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gif (3505 bytes)
道教個人論文導覽
蓋建民

序號

文題

A3029-11

林兆恩三一教內修法門與道教南宗關係的幾個問題新探

 

作者簡介

蓋建民,教育部長江學者,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

 

提要:本文依據新史料文獻,考察了明代林兆恩三一教與道教南宗的關聯。林兆恩拜莆田道士上陽子卓晚春為師,時常往來于道教南宗的發源地福建武夷山一帶,對南宗宗師十分敬仰,所修習的內丹功法乃鐘呂、張伯端、白玉蟾、陳致虛一系的南宗丹法;林兆恩對道教南宗祖師的經典十分熟悉,其《林子三教正宗統論》多援引南宗丹道思想來論證其“三教合一”的“道理”;林兆恩的“艮背心法”功法與道教南宗有密切關係,《九序心法》中的道教內修元素主要是指道教南宗丹法的影響。

主題詞:林兆恩;三一教;道教南宗;九序心法;明代道教

原文發表於《宗教學研究》2019年第2期,文章內容有刪改。

關於三一教與道教之關係,國內外學術界多有涉獵和揭櫫,然多屬於概要式的論述,鮮有從道教南宗的地域角度道派歸屬維度考察。

從地域來觀照,林兆恩的三一教起源于福建東南沿海的莆仙地區,與宋元以來活躍於南方地域的道教南宗這一道派,究竟有何瓜葛?這是值得探究的一個學術問題。

更具體點說,林兆恩的學道引路人卓晚春的道派歸屬問題就自然浮現出來,弄清楚這一問題,也許有助於我們從細節上加深理解林兆恩所宣導三教合一思想的內涵以及三一教內修法門的思想淵源與實質。

本文擬在前賢時彥研究的基礎上,從新的視角對三一教與道教南宗的思想關係的幾個問題進行討論,就教于方家。

 

一、卓晚春丹法源流辨析

眾所周知,林兆恩早年學道,字懋勳,莆田人,究心儒學,兼通道釋,遂欲合為一途而統歸之儒道,世人名曰三教先生

林兆恩曾拜道士卓晚春為師,學界一般認為卓晚春是明代莆田民間道士,由於史料缺乏,對其道派歸屬不甚了了。其實從現有的一些文獻記載,還是可以窺探卓道士的道派身份特徵。

 

關於卓晚春的生平事蹟,子穀子龍江林兆恩撰,萬曆庚子季夏門人盧文輝述梓的《書〈寤言錄〉卷端》是一篇權威文獻,收錄于《林子三教正宗統論》之後:

世人類以卓子為仙,餘亦未敢即以為然。然卓子不識字,既能詩,又善草書;無尺寸之帛,所衣之衣脫下,即為旁人持去;無升鬥之儲,人或邀之而少拂其意,雖瓊筵珍羞,亦不願往;無分裡之資,每得於人者,輒以施人。少小時,雖寒甚,必露宿於石頭上,只著黑麻布裙,又背加青紗帕子,履霜赤腳,更無他衣;及長雖以重棉,每霜天必浴於溪涘,又飲水十數甌,曰:漂我紫金丹也。是亦人中之奇矣!今卓子厭世而去,餘摘其遺言,拾其遺詩,而梓之,總命之曰《寤言錄》,亦無忘其一二年間,與之雲棲霞處,搜秘討奇也。

今卓子六歲喪父,八歲喪母,無所資籍,而丐乞於道。時人鹹以其能神算,又知未來事,爭迎食之,遂大顯名於時。當道貴人枉臨求見者甚眾,卓子必與之分庭迭賓主,當道貴人亦以其能不屈,愈加敬愛,其為時流所尊禮如此。卓子蓬頭不梳,餘每勸之冠,後亦冠唐巾;足跣不洗,餘每勸之履,後亦履道鞋;又不復有伉儷之志,餘每勸之昏(婚),不答也,後亦竟不昏(婚)。歲值中元,輒具牲醴以祀其父若母,登高而望之,長跪揮淚,能不忘其本之所自出也。自號為無山子,人或呼為仙子,或呼為小仙,或呼為上陽子。我莆之前渚林人也,名晚春。

