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南宗源起北地淺說
作者樊光春,陝西紫陽人,1952年四月生。現任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自1979年從事地方史志編修和研究,1987年以後轉入道教研究,先後進行陝西道教碑石整理、陝西道教歷史及道教養生學的研究。擔任《陝西省志•宗教志》(道教卷)主編,參與《中國道教宮觀文化》、《丘處機與龍門洞》等書撰寫,編輯《三秦道教》雜志,已出版《長安•終南山道教史略》、《陝南小武當:鳳凰山擂鼓台》兩部道教專著。 〔內容提要〕 全真道南宗始祖張伯端精通三教典籍,早年即留心內丹之學。偶因失誤,被判流放嶺南,在流放期間繼續研習內丹學。後被桂州知府陸詵引置帳下,隨其轉徙大半個中國。北宋熙寧二年(1069)在成都遇異人傳授內丹秘訣,後世根據其所學內丹體系將他列為劉海蟾傳人。熙寧八年(1075),張伯端在‘漢陰山中’撰成內丹學經典《悟真篇》,然後赴河東、秦隴尋找傳人,相繼將其傳給馬默、石泰等人,並經石泰於關中傳給薛道光,形成南宗傳承的世系。 南宗三祖都不是陝西人,《悟真篇》初傳為何都在今陝西境內?本文認為有以下主要原因:一、從五代到北宋,以鍾離權、呂洞賓為代表的內丹學術思想首先在終南山—長安所在的關中地區傳播,並形成了北五祖傳承世系;二、終南山(秦嶺)自古迄今都是我國自然地理的南北分界線,其南側的漢水流域是道教社團的主要起源地和南北道教文化的過渡區;三、漢陰山中是較為理想的隱修之地。張伯端選擇這一區域作為自己的修道傳道基地,顯然具有追根尋源的意義,紫陽縣紫陽真人觀理應視作南宗的兩大祖庭之一。 〔本文〕 以鍾呂內丹學為修持要旨的全真道分為南北二宗,均起源於政區屬於北方的今陝西省境。北宗五祖七真的活動地域都在黃河流域,其宗派產生於關中順理成章;而南宗開山祖師張伯端並非北方人,其宗派為何也形成於陝西呢?考究這一題目,或可進一步明了南北二宗之間的內在聯繫。 一、張伯端行蹤與南宗三祖的傳承 張伯端是北宋時期一位精通儒釋道三教理論的知識分子,雖滿腹經綸,卻未能身居顯貴,以一介布衣擔任台州府吏。一次偶然的失誤,被判火燒文書罪遣戍嶺南。但偶然中孕育著必然。習儒者不入仕途失意,最終步入山林,做一個追求長生不老的隱士,似乎成為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必由之路。張伯端就是沿著這條道路,登上內丹學的巔峰,成為百世尊崇的內丹大家。 據南宋紹興十八年(1148)桂林劉仙巌石刻《張平叔真人歌跋》和淳熙元年(1174)石刻《桂林劉真人傳跡》,張伯端於北宋嘉祐(1056~1063)末在桂林遇道士劉仲遠,贈以長歌略述內丹之法。在這首詩歌中指出了時人性命修持中的種種弊端,力勸修道人士應以鍾呂所傳內丹之術為修煉的良方。由此可以看出,張伯端在流放之前即已深究內丹之學,但尚未把握要領。正如他自己在《悟真篇自序》中所說:‘僕幼親善道,涉獵三教經書,以至刑法、書算、醫卜、戰陣、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術,靡不留心詳究。唯金丹一法,閱盡群經及諸家歌詩論契,皆云日魂月魄、庚虎甲龍、水銀朱砂、白金黑錫、坎男離女能成金液還丹;終不言真鉛真汞是何物色,不說火候法度、溫養指歸。