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gif (3505 bytes)

用道教文化服務現代生活

張興發:中國道教協會研究室研究人員

  道教是一種思想信仰,一種文化,一種智慧,更是奉道者的生活方式與內涵。用道教的文化智慧,如“清心寡欲”的思想,“道法自然”的主張,“無為不爭”的方法,“身心兼重”的觀念,“我命在我”的精神,“濟世利物”的行為等,融入和服務現代生活,必將有利於現代人群,造福於現代社會,給人類帶來福祉。

  一、用“清必寡欲”的思想淨化人心

  人的行為是由思想所支配的,思想不純潔,行為就不端正,其結果會危害自己、他人及社會。因此道教特別強調心靈的純潔,提出“清心寡欲”的思想。老子說:清靜為天下正。就是說人心若清靜,就會正確地去立身處世,如做人要正派,做官要公正廉明等等。在老子《道德經》中,“清靜”和“寡欲”是兩個頗為相似的概念,同時它和“無為”也有著一定的聯系,後來道經常把它們聯繫在一起講,即“清心寡欲”或“清靜無為”。在《道德經》中,還有一個與它們相對的名詞,那就是“濁”,並且還有著相生相化的關係,正如《道德經》第十五章所說:“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意即有道之士,性體圓明,湛然清澈,處於萬物之中,與天地渾然一體,民之所樂則樂,民之所憂則憂,和光同塵,沒有什麼區別。那麼誰能除盡後天的七情六欲,蕩盡塵俗一切污濁,使其心寧靜呢?只有返回其先天的虛明體性,就如濁水慢慢而靜,才能澄清而重現。所以有道之士,身雖處塵俗之中,其性順物而任自然,不染不著,不滯不留,相似渾濁一樣,其性體常住。這段話說的不僅僅是道家清靜功夫,而且是一種生活方法,就是說,人處在一個紛繁蕪雜的社會堙A如何去避開塵世,拋開煩惱,達到清靜,那就要做靜功,當靜功做到一定境界時,更要繼續堅持下去,即會見到光明。老子認為這就是“道”的表現。對此,《清靜經》說得更直接了當,經曰:“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指出“清”和“濁”是“道”表現出來的兩個不同側面。所以在老子的宇宙觀中,“清靜”是大自然最早的形態;在人生觀中,“清靜”是一種生活方式,就清與濁兩個方面而言,後者必須服從於前者,因為老子是本著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的宗旨來闡述大道的,所以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必須與自然相協調,這樣才能以萬物養育群生。故而《清靜經》說:“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這堜珨〞滿孝L形”、“無情”、“無名”都是說的“道”的“清靜”,不但要“清靜”,而且是“常清靜”,要“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應常靜”就是“清靜”的最高境界,也就是達到了心靈的淨化。這種境界在道經中又叫“真靜”,就是“心無其心”、“形無其形”、“物無其物”,以此能夠“唯見於空”,且“觀空亦空”,最後達到“湛然常寂”。

  老子說:“見素抱樸,少私寡欲。”同時他還說過一些“無欲”、“不欲”等和“寡欲”相類似的名詞。在老子的思想中,對於人欲的節制,是非常重要的。《道德經》第四十六章說: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他的這一認識,是從他的“道”中體現來的。《道德經》第三十四章說:“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愛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之而不為主。是名於大,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意即大道廣泛流行,無所不至,無所不達,無所不遍,它可左可右,可上可下,可順可逆,在方為方,在圓為圓,向無所定,形無定形,任其物性,順其自然;它化生萬物,創造世界而不推辭,作出巨大成就而不自以為有功,養育了萬物而不加以宰製;它不求名利,無私無欲,可稱它為“小”,萬物歸順它不自以為主,可稱它為“大”,由於它從來不自大,所以能夠成就偉大。由此“道”的偉大是因為它“無欲”,“無欲”的後果就成了“道”的偉大,所以老子主張“寡欲”。可見“寡欲”是人心淨化的基礎。近現代,由於人欲的膨脹,人類社會爆發了兩次大規模的戰爭,幾乎使用了發明的所有武器,給人類社會帶來了沉重的災難。一些戰爭遺留下來的隱患(如核輻射、細菌等)至今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這都是欲念膨脹給人類社會帶來的深重災難。

