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gif (3505 bytes)

適應與發展

淺談茅山道教適應與發展歷程以及廿一世紀的發展趨向

孫王成:茅山道教文化研究室

 

  生物學家達爾文曾經說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一觀點不僅適用於生物界,同樣也適用於宗教界。宗教作為一種長期存在的社會現象,要生存和發展,首先必須要學會適應。任何宗教如果她不能夠很好地與當時的社會相適應,那麼她最終必將為社會所淘汰。而且這堜珨〞瑣A應是動態的,不是說今天適應了一勞永逸,以後都可以不用改變了,而是要不斷地根據當時的社會環境和時代需求,適時地做出相應的調整,在適應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發展。

  道教作為我國的本土宗教,從張道陵天師創教以來,已走過了近二千年的歷程,千百年來,道教中不乏適時革新以求更好地適應社會的史實,如北魏太武帝時的寇謙之,有鑒於道風日頹,道術繁雜,損民擾世,便大膽地進行了改革,不僅免去奉道者租米錢稅,而且除去男女合氣之術,持行以禮度為主,輔以煉氣修真。由於他對道教的革新,道教得以振興。又如南朝齊梁時陶弘景,目睹儒、釋、道三教鬥爭激烈,遂開創茅山宗,提倡三教和平共處,便利社會安定。唐代成玄英、李榮,鑒於道術在實踐中出現的弊端,以及道教在義理方面的欠缺,竭力弘闡老莊,倡導玄學,使道教在義理、煉養方面別開生面;再如誕生于宋代的淨明道,在異族南侵的危急形勢下,力倡倫理道德,促進人民團結,捍衛家園。再如金元時的丘長春,在民族紛爭之際,銳意和平息兵,一言止殺,促進國家統一,安定生靈。這些高道,能高瞻遠矚,審時度勢,權衡利弊,革故鼎新,使道教得以傳承和發展。正是經歷了無數次的適應與革新,道教才在不斷的適應與革新之中,逐步成熟起來,教理教義也在不斷的調整當中日臻完備起來。下面我們著重就茅山道教在適應與發展的過程中,經歷的幾次大變革作一簡要闡述。

一、 從上清宗壇到茅山道院

  茅山道教適應與發展的歷程,茅山古稱句曲山,其地西接金陵,東望太湖,山形曲折,洞墟天成,自古號稱“養生之福地,成神之靈墟也”。相傳西漢時咸陽人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渡江來此修道成仙,乘白鶴飛升。後當地老百姓立廟供奉茅君,改山名為茅山。漢末左慈來到江東,曾入山尋仙,遇三茅真君授以神芝,從此茅山遂成為江東道教的名山勝地。縱觀茅山道教的發展歷史,大致上經歷了以下四個階段,即楊羲、許謐初創上清派階段;陶弘景完善上清派開創茅山宗階段;劉混康繼承茅山宗再創靖一派階段;最後是三宮五觀合併為茅山道院階段。這四個階段分別代表著茅山道教四次大的變革,其中每一個階段中有包含著無數次小的改變,正是這種不斷地適應與變革,才使茅山道教能夠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有效地滿足社會各階層需求。同時也正是這種不斷地適應與變革,才使茅山道教在適應中得以發展和延續。下面我們就茅山道教在四個階段內發生的變革內容作進一步的闡述。

