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gif (3505 bytes)
道教個人論文導覽
姜 生

序號

文題

A3037-02

漢人的屍解術

姜生教授:

  2018119日晚,受中央民族大學道教與術數研究中心主任謝路軍教授邀請,四川大學文化科技協同創新中心主任、“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姜生先生在中央民族大學舉行了題為“漢人的屍解術”的學術演講。

  什麼是“屍解”?作為戰國漢晉之間漢人最重要的信仰,過去往往是從道教文獻的一些記載去理解和研究,謂將登仙者,假託為屍以解化也,喻之為“蟬蛻”,解之以“先死後蛻”。然而,從西人譯之為to release from the corpse 所呈現的誤解,可知近代以來並不瞭解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思想。事實上,這是制約戰國兩漢精神世界、進而漢傳統研究的一個關鍵問題。此前有些相關的探討但均未形成系統的科學解釋路線。姜生教授將早期道教研究、漢墓考古文物研究、科技醫史研究交叉結合起來,將一幅全新的歷史圖景呈現在我們面前:以屍解信仰為主軸,綜合山海文化,融匯區域傳統,迎生送死之禮,成於漢代,存於漢墓,傳於道教,而為漢傳統之核心,傳承千年不失。這是非常關鍵的發現,首次實現了對漢墓信仰性質的全域性判斷,實現了漢墓認識的質的飛躍,對於此後的漢墓研究和原始道教史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姜教授的講座大致分為三部分:何謂屍解、如何屍解、屍解之證。

一、何謂屍解

  戰國時期的屍解信仰,為漢唐中國信仰提供了最重要的內核,至今澤被華夏。然而至今為人所不解。漢初,以竇太后為首的信仰群體對老子及其思想虔誠信仰,大尊奉之。在這個信仰體系中,他們追求“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耀天下,複反無名”(《論六家要旨》)。淮南學派則從理論上予以總結,《淮南子·詮言訓》:“稽古太初,人生於無,形於有,有形而制於物。能反其所生,若未有形,謂之真人。真人者,未始分於太一者也。”信仰追求的終極目標有了,即能從有形返於無形、乃合大道的真人境界,那通過什麼途徑才能達到這個境界呢?屍解就是當時人們眼中達到信仰終極目標的一條有效路徑,所以成為漢傳統之核心。

  “屍解”信仰綿延於戰國漢晉,其終極依據為“陰陽不死”說。西人翻譯暗示了對“屍解”誤解,所謂“先死後蛻”的說法也不確切。古人以“蟬蛻”喻屍解,言將登仙者,假託為屍以解化也。基於《無上秘要》、《道真藏景靈形神經》和《雲笈七簽》等道教典籍的論述,姜生教授對屍解術作了基本定義和說明。總的來說,屍解如蟬蛻,留下或皮、或發、或衣……乃至或刀、或劍等有形之物,如蟬蛻下之舊殼,而“本真”得以蛻去飛升,成於真仙。有的屍解過程要經過“千載”“而複生”。屍解後成為真仙的形象也與凡人不同,在漢畫中有些表現為鳥頭人身或獸頭人身的形象,就是一些仙真。現在漢人和一些少數民族喪葬儀式中的一些用語和過程,還保留著屍解信仰的某些痕跡。

  馬王堆漢墓作為西漢初期的墓葬,整個表達了戰國到漢晉時期墓葬中的屍解信仰。其中出土的T形帛畫可以作為《史記·封禪書》所記戰國時期“形解銷化依於鬼神之事”,畫中從下到上三部分為屍解的三個階段:九泉之下(蓬萊得仙藥)—昆侖(飲玉漿)—九天(飛升天宮),馬王堆1號墓四重棺的錦飾內棺、朱地彩繪棺、黑地彩繪棺、黑漆素棺,其上的顏色與圖案,象徵了屍解成仙的四階段:下九泉(鬼)—登昆侖(仙)—上九天(神)—合大道(道),四重棺上的花紋圖案和覆蓋在內棺上的彩繪帛畫,在入葬時作為屍解信仰儀式的一部分,表達了墓主人屍解升仙的思想。