  二、用“道法自然”的主張美化環境

  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人類的健康。近些年來,由於現代工業的發展,人類生存的環境被破壞,有的破壞了飲用水資源,有的破壞了莊稼,有的污染了空氣,有的甚至危及人的生命。至此人們不再陶醉於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行動中了,而是回過頭來尋找保護自然環境的一些主張和措施。於是他們想到了中國的道教,道教“道法自然”的主張對於環境的美化有著積極的意義。

  “道法自然”是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所提出的,經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堛滿完D”是最高範疇,她生天、生地、生萬物,此中既包括實體,如土地、森林、飛禽、走獸等,也包括抽象,如思維、方法等。這堛滿妒k”,指遵循、仿效之意。這堛滿圻蛣M”不是一種實體,而是一種法則。對此王弼注曰:“道不違自然,方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於自然無所違也。”這埵悀l提出了人類生活最基本的原則就是要“法自然”,人的思想行為一定要以自然為準則,否則必將導致失敗。《道德經》第六十四章說:“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就是說:聖人辦事自然無為,因此不會失敗,不會遭到損失。如果人類能自覺地“輔助萬物的自然發展而不加干涉”,就能保持良好的生態環境,獲得持久發展的生存空間,體現生命的真正價值。誠然現代科技給人類帶來了進步,但對科技處理不當,必將給人類釀成苦果。本世紀初,當人類為發明原子彈而歡呼時,美國人卻以此給日本人以回報,造成的陰影恐怕在日本人心堨羶楔ㄦ|消失,核輻射至今仍然存在。如果當初美國人從自然環境的角度認真考慮一下,也許不會釀成今日之後果。所以道教“道法自然”的主張對於人類的生存發展有著重大的指導意義,正如著名的比利時科學家普利高津說:“中國文明對人類、社會和自然之間的關係,有著深刻的理解,中國的思想對於那些擴大西方科學範圍和意義的哲學家和科學家來說,始終是一個啟迪的源泉。”

  三、用“無為不爭”的方法優化管理

  所謂管理是指協調二人以上的活動,諸如領導、計畫、組織、指揮、控制等。管理是一門藝術,大到國家,小到個人,均需要管理,管理好壞,直接關係到國家命運,個人前途。而中國的道教很早就把管理,放在一個至關重要的位置。

  道教的管理方法是“無為不爭”,這堜珨〞滿孝L為”,並不是“無所作為”其意與儒家“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相對,指遵循自然,按照天道自然的法則辦事,不妄作為。簡而言之就是天道自然無為,人法道也應當無為。老子所說的“無為而無不為”、“無為而無不治”才是“無為”真正的宗旨。《老子河上公注》說:“法道無為,治身則有益精神,治國則有益萬民。”可見“無為”既是修身處世的原則,又是治理國家的政治準則。《淮南子·原道訓》也說:“所謂無為者,不先物為也;所謂無為者,因物之所為。”並舉例說:“智者不以位為事,勇者不以位為暴,仁者不以位為患,可謂無為矣。”並且強調“無為者,非謂其凝滯而不動也,以其莫從己出也”。指出“人無為則活,有為則傷,無為而治者,載天地,為者不能有也;不能無為者,不能有為也”。所以聖人內修其本質,而外飾其華表,保養精神,充分發揮他的聰明才智,漠然無為而無不為,淡然無治而無不治。這堜珨〞滿坐ㄙ均芋A同樣不是“不思進取”,而是“無不爭”。老子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可見在道教的眼堙A不爭不是一種目的,而是一種手段。將“無為不爭”用於管理,就是對待事物和人事不要過多地干預它,應任其去自然地發展。比如一個當領導的,定好大政方針,讓下級去執行就可以了,不能過多地干預下級工作,使其放不開手腳,應將更多的權放給下級,這是讓下級適應實際辦事,以調動下級的工作積極性,也可以使領導擺脫一般性的事務,自我超脫地處理大事,以便更好地工作。對於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不是畏難而退,不思進取,而是該爭的就要爭,不該爭的就不爭,爭得要正大光明,不能弄虛作假,徒有虛名,不能圖外表、形式,不講實際,要在根本問題上下功夫,踏踏實實地搞好基礎工作,在管理上下功夫,才能真正達到“不爭而善勝”的效果。

