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gif (3505 bytes)

《道藏》中的中國哲學史史料舉例

朱越利

    現存《道藏》(名《正統道藏》和《萬曆續道藏》)中的中國哲學史史料極爲豐富,既有間接史料,也有直接史料。現存《道藏》雖是明刻本,但其淵源出自北宋《政和道藏》,其中不少著作,版本古老,有的源于宋版,有的鮮見其他傳本,極可珍貴。其中有關中國哲學史的史料分佈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第一,某些道經含有道教哲學內容;第二,某些道經引用或著錄了含有哲學內容的諸子和儒、佛著作;第三,《老子》、《莊子》、《列子》、《亢倉子》、《文子》和《關尹子》被道教奉爲真經,《黃帝陰符經》被奉爲丹經。《道藏》收羅了這七部書的大量注釋,其中有許多是哲學著作;第四,部分易學、術數著作,和上述七部以外的哲學著作,也被納入《道藏》。本文僅以後兩種著作爲例選擇唯賴《道藏》才得以傳世的珍本,以及屬於兩種以上版本中較早或較佳的善本,示其史料價值,以窺《道藏》保存我國古代文化之一斑。

     一、《老子》

    《道藏》收入《老子》白文本兩種,注釋五十一種,稱《老子》爲《道德真經》。

    1、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

    “能”帙《道德真經指歸》十三卷殘篇(第三七五∼三七七冊),漢嚴遵撰,穀神子注,原缺卷一至卷六,今餘七卷。現存十三卷殘篇諸種,以《道藏》本早出。近人蔣錫昌已辯證此殘卷不是僞書(見《老子校詁》)。另外,《道藏》中前蜀強思齊《道德真經玄德纂疏》,幾乎全部收輯了嚴遵的《老子指歸》。再者,《道藏》中宋李霖《道德真經取善集》、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及《道藏》外宋范應元《道德經古本集注》等,引用了《老子指歸》。若將上述幾種輯校,當可獲《老子指歸》完璧。

    “鼓”帙《老子微旨例略》(第九九八冊),不分卷。本書鮮見其他傳本。王維誠輯王弼《老子指略》,考證本書即《老子微旨例略》佚文(見北大《國學季刊》第七期三號)。王弼在本書中闡發其玄學。

    2、隋唐五代

    “絲”帙《道德真經注》四卷殘卷(第四三○冊),初唐高宗、武後時道士李榮撰。本殘卷鮮見其他傳本。該注僅存《道經》一至三十六章,《道經》末章和全部《德經》原闕。《道藏》中前蜀強思齊《道德真經玄德纂疏》幾乎全錄李榮注文。《道藏》中《道德真經註疏》,原題顧歡撰,其中引李榮注。敦煌卷子中發現李榮注《德經》部分。另有兩種敦煌殘卷,題無名氏注,實爲李榮注,可補《道經》末章。近人蒙文通依據上述諸本,輯校《老子》李榮注,獲全璧,並題《跋》敍述輯校本末。李注明重玄之旨,倡聖君無爲之治。

    “慕”帙《道德真經古本篇》不分篇(第三四六冊),是唐傅奕以項羽妾本等八種參本校勘而得的《老子》定本,字數與各本異,獨與馬王堆帛書《老子》接近。不少中外學者均認爲《道德真經古本篇》確系古本。本書鮮見其他傳本。

    “易”帙《唐玄宗禦注道德真經》四卷(第三五五冊),唐玄宗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唐玄宗於開元二十年(732年)或二十一年(733年)注《老子》,刻于石幢立在各州龍興觀、開元觀前。今所存者,惟易州本、邢州本而已。諸碑記和敦煌卷子易州龍興觀碑本文字有闕。本書即易州龍興觀碑本,爲完帙,可補它本之闕。

    “才”帙《唐玄宗禦制道德真經疏》四卷(第三五八冊),日人武內義雄疑其爲後蜀喬諷所撰《老子疏節解》(見《老子の研究》)。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其卷前有《道德真經疏外傳》,開列當時所流傳的註疏六十餘家,錄自前蜀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序》。其注廣引古籍,注釋本義。

    “效”帙《唐玄宗禦制道德真經疏》十卷(第三五六∼三五七冊),唐玄宗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唐玄宗本疏詳解其注∼《道藏》內《唐玄宗禦注道德真經》。

    “器”帙《道德真經論兵要義述》四卷(第四一七冊),宋王真撰,以《老子》爲名而論兵。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王明先生著《論老子兵書》一文,兼談《道德真經論兵要義述》哲學上的兩個特點(見《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

    “能”帙《道德真經新注》四卷(第三七五冊),唐李約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其大旨以爲《老子》是闡明清心養氣、安家保國之術,六經是“黃老”的枝葉。李約將《老子》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句,斷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獨標新意。