  T形帛畫的最上部分解讀為“九天”,其中有九日之象,與東晉早期上清經《上清三元玉檢三元布經》、東晉上清經《太上玉佩金璫太極金書上經》等道書中“九天開”、“九日俱明於東方”、“九日煥明東方”的內容互證。東漢墓葬畫像石也有九日、九月並明之象。T形帛畫頂部的年輕女子系成為神真之後的墓主人,此時已由中部的羸弱的老太太形象“返老還童”。

  帛畫中間部分的斜柱T形台(即賀西林教授判斷的“傾宮”)上二人為一帶老婦人進獻書和杯子,老婦人身後有數名侍女相隨,臺上的菱形紋是山的象徵,可解讀為神使致送墓主人的道書和玉液,墓主人(老太太)到昆侖上後飲玉漿而成仙。

  帛畫最下部分的一雙大魚象徵著“九泉之下”的幽冥世界,器皿象徵仙藥,此部分解讀為墓主人于蓬萊得仙藥,蓬萊仙島是她屍解過程中最初來到的地方。

  屍解過程的最高境界是“合於道”,這也是黑漆素棺黑中泛紅的“玄色”所象徵,至此墓主人的屍解才最終成功。這就是漢初“道者”的信仰,如《論六家要指》所言:“因陰陽之大順,採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其終極目標是“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耀天下,複反無名。”

二、如何屍解

  通過對馬王堆漢墓帛畫的解讀,大家對屍解過程有了初步認識,講座的第二部分從太陰煉形、煉形之宮、煉度科儀、天廚神藥、存神術、龍虎交媾術等方面重點講述如何實現屍解。

  《老子想爾注》有兩段關於“煉形之宮”的闡述:“太陰道積,煉形之宮也。世有不可處,賢者避去,讬死過太陰中,而複一邊生像,沒而不殆也。俗人不能積善行,死便真死,屬地官去也。”“道人行備,道神歸之,避世讬死過太陰中,複生去為不亡,故壽也。俗人無善功,死者屬地官,便為亡矣。”《老子變化經》稱老子言:“吾變易身形,讬死更生,周流四海,……愚者不知死更複生。”《真誥》有關於“太陰煉形”之說:“若其人暫死,適太陰,權過三官者……複質成形,乃勝於昔未死之容也。真人煉形于太陰,易貌於三官者,此之謂也。”

  煉形的時空在太陰中,這是一個“公共”的的場所,不是煉形或屍解之人私人擁有的長居之所,而是暫借此地修煉,如馬王堆漢墓帛畫中的蓬萊、昆侖,煉形成功後即飛升離去。

  煉度科儀的重點在“神藥與天廚”。漢墓出土資料中可見三官、神鳥攜丹、鼎與丹藥、壺與玉漿、神吏及酒與歌戲等慶祝性質的場面,盛宴豪飲,且伴以樂舞。學界傳統觀念多認為此乃描繪墓主人生前的功績德行及奢華生活,實則非也。結合前面太陰煉形之宮的“公共空間”說,則可理解,不管墓主人生前生活水準如何,太陰煉形之宮中的種種器物與場面只是墓主人煉仙時暫用的“公共財產”,並非“私有”。

  這些器物和陶俑,表達的是一套前後邏輯秩序緊密銜接的宗教話語,揭示著漢代的屍解變仙信仰及其在墓葬中的儀式表達。其儀式結構大體包括:(1)“三官”守護墓主“太陰煉形”;(2)獲神界致送神仙飲食——壺和鼎所象徵的“神藥”,伴以仙人歌戲,神吏侍迎;(3)“太一帝君”遣車馬來迎,歡慶之後,上登仙界。

  要想太陰煉形成功,生前需要有修行的基礎,如修煉存神術,如 “好道之儔,自遠方集,或弦琴以歌太一,或覃思以曆丹田,知至德之宅兆,實真人之祖先。”“若夫導引蓄氣,曆藏內視,過則失中,可以治疾。”“鄰臍二寸謂之關,關者,所以關藏呼之氣,以授四體也。故長氣者以關息,氣短者其息稍升,其脈稍促,其神稍越,至於以肩息而氣舒。其神稍專,至於以關息而氣衍矣。故道者常致氣於關,是謂要術。”《周易參同契》也有“是非曆藏法,內視有所思。”陝北楊橋畔東漢墓前室東壁下層後段歌舞圖、長清大街村出土的四靈漢畫像石等出土文物與存神術(存思術)的修煉場景和存思物件有關,又與東漢邊超《老子銘》(165)記載的時人崇祀老子時的修煉景象相契合——“規矩、三光、四靈在旁,存想丹田,太一紫房,道成身化,蟬蛻渡世。” 這些新發現,將改寫道教存神術的歷史。