加以後世迷途恣其臆說,將先聖典教妄行箋注,乖訛萬狀,不惟紊亂仙經,抑亦惑誤後學。僕以至人未遇,口訣難逢,遂至寢食不安,精神疲悴,雖詢求於海嶽,請益盡於賢愚,皆莫能通曉真宗,開照心腑。’流放生活是屈辱而艱難的,是對一個人心性和體格的極大磨煉,但同時也提供了一個浪跡四海、結交九流的機會。他在與劉仲遠一類修道者切磋交流的過程中,實際上已經奠定了內丹學的堅實理論基礎,否則絕不會在數年之後一遇‘至人’便洞明口訣、大徹大悟。 北宋治平年間(1064~1067),張伯端遇桂林知府陸詵,被引置帳下,典掌機要,後隨陸轉徙延州(今陝西延安市)。熙寧二年(1069),陸銑被調任秦州(治在今甘肅天水市),旋改知晉州(今山西臨汾市)、真定州(今河北正定縣),最後徙成都知府。一年之中,張伯端追隨陸詵,匆匆走馬,歷經今陝西、甘肅、山西、河北、四川等五省。當年,張伯端在成都天回寺遇異人,被授以金丹藥物火候秘訣,改名用成,號紫陽。據《神仙通鑒》,此異人為‘青城丈人劉師’;而《歷世真仙體道通鑒》以為是劉海蟾,此說為後世所沿用,成為張伯端師承鍾呂內丹學的重要依據。 熙寧三年(1070),陸詵去世,張伯端失去依附。因陸詵生前與荊南轉運使馬默(處厚)有私交,張伯端乃出川,往荊南(荊南道,治在今湖北江陵)投靠馬默,‘得其資財,擇興安之漢陰山中(今之漢中紫陽縣紫陽洞——原注)修煉。’ヾ經過在‘漢水之陰’五年的悉心研究,張伯端於熙寧八年(1075)著成《悟真篇》。為尋找傳人,‘攜遊河東,值馬處厚在,悉以丹訣授之。’ゝ約在熙寧末年,馬默調任兗州,張伯端無意隨往,再入秦隴。與馬別離時,將先前所作《金丹四百字》相贈。此後,他主要活動於秦嶺西段的鳳州(在今陝西鳳縣)、階州(在今甘肅武都)一帶。仇兆鰲《悟真篇集注例言》說:‘聞陝西階州士女多崇尚道教,相傳真人曾流寓於此,故百世而下猶聞風興起。’在鳳州,張伯端擇人傳授《悟真篇》。‘然而所授者皆非有巨勢強力能持危拯溺、慷慨特達、能仁明道之士。’ゞ 因‘三傳非人’,觸怒鳳州太守,再度被判處流放。元豐元年(1078),途經邠州(今陝西彬縣)時在酒肆遇石泰。石與邠州太守有舊交,經說情得獲釋。張伯端遵昔日異人所言‘異日有與汝解韁脫鎖者,當宜授之(內丹術)’々,便將《悟真篇》傳給石泰,並寫下了《悟真篇後序》,記述這一段經歷。 此後,張伯端二次入蜀。據《神仙通鑒》,他再遇青華真人,受‘玉清金笥長生金寶內煉丹訣’即《青華秘文》,而後返回故里。元豐年間‘與劉奉真之徒廣宣佛法’,元豐五年(1082)坐化於臨海百步嶺,‘一好禪弟子用火燒化得舍利千百’ぁ。 張伯端親傳《悟真篇》人數眾多,有文獻記錄的為馬默、石泰、‘悟真子’、馬自然、王邦叔、劉奉真之徒、徐中行等あ。但為南宗的形成具有承前啟後作用的,祇有石泰一人。 石泰,字得之,常州人ぃ,居陝西扶風,‘以醫藥濟人不受謝,令植杏一株,久遂成林,人因號杏林’い,其地亦名杏林驛(今名杏林鎮)。石泰得《悟真篇》後,成為一名道士,仍活動於關中,崇寧五年(1106),石泰傳《悟真篇》給薛道光。 薛道光,一名式,一名道源,陝府(即陝縣,在今河南三門峽市)雞足山人ぅ,一說閬州(今四川閬中)人。原為僧,法號紫賢。崇寧中遊訪關中,崇寧五年(1106)冬‘寓眉縣之青鎮,聽講佛寺。適遇鳳翔府扶風縣杏林驛道人石泰,……備言紫陽傳道之由。紫賢乃稽首皈依,請因受業,卒學還丹,傳授口訣真要。