淨明道作為南方新道派具有鮮明的特色,在道教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ゝ目前中國大陸學術界對淨明道研究較少,而對淨明道的內丹修煉思想和方法的研究就更少。淨明道在內丹修煉上吸收了北方原有的內丹修煉思想和方法,同時也融會了儒家和佛教中的一些心性思想,並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有具體的操作方法和步驟。因此,對淨明道的內丹修煉思想和方法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而淨明道內丹修煉思想和方法主要保留在《高上月宮太陰元君孝道仙王靈寶淨明黃素書》(以下簡稱《黃素書》)中。ゞ因此本文擬就《黃素書》對淨明道的內丹術和其他一些修煉方法作一概要述敘和說明。

  首先,就內丹修煉這一概念作一概要的說明。

  修煉是一種宗教實踐方式,是宗教教義發展到體系化以後必然的行為表現。々道教數千年來之所以對內丹修煉樂此不疲,是因為他們相信通過內丹修煉,可以得到不敗之金身而托體同山。而道教徒的內丹信念,是與他們的宇宙觀相一致的。這種宇宙觀就是:天地之所以能天長地久、永恆存在,是因為天氣下降,地氣上昇,天地交泰。他們並進一步認為人的一身也存在同樣的機制。人的身體也是由元氣構成的,人身也像一個天地。人膈以上為天,落實到器質上就是心液;膈以下為地,落實到器質上就是腎氣。心液屬火,火性炎上;腎氣屬水,水勢趨下。如若按照正常的生理過程,心液和腎氣就不能相互交結。因此須輔之以清靜功夫,衹有心地寂然、澄湛,才能逆轉造化,使心液下降,腎氣上昇,至於脾位聚丹結胎。這一過程叫做顛倒陰陽、反覆天地。因為按照內丹修行理論,天氣清純,性近於上浮,地氣重濁,近於下沉,天在上,地在下,天氣地氣沒有相交的可能。所以在這種存在狀態下孕育的生命都有生有死,這是一種自然生化過程,這種過程從太極中分析出的是一種離道的存在狀態。內丹修煉就是要顛倒這個過程,回歸太極狀態。

  道教徒以為回歸太極狀態下的人是不朽的。所以從這裡可以看出內丹修煉是服從於道教神仙信仰這一目的的。在這一點上,折射出道教徒在對待外部自然界,對待生命上的‘我命在我不在天’的肯定自我、相信自我的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同時也體現了道教徒在觀察外部自然界上的一種非常獨特的思維方法:全息思維方法。

  成熟而明確的內丹修煉術興於唐末,它是道教徒煉製外丹並試圖通過服食外丹以達長生的道路行不通之後尋找新的長生方法的產物。北宋以前的道教內丹修煉通常將修命修性、煉身煉氣割裂開來。那時的煉氣有主張採取先天元氣為藥物,煉精化氣;煉心者提倡修心煉己、煉神合道。但是到了北宋,內丹修煉者逐步把這兩種傾向融合起來,在具體的操作步驟上完善起來。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張伯端是一個關鍵人物,他將煉心煉氣,修性修命結合起來。

新道派大都主張性命雙修,並且作了新的發展。作為南方的一個新道派,淨明道在內丹修煉上亦主張性命雙修,先性後命,以正性為修煉的前提。同時淨明道內丹法還有一些屬於自己的重要特點,即強調忠孝廉慎的倫理觀念對修性的重要作用,受儒家養性的思想影響較深。

這些特點將在下面作些闡述。

  前面已經提到,內丹修煉是作為解決人的自然生死這一永恆的難題而出現的,這一點在《黃素書》一開頭就表現得很充分:

  上帝憫生靈之夭折,故召日月二宮天尊為說靈寶大法、黃素法、淨明法、度人法各一也。ぁ

  當然,靈寶法、黃素法、淨明法、度人法這四法的功用是不同的,《黃素書》接下來分別論述了四者不同的功用:

  靈寶法者,道之宗也;黃素法者,命之俯也;淨明法者,性之本也;度人法者,入道之門也。あ

  淨明道在內丹修煉上有著當時道教修煉的一般特點,即主張性命雙修,先性後命(這一點在以下論述中將會談到)。從以上引文可以看出,淨明道是把黃素法作為煉命的方法,而把淨明法作為煉性的方法的。

  以淨明法為煉性的方法,這在《黃素書》的開頭便作了闡釋;它還把淨明法作為進一步從事內丹修煉之準備和基礎,這由‘黃素入道品’中表現出來。‘淨明’是煉性所要達到的目的。我們先看《黃素書》是如何解釋‘淨明’的。

  黃素曰以想,如心有妄,子安知無則是無,非有;如心無妄,子安知有則是有。知無,無無既無,則是。ぃ

  黃素曰淨明之祖出於正性,性中有用,本在真想,想中有妄,故失淨明。譬如鑒水,塵垢汙漫,不能照物,以物汨性,想之不真,亦失其淨明也。い

  在《黃素書》中,這兩段話最集中體現了淨明道對煉性的理解。前一段文字,體現出佛教的思辨色彩,意思是修行者在存想時,如果心存妄念,又怎麽能知道無就是無而不是有呢?如果沒有妄念,修行者怎麽能覺察出有呢?(因為修行者己與有同一,渾然一體,無知無覺)所以修行者最終要達到的境界是‘知無,無無即無。’‘無無即無’是佛家中的雙重多邊否定,用來描述‘無’的狀態。這從側面反映了淨明道對佛學的借鑒及當時‘三教融合’對淨明道的影響。

  第二段話表明‘淨明’就是存真想,使心靈不被塵世污垢所汙漫,能照出外物的真實本性,不能因外物而掩蓋了心性。

  《黃素書》煉性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把煉性與忠孝的倫理觀結合起來。在《黃素書》的開頭,作者指出黃素術之要在於忠孝。

  凡學黃素者,要在忠孝。忠孝之人,秉心直諒,秉氣溫恭,是非不能搖,淫邪不可入,十善具備,五逆咸消,一心之中,外物不汨,自然成就,畢竟有成,則黃素之士,以忠孝為本也……ぅ

  《黃素書》認為衹有忠孝之人,才能不被外物汨沒了本性。在《黃素書》之最後,作者又強調了忠孝等倫理觀對修行者的重要性。

  父母,天地氣也;君上,日月也;未有先天地日月而可行於世者也。故孝道之本,散而為忠孝,忠孝之節,成於大道,超於仙域,故其宜也。人之一身,如有天地,天地父母如有元氣,日月君主如有心腎,耳目未聞無此而可長生也。要在堅持忠孝,生為八極,八極既備,如有棟樑,孰得而傾之也。う

  這段文字把煉氣與忠孝觀念聯繫起來,強調了遵循忠孝等倫理觀的極端重要性。

  《黃素書》之所以十分重視忠孝等倫理觀念在修性過程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固然與淨明道把忠孝作為信仰有關,據黃小石先生考證,淨明道甚至把忠孝觀提高到本體論的高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淨明道對儒家思想的吸收而具有強烈的入世化傾向。

  下面,我們再來看‘黃素術’。首先來看《黃素書》對‘黃素’二字所作的解釋:

  《易》曰:物相交雜故曰文,陰陽剛柔之氣,交錯而成文,故天地數周,故其文皆廣長一丈。黃,土之色,脾實主之;素金,水之色,腎實主之。受命之初,脾腎為元氣。沖氣之本而胞胎孕育,寄於母身,故黃素文交光則映於月宮。ぇ

  在道教內丹修煉之中,往往將五行對應於五臟,五臟配合五色。在《黃素書》中將‘黃素’二色解為脾腎,並視脾腎為修煉之本,這與前人不同。傳統道教如鍾、呂、張伯端都視‘心腎’之元氣為修煉之本。え