此篇記載卓晚春生平道履的文獻,雖然篇幅不長,但頗為寫實,沒有過多的渲染色彩,其中有許多值得重視的資訊,是後世諸多地方文獻記述卓晚春事蹟的祖本

 

民間流傳的卓晚春的字型大小不少,其中以上陽子” “無仙子為著名,卓晚春羽化後,林兆恩摘其遺言,拾其遺詩,而梓之,總命之曰《寤言錄》,落款署名即是上陽子無仙子卓晚春、子穀子龍江林兆恩仝著。可見上陽子乃卓晚春比較正式的道號。而在道教史上,以上陽子為道號的高道著名者乃是元代著名南宗道士陳致虛。

卓晚春以元代道教南宗的核心人物陳致虛名號上陽子為自己的道號,頗有深意,值得玩味。道號作為道人的一種象徵符號,道人取號是十分慎重的。卓晚春以上陽子為道號,個中緣由史料闕如,無法確知。然此舉似乎透露出其對南宗宗師的某種敬仰與崇拜之情。

 

此外,從卓晚春日常修行的記述來分析。卓子六歲喪父,八歲喪母,無所資籍,而丐乞於道。《寤言錄》卷下記載有卓晚春所作跣足二首

天上逍遙卓晚春,桃源深處老乾坤,倒騎黃鶴歸海上,腳帶青天幾片雲。

披衣兼跣足,開口笑王侯。千年渾似醉,一世懶梳頭 。

落款嘉靖辛亥季冬望日壺山林兆居撰的《寤言錄跋》也評述陽仙子卓晚春不梳頭、不洗腳,視王公貴人如眾庶。......時人號為卓狂,而仙子也自稱為狂人

卓晚春的早年生活經歷與南宗祖師白玉蟾頗為近似,有詩為證:卓晚春《霞外》:霞外風流二十年,落花流水任自然。月到中霄雲散盡,蓬萊一道碧連天。” 《答問》:人人問小仙,小仙性氣顛。日日醺醺醉,醉倒不知天。” 《武夷》:雲在山頭連碧天,水流山下幾千年。雲外洞天三十六,身在武夷第一天。” 無獨有偶,白玉蟾也有類似詩文跣足蓬頭破衲衣,悶來飲酒醉吟詩。廛中走遍無人識,我是東華大帝兒。” “有客來自瓊州,蓬發垂頤,黧面赤足,繒草文軀,......橫錫袒肩,氣概越塵。” 可見,卓晚春與白玉蟾的早期修道經歷十分類似,皆是四處遊歷,和光混俗。

 

有充分證據表明,卓晚春所修習的內丹功法乃鐘呂、張伯端、白玉蟾一系的南宗丹法。卓晚春十四歲能詩,一皆金丹妙訣,其《金丹》詩雲:大道金丹不在書,千言萬語總是虛。中間一點無人透,黃金屋裡有真珠。另外一首《九曲山》也強調了紫金丹的重要性:前山后山九曲山,蓬萊仙子下人間。時人要識中間寶,中間一粒紫金丹。” 

九曲乃位於福建武夷山,這首寫于南宗發源地武夷山的煉丹詩生動反映了卓晚春對丹道的熱衷。憑藉高超的丹功,卓晚春在日常生活中雖霜夜必露宿石上,顯得頗為反俗,如上引林龍江記述其師及長雖以重棉,每霜天必浴於溪涘,又飲水十數甌,曰:漂我紫金丹也。’” 這一記載有卓晚春的《霜天浴於天漈》詩詞為證:朝來此溪中,沐浴不知寒。清霜與白水,漂我紫金丹。足見卓晚春精通丹道。卓晚春不但有過人的丹功,而且對其中的丹道易理也頗為精通。

 

二、林兆恩三教合一思想與道教南宗

林兆恩的 《三教會編要略》卷9就引述了上陽子陳致虛的丹道思想來論證其三教合一道理。林子曰:上陽子嘗注《悟真篇》,而惓惓於命以術延之旨,取譬實深,命意又玄,終不免驚駭斯人之視聽矣。

陳致虛是白玉蟾的傳人,其三教合一思想來自白玉蟾,故林兆恩緊接著又引述白玉蟾之語來進一步論述:白玉蟾曰:我今若見張平叔,直把《悟真篇》罵倒。豈無謂哉?然 《判惑歌》一章,真足以判道流之惑,又不可少也。其略曰:聰明的,談性理,橫言強辯惟他是。性與天道有誰明?顏子坐忘曾子唯。讀 《大學》,講 《中庸》,不偏不倚朱文公。正心誠意求章句,誠意元非章句中。