且戒令往通邑大都依有力者,即可圖之。’う此後,薛道光即遵師囑,由關中南下,南宋初至臨安(今杭州),注《悟真篇》。薛道光後來將《悟真篇》傳給陳楠,陳再傳白玉蟾,至此形成南宗五祖的完整傳授世系。 二、鍾呂內丹學在終南—長安一帶的傳播 鍾呂內丹學的鼻祖,俗傳為東華真人王玄甫,按可考的道史仙傳,其傳授體系最早可上溯至北五祖中的二祖鍾離權。多數文獻認為,鍾離權是京兆咸陽人,祇有《歷世真仙體道通鑒》稱他為‘燕台人’。他的活動範圍,大致在西至崆峒、南達廬山之間,主要地區為終南一帶。傳說鍾離權在終南山遇東華真人王玄甫,受長生真訣、金丹火候及青龍劍法。一說他在終南山石壁間得靈寶經。後又遇華陽真人,受太一刀圭和火符金丹等法。王玄甫和華陽真人都難以確定真實身份和姓名,可以把他們看作是隱居於終南山中的高道,鍾離權得到了他們的秘傳。鍾離權傳內丹術與呂巌,也是在終南—長安一帶。呂巌(約796~?),字洞賓,號純陽子,通常認為是永樂縣(今山西芮城)人。一說於唐開成二年(873年)四十二歲時中進士,遊廬山遇異人,得長生訣。一說因會昌年間兩舉進士不第,擬遊華山,於長安酒肆遇鍾離權。鍾離權以‘黃粱一夢’點化呂巌,並傳授道法ぇ。後世根據此一傳說,在鍾呂相遇處建八仙庵,延續至今為西安市內最大的宮觀。《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則引呂巌‘自傳’,說他是京兆(今西安市)人,在華山兩遇鍾離權,得‘延命之術’、‘金丹之妙’。鍾離權的內丹術傳授,道書載有多人,但可信者僅呂巌一人,鄭樵《通志》卷六七著錄有鍾離權授呂公《靈寶畢法》十卷。呂巌傳授則較廣,據南宋李簡易《混元仙派圖》,有施肩吾、曹國舅等二十三人,其中麻衣道者曾活動於華山,為陳摶之師;又有劉操,是全真道北五祖中第四祖。 劉操,燕地廣陵(今山西廣靈)人,一說大連人。據《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四七,劉操曾在燕主劉守光朝廷做官,因遇道士以危卵相喻,辭官入秦,改名玄英,號海蟾子。遇呂巌,得金丹秘旨,‘自此往來終南、泰華間,復結張無夢、鍾放,訪陳希夷先生,為方外友。’劉操在終南、華山得內丹術後隱於代州(今山西代縣)鳳凰山。道書說他於宋天聖年間(1023~1032)遊歷名山,下傳弟子有李練等七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張伯端。 金正隆年間(1156~1160),北宗創始人王重陽在終南山一帶先後三次遇道士傳授修道秘訣,第二次所遇暗示為呂洞賓,第三次自稱為劉海蟾え。所以,王重陽便以鍾呂劉傳人自居,作詞說:‘正陽的祖,又純陽師父,修持深奧,更有真尊。唯是劉海蟾,同居三島,弟子重陽侍尊玄妙。’又作《了了歌》說:‘漢正陽兮為的祖,唐純陽兮做師父,燕國海蟾兮是叔主,終南重陽兮弟子。’ぉ從鍾離權點化呂洞賓,到張伯端傳《悟真篇》與石泰,再到呂洞賓、劉海蟾授徒王重陽,其間經歷了將近四百年之久,具體人物的歷史真實性顯然值得懷疑。但是,在終南山—長安一帶發生的這一系列傳道現象,卻反映出在這一地域內丹學術的源遠流長。 三、漢水流域:融匯南北文化的過渡區 終南山(今統稱秦嶺)歷來是我國的南北地理分界線,從戰國前期的秦楚之爭,到宋金的南北分治,大體都以此山為界。山南距山北雖然祇有四百里之遙,而自然景觀與民情風俗卻大異其趣。