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對生活的態度及其現代意義
尹志華:中國道教協會研究室助理研究員
道教是一個以現實人生為出發點的宗教,在追求得道成仙的終極目標的過程中,致力於把現實世界建設成美好的人間仙境。道教歷來強調,“仙道”不離“人道”,修道者必須在社會生活中積功累德,成為社會公認的做人楷模,才有長生成仙的希望。信奉道教,重要的是在生活中貫徹道教的精神,從而覺悟人生,提高境界。古雲“不離日用常行內,直到先天未畫前”,就是說要即世間而超世間,不離生活而又昇華生活。我們認為,立足於生活,圓融於生活,服務社會,利益人群,這既是道教的優良傳統,也是道教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發揮積極作用的根本途徑。
一、關注現實生活是道教的優良傳統
道教創立於社會危機十分嚴重的東漢末年,一開始就是以解脫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各種苦難的面貌出現的。無論是張道陵創立的天師道,還是張角創立的太平道,都積極地以符水治病解除人們的疾苦。面對當時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張角領導太平道教徒發動黃巾起義,試圖推翻漢王朝的黑暗統治。張魯在漢中建立了割據政權,史稱其政策寬惠,人民安居樂業。從道教初創時期的活動就可以看出,道教從一開始就十分關注人們的現實生活,具有濟世度人的優良傳統。
道教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一直以度己度人為宗旨。《墉城集仙錄》卷一引聖母元君的話說:“夫重長生者,始於一身,次及家鄉,至於天下。為子盡孝,為臣盡忠,為上盡愛,為下盡順,色味調和,與道合真也。若止一身獨願長生,久住無為,逃避上下,不營忠孝,不存兼濟,偏善乖道,自是失德。縱能棄吾我之歡,忘色味之適,同枯木死灰,複何足貴?夫修道者,在適而無累,和而常通,永劫無窮,濟度一切。此之長生,乃可為重。長生難得,由忠孝仁義。忠孝仁義立者,功及於物,生自可延。無此德者,獨守山林,木石為偶,徒喪一生,後方墮苦,先罪未釋,今又無功,遂失人道,生處邊夷,或生飛沉,群醜異類,永與道隔,深可悲夫!”這段話清楚地說明,修道者必須在生活中積功累德,才有長生成仙的希望。若只顧一己長生,離棄社會生活,則與枯木死灰無異,也就喪失了作為人的價值。
道教中人始終認為,“仙道”不離“人道”,“全人道”是“修仙道”的基礎。清代著名高道王常月說:“欲修仙道,先修人道;人道未修,仙道遠矣。”清末道教內丹家黃裳說:“道在倫常,德在心性,切不可孤修兀坐,以求仙丹之就。”只有很好地履行做人的社會職責,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才談得上修仙證道。道經中反復強調,只有對社會做出大量貢獻,積累了巨大功德的人,才有長生成仙的資格。《老子想爾注》說,欲求長生者,“百行當修,萬善當著。”葛洪《抱樸子內篇》中更具體規定:“人欲地仙,當立三百善;欲天仙,立千二百善。”“積善事未滿,雖服仙藥,亦無益也。”陸修靜《道門科略》說:“若救治天下百姓,扶危濟弱,能度三命(過去、現在、未來)。”張伯端《悟真篇》說:“德行修逾八百,陰功積滿三千,均齊物我等親冤,始合神仙本願。”並警告修行者:“若非積行施陰德,動有群魔作障緣。”淨明派更是以“忠孝”傳教,要求“凡得淨明法者,務在濟物”。金元時期形成的全真道,其宗教實踐分為內在的“真功”與外在的“真行”兩方面,“真功”指心性、內丹修煉,“真行”即行道濟世。可見,統一入世與出世,以積善為仙道的根基,是道教一貫的主張。
道教濟世精神的一個重要表現是,在歷史緊急關頭,道教領袖往往能夠挺身而出,為人民大眾實在地解厄救苦,減少災難的損害。最著名的是全真道龍門派祖師邱處機不遠萬里趕赴漠北,覲見成吉思汗,勸成吉思汗戒殺的事蹟。清代乾隆皇帝曾為此寫下了“萬古長生不用餐霞求秘訣,一言止殺始知濟世有奇功”的對聯。此外,在南宋、金、元的戰亂之際,太一道四祖蕭輔道、茅山宗高道杜道堅等,也利用自己的威望做了許多制止勝利者不要濫殺無辜的工作。