    “必”帙《道德真經傳》四卷(第三六八冊),唐陸希聲撰。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其注以儒解《老》,以道爲體,名爲用,仁義爲道德。

    “羔、羊、景、行”帙《道德真經廣聖義》五十卷(第四四○∼四四八冊),唐末前蜀杜光庭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其序舉歷代詮疏箋注《老子》者六十一家,並略加注。六十一家是:《節解》、《內解》、《想爾》、《河上公章句》、《嚴君平指歸》、王弼、何晏、郭象、鍾會、孫登、羊祜、羅什、圖澄、僧肇、陶弘景、盧裕、劉仁會、顧歡、松靈仙人、裴楚恩、杜弼、張憑、梁武帝、梁簡文帝、張嗣、臧玄靜、孟安排、孟智周、竇略、諸糅、劉進喜、李播、傅奕、魏征、宗文明、胡超、安丘、尹文操、韋錄、王玄辯、尹愔、徐邈、何思遠、薛季昌、王●、趙堅、楊上善、賈至、車弼、李榮、黎元興、王光庭、張惠超、龔法師、任太玄、申甫、張君相、成玄英、王真、符少明和唐玄宗。光庭雜采衆說,導入道教神學。

    “使、可、覆”帙《道德真經玄德纂疏》二十卷(第四○七∼四一三冊),前蜀強思齊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該書以唐玄宗注、疏爲主,輔以河上公、嚴君平、李榮注和成玄英疏。幾乎全部引用,不加己見。嚴遵《指歸》和李榮《注》,如前所述。另外,《道藏》中原題顧歡《道德真經註疏》引成玄英疏,宋李霖《道德真經取善集》采成玄英疏十幾條。鳴沙影印本敦煌卷子《老子義疏》,是成玄英疏的殘卷。近人蒙文通輯校上述諸本,獲唐成玄英《老子疏》全璧,並題《敘錄》記其本末。嚴君平《老子指歸》、李榮《老子注》和成玄英《老子疏》亡佚已久,《道德真經玄德纂疏》對上述三部書的還原、傳世,有大功。此外,該書還時引《節解》之說。

    “信”帙《道德真經註疏》八卷(第四○四∼四○六冊),原題顧歡撰,實誤。蒙文通考證疑本書是唐開元間陳庭玉《老子疏》。但其中兩引“陳曰”,均見於宋陳象古《道德真經解》,或後人摻入,或本書爲宋人所撰。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其引《老子》注釋二十二家,即河上公、嚴遵、何晏、郭象、孫登、羅什、盧裕、顧歡、松靈仙、裴初恩、杜弼、《節解》、張憑、劉進喜、蔡子晃、成玄英、車惠弼、唐玄宗、《想爾》、陳象古、王玄辯和李榮。除嚴遵、李榮、成玄英已見前說以外,仍有不少屬於佚文。

    3、宋金

    “得”帙《道德真經論》四卷(第三七三冊),宋司馬光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其注以儒釋《老》。

    “欲、難”帙《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十卷(第四一八∼四二○冊),宋道士陳景元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景元摭拾諸家著疏精華,參以其師韓知止、張無夢之說,取嚴君平、孫登之說爲多,大旨以重玄爲宗。但引文多不詳出處。

    “必”帙《道德真經傳》四卷(第三六九冊),宋呂惠卿撰。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其以理學十六字訣解“守中”,以道家、儒家治身理國之說相參。

    “得”帙《道德真經注》四卷(第三七四冊),宋蘇轍撰。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其大旨主于佛老同源,又引《中庸》之說相比附。

    “靡、恃”帙《道德真經集注》十卷(第三九五∼三九八冊),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其集唐玄宗、河上公、王弼、王雱注。王雱《老子注》與王安石、陸佃、劉概、劉涇四家注並稱崇慶五注。原書已佚,賴此而存。武內義雄指出,本書還保存了葛玄《老子序訣》的大部分。其所集王弼注,爲王弼《老子注》諸本中的精善者(見《老子の研究》)。

    “知”帙《道德真經解》二卷(第三六四冊),宋陳象古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其解合儒道於一爐。

    “才”帙《宋徽宗道德真經禦解》四卷(第三五九冊),宋徽宗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徽宗推崇老子,引《莊子》、《列子》、《論語》、《孟子》、《詩經》、《書經》注《老子》。

    “改”帙《道德真經直解》四卷第三七二冊),宋邵若愚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其解合儒釋道三教爲一家。

    “墨、悲”帙《道德真經取善集》十二卷(第四二四∼四二七冊),宋李霖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李霖擇錄《老子》諸家注,殿以己說。所采者有嚴遵、河上公、鍾會、王弼、羊祜、孫登、郭象、顧歡、成玄英、張君相、唐玄宗、李榮、杜光庭、陸希聲、司馬光、蘇轍、王安石、王雱、宋徽宗、呂吉甫、陳景元、曹道沖、劉仲平、盧裕、車惠弼、馬巨濟、陸佃、蔡子晃、李畋、淩遘、王真、劉進喜、劉仁會、唐耜、羅什、嚴仙和靈仙。湯用彤先生指出《取善集》保存了已經散失了的鍾會《老子注》和鳩摩羅什《老子注》,並依此對二人思想進行了分析