經過兩千年的政治與文化的交流和踫撞,山南的漢水流域成為名副其實的南北文化的過渡帶。在道家和道教領域,其文化的過渡作用更加明顯。 漢水流域的文化內涵以荊楚文化和巴蜀文化為主,而道教正是主要從這兩種文化裡孕育出來的。在《莊子》中講述有子貢遊楚、在漢水之陰遇丈人抱甕灌園的故事お,它體現了道家自然無為的根本精神。據清人茹金《重修丈人亭灌台碑記》,這個漢水之陰地屬今陝西漢陰縣,灌台遺跡早在漢唐就已出現。早期道教的神仙傳說,既體現了道家對美好人生的追求,又融入了巫鬼文化的成分。西漢末期,神仙故事就已經彌漫在漢水流域。今存最早的道教碑石之一《仙人唐公房碑》(東漢刻立)在漢水岸邊豎立了近兩千年,此碑所述西漢居攝年間(公元618年)西城郡吏唐公房追隨仙人李八百修道,‘一人得道,雞犬昇天’之事か,即發生在今漢水上遊的安康、漢中一帶。 漢陰丈人和唐公房是否確有其人雖然值得懷疑,但這兩個故事所反映的文化現象卻在漢水流域歷久不衰。據桓譚《新論》,西漢元帝(前48~前33年)時,漢中道士王仲都應詔入朝,曾在長安昆明池畔表演耐寒術,成為現存文獻中第一個被稱為‘道士’的方士ˍ這一記載也反映了從方士到道士的轉變過程。《歷世真仙體道通鑒》說王仲都修道於梁山,又有耐熱術。西漢時,漢中郡治設在今安康市,梁山則在今漢中市境。最早的‘道士’出現在漢水流域,有著文化傳承的必然性。從西漢後期個別‘道士’的修持活動,到東漢年間已經形成為一股強大的社會勢力。東漢末年,張修在漢中一帶大行五斗米道,其基本隊伍乃是巴蜀少數民族,其傳道方式頗具巫鬼色彩が。到張魯統一米道各部,在漢中建立政教合一的割據政權時,宗教活動內容就大大增加了道家思想,尤其是老子的思想。張魯撰《老子想爾注》對《老子》進行神學化的解釋,促使原始道教向理論化方向發展。自西漢初以來道家思想在關中地區的大力傳播,必不可免地越過終南山,影響到巴蜀地區,將《老子》引入宗教,顯然是張魯多年受道家文化燻陶的結果。東漢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率大軍攻佔漢中,張魯率眾投降,五斗米道眾隨之北遷關隴和華北,五斗米道所具有的巫鬼遺風也隨之傳播到北方廣大地區,神仙信仰成為道教的長久特色,天師道成為道教各宗派的源頭。分佈於長安地區的天師道眾中,在魏晉時期湧現出一批道教世家き,使得終南山—長安一帶成為新道派的搖籃,歷北朝至北宋,樓觀道盛行朝野達六個世紀。 在五斗米道北遷以後的歷史長河中,漢水流域同終南山北的道教文化交流也一直沒有中斷。 唐代呂的足跡遍及漢水流域,五代陳摶由武當山移居華山,元代全真道入居武當,明代諸帝在漢水流域和終南山尋訪張三豐,都堪稱道教史上的大事。所以說,在道教文化的傳播方面,漢水流域確實起到了過渡與融合的作用。 四、紫陽縣:南宗始祖的永久紀念 以道教著名人物的名號做縣名的,在我國版圖上可謂鳳毛麟角,陝西紫陽縣即是其一例。張伯端一生探究內丹之謎,走遍了大半個中國,但當他得到秘傳之後,主要的修煉和傳道地區集中在秦隴一帶。陸詵之孫陸思誠在《悟真篇記》中說:‘張平叔先生,天台人,少業進士。坐累,謫嶺南兵籍。治平中,先大父龍圖公詵帥桂林,引置帳下,典機事。公移他鎮,皆以自隨。最後公薨於成都,平叔轉徙秦隴。久之,事扶風馬默處厚於河東。’這裡所說‘轉徙秦隴’是在赴河東見馬默之前,與《神仙通鑒》所說‘擇興安之漢陰山中修煉’為同一階段。