() 楊羲、許謐初創上清派階段

  茅山道教在秦漢時期還只是一個雛形,還沒有形成規模和宗派,只是一些方士進行隱居辟穀、服食、煉丹之所。茅山道教真正成形,並發展成為一個宗派,是從上清派開始的,是由東晉時期楊羲、許謐創建的。事實上,上清派就是天師道為了適應新的歷史需求,通過改革調整後產生的一個新興道派。天師道在其發展過程中,有人不斷盜用其天師名號,組織發動農民起義,因而遭到統治者的反對,從而使天師道的發展受到了限制。針對這一實情,北魏著名天師道道士寇謙之大膽地對天師道進行了改革。改革之後天師道摒棄了可能為農民起義所利用的教理教義,使其能更好地為統治階層服務。同時號召兼修儒教,提倡三綱五常,忠、孝、節、義、信,使道教能夠適應中國社會傳統的禮教規範,並且主張立壇宇、修功德、持戒修行、誦經成仙等。改革之後天師道稱之為“北天師道”。上清派是建立在北天師道基礎上的又一個新興道派。上清派在繼承北天師道的基本教義的同時,為了適應社會上層知識份子,特別是一些地方士族的需要,西晉王朝避居南方後,他們便將政治上的失落轉向了對玄學思想的追求,因此,上清派便著意將其教義重點轉變到以“存思”為主,輔以服氣咽津、誦經、修功德等個人修煉行為上,使江南貴族們在其政治權力失落後,在其精神領域上找到寄託。於是楊羲、許謐便托稱魏華存真君下降,傳以《上清大洞真經》,於是便有了上清派的問世。

() 陶弘景完善上清派開創茅山宗階段

  上清派雖由楊、許首創,但真正使其教派弘揚廣大者,卻是陶弘景。陶弘景早年曾師從上清派第八代傳人孫游岳學道,廣泛搜集上清經典,及至歸隱後,便著手整理弘揚上清經法,編寫《真誥》、《登真隱訣》、《養性延命錄》等著作。這些著作詳細地記述東晉以來《上清經》出世和傳播的經過,上清派的各種修煉養生方術秘訣,是有關上清派歷史和思想教義的重要文獻。陶弘景在茅山數十年中,率領弟子修造道館,開闢山林,招聚徒眾,弟子多達三千餘人。由於他苦心經營,使茅山成為了上清派的中心。自陶弘景之後,上清派雖廣泛傳播江南,後又傳至各地,但始終以茅山為其中心,所以人們把陶弘景之後的上清派徑稱為茅山宗。茅山宗在繼承上清派基本教義同時,大膽地吸收了佛教之中的許多教義加以充實,並且引進了佛教之中的造像藝術,從而使道教的殿堂中有了神仙的塑像。同時吸收了儒家的森嚴等級制度,陶弘景撰寫的《真靈位業圖》,將道教信奉的眾多神靈分出等級排定座次,並編成圖譜,從而使道教的信仰體系更加完備。茅山宗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提倡三教合一,儒、釋、道兼修,陶弘景本人既信奉道,又崇奉佛。由於他這一思想的推崇,避免了三教之間的相互排斥,從而有利於三教的和平共處,也促進了社會的穩定。也正因為此,使得上清派之後的茅山宗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推廣和發展,成為隋唐以後道教的第一大宗派。

() 劉混康繼承茅山宗再創靜一派階段

  自陶弘景後,茅山宗歷代宗師中頗多博學高道,其教團地位也冠于道教其他諸派。北宋中期以後,茅山宗漸呈衰頹之勢。但承其舊制,仍然受到統治者的重視,歷代宗師多得宋室所賜“先生”稱號。如第廿三代宗師朱自英曾應宋真宗召請,為國求嗣有功,賜號國師,觀妙先生,並敕建乾元觀、天聖觀。第廿五代宗師劉混康,曾應召為哲宗皇后孟氏醫治喉疾,哲宗念其恩,因而賜號為“洞元通妙法師”,並敕命江寧府改建其茅山舊居為元符觀。宋徽宗即位後,對劉混康更為尊崇,敕令擴建元符觀為“元符萬甯宮”,賜號“葆真觀妙沖和先生”,並賞賜九老仙都君印、玉圭、哈硯、鎮心玉符等寶物。劉混康羽化後,徽宗追贈他為“太中大夫”,並諡“靜一”。至此茅山宗便開始以“靜一”法派傳宗。由於宋室對道教的偏愛,又熱衷於道教的齋醮科儀,甚至到了“道場齋醮無虛日”的地步,因此靜一派為了適應這種需求,便將茅山宗以修煉為主的教義思想,轉移到了齋醮上,因而深得宋室王朝的推崇,使得本已衰頹的茅山道教,重又煥發出生機,走向又一次鼎盛時期。