道教濟世精神的另一個表現是行醫施藥救治病苦。醫術與養生有很密切的關係,故自來為道教所重視。晉代道士葛洪、南朝梁道士陶弘景、唐代道士孫思邈等都是有名的醫藥學家,對我國醫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普通道士一般也兼通醫術,在缺醫少藥的中國古代社會,他們是一支重要的醫療隊伍。
道教製作、宣傳各種勸善書,也是出於對現實社會的關注。道教勸善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和警示性的故事,向人們宣傳“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觀念,旨在以“神道設教”的方式,促使人們遵循忠孝仁義等倫理規則。道教認為天地間有司過之神,時刻在監視著人們的一舉一動。所以古人常說:“為人莫做虧心事,舉頭三尺有神明。”在勸人行善去惡問題上,道教憑藉神靈所建立的威懾作用,顯然比儒家單純的理性說教具有更大的效力。因此,可以說,傳統的倫理規範雖然是儒家所提出來的,但其在民間的實施則主要依賴於道教。
道教的“功德成神”觀也具有現實意義。道教依據有功於民則奉之為神的原則,把歷史上許多聖賢英傑,如關公、嶽飛等等,納入神靈體系之中,使他們的豐功偉績不因時代的遷移而湮沒無聞。道教通過對這些人物的宣傳,為人們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樹立了典範,從而在塑造
民族靈魂,弘揚民族精神,激勵人們自強不息等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道教生活智慧對現代人的啟示
道教在近兩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思想文化,其中也蘊含著深刻的生活智慧。這種生活智慧對於現代人正確認識自我,正確認識人生的價值,正確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從而創建美好的人生,也是具有啟迪意義的。
1.濟世利人的社會責任感
道教經典《度人經》有一句口號:“仙道貴生,無量度人”。要求道教信徒不僅要“度己”,而且要擔負起“度人”的社會責任。度人的方式很多,如以我之德行去感化他人,以我之能力去幫助他人,以我之學識去教導他人,以我之宗教修持為大眾服務等等。只有積極地為社會作貢獻,功德圓滿,才能名登仙籍。
2.慈愛和同的處世方式
人是生活在社會之中的,受到各種社會關係的制約。社會和諧有序,個人才會有美好的人生。那麼,如何才能處理好各種社會關係呢?道教提出,每個人都應該具有慈愛之心,要仁慈、友善地對待他人、樂人之成,憫人之苦,濟人之危。平等一心,和同一切,“不殺不害,不嫉不妒,不淫不盜,不貪不欲,不憎不縑A言無華綺,口無惡聲”ヾ。道教對人際關係的理想境界的描述是“齊同慈愛,異骨成親”ゝ,即所有的人,不分親疏,都互相仁慈友愛,沒有血緣關係的人都像血親那樣親密。如果每個人都遵循道教仙聖的教導,世界一定會和平安寧。
3.順應自然的行為原則
順應自然,即審時度勢,順應事物發展的本性,不強作妄為。每一個人,從領導者到普通老百姓,只有當他的行為順應時勢,順應民心,順應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才能取得成功。否則就是蠻幹和盲動,不管付出多少努力,都會失敗。道教順應自然的思想是從對宇宙人生和社會歷史的深刻洞察中總結出來的,不管在什麼時代,始終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4.崇儉抑奢的生活信條