    “恃、已、長”帙《道德真經集注》十八卷(第三九八∼四○二冊),宋彭耜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彭耜輯宋人《老子注》二十家,其宗旨在於儒道結合,統於老子。其二十家中,除宋徽宗、陳景元、司馬光、蘇轍、陳象古、邵若愚諸注有傳本,王雱注賴靡帙《道德真經集注》而存,葉夢得《老子解》有輯本外,其餘王安石、陸佃、劉概、劉涇、曹道沖、達真子、李文惒、劉驥、朱熹、黃茂材、程大昌和林東諸注皆亡佚,或竟有史志未著錄者,殊可珍惜。本集還有《宋解經姓氏》一節,略注二十家名字事迹,也是可貴資料。

    “長”帙《道德真經集注釋文》一卷,宋彭耜撰。 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彭耜將《老子》中所校、所注音、所釋之字句,分章錄出。其底本用宋徽宗注本。除以王弼、河上公、陸德明、杜廣成諸家校訂外,余皆宋人。所集李、林二家,即李畋《老子音解》和林東《老子音釋》。二書亦佚,籍此可觀其概貌。異文可供參證。引陸德明《釋文》亦足以訂正今本,惜未全引。

    “長”帙《道德真經集注雜說》二卷(第四○三冊),宋彭耜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書中摘錄史子文集中歷代皇帝崇尚《老子》及道士的記載,諸家評論及實踐《老子》的言行。其可與《集注》參證者,有程大昌《易老通言》、林東《經解發揮》、黃茂材《老子解》和劉驥《道德經通論》等。劉師立《道德經節解》十六篇,已佚,該書引其五則,亦可貴。

    “絲”帙《道德真經義解》四卷(第四二九∼四三○冊),宋李嘉謀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其解大旨在於求道、治國、修身,並儒道相參。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贊其“爲讀王弼注之階梯”。

    “短”帙《道德真經集解》四卷(第三九三∼三九四冊),宋董思靖撰。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思靖輯王弼、司馬光、王安石、蘇轍、朱熹、葉夢得、程大昌、唐玄宗、宋徽宗、劉驥、陳景元諸家注,屢引《莊子》,並間出己見,附以音釋,訂以異同。

    “彼”帙《道德真經口義》四卷(第三八九冊),宋林希逸撰。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希逸隨文直解,以推尋《老子》本意爲己任,並論儒道異同。

    “莫、忘”帙《道德真經疏義》十四卷(第三七八∼三八三冊),宋江澂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其疏證宋徽宗《道德真經解》,廣引舊籍,多以《莊子》、《周易》參證。

    “良”帙《宋徽宗道德真經解義》十卷(第三六○∼三六二冊),宋章安撰。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章安將宋徽宗《道德真經解》演爲義解,發揮無爲清靜之旨。

    “悲”帙《道德真經疏義》六卷殘卷(第四二八冊),元闕前三卷,宋趙志堅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其疏闡述因道見性之理,主張修身養性。

    “談”帙《道德真經解》三卷(第三八八冊),無名氏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蓋宋末道士撰。其下卷原闕,後人抽出時雍刊印的《道德真經全解》中的相應部分配補。其解融合三教。

    “罔”帙《道德真經全解》二卷(第三八五∼三八六冊),原題時雍(金人)撰,實誤。時雍是本書刊印者和作序者,原作者佚名。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其解以自然爲宗,雜入道教方術。

    “過”帙《道德真經四子古道集解》十卷(第三六五∼三六七冊),金寇才質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才質引《莊子》、《列子》、《文子》、《亢倉子》之語以證《老子》,間述己意。

    “罔”帙《道德真經集解》四卷(第三八四∼三八五冊),金趙秉文集。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其輯蘇轍、羅什、僧肇、王弼、唐玄宗、宋徽宗、陸希聲、孫思邈、司馬光、呂惠卿、王雱、葉夢得、劉巨濟、太平光師和園師諸家。其中有久佚之書,唯賴本書略存一鱗半爪。

    4、元

    “罔”帙《道德真經次解》二卷(第三八六冊),作者金元間人,佚名。上下卷末均附《異同字》。本書鮮見其他傳本。《老子》遂州龍興觀碑本,金石家皆未著錄。《次解》作者自序說,其經過遂州,觀龍興觀石碑,以其校舊本。近人王重民、蔣錫昌考證,確認遂州龍興觀本賴《次解》而存,至可珍貴