() 三宮五觀合併為茅山道院階段

  宋末元初,茅山道教逐漸與天師、靈寶等派合流,歸併于以符洵陞D的正一派。之後也有幾次變革,但其影響都不太大。及至明萬曆年間,北方全真道開始傳入茅山,先由乾元觀,之後又迅速在玉晨觀、德佑觀、仁佑觀、白雲觀傳開,由此,茅山道教便形成了五觀傳全真;三宮傳正一的新格局,一直延續到新中國成立。新中國建立後,三宮五觀合併為茅山道院,道院成立了管理小組,組織道眾發展經濟,進行勞動自養。之後由於歷史的原因,茅山道教一度陷入了絕境,殿宇被毀,神像被砸,道士被趕下山。及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宗教政策得以恢復,茅山道教又開始走入了正常的發展軌道。經過近二十年的努力,茅山道院已躋身全國二十一處重點宮觀之列。今日茅山道教,已恢復了二宮一觀即九霄萬福宮、元符萬甯宮和乾元觀。目前仍延用舊制,二宮傳正一,一觀傳全真。但其教義思想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隨著社會不斷的進步,古老的教義已不能適應當今社會之需求,茅山道院根據當前的形勢需求,先後出臺了《茅山道院行政管理制度》和《茅山道院道職工獎懲細則》,同時又成立了道教協會制定了《道協章程》,從而使茅山道院的管理,逐步同當今社會的發展接上軌。

縱觀茅山道教四次大的變革,每一次的變革都是與社會相適應的結果,每一次的變革又給茅山道教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正是在這種不斷的適應與發展,再適應再發展過程之中,茅山道教得到了逐步的充實和完善。二十世紀的茅山道教已經畫上了圓滿的句號,歷史重有又翻開了新的一頁,二十一世紀的茅山道教又將如何面對新的挑戰呢?

二、 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

  《道德經》第十四章說:“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道教,以人為本,是人的信仰,生活在一定歷史階段的人思想認識和思維方式必然取決於那一歷史階段的社會實踐和自然科學的發展水平。在科學技術已獲得高度發展的今天,如果我們仍以古老的論斷去教化信眾哪能獲得成功嗎?教化之不存,道教必將失去其在社會中存在的價值和基礎。因此,當代道教必須揚棄與現代社會不相適應的內容,同時吸收現代社會優秀的文化成果,以充實道教的教理教義。“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在人類社會發生天翻地覆變化的今天,道教唯有順應歷史潮流的發展,積極吸取現代文明的精華,拓展對“道”的認識,再以這種融入了時代精神的教義去教化民眾,才能弘揚道法,從而實現道教在當代社會中存在的價值。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變幻莫測的世紀,是一個催人奮進的世紀,是一個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知識更新日新月異的世紀。我們道教唯有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在適應與變革之中去尋求發展。

() 弘揚正信更新理念

  道教雖然不斷融入社會先進的文明成果,教理教義也在不斷發展變化。但是,其信仰中最核心、最本質的內容卻從沒有改變過。這就是我們對“道”的信仰永遠都不會變,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對“道”的理解也不盡相同。過去道教徒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得道成仙,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這種思想以很難在立足於當今社會。那麼,在新的世紀堙A我們又將賦予“道”什麼新的定義呢?“踐行生活道教;德臻人間仙境”這就是中國道教協會張繼禹副會長賦予我們當代道教的新內涵。我國著名的佛教革新家太虛法師,他提出的“人間佛教”理念,和張繼禹副會長倡導的“生活道教”思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要努力革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教義,使宗教貼近人生貼近現實,為人類生活服務,從而正真體現當代宗教的基本精神。