  四、用“身心兼重”的觀念注重健康

  健康不是一個單純的概念,而是一個社會概念,生物概念,心理概念。它即包括身體的,也包括精神的,兩者密不可分,通常人們將它說成“心身健康”或“身心健康”,就是這個道理。對此道教提出“身心兼重”的健康觀,說身體和精神同等重要。

  至於身體,有人認為是一個“臭皮囊”,而極大主張“肉體成仙”的道教卻極力反對此說。早期道教《太平經》中就提出人要“自愛”、“自好”、“自親”、“自養”的主張,要求人們通過自身的努力取得生命的長存。經中反復強調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要抑呼於上天,“有身不自清,當清誰乎?有身不自愛,當愛誰乎?有身不自成,當成誰乎?有身不自念,當念誰乎?有身不自責,當責誰乎?複思此言,無怨鬼神”。文中充滿了自重精神。此外,道教還有幾部道經也有此觀念,如《周易參同契》:“引內養外,黃老自然,含德之厚,歸根返元,近在我心,不離己身,抱一毋舍,可以長存。”《老子想爾注》:“不知長生之道,身皆屍行耳。”《鍾呂傳道集·論大道》:“剛柔宇宙存乎掌,萬物生成只在身,”“萬物雖眾,亦生乎身。”說明身體對於一個人來說特別重要,身體不健康,就無法工作和學習,所以人們通常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至於精神,道教亦十分重視,強調修仙道必須先修人道,人道不修不能成仙道。於是將人的行為與人的吉凶壽夭結合了起來,提出了天人感應的思想,認為人“過大者奪人紀,小者奪人算。故求仙之人,先去三屍,恬淡無欲,神靜性明,積重善,乃服藥有益,乃成仙”。可見道教將得道成仙與煉養心性相結合,提出棄惡行善,修道積德,並以此來昇華人的精神。將“身心兼重”的觀念用於現代生活,對物質文明日益豐富,精神文明趨於薄弱的今天,無疑是一件有益的事情。事實證明,人有一個好的身體,還要能夠很好地生活工作學習,而且還要一個好的心情,二者缺一不可。然而有時我們為了追求物質財富,而忽視了精神財富,使日常的生活工作學習受到嚴重的失調。如果回過頭來學習道教的一些思想,便會發現許多有益的東西,再運用於現實生活,定會收益匪淺。

  五、用“我命在我”的精神提倡實踐

  “我命在我不在天,還丹成金億萬年”,這是《抱樸子內篇·黃中》中所提出的。有人認為這是一種注重自身生命的一種養生方法,其實它更是一種自我實踐的精神。道教養生從外丹到內丹,始終貫穿著這種精神。《西升經》:“老子曰:我命在我,不屬天地。”《悟真篇》:“大藥修之有易難,也知由我不由天”,“一粒靈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這堨R分顯示了道教宏大的氣魄和注重實踐的精神。同時也說明煉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關鍵在於實踐。事實證明,道教歷代煉丹家都很注重實踐,他們不僅自己煉丹,而且親自服食外丹,如神農親嘗百草,以辨其滋味,一日數次中毒。東漢魏伯陽帶領三個弟子入山煉丹,丹成,先服之,即死,弟子虞生曰:“吾師非凡人,服丹而死,將有意焉。”亦服丹而死,餘二弟子疑不服,出山求棺木,伯陽即起,將虞生皆仙去,逢入山伐木人,作書寄二弟子,二弟子懊悔不已。唐代孫思邈,采藥治病救人的過程,亦身體力行,常常品嘗藥物,以掌握其藥性,並將其經驗著成藥書《攝生忱中方》、《千金藥方》、《千金翼方》等,被世人尊為“藥王”。誠然金丹藥物在服食過程,有時會對人體有害,但他們這種自我實踐、自我犧牲的精神,實在是難能可貴。正是他們這種執著的精神,促進了中國古代科技文明的發展。如果我們把這種精神用於現代生活,凡事都講求實踐,這樣不僅有利於現代文明的進步,而且有利於生活質量的提高。