    “難”帙《道德真經藏室纂微開題科文疏》五卷(第四二○∼四二一冊),元薛致玄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其解釋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之《開題》。

    “難”帙《道德真經藏室纂微手鈔》二卷殘篇(第四二一冊),上卷原缺,元薛致玄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其標示陳景元《道德真經藏室纂微篇》引文出處,略疏其義。

    “量、墨”帙《道德真經衍義手鈔》二十卷殘卷(第四二二∼四二四冊),原闕一、二卷。題王守正集。本書鮮見其他傳本。觀本集,衍義和手鈔不出於一人之手。蔣錫昌疑衍義爲元王守正撰,手鈔爲其徒所作《老子校詁》。衍義引《莊子》、《周易》、宋蘇子由、呂吉甫諸家《老子》注,多與李霖《取善集》雷同,該有取于李書。手鈔多引經史與諸子。

    “談”帙《道德會元》二卷(第三八七冊),元李道純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其注以《老子河上公注》爲准,將諸本《老子》“差訛”二百餘處列出,稱爲《正辭》。又將諸家注釋“不合”義理十餘處列出,稱爲“究理”,然後逐句逐章注《老子》。其內容融合儒、釋(禪宗)、道三教。

    “改”帙《道德真經三解》四卷(第三七○∼三七一冊),元鄧錡解。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其解以《周易》解《老》,雜以《論語》、《孟子》,並引內丹學說。

    “染、詩、讚”帙《道德真經集義》二十卷(第四三一∼四三九冊),元劉惟永、丁易東編集。本書鮮見其他傳本。《道藏》析爲《道德真經集義大旨》三卷和《道德真經集義》十七卷二書。本書原爲三十一卷,今闕十一卷。其輯河上公、王弼、唐太宗、杜光庭、宋徽宗、王安石、蘇轍、呂惠卿、陸佃、王雱、劉仲平、劉涇、《丞相新說》、劉驥、趙實庵、邵若愚、王志然、程大昌、黃茂材、朱熹、詹秋圃、白玉蟾、廖粹然、陳景元、謝圖南、林希逸、范應元、徐權景、薛庸齋、休休庵、牛妙傳、褚伯秀、喻清中、楊智仁、胥六虛、李是從、張仲應、張靈應、蘇敬靜、紫元臯和吳環中四十一家注解,可惜有闕卷。集中先述諸家要旨,注諸家姓氏,頗爲珍貴。

    “彼”帙《道德玄經原旨》四卷(第三九○冊),元杜道堅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其注折衷儒老,雜以道教。

    “彼”帙《道德原旨發揮》二卷(第三九一冊),元杜道堅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道堅以邵雍《皇極經世》疏《老子》,不外理氣象數,道教神話。

    “短”帙《道德真經注》四卷(第三九二∼三九三冊),元吳澄注。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吳校數十家,考證誤字,定《老子》爲六十八章。本注以尊德性爲本。

    “談”帙《道德真經章句訓頌》二卷(第三八七冊),元張嗣成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其頌以儒家修齊治平與道教性命修煉二說注《老子》。

    “絲”帙《道德真經注》二卷(第四二九冊),元林志堅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其以《老子》原文交錯互注。

    5、明

    “男”帙《大明太祖高皇帝禦注道德真經》二卷(第三五四冊),明太祖注。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其注以修齊治平爲目的。

    “覆、器”帙《道德真經集義》十卷(第四一四∼四一六冊),明危大有集。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危大有輯河上公、何心山、呂知常、李道純、劉師立、林希逸、董思靖、柴元臯、倪思明、蘇轍、晁迥和吳澄十二家《老子》注,並附己意。宋倪思明、何心山《老子》注,亡佚已久,唯賴本集存其佚文。

    “轂”帙《老子翼》六卷(第一一一五至一一一六冊),明焦竑撰。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其輯前人《老子》注六十四家,多取自《道藏》並附《筆乘》。不見於《道藏》者,有明薛君采《老子集解》、王純甫《老子億》和李宏甫《解老》等。《附錄》彙輯歷代老子傳記及《老子》論。《附錄》又附《老子考異》,彙輯校勘諸本所得異同字。全書引其他古籍數十種。

    “慕”帙《道德真經》白文本二卷(第三四六冊),“知”帙河上公《道德真經注》四卷(第三六三冊),“得”帙王弼《道德真經注》四卷(第三七三冊),可資校勘。

    二、《莊子》

    《道藏》收入《莊子》白文本一種,注十三種。稱《莊子》爲《南華真經》。另有《莊列十論》一種,也附於此。

    “習”帙 《南華真經章句音義》十四卷(第四九五∼四九六冊),宋陳景元撰。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景元校勘文字,分別章句,釋事解義。其校勘可補現行諸本。其引用桓譚《新論》、陸機《要覽》、于吉《太平經》均可珍貴。其引用《尹文子》、《金樓子》等,可資校勘。