() 提倡文明陰助教化

  二十世紀後期,我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經濟模式的轉變,給我們帶來了豐富的物質財富,人們在享受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個別律己不嚴、社會覺悟不高的人逐漸滋生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名利的思想,因而,精神文明的建設顯得尤為迫切。有鑒於此,我國領導人早就提出了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建設高度的精神文明的正確方針。在精神文明建設領域,宗教的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宗教作為法律、道德的輔助手段,積極勸人向善,用宗教特有的方式去感化教育世人,從而促進社會的安定。道教作為我國的固有宗教,對國人的影響尤為深刻,如道教《度人經》中所提到的“不殺、不害、不嫉、不妒、不淫、不盜、不貪、不欲、不憎、不疑”等善行規戒,已成為當今中國人的傳統美德。道教中很多的教理教義已潛移默化地成為國人的行為準則。因此,在新的世紀堙A我們要充分地把握道教的道德教化的功能,發揮道教組織在教職人員和信教群眾隊伍中的廣泛影響。用道教古老的教規來規範約束當今人們的行為,從而為維護社會的穩定和發展服務,為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服務。

() 濟世利人服務社會

  齊同慈愛、異骨成親、欣樂太平是我們道教界一貫的主張,扶危濟困,濟世利人,弘道揚善是我們道教界永遠的宗旨。以茅山道院為例,近年來,雖然我們的經濟還並不寬裕,但我們一直在關注著社會公益事業和慈善事業,去年九月我們捐助4萬元資助少數民族群眾脫貧致富;十二月我們又出資二萬元扶助茅山中心校的10名貧困學生;今年三月我們又捐資14萬元擴寬了茅山紅廟通聖橋;每年年底,我們還定期地慰問附近敬老院的孤寡老人;獎勵周邊學校的三好學生。今後我們將一如繼往繼續保持這一優良傳統,繼續關心社會上的弱勢群體,使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並將進一步關心和支持社會公益事業和慈善事業,樹立起當代茅山道教的良好形象,對社會和人民多作貢獻,使我們的道教事業與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在新的世紀堭o到共同的發展。

() 欣逢盛世再創輝煌

  有人說:“十九世紀是英國人的世紀;二十世紀是美國人的世紀;二十一世紀將是中國人的世紀。”改革開放二十年來,我們國家的綜合國力得到了普遍提高;國民經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在國際政治上的地位也越來越高,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感到由衷的自豪。欣逢這樣的盛世,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道教徒,我們要充分把握這一發展的契機,有所作為,使我們古老的道教,在新的世紀堭o到更大的發展。道教的發展離不開道教文化這一載體,沒有兩千年的道教文化積澱就沒有今天的道教,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因此,在新的世紀堨[強道教文化研究,對道教今後的發展至關重要。值得欣慰的是,近年來各地道觀、道協都相繼開始注重道教文化的研究和弘揚,有些道觀還出版了自己的刊物,如中國道協編輯的《中國道教》、上海道協編輯的《上海道教》、臺灣三清道教文化基金會編輯的《三清文化》,以及茅山道院編輯的道教界的第一份報紙《茅山道院》報,這些報刊、雜誌的發行,為我們弘道傳教提供了一塊陣地。各地道協、道觀在辦好報紙刊物的同時,還積極地開展道教文化的研討交流活動,近年舉辦過全國性的大型道教文化研討會議就有4次,本次中國道協和茅山道院聯合舉辦的“茅山中國道教文化研討會”,旨在通過研討會形式,為道教在新世紀的發展找到一條確實可行的道路。

  綜上所說,真理只有一個,那就是首先要適應,其次求發展。讓我們攜起手來,積極地投身于現代社會的建設之中,共同去營造一個“國安民豐,欣樂太平”的人間仙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