  首先,作為修煉黃素術的淨明道門中人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這些條件‘黃素入道品’列舉了十七條。ぉ在這些條件中除了強調忠孝等倫理觀念之外,還要求修行者必須具備一定的關於內丹修行的常識,這些常識包括修煉者務必要知曉如何調心性,お如何持守か,要知天地知四時,知日月五行,辨水火交龍,明丹砂藥物,曉鉛汞會抽,添轉河車……が

  當然,從‘黃素入道品’中可以看出,儘管淨明道《黃素書》對忠孝倫理觀念極為重視,但是內丹修煉畢竟是一種‘技術性’的事業,必須具備專門知識。‘黃素入道品’中列舉了大量的有關內丹修煉的專門術語,這些術語或概念是修煉者必須要掌握和體會的,否則便寸步難行。

  淨明道的內丹修煉方法歸納起來有內丹、辟穀、吐納、導引等幾種。

  首先看淨明道的吐納食氣法。

  吐納食氣法是古代養生氣功中最古老的一種,其特點是‘吹噓呼吸、吐故納新’。它不像周天功法講究內氣修煉,而著重於一呼一吸之間的機能鍛煉。《黃素書》對吐納食氣法論述得極為完備,具有自己鮮明的特點。《黃素書》首先論述了五臟與五行四時的對應關係,然後強調在吐納食氣時應根據時令不同,呼吸不同口數的氣,採用不同的食氣方法。試舉一例證之:

  自斗建已至未之中天,度至此,心氣乃行於中宮,以意想符。其神可見衣赤衣冠朱冠,執銳可使守丹爐而具火,其法張口取氣二口吞之。き

  像這樣的還有四條,分別論述了不同時辰應採取不同的功法。

  《黃素書》還具體論述了吐納食氣在人體內的行氣路線:

  左右太衝氣榮血,皆以二陰之氣交生於左右腎,先纏脾交之而入脾,入肝而之心,心而之肺,由肺下降入於二大姆指,由大姆指而達於鼻,引清氣入於二目,目回真氣達於兩耳。耳,水之門也。兩耳回聽,入於大海。大海,口也,脾之吐納在焉。ぎ

  《黃素書》還指出其吐納食氣之法的依據:

  凡天地之正氣,本乎陰陽,陰陽之正體分為五行。五行之妙用散為萬物,一人之身同乎天地。故黃素之道得乎氣之交變,何謂交變?吐納是也。く

  《黃素書》中的吐納食氣法雖然具有一般吐納法的特徵,但也有自己鮮明的特點,那就是融合了內視、存神的功法,不再是單純的吐納食氣法。

  其次再看漱津之法。

  修煉者靜坐工夫久了,口中自然產生一種甘津,清涼爽淡。這種津由煉氣而生,與一般津液不同,吞入腹中,對人體大有裨益。《黃素書》詳細論述了漱津之法:

  太上曰氣生湧泉關,沂流朝天宮,天宮有至門,關鎖不可開,有欲啟其鍵,可以朝丹階。莫認天宮是汝家,汝家本住麥煙霞,風飄飄兮衣錦衣,左右導從如雲飛。出天門,入天門,天門孰是真仙路,黃素真經有覺悟,鳴天鼓、奏天歌,天鼓天歌有至和。歌鼓筵中得真酒,真酒如泉流玉波。如此皆深其義而是其機也。神機之運補中,補中之法咽氣,咽氣之法吞津,吞津之理漱煉。如酥之白,如蜜之甘如乳之香,凡咽氣者可以止饑而食三一之法,存三元而歸於一會,上元腦中,中元脾,下元丹田。理其中而養其下,推之使上。ぐ