    “聽”帙《南華真經章句餘事》一卷(第四九七冊),宋陳景元撰。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本書是《南華真經章句音義》的副産品。景元以江南古藏本,徐鉉、葛湍校天臺山方瀛宮藏本,徐靈府校成玄英《解疏》中太一宮本,張君房校文如海《正義》中太一宮本,張君房校郭象《注》中太一宮本,張君房校散人劉得一《注》,江南李氏書庫本和張潛夫《補注》,校勘國子監景德四年印本,得三百四十九異字。九家今皆不存,本書是寶貴的校勘資料。

    “聽”帙《南華真經餘事雜錄》二卷(第四九七冊),宋陳景元撰。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本書也是《南華真經章句音義》的副産品。其上卷抄錄《公孫龍子》中《白馬論》、《指物論》二篇及謝希深注,下卷載唐楊嗣複《九證心戒》。

    “聽”帙《南華真經直音》不分卷(第四九七冊),宋賈善翔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善翔以直音和反切二法爲《莊子》三十三篇難字注音,凡一千餘字。注音僅至《天運篇》,以下蓋闕。《續修四庫提要》指出其間又有誤字。誤字蓋刊刻不精所致。

    “聽”帙《南華邈》不分卷(第四九七冊),原不題作者姓名,附于《南華真經直音》之後。本書鮮見其他傳本。白雲霽、翁獨健均題賈善翔,《續修四庫提要》認爲是否賈善翔或文如海撰,難定。本書僅存《天地》、《天道》、《天運》、《刻意》、《說劍》和《漁夫》六篇,但述篇題之旨,以下原闕。

    “惡、積”帙《南華真經新傳》二十卷(第五○三∼五○六冊),宋王雱撰。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其注以《莊》解《莊》,以佛解《莊》。

    “積”帙《南華真經拾遺》一卷(第五○六冊),宋王雱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本書有注釋和議論三十四條,以儒解《莊》,是《南華真經新傳》的補充。

    “建”帙至“傳”帙《南華真經義海纂微》一百零六卷(第四六七∼四八七),宋褚伯秀撰。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伯秀輯郭象、呂惠卿、林疑獨、陳祥道、陳景元、王雱、劉概、吳儔、趙以夫、林希逸、李士表、王旦和范應元等十三家《莊子》注,並斷以己意。陸德明《經典釋文》、成玄英《疏》、文如海《正義》、張潛夫《補注》亦間引之,不列於十三家。本書反映了宋前注釋《莊子》三概貌。《四庫全書提要》指出,吳儔、趙乙太、王旦諸家,今皆罕見。賴本書傳世。

    “聽”帙《南華內篇訂正》二卷(第四九七冊),元吳澄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吳澄在本書中以己意劃分《內篇》七篇章次。

    “聽、禍、因”帙《南華真經循本》三十卷,明羅勉道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勉道將《刻意》、《繕意》、《讓王》、《盜蹠》、《說劍》和《漁父》六篇刊爲“黜僞”。其注結合先秦名物故訓典制,融通本義。

    “振、纓”帙《莊子翼》八卷(第一一一七至一一二○冊),明焦竑撰。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其輯自郭象注以下二十二家,轉引支遁以下十六家,又章句音義自郭象以下共十一家。《四庫全書提要》核其所引,惟郭象、呂惠卿、褚伯秀、羅勉道、陸西星五家爲多。

    “瑟”帙《莊列十論》不分卷(第一○○一冊),元李元卓撰。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其中九篇論《莊子》,一篇論《列子》。

    “貞”帙《南華真經》白文本五卷(第三四九∼三五一冊),“聲、虛、堂”帙宋林希逸《南華真經口義》三十二卷(第四八八∼四九四冊)、“福”帙至“尺”帙晉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南華真經著疏》三十五卷(第五○七∼五一九冊),可資校勘。   

    三、《列子》

    《道藏》收入《列子》白文本一種,注釋五種。稱《列子》爲《沖虛至德真經》。

    “德”帙《沖虛至德真經釋文》二卷(第四六六冊),唐殷敬順撰,宋陳景元補遺。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本書是殷敬順《列子釋文》補遺,並校勘、注音、釋義。其他注本,張湛注與殷敬順釋文混淆,唯本書張、殷相別,可觀殷書舊貌,並補正殷書缺漏。

    “作”帙《沖虛至德真經義解》六卷(第四六○冊),宋徽宗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僅存《天瑞》、《黃帝》、《周穆王》、《仲尼》四篇,其餘四篇闕,可與《道藏》中金高守元《沖虛至德真經四解》所收宋徽宗《義解》互證。

    “念、作”帙《沖虛至德真經解》二十卷(第四五七∼四六○冊),宋江遹撰。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其解儒道相參,往往得言外之旨,並雜以道教神學。