  六、用“濟世利物”的行為關愛生活

  道教是一個主張揚善棄惡、普度眾生、濟養萬物的宗教。《道德經》第二章曰:“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說天下萬物或善或美,或惡或醜,都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均具有兩重性和可變性,美的可以造成惡的結果,善的可以造成不善的影響。所以道教要求人們“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即要求人們在生活中,應該棄惡揚善,普濟萬物。對此道教從戒律、齋醮、實際行動上身體力行,關愛生活。

  從戒律上看,道教首先從尊重人類自身生命價值出發,對人的行為加以約束。如《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經》曰:“己身不可不保,教戒不可不從。”《老君說一百八十戒》第三十九戒說:不得自殺;第四十二戒說:不得因恨殺人。《靈寶仙公請問經·太上十戒》:不得誹謗善人,毀壞同學。其次從尊重動物生命出發,反對“殺生”,反對驚嚇、虐待動物。《太上洞玄靈寶智慧定志通微經·十戒》第一戒:不殺,當念眾生。《升玄內教經·升玄九戒》:手不得殺害眾生,行蠕動含血之屬,皆不得殺。《老君說一百八十戒》:不得妄打六畜群眾;不得以足踏六畜;不得有心踐蹋蟲蟻;不得便溺蟲蟻上。相反道教主張救助動物,《六度生戒》說:一切動物,有困難求救於人,人如果能幫助它們排除險惡,使它們脫離死境,那麼人在世間就會安康富強。其三道還尊重植物的生命,並認為植物和人一樣具有靈性,在某種特定的環境下,也能修煉成仙,所以要加以保護。如《老君說一百八十戒》既要求:不得燒野田山林;不得妄伐樹木;不得妄摘草花。最後道教還主張保護人和動植物賴以生存的環境。《老君說一百八十戒》說:不得以毒藥投淵池江海中;不得妄鑿山川;不得竭水澤;不得以污穢之物井中;不得塞池井;不得便溺生草上及人所飲水中;不得妄開決陂湖。所有的規定均蘊含著積善慈濟的思想。

  從齋醮上看,道教有為生者祈求天下太平、國家安寧、吉祥幸福、消災度厄的吉祥道場,如金普天大醮,金周天大醮,金羅天大醮等;有為亡故者拔度幽魂的、令其早日超升的度亡道場,如黃齋、明真齋等;有普度一切餓鬼畜生,使其歸依道門、早登仙界的超度道場,如塗炭齋等。上述齋醮,第一反映了清醮的內容,第二和第三反映了幽醮的內容,但三者均有著共同的作用,即普濟萬物。