  出土漢墓中常見龍虎交媾的畫像,表明丹田說、《周易參同契》在漢代形成,此種圖像蘊涵的陰陽和合之意甚明,漢晉道教文獻證明,這是龍虎交媾中陰陽合氣結精成丹的形象刻畫(這一信仰傳統甚至在明代《性命圭旨》中仍可見於龍虎交媾圖的表達),還有媒婆從中撮合之意,為後世丹家“黃婆的起源”。

三、屍解之證:屍解神仙譜

  漢初“因陰陽之大順,採儒墨之善”的“道者”群體的神仙信仰,經過與儒家道德準則的融合,成為“儒生的道教”,盛行於兩漢社會,並在墓葬中得到體現。漢代“儒生的道教”在宗教意義上解答了“如何才能得屍解仙”的問題,其以“合大道”為終極追求,以神仙方術為宗教方法,以踐行墨、儒德目為人生途徑。這一認知的達成,帶來了原始道教史的突破。

  以武氏祠東壁、西壁及後壁為中心,綜合考察各類畫像石圖像可以發現,漢代墓葬畫像背後實際上隱含了一套宗教的價值評判標準:帝王、賢相、能將及刺客類圖像,反映了漢代“自三代已來賢聖及英雄者為仙”的成仙標準,忠臣、孝子及烈女類圖像則表明,在漢代,生前為忠、孝、仁(節)、義之典範者亦得死後成仙。“自三代已來賢聖及英雄者為仙”,這一套漢儒主導的神祇與仙真譜系,包含西王母及其配神子路,最高意義(道)的化身太上老君(老子)、“太極上真公”孔子、三代以前的北太帝君炎帝(神農氏),以及隆崇信義、節義、貞愛而為仙官的季劄、蘇武、韓憑夫婦等等,實際上是漢代士民在現世的道德教化楷模。

  如何理解太陰煉形信仰?“太陰煉形”說充分利用人類對死亡觀察中獲得的肉易爛、骨難朽之經驗為支撐點,建立起通往不朽的道路。其具體模式即在人死之後,別作一空間,依乎屍骨,寄託丘墓,宣稱修道之人死後雖筋肉可爛,而骨如青玉,歷數年或數十年將再生五臟血肉,起死回生,或歸鄉裡,或隨太一飛升而去。於是在死亡和神仙之間,建立起完整的邏輯銜接,儘管是以超驗(荒誕)邏輯為其環節。

  屍解信仰作為漢傳統的意義何在?這種信仰是漢民族、華夏民族的一套終極意義系統,作為東亞的墓葬信仰與傳統,也是道教信仰之基石,可作為“中國根柢”問題的一個解答。

   姜生教授展示了大量的文物圖片,演講生動活潑,引人入勝,精彩紛呈,現場數十位聽眾非常專注地聽完三個小時的講座。聽眾中有些專程前來的外省聽眾,有些不遠千里從上海專程而來,更有次日將赴非洲工作的讀者。

  中央民族大學道教與術數研究中心客座教授黃勝得先生主持講座,他結合自身多年的內丹養生實踐對姜教授的演講做了點評。講座即將結束,現場突現一組二十多位年青書友,向大家展示了40多位書友過去一年多研讀《漢帝國的遺產:漢鬼考》的10多萬字讀書筆記精選。這些書友來自社會各界,他們的自發研讀行為出乎教授意料之外,他對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熱愛深表欣慰,並和來到現場的眾多書友及其他聽眾進行了認真的討論,大家久久不願散去。 

 

 

製作單位 道教學術資訊網站
製作 洪百堅
資料來源 正統道藏

志工人員

王玉琤 羅建英

文字校正

新道藏編纂小組

讚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