    “尅”帙《沖虛至德真經口義》八卷(第四五五∼四五六冊),宋林希逸撰。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 希逸多引佛教之說,時或校注僻誤之字。

    “聖、德”帙《沖虛至德真經四解》二十卷(第四六一∼四六六冊),金高守元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其集張湛、盧重玄、宋徽宗、範致虛四家《列子》注,存張湛注原貌,盧重玄、範致虛二注賴該書流傳,宋徽宗注賴該書存全貌。

    “慕”帙《沖虛至德真經》白文本三卷(第三四八冊),可資校勘。

    四、《亢倉子》

    《道藏》收入唐王士元《亢倉子》白文本一種,注一種,稱《亢倉子》爲《洞靈真經》。即“貞”帙《洞靈真經》白文本一卷(第三四九冊)、“璧”帙何璨注《洞靈真經》三卷(第五二二冊),可資校勘。

    五、《文子》

    《道藏》收入《文子》注三種,稱《文子》爲《通玄真經》。   

    “璧”帙《通玄真經注》十二卷(第五二○∼五二二冊),唐徐靈府注。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其注所據《文子》原本,較古。注文釋典故較詳,所引《老子》,多有與今天《老子》不同者,也頗有今本所無者。

    “寶”帙《通玄真經注》七卷(第五二五、五二六冊)。原爲十二卷,今佚《微明篇》以後五卷。宋朱弁注。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其注忠於原義。

    “非”帙《通玄真經纘義》十二卷(第五二三∼五二四冊),元杜道堅撰。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其卷後附《釋音》,逐篇摘字,注音釋義。《四庫提要》稱其猶及見諸家善本,故可勘後來僞誤。

     六、《關尹子》

    《道藏》收入《關尹子》白文本一種,注二種,稱《關尹子》爲《無上妙道文始真經》。

    “賢”帙《文始真經言外旨》九卷(第四五三∼四五四冊),宋陳顯微撰。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顯微之注發揮《關尹子》之旨,以道家、道教思想爲主,援引儒佛二教。

    “維、賢”帙《文始真經注》九卷(第四五○∼四五三冊),元牛道淳注。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其注融攝儒釋道三教思想。

    “慕”帙《無上妙道文始真經》白文本一卷(第三四七冊),可資校勘。

     七、《黃帝陰符經》

    《道藏》收入《黃帝陰符經》白文本一種,注二十一種。另有《天機經》一種,附於此。

    “昃”帙《黃帝陰符經》白文本不分卷(第二七冊),六朝古籍,作者佚名。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該本爲四百字本。

    “閏”帙《黃帝陰符經疏》三卷(第五五冊)誤題唐李筌注。劉師培《讀道藏記》考證爲袁淑貞疏。實註疏皆爲宋袁淑貞撰。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

    “閏”帙《黃帝陰符經注》一卷(第五五冊),唐張果注。本書鮮見其他傳本。經文四百字,注文強烈貶斥李筌注。注中引《陰符傳》文,是張果得自唐《道藏》(《三洞瓊綱》)。劉師培認爲《陰符傳》即《唐志》著錄的《陰符經太無傳》(《讀道藏記》)。故《道藏精華錄提要》稱讚本書是“宋以前難得見之善本”。注文偏重義理,闡述天人關係。

    “閏”帙《黃帝陰符經解》一卷(第五五冊),宋蹇昌辰解。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其發揮道家思想。

    “閏”帙《黃帝陰符經注》不分卷(第五六冊),宋蔡望注。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其注發揮儒家思想。

    “閏”帙《黃帝陰符經解義》一卷(第五六冊),宋蕭真宰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其解發揮儒家思想。

    “余”帙《黃帝陰符經注解》一卷(第五八冊),宋朱熹注。本書鮮見其他傳本。本書采四百字本,注文發揮理學。

    “余”帙《黃帝陰符經集解》三卷(第五八冊),宋袁淑真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 “集解”二字爲後人誤題,本書實際是袁淑真註疏。其疏以道釋《陰符經》。

    “余”帙《黃帝陰符經注》不分卷(第五八冊),元俞琰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其注儒道相參。

    “余”帙 《黃帝陰符經心法》三卷(第五七冊),宋胥元一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其注發揮宋理學思想。

    “志”帙《天機經》一卷(第八七四冊)。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其內容主要闡發《陰符經》之旨,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著錄《天機經》二十五篇,但今本不分篇,釋十九個字,釋文約二千五百字,與公武所言不合。