具體修煉之地,《神仙通鑒》認為是在漢中紫陽縣。《神仙通鑒》是清代的作品,上距北宋年代久遠,難以作為確證。但該書所記,亦不會平虛而論。就現有資料來說,這一指認至少有如下三條理由: 第一,漢水流域作為道教文化的重要源起之地,張伯端從川楚就近探訪,相機尋找隱居修煉之地,符合常理。陸思誠所說‘轉徙秦隴’,也包括了這一地域; 第二,明正德年以前,今紫陽縣地屬金州(治在今安康市)。正德五年(1510),因平定流民起事,為加強對巴山老林的管理,在今紫陽縣城處設堡,七年(1512)昇為縣\皆‘以紫陽真人修煉之地,故名’ぎ。當地的許多地名、物名,也冠以‘紫陽’之名,如紫陽灘、紫陽溝、紫陽洞、紫陽茶、紫陽橘、紫陽竹、紫陽石等,隱含著張伯端在此修煉的諸多信息; 第三,明代設縣之前,當地已有若干文獻和實物材料反映張伯端修煉的史實。在紫陽洞前的江畔石壁上,有宋代元豐年間遺留的‘有仙則名’摩崖石刻;元人楊奐寫有《紫陽閣》一詩,收在康熙《紫陽縣新志》裡。所以,清人徐元潤在《金丹四百字碑跋》中記載:‘紫陽縣南岸瀕漢水有甕兒山,山有石洞,宋時紫陽真人張平叔修道處。邑人即其地奉真人像祀之。’く這些零星材料說明,張伯端離開修煉之地後不久,就有好事者為他做標記,到元代已有了紀念性建築物。因此,明廷以‘紫陽’命名,絕非基於道聽途說。 此外,從自然地理位置來看,紫陽洞也確屬良好的隱修之地。它地處漢水南岸,漢水上遊的最大支流任河在其旁與漢水合流,形成終年色彩斑斕的‘鴛鴦水’。沿漢水向東,可乘船至荊襄、武當;循任河谷道行,可翻越巴山進入巴蜀;西距漢中,也不過數百里行程。便利的交通能保持信息的交流。這一帶又是唐宋時期著名的山南茶區,貢茶毛尖品質優良,實為隱居修煉的飲料佳品。兩江匯流形成的‘鴛鴦水’奔騰交激,亦可為內丹修習提供極為清爽的環境,此種物理現象也是內丹學術語‘陰陽顛倒’的情景例證。 由於歷史上的戰亂和現代的長期貧困,張伯端的隱修之地一直處於默默無聞的狀態。建於紫陽洞前的紫陽閣歷經劫難,至‘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拆除。近年隨著漢江水庫中段鳳凰池水上公園建設的啟動,作為宗教活動場所的紫陽真人觀也開始復建,教內人士目為南宗的兩大祖庭之一;紫陽洞、紫陽閣的修復和張伯端學術思想的研究也已列上地方政府的議事日程,對南宗始祖的紀念將世代相傳。 注 釋: ヾゝ清徐道:《歷代神仙通鑒》卷19。 ゞ々張伯端:《悟真篇後序》。 ぁう元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48。 あ《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19、清仇兆鰲:《悟真篇集注》。 ぃぅ雍正《陝西通志》卷65。 い順治《扶風縣志•仙釋》。 ぇ《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45。 え元秦志安:《金蓮正宗記》。 ぉ《全金元詞》卷上。 お《莊子•外篇•天地》。 か陳垣等:《道家金石略》第516頁。 が《三國志•張魯傳》注引《典略》。 き《魏書•釋老志》。 ぎ康熙《紫陽縣新志•建置沿革志》。 く道光《紫陽縣志•藝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