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gif (3505 bytes)
道教個人論文導覽
蓋建民

序號

文題

A3206-02

道教“以德養生”思想及其現代意義

 

蓋建民:廈門大學宗教所

 

[內容摘要] 本文依據史料及道書文獻對道教以德養生思想進行了專題論述。道教養生學強調以術養生,同以德養生並重,養生需先養德,德養與術養在養生功能上互補、不可偏廢;文章還進一步闡述了道教以德養生思想的現代意義。

[關鍵字]: 道德思想以德養生價值

  道教養生思想十分豐富,以德養生就是其中的重要內容。道教以德養生強調內功外行,德性修養乃修道致仙、養生壽老的基石和要旨。以德養生是中華養生學的一個優良傳統。歷代道教名士和道籍經典對此多有闡述,形成富有特色的道教以德養生同以術養生互補的思想。人類已邁入二十一世紀,在國家倡導以德治國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時代氛圍中,道教以德養生思想更加凸現其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本文擬就這一問題進行專題論析,不妥之處,敬請方家教正。

  學術界一般認為“以德養生”思想源出於孔子“仁者壽”的觀點。

子曰: ()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01)

道德高尚的“仁者”何以能夠長壽?《孔子家語》通過哀公與孔子的一問一答對此作了解釋:

哀公問於孔子曰: 智者壽乎?仁者壽乎?孔子曰: 然。人有三死,而非其命也,已取也。夫寢處不時,飲食不節,逸勞過度者,疾共殺之;居下位而上幹其君,嗜欲無厭而求不止者,刑共殺之;以少犯眾,以弱侮強,忿怒不類,動不量力,兵共殺之;此三者,死於非命也,人自取之。若夫智士仁人將身有節,動靜以義,喜怒以時,無害其性,雖得壽焉,不說宜乎。(02)

  這段話首先肯定了有高尚道德的人可以長壽;然後指出有些人之所以死於非命,是由於人們養生不當、行為不端導致的,所謂“己取也”;最後分析了“仁者壽”的緣由: 身體調養符合節律,動靜適中,喜怒時宜。

  漢代董仲舒則從“中和”之道的角度對“仁者壽”作了說明:

是以天下之道者皆言內心也,其本也。故仁者之所多壽者,外無貪而內清靜,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養其身。(03)

  道德情操高尚的人由於摒除了內心的貪欲之念,就可以使自己保持清靜平和中正的心理狀態,從而延年益壽。所以長期以來儒家以德養生的一個具體法門就是“循天地之道,養中和之氣”。

  荀子也提出以禮節制諸欲,以禮來修身養性:“凡治氣養心之術,莫徑由禮”(04)“凡用血氣、志意、知慮,由禮則治通,不由禮則勃亂提慢;食飲、衣服、居處、動靜,由禮則和節,不由禮則觸陷生疾。”(05)由於儒家注重社會人倫道德,對道德修養的意義尤為推崇,似乎給人一種印象,以德養生是儒家的專利,其實不然。道家、道教很早對此就有精闢論述。

  養生,又稱攝生,源出《道德經》第五十章:“蓋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披甲兵。”漢代河上公注云:“攝,養也。”關於《道德經》中“攝”字的本來涵義,近代道教養生家陳攖甯先生作了辨析,指出:“實際上‘攝”字有四種作用: 一,攝持自己身心,勿使妄動;二,收攝自己精力,勿使耗散;三,攝取外界物質,修補體內虧損;四,攝引天地生氣,延長人的壽命。”(06)陳攖甯先生認為,這四種作為完全無缺,才可以稱得起一個善攝生者,本章意旨著重在第一種作用。

  “攝”字本義,王弼無注,《韓非子》亦無解,陳攖甯先生指明“攝”字意者著重在“攝持自己身心,勿使妄動”,這一新釋,發前人所未見,筆者深以為然。

  作為中國養生學鼻祖的老子,其攝生的本義就包涵有身心端正、行為規範的道德涵養功夫。

“道”與“德”是老子思想中最基本的哲學範疇。護養、保養性命既要修道也要修德,道養與德養並重是老子養生思想的一大特色。《韓非子·解老》云:“德者,內也。得者,外也。上德不德,言其神不淫於外也。神不淫於外則身全,身全之謂德。德者,得身也。”身全之謂德的思想在《莊子》也有闡發。

  莊子在養生思想上主張清靜無為,要求“忘我,無欲”。

貴富顯嚴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動色理氣意六者,謬心也;惡欲喜怒哀樂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也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蕩胸中則正,正則靜,靜則明,明則虛,虛則無為而無不為也。(07)

  此外,莊子還明確指出“德全而神不虧”:

  夫恬淡寂漠,虛無無為,此天地之平面而道德之質也。故曰: 聖人休休焉則平易矣,平易則恬淡矣。平易恬淡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故其德全而神不虧。(08)

通過德性修養可以達到清靜怡神以保形體的養生效果。

  莊周甚至認為“至德者,火弗能熱,水弗能溺,寒者弗能害,禽獸弗能賊。”(09)