    “藏”帙《黃帝陰符經集注》一卷(第五四冊),存七注本舊貌,保存李筌注最詳。可資校勘。另外“藏”帙宋夏元鼎《黃帝陰符經講義》四卷(第五四冊)、“閏”帙《黃帝陰符經集解》三卷(第五五冊)、“閏”帙宋任照一《黃帝陰符經注解》一卷(第五六冊)、“閏”帙宋黃居真《黃帝陰符經注》一卷(第五六冊)、“閏”帙宋沈亞夫《黃帝陰符經注》不分卷(第五六冊)、“餘”帙《陰符經三皇玉訣》三卷(第五七冊)、“余”帙金唐淳《黃帝陰符經注》二卷(第五七冊)、“余”帙金劉處玄《黃帝陰符經注》一卷(第五七冊)、“余”帙金侯善淵《黃帝陰符經注》一卷(第五八冊)、“餘”帙元王道淵《黃帝陰符夾頌解注》三卷(第五八冊)和“烏”帙元陽子《黃帝陰符經頌》一卷(第一六一冊)等,皆鮮見其他傳本,但內容屬於道教內丹與修煉。

    八、易學、術數著作

    《道藏》收入易學類著作八種,與哲學史有些關係的術數類著作六種

    “陽”《大易象數鈎深圖》三卷(第七○冊),宋劉牧撰。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按宋楊甲撰《六經圖》,毛邦翰、葉仲堪先後增補。劉師培《讀道藏記》認爲,《大易象數鈎深圖》是《六經圖》中的《易圖》,是僅存的葉仲堪增補之本。本書集歷代《易經》象數學之大成,可考其源流。

    “雲”帙《易數鈎隱圖》三卷(第七一冊),宋劉牧撰。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劉牧是《易》象數圖書學諸派之一,源于陳摶,與馬融、鄭玄、邵雍不同。其《新注周易》十一卷已失傳,唯其圖賴本書而保存。

    “雲”帙《易數鈎隱圖遺論九事》一卷(第七一冊),宋劉牧撰。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其爲《易數鈎隱圖》補編,闡發其圖書學。

    “若”帙《易圖通變》五卷(第六三○冊),元雷思齊撰。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思齊批駁鄭玄、陳摶、劉牧、李覯諸家,開《易》象數圖書學另一派。

    “陽”帙《周易圖》三卷(第六九冊),作者佚名,蓋南宋時人。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其輯京房、關子明、郭京、陳摶、周敦頤、劉牧、邵雍、洪邁、鄭東卿、鄭合沙、李氏、陳氏諸家一百一十二幅《易》圖,並輯《周禮》鄭注,又輯朱漢上、陳摶、周敦頤、鄭東卿、聶麟、鄭厚、石汝礪、王大寶、耿南仲、范諤昌諸家《易》說。諸家皆北宋時人。劉師培《讀道藏記》指出,鄭東卿《易卦疑難圖》之卦圖,鄭厚《存古易》、範諤昌《大易淵流圖》和石汝礪《乾生歸一圖》之圖說,賴本書僅存。除他們之外,其餘圖、說也有不少原書亡佚者。北宋時諸家《易圖》賴此佚說略知梗概。

    “雲”帙《易象圖說》六卷(第七一、七二冊),元張理撰。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本書之旨本于道家,續邵雍、朱熹之圖,自成《易》象數圖書學一說。

    “家、給”帙 《易因》六卷(第一○九七至一一○○冊),明李贄撰。本書又名《李氏易圖》、《九正易因》。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李贄以己意總論六十四卦象,並附錄諸儒之說。

    “給”帙《古易考原》三卷(第一一○○冊),明梅鷟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其內容包括論伏羲卦圖、蓍數、夏商周三《易》。

    “千、兵”帙《易林》十卷(第一一○—至一一○四冊)。漢焦延壽撰。本書又名《焦氏易林》,爲《易》象數學占候派之祖。雖非哲學著作,但有助於理解《易》象數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

    “貴”帙《靈棋本章正經》二卷(第七一九冊),劉宋顔幼明注,何承天補注。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顔注、何注賴本書保存。本書爲雜占之書,但作爲輔助史料,可以幫助全面瞭解顔幼明、何承天的哲學思想。  

    “而”帙至“貴”帙《皇極經世》十二卷(第七○五∼七一八冊),宋邵雍撰。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其雖是數術數法之書,但也反映邵雍的象數哲學。

    “情、逸”帙《天原發微》十八卷(第八五五∼八五九冊),宋鮑雲龍撰,方回校正。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其是數術數法之書,於象數學中發揮程朱理學。

    “若”帙《易筮通變》三卷(第六三○冊),元雷思齊撰。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其是《易》占之書。《四庫提要》謂其多出新意,本道家衍說圖書之學。

    “心”帙《集注太玄經》六卷(第八六○∼八六二冊),宋司馬光集。可資校勘。

    九、其他諸子

    《道藏》收入其他諸子二十三種。另外,屬於集部的《伊川擊壤集》一種也附於此。

    “匪、虧”帙《韓非子》二十卷(第八四六∼八四九冊),韓非撰。本書五十五篇全存,只闕二篇目,是古本之一。周勳初指出,《道藏》本是與宋乾道黃三八郎本不同系統的本子,保留著古籍的原始面貌(見《韓非子劄記》)。