林龍江除了援引陳致虛丹道思想外,對南宗祖師陳楠的 《丹基歸一論》也很重視。

再次,林兆恩還以道教南宗祖師薛道光由佛入道一事為例,來論證道佛之道一也:薛道光嘗為僧,遇道人石得之,受口訣真要,遂幅巾縫掖,不復為僧,後解《悟真篇》傳於世。林子曰:此可見道釋之道一也。未聞道,則祝發出家以為僧;既聞道,則縫掖在家以混俗。” 或問在家出家之旨。林子曰:心靜,則身在家而心猶出家也;心雜,則身出家而心猶在家也。

(以上四處佐證見《林子三教正宗統論》亨函,上冊第403403-404383384 頁)

 

另有證據表明,林兆恩不僅對道教南宗祖師的經典十分熟悉,而且對南宗宗師白玉蟾十分的敬仰,曾經與其師卓晚春一樣,時常往來于道教南宗的發源地福建武夷山一帶,《疏天文稿》記載了林兆恩壯年志學,四處遊歷,尋師訪道的經歷:

隆慶元年丁卯春正月入省,並遊雪峰寺,秋八月到家。冬十二月入武夷,二年戊辰春三月到家。在武夷山期間,林兆恩居住在白玉蟾道教南宗的止止庵。《倡道大旨》記載:己巳之春,有二方生,來訪林子于武夷止止庵,林子與之語者終日。

 

三、林兆恩艮背止念的修行理論與道教南宗丹法發微

《九序心法》是林兆恩為三一教門人內修創立的最富特色的修習法門。關於《九序心法》與道教關係,林國平先生等人多有揭示,筆者在前賢研究基礎上,側重從道教南宗的視角進行新的辨析。

筆者201510月在臺灣高雄師範大學舉行的一場學術研討會上,提交了一篇《道心論與南宗丹法》,指出白玉蟾闡述的道即心,心即道道心論是道教南宗修煉法門法法皆心法理論的基石,南宗關於性、神、炁、精的理論闡發皆受制於此。

而林兆恩創立的九序心法是由九個層層遞進的修心養性、煉氣養形功夫組成,其核心是在心體上下艮背止念功夫,故稱九序心法或者艮背心法。筆者以為,從艮背心法的形成與理論特徵分析,其直接的源頭當是白玉蟾道教南宗道心論和南宗丹法。

 

以《宗孔堂貼戒諸生》與門生講論先求放心的功夫為例。九序心法的關鍵是艮背止念,《寤言錄》卷上有 多處記述上陽子卓晚春與子穀子林兆恩有關艮背止念的對話。這一心法訣與南宗丹法有密切關聯。前文已經提到,林兆恩曾經在福建武夷山止止庵修行,而止止庵乃是白玉蟾金丹派南宗的一個重要祖庭,白玉蟾《上清集》中的 《艮庵說贈廬寺丞子文》引前人觀點指出觀一部 《華嚴經》不如讀一艮卦止止庵的取名與艮背心法的寓意是一致的。所以,筆者大膽推測,艮背心法的直接理論來源是林兆恩在白玉蟾武夷山止止庵修習的南宗丹法。

再舉第六序功法,凝神氣穴,以媾陽丹一例。《寤言錄》卷上記載上陽子卓晚春、子穀子林兆恩與弟子費生就存神內煉與金丹之關係的對談。此修丹法門與白玉蟾在 《玄關顯秘論》闡述的南宗凝神成丹的丹法要訣一脈相承。誠如前面所揭示的,白玉蟾這一思想直接源於道教系統(如張伯端、陳楠等)。

綜上所述,筆者以為,林兆恩的艮背心法其直接的思想要素是來自張伯端、石泰、薛道光、陳楠、白玉蟾的道教南宗,《九序心法》中的道教內修元素主要是指道教南宗丹法的影響。

 

 

 

製作單位 道教學術資訊網站
製作 洪百堅
資料來源 正統道藏

志工人員

王玉琤 羅建英

文字校正

新道藏編纂小組

讚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