  從實際行動上看,道教自天師創教以來,宗旨一貫,奉老子慈儉無為之道,以利物利人為本。張道陵創教之時,就帶領教民修復道路,以勸人請禱的“三官手書”為人治病,後又立冶布化,收信米五鬥作饑年災荒之用,並著《老子想爾注》一書,宣揚重生道,務清靜,守道奉誡,積善成功,致太平敬仰天道等思想。及至系師張魯時,行寬厚仁慈之政,以道教化世人,設立義舍於路邊,放置米肉於其中,讓過路人量腹而食。在他的影響下,諸祭酒各起義舍於路旁,具置米肉以給行旅。太平道出現後,其信奉的《太平經》中就認為糧食財物乃天下人公有,饑寒者皆有權利取得衣食,所以他們從事修路、濟貧等善舉。魏晉時,靈寶派道士葛洪曾對弟子解釋說:你們之所以不能夠成為天仙,而做了個地仙,是因為“子輩前世學道受經,少作善功,唯念求道,不念他人得道”。唐代,第三十二代天師張痟艙僮藎版v說:能無為則天下治。宋末元初,戰亂頻繁,每兵火之餘,不得以壽終的人不計其數,此時最能看出道教接濟危難的特點。當時南方天師道有一高道名叫郎如山的,每兵火之餘,都設置黃大齋,按科普度死難者;他曾到余杭雲遊,看到討飯者和孤兒寡母零散街頭,難以生計,馬上捐買一個姓趙人家的房院,將其改建成“龍德”、“通仙”兩宮,以收容無家可歸的人。後來又有正一派著名道士張留孫以清靜無為為本,慈儉不敢為天下先為宗旨,“其拯時救物,常密斡於幾微,未嘗心己為功,其高弟門人多聰明持達者”。其中有一高徒徐德昭,曾出穀貨以濟難民,受他恩惠活下來的人數以千計。元初,成吉思汗南下中原,許多人慘遭殺戮,於是全真道士邱處機就不遠萬里,赴雪山見成吉思汗,勸其要勤儉愛民,毋行殺戮,成吉思汗聽取了他的建議。回到燕後(今北京)後,他又創十方叢林,收容遭受戰亂無家可歸的人,多達數以萬計。所以後來清乾隆皇帝對此十分讚賞,寫下了一副流傳至今的對聯:萬古長春不用餐霞求秘訣,一言止殺始知濟世有奇功。其後,清代道士閔一得,主持金蓋山純陽觀,大振玄風,樂善好施,獎掖後進。

  言行上的始終如一,使道教這種優良傳統流傳千古而不絕,並被當代道教所發揚光大。1993年9月25日,北京白雲觀、香港青松觀、臺北指南宮值舉行“護國佑民的羅天大醮”之際,向希望工程捐款100萬元人民幣。1998年8月18日,值“第一屆廬山中國道教文化研討會”之機,向江西災區捐款人民幣10萬元。1998年8月20日,值“中國道教協會第六屆全國代表會議”之機,全國道教界向災區人民捐款人民幣400多萬元。2000年1月7日,上海城隍廟向南市區求知中學、求是中學、市九中學、林蔭中學、江南中學各捐贈人民幣2萬元。以資助兩百名特困學生,幫助他們獲得繼續求學的機會。近日,中國道教協會和上海市道教協會,又從“崇尚自然、熱愛生命”的角度出發,舉辦了“自然ˍ生命,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大型畫展,進一步體現了道教保護自然、尊重生命的措施。

  綜上所述,道教用自身的文化智慧,從人所生活的外部環境,到人體內部精神狀態,提出了許多積極的、有意義的措施和主張,對於提高我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以此來服務現代生活,必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註釋

據任法融《道德經釋義》第38頁,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

《道德經》第十九章。

據任法融《道德經釋義》第85頁,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

見張繼禹主編《道法自然與環境保護ˍ兼論道教濟世貴生思想》第7頁,華夏出版社1998年版。

見普利高津《從混沌到有序ˍ人與自然的新對話》第1頁,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版。

見《淮南子·詮言訓》。

見《淮南子·主術訓》。

見《淮南子·說山訓》。

據《淮南子·原道訓》。

見《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見《道德經》第七十三章。

見張繼禹主編《道法自然與環境保護ˍ兼論道教濟世貴生思想》第47頁引,華夏出版社1998年版。

見張繼禹主編《道法自然與環境保護ˍ兼論道教濟世貴生思想》第47頁引,華夏出版社1998年版。

據任法融《道德經釋義》第38頁,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

見《道德經》第八章。

見《南華經·外物》。

見《三國志·張魯傳》

祭酒,早期道教官職。

見《後漢書·劉焉傳》。

見《太平經》卷五十六至六十四。

見《太上靈寶本行宿緣經》。

見《道家經石略·龍虎山志序》。

見張伯淳《體玄崇教安道法師洞霄宮住持提點郎尊師墓誌銘》。

見《道園學古錄》。

見《貞一齋雜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