    “顛”帙《公孫龍子》三卷(第八四○冊),謝希深注。今存《公孫龍子》諸本,以《道藏》謝注本最古,最好。嚴可均並認爲,唯《道藏》本爲差善(見嚴可均校《道藏》本《公孫龍子》跋)。

    “沛”帙《墨子》十五卷(第八四三∼八四五冊),墨翟撰。《墨子》七十一篇,今存五十三篇,另存八篇目。孫詒讓指出,明刊《墨子》諸本大抵皆祖《道藏》本(見《墨子閑詁》)。《道藏》本源于宋本,《墨子》賴《道藏》保存才免於亡佚。

    “真、志”帙《抱撲子外篇》五十卷(第八七一∼八七三冊),晉葛洪撰。孫星衍認爲,《抱樸子》(包括內篇、外篇)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較完善(見《新校正抱樸子內篇》序)。

    “甚”帙《鬼穀子》三卷(第六七一冊),梁陶弘景注。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鬼穀子》論縱橫捭闔之術。陶注簡釋原文本義,稱道爲“中經之道”。

    “甚”帙《玄真子外篇》三卷(第六七二冊),唐張志和撰。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其旨屬道家。

    “伯”帙《太平兩同書》二卷(第七六七冊),唐吳筠或羅隱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其旨以老子修身之說爲內,孔子治世之說爲外,內外雙行。

    “甚”帙《素履子》三卷(第六七二冊),唐張弧撰。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其發揮儒家之旨。

    “無”帙《劉子》十卷(第六七三∼六七四冊),唐袁孝政注。盧抱經稱,以程榮本校何允中本,大略相似。後以《道藏》本校對,正訛補脫,堪稱善本(見《群書拾補》)。《劉子》論治國修身之道,多黃老家及道、儒二教之言。袁注無多發揮。頗疏陋。

    “瑟”帙《意林》五卷(第一○○○至一○○一冊),唐馬總撰。原爲六卷,今佚去一卷。《四庫》本卷二佚去《鶡冠子》、《王孫子》兩種。《道藏》本僅佚去《鶡冠子》,而存《王孫子》,較《四庫》本爲善。本書刪裁梁庾仲容《子鈔》而成,今存諸子七十二家,多要言精語和佚文。

    “甚”帙《無能子》三卷(第六七二冊),唐無能子撰。本書宣揚道教哲學和修煉,並援佛儒入道。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最早,最善。

    “賤、禮”帙《伊川擊壤集》二十 卷(第七二○至七二三冊),宋邵雍撰。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本書是詩集,屬於集部,其中有部分理學詩。

    “虧”帙《黃石公素書》一卷(第八四九冊),宋張商英注。本書現存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商英注涉虛無而歸黃老。

    “虧”帙《黃石公素書》一卷(第八四九冊),宋魏魯注。本書鮮見其他傳本。魯據張商英注本,略加更訂,另作新注。其旨歸於黃老,語近於兵家。

    “經”帙至“俠”帙《弘道錄》五十六卷(第一○六七至一○八○冊),明邵經邦撰。本書鮮見其他傳本。其彙輯經史子集諸籍中綱常名教之語

    “顛”帙《子華子》十卷(第八四一冊)、“顛”帙題《尹文子》二卷(第八四○冊)、“動、神、疲”帙《淮南鴻烈解》二十八卷(第八六三∼八六七冊)、“顛”帙唐逄行珪注《鬻子》二卷(第八四○冊)、“別”帙五代譚景升《化書》六卷(第七二四冊)、“冠”帙五代譚景升《化書》六卷(第一一○七冊)、“顛”帙宋陸佃解《鶡冠子》三卷(第八四二冊)、“性、靜”帙宋吉天保集《孫子注解》十三卷(第八五○∼八五四冊)和“靜”帙宋鄭友賢《孫子遺說》不分卷(第八五四冊等,可資校勘。

    以上九項著作,除去《黃帝陰符經》內丹家注十一種外,合計一百三十二種,約占全藏著作總數(一千四百餘種)的十分之一;合計一千一百餘卷,約占全藏總卷數(五千五百餘卷)的五分之一。所占比例,相當可觀。

注:

五十一種注釋中不包括宋宋鸞《道德篇章玄頌》和蔣融庵《道德真經頌》。

見蒙文通《校理老子成玄英疏敘錄》(《圖書集刊》第七期)。

《讀〈道藏〉劄記》。見《湯用彤學術論文集》,第406408頁,中華書局,19835月第1版。

王重民《道德經碑幢刻石考》(《東方雜誌》第23卷第14期)、蔣錫昌《老子校詁》。  

《道藏》中的數術類著作一共約有二十八種。

譚峭《化書》收入兩次,計算爲兩種。

(原載《中國道教》1987 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