特別強調了道德修養在衛生、護生中的重要作用。

  《淮南子》也提出“抱德以終年”的思想:

  靜漠恬澹,所以養性也;和愉虛無,所以養德也。外不滑內則性得其宜,性不動和則德安其位。養生以經世,抱德以終年,可謂能體道矣!若然者,血脈無鬱滯,五臟無蔚氣。(10)

  這段話點出了以德養生而益壽的機理,即通過養性養德,節制貪欲,控制情緒,達到心理平和,氣機通暢,血脈暢達,自然身心健康,延年益壽。

先秦道家和秦漢黃老道這些思想為道教所承襲,並且根據道教修仙長生的宗教義理和修行需要加以詮釋和發揮。

  《太平經》卷四十有“努力為善法”專論,指出努力為善是延年益壽,避免冤死的重要法門:

  凡人行,皆以壽盡為期,顧有善惡盡耳。……而人不肯為善,樂其魂神,其過誠重。‘何謂也?’一人生乃受天地正氣,四時五行,來合為人,此先人之統體也。此身體或居天地四時五行。先人之身,常樂善無憂,反復傳生。後世不肖久苦天地四時五行之身,令使更自冤死。……子既來學,不欲聞此,即且努力為善矣。(11)

  努力為善,無入禁中,可得生活竟年之壽。不欲為善,自索不壽,自欲為鬼,不貪其生,無可奈何也。(12)

  《太平經》用道教的神鬼觀對“努力為善,可得生活竟年之壽”作了宗教化的詮解。

關於德養與長生壽老的關係,東晉道教養生家葛洪也認為積善養德是長生久壽的前提:

  然覽諸道戒,無不雲欲求長生者,必欲積善立功,慈心於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蟲,樂人之吉,湣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窮,手不傷生,口不勸禍,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貴,不自譽,不嫉妨勝己,不佞諂陰賊,如此乃為有德,受福於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13)

  葛洪強調為道者當先立功德,“若德行不修,而但務方術,皆不得長生也”。(14)“善功未足,故不能升天耳。”(15)值得特別指出的是,葛洪還認為,如果一個人道德善行做得好,雖然並不通曉養生方術,依然可以受到蔭庇福佑而壽老:“世有了無知道術方伎,而平安壽考者,何也?抱樸子曰:‘諸如此者,或有陰德善行,以致福佑。’”(16)由此可窺見葛洪的以德養生思想。

  隨著道教義理的發展和道教修煉理論的完善,道門中人明確將“修道養德,內功外行”視為道徒修煉必須遵奉基本要旨。

  若進修內功,成就外行,方可言仙。內功者,火候脫胎,神化之道;外行者,濟人利物。……學者雖守道,不作功德,亦不能得道。若內丹成,積修外行,則功滿德就,飛升金闕,遊宴玉京,真不虛也。(17)

  修道為內在修煉,即內功,養德為外在行持,即外行。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修煉的深入,能提高修行者的道德修養;高尚的德行也會帶來功力的精進。反之,若德行不修,縱服金丹玉液,未能延壽得道。在這一內功外行教義的思想影響下,歷代道教養生經典都將養德內容列入養生法門之中。《養性延命錄》引《名醫敘病論》曰:

  世人不終耆壽,咸多夭歿者,皆由不自愛惜,忿爭盡意,邀名射利,聚毒攻神,內傷骨髓,外貶筋肉,血氣將無,經脈便雍,肉理空疏,唯招蠱疾,正氣日衰,邪氣卸日盛矣。(18)

  所以養性延命的訣要在於“目不欲不正之色,耳不欲聽醜穢之言,鼻不欲向砄腥之氣,口不欲嘗毒刺之味,心不欲謀欺詐之事”。(19)

 

《四氣攝生圖》云:

  學道者欲得廣行陰德慈心救人,重道輕財……救人窮乏謂之福田也。默然養氣,恬和沖神,以善以謙,勿欺勿詐,少思、少語、少欲、少愁,勿信妖訛,勿殺生命,勿行陰賊。(20)

  《太上老君養生訣·養生真訣》云:“且夫善攝生者,要當先除六害,然後可以保性命,延駐百年。何者是也?一者薄名利,二者禁聲色,三者廉貨財,四者損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忌。去此六者,則修生之道無不成者。”(21)這樣,既能清靜養神,又可創造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利於健康長壽。

  道教內煉外養的攝養生法門雖然繁多,但大部分以養德為養生壽老的前提和先決條件,以德養生同以術養生互補,這是道教養生學的一大特色,有其科學理論依據和時代意義。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人類對健康疾病的認識,已突破了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開始從生物——心理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綜合性醫學模式轉化。大德之人必得其壽,這不僅為歷代養生家所推崇,其內在健康機理也為現代醫學所揭示和證驗。