推崇儉樸的生活,反對奢侈浪費,是道教的傳統美德。然而,在現代社會中,不少人踏入了消費的誤區,以奢華擺闊為榮耀,以揮霍享樂為瀟灑,以節儉樸素為寒酸。這種價值觀念嚴重影響了社會風氣,導致一些人盲目攀比,超前消費,為此債臺高築;一些人為了滿足自己的揮霍而不擇手段,或盜竊搶劫,或利用職權貪污受賄。這種現象如果蔓延開來,後果不堪設想。我們認為,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崇儉抑奢的古訓仍然有著不可忽略的意義。讓我們繼續發揚道教的崇儉抑奢思想,在消費活動中,多一些理智,少一些盲從;多一些實在,少一些虛華;多一些精神追求,少一些物欲放縱。
5.清靜恬淡的精神境界
道教所主張的人生,是一種藝術般的人生。人詩意地棲居於大地上,過著詩化般的生活,無拘無束、知足常樂的享受人生。道教引導人們放眼於廣闊無垠的天地自然和歷史長河之中,從一時一事的是非、得失、榮辱中超脫出來。這就需要有一種清靜恬淡的心態,淡泊名利,隨遇而安,流逝了的不去強求,來到了的也不躲避,不因豐厚的物質生活而歡悅,也不因貧賤簡陋的處境而憂慮,不為個人的私欲而心神不安,不因為個人的不遇而情緒波動、怨天尤人,始終如一地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道教的這種思想能夠引導人們冷靜地面對曲折的人生,勇敢地承受無法避免的挫折和磨難,從而保持心理的平衡,確立健康的人格。無論人生的失敗者還是成功者,都可憑藉它詩意地棲居在這大地上。
6.抱樸守真的價值取向
抱樸守真即固守人的純樸自然的本性,反對人性的扭曲和異化。抱朴守真意味著誠實不欺,敢講真話,不媚上,不諂下,不弄虛作假;意味著堅守節操,不隨波逐流,不朝秦暮楚;意味著以誠待人,不矯揉造作,不口是心非。可見,抱樸守真是人的多種美德的匯合處。只有抱樸守真,才能消除人與人之間各種人為的障礙,形成一種和諧融洽的人際環境;才能更好地表現和發揮人的價值,促進社會的有序發展。只有抱樸守真,才能獲得恬靜曠達的心境,養成淡泊灑脫的胸懷。
7.性命雙修的養生思想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養生之道。社會上持續不衰的氣功熱就充分反映了人們對健康長壽的期望。道教有完整系統的養生思想,有各種切實可行的養生方法,值得現代人認真挖掘。道教基於形神統一的生命觀,提出性命雙修的養生原則。性指心性,命指身體。性命雙修就是既要通過身體鍛煉優化人的生理功能,又要通過心性修養淨化人的靈魂。這跟西方養生學只注重飲食衛生和身體鍛煉是完全不同的。道教的養生學是整個人生修養方法,借這個方法去達到“天人合一”、“道我一體”的人生最高境界。道教性命雙修的養生方法對於現代人保持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極大的借鑒價值。道教的命功涵蓋了當今社會上流行的氣功的絕大部分功法。道教的性功即心理控制方法,類似於現代醫學中的心理療法。放眼當今商品化社會,競爭激烈,令人心理緊張,情緒焦慮,心理病人數量逐漸增加。如能學習借鑒道教的心理控制方法,可以緩解個人的焦慮情緒,減輕心理壓力,保持良好的心態,從而促進心理健康發展。
8.天人和諧的生態智慧
道教認為,人與自然是有機的同構互感整體。人必須依賴自然界生存,故人當愛護自然,保持與自然界的和諧關係。《陰符經》說:“自然之道不可違。”人們應充分認識自然的規律,要按自然規律辦事,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勢必危害人類自身。道教主張對宇宙萬物都施以仁慈的愛心,主張尊重自然界萬物的屬性,讓宇宙萬物自足其性,自然得到發展,而不橫加干涉。在道教看來,人和自然萬物之間存在著因果報應關係,人與宇宙萬物是互相感應的,感應的基礎在於人和萬物都有靈性,人與物資訊相通。宇宙演化不停,生生不息,人作為宇宙共同體的一員,應該以促進整個宇宙更加和諧完美為目標,而不應該以毀滅各種自然物的行為來扼殺宇宙的生機。為了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道教在各種戒律中對保護環境作了許多具體的規定。在環境破壞成為全球性的嚴重問題的今天,道教的生態智慧對於解決人類的生存危機是有其現實意義的。
註釋
ヾゝ《度人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