  再看《黃素書》中的煉養咒氣法。這種方法嚴格講是一種日常生活起居調理法。這些方法主要有梳頭法、著衣法、召身形法、輿漱洗法、服藥法、飲食法、登廁法、臥法等。咒氣法的一個鮮明特點是把養生與符咒結合起來,深深烙上了淨明道作為南方符籙新道派的特點。試舉臥法以證之:

  須東首或南存二鬥交合覆身咒曰:‘天罡神王覆吾身,夢魂之中魄神寧,東與南陽氣所在,學道者煉陰歸陽,故臥當若孔子之東首,廣成子之南首。又存南北二鬥,以取陰陽之正真而藏其身焉。’け

  這段引文通俗易懂。當然,把養生法與符咒結合在一起具有神秘性質,這一切均有待於科學特別是心理科學來揭示。此外,這種方法也可看作是修煉者日常生活之禁忌。

  復次,看周天功法。

  周天功法著重於人體內部精、神、氣的修煉,主張在調息入靜的基礎上神氣相接,心腎相交、坎離相合、水火相濟,使先天精化為先天氣,然後以意引氣,火逼金行,使氣在人體內上下流注,促使生理功能提高。げ

  黃素之運莫先耳目,耳目之證發於黃中,本於素氣,即脾腎之正體,脾腎既正,而觀聽審焉,素者養於下,黃者運於上,上下交際,真丹孕焉。こ

  由以上引文可以看出《黃素書》在內丹修煉方面一方面強調真丹的孕育與黃素之氣(即脾腎之氣的上下交通)有關,這與傳統十分重視心腎之氣上下交通不同;另一方面突出了耳目在修煉過程中的作用。

  此外,《黃素書》還對周天功法的‘火候’、‘訣’等用詩歌的形式表達出來。當然,這些詩歌非常晦澀,多暗喻,一般要修煉過此功法的人才能看懂。這與周天功法修煉本身有關,因為內丹修煉主要靠修煉者自身的悟性和切身的體會。這些口訣在《道藏》第10冊506頁至五零九頁有很多,有志於此功法者不妨去看看。

  最後,《黃素書》還記述到‘辟穀’等方法,但不夠詳細,在此不贅述。

  另外,我想指出淨明道《黃素書》中修煉方式中最突出的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黃素書》力圖用直觀的圖的形式來表示氣在人體內運行和交會的形狀。這在《道藏》第10冊507頁可以看到。另一個特點是把內丹修煉與符籙結合起來,如該書寫道:

  凡欲學仙必知真文。真文者,天地之梵氣也,元始得之以先天地;道君得之以行道法;老君得之以度人世;人之身不得黃素真文不生,皆天寶、靈寶、神寶之祖氣也。祖氣結而成字,合而成人,司命下而披黃素,黃素具而後生。則黃素本內也,非外也,失之者不可以生,不知者不可以修行。ご

  在這段文字之後,列舉了很多符籙符號。這些都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總之,《黃素書》一書的修煉思想十分豐富,本文只作概要考察,力求描繪出其主要方面。但是掛一漏萬在所難免,望有識之士多多指正。

 

注釋:

ヾげ《道教文化新典》,卿希泰、詹石窗主編,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年版,第205頁,第417頁。

ゝゞ々黃小石《淨明道研究》,巴蜀書社1999年版,導言第1頁、第123頁、第122頁。

ぁ—け《道藏》第10冊,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1996年版,第499頁、第499頁、第517頁、第500頁、第518頁、第499頁、第123頁、第500頁、第502頁、第502頁、第502頁、第502頁、第504頁、第504頁、第504頁、第505頁、第513頁。

こご《道藏》第10冊,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1996年版,第508頁、第508頁。

 

參考書目:

(一)《道藏》第10冊,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1996年版。

(二)《道教文化新典》,卿希泰、詹石窗主編,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

(四)《金元全真道內丹心性學》,張廣保著,三聯書店1995年第1版。

(五)《道教與養生》,陳攖甯著,華文出版社2000年第2版。

(六)《超越心性》,張廣保編,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9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