伴隨著現代醫學科學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對於健康和疾病的認識也不斷深化。過去人們完全或主要從生物生理因素來闡述健康和疾病,認為健康就是身體沒有疾病,這是單一的生物醫學模式的健康觀;後來,人們又把精神心理健康和社會環境因素也納入健康的視野。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關於健康的涵義又有了新的發展,即把“道德修養”也納入了健康的範疇。其要旨是: 健康者不以損害他人利益來滿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別真偽、善惡、美醜、榮辱等是非觀念,按照社會行為的規範準則,來約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把道德納入健康的大範疇有其科學理論依據,正如《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所云,一個人注意心性道德修養,就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如此,自然就可以“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養德有益於健康長壽。這是因為善良、高尚的品性,內無貪欲,外無煩擾,有利於保持心理平衡。這種良好的心態,能促進機體分泌更多的有益的激素、酶類和乙酰膽鹼物質。這些分泌物能把人體的血液迴圈和神經興奮調節到最佳狀態,從而增強人體抗病機能。

  反之,那些敗壞社會道德風氣、行為悖於社會倫理的人,其內心虛恐、內疚、自責、寢食不安,精神高度緊張。這種不良情緒,必然會引起神經中樞、內分泌功能的失調,人體各組織器官系統受到強烈擾動。長此以往,必然誘發各種身心疾病如癌症、心腦血管等疾病,導致早衰、減壽。

  道教養生學強調以術養生與以德養生並重,反對不修德養,一味追求一方一技的“偏修”行為。養生需先養德,德養與術養在養生功能上互補,不可偏廢。

  關於以德養生同以術養生互補的問題,受道家思想影響甚深的三國魏思想家嵇康在《養生論》中針對世人不善養生的問題指出:

  善養生者則不然也,清慮靜泰,少私寡欲。知名位之傷德,故忽而不營,非欲而疆禁也;識厚味之害性,故棄而弗顧,非貪而後抑也。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氣以醇泊獨著。曠然無憂患,寂然無思慮。又守之以一,養之以和,和理同濟,同乎大順。然後蒸以靈芝,潤以醴泉,w以朝陽,緩以五弦,無為自得,體妙心玄,忘歡而後樂足,遺生而後身存。若此以往,庶可與羨門比壽,王喬爭年,何為其無有哉?(22)

  嵇康認為,擅長養生的人,心地要做到淨靜虛無,精神專注通暢,少有私情欲望。尤其是知道名利地位傷害品德修養,所以忽略不求,並非在思想上貪求而在行動上強行克制。如果能注重品德修養,外加守一、靈芝薰蒸、甘泉滋潤、朝陽沐浴、音樂怡神,就可以和羨門、王喬比年壽長短了。這一見解至今仍不失其現實意義。當今社會生活節奏加強,競爭激烈,人們對健康的追求與渴望比任何時候都強烈。但許多人往往只注重學習、應用具體的養生方術,而輕忽了自身心性和道德思想的修養,重養生之術而輕忽養生之德,更有甚者為追求一己延壽之利而踐踏、妨礙社會公德,這不能不說是當前社會全民健身熱中的一大缺憾。

  我們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時候,弘揚道教以德養生思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江澤民同志指出: 我們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要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以德治國。道德素有身國同治的傳統。以德治國落實到全民健康問題上就體現在以德養生這一方面。加強道德修養,不僅對健康有益,也有利於社會文明發展。以德治國與以德養生都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我們應重視並努力挖掘弘揚道教以德養生思想,促使人們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更加自覺地提高自身道德修養素質,摒除各種有悖於社會人倫道德的行為,淨化社會風氣,促進社會文明進步。

 

注釋:

(01) 論語·雍也》

(02)《孔子家語·五儀解》

(03)《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04)《荀子·修身》

(05)《荀子·修身》

(06)陳攖寧: 《道教與養生》,華文出版社1989年,第16頁。

(07)《莊子·刻意》

(08)《莊子·庚桑楚》

(09)《莊子·秋水》

(10)《淮南子·淑真訓》

(11)《太平經》卷四十,《太平經合校》中華書局1960年,第7374頁。

(12)《太平經》卷一百十四,《太平經合校》第621頁。

(13)《抱樸子內篇》卷六《微旨》,《抱樸子內篇校釋》,中華書局1985年,第126頁。

(14)《抱樸子內篇》卷三《對俗》,《抱樸子內篇校釋》第53頁。

(15)《抱樸子內篇》卷三《對欲》,《抱樸子內篇校釋》第54頁。

(16)《抱樸子內篇》卷九《道意》,《抱樸子內篇校釋》第176頁。

(17)《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注》卷上,《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冊,第403頁。

(18)《養性延命錄》卷上《教誡篇第一》,《道藏》第18冊,第477頁。

(19)《養性延命錄》卷上《教誡篇第一》,《道藏》第18冊,第476頁。

(20)《四氣攝生圖》,《道藏》等17冊,第232頁。

(21)《太上老君養生訣》,《道藏》第18冊,第412頁。

(22)《嵇中散集》卷三。

 

 

製作單位 道教學術資訊網站
製作 洪百堅
資料來源 正統道藏

志工人員

王玉琤 羅建英

文字校正

新道藏編纂小組

讚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