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以為徑 經以載道
張繼禹:中國道協副會長
江西省道協會長
當代道教徒要更加重視道書經典的奉誦研習和整理收藏
欣逢盛世,中國道教協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道家道教研究中心、華夏出版社於1997年組織發起對道藏經典進行新的整理編校,這是繼明正續道藏經編纂以來新的一次大規模整理,是盛世修典傳統的繼續。本人有幸參與並受命組織這件為道教界和社科文化界關注的大事,這對我來說不僅是榮幸和責任,更重要的是使我對道藏和道教經書有了更多的瞭解和進一步的認識,在這幾年的參與中,所見所聞,不僅使自己從中增長了見識,也使我感到自己讀的經書太少,認識到作為一個道教徒當以經為徑,潛心習讀經書才是求道學道、修道悟真的根本,舍此別無捷徑。在此,謹就個人的所思所想,所感所得,敍述於後,和諸同學同道共勉。
一、經以為徑,經以載道
世界上的各大傳統宗教,都與其起源地區的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而各宗教又在自己的建立發展過程中積累起豐富的經籍,並有自己宗奉不二的經典。生長于中華沃土的道教,與華夏文化密不可分,既是三代以來傳統中國巫史文化的繼承者,更是道家文化的繼承和發揚者,不僅重視華夏固有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更十分重視經典經書的傳授、研習、奉誦和整理。在道教看來,道教經典的由來、傳授、奉誦等都是一件非常神聖的事情。《雲笈七簽》卷三《道教本始部》說:“尋道家經誥,起自三元;從本降跡,成於五德;以三就五,乃成八會,其八會之字,妙氣所成,八角垂芒,凝空雲篆。太真降筆,玉妃拂筵;黃金為書,白玉為簡;秘于諸天之上,藏于七寶玄台,有道即見,無道即隱。”三元乃由道的妙一之氣分化而在,既是經誥“從本降跡”的起始,同時也是“萬物斯備”的本源。按《雲笈七簽·道教三洞宗元》說是:“從乎妙一,分為三元。又從三元變成三氣,又從三氣變生三才。三才既滋,萬物斯備。”其三元分別是,第一混洞太無元,第二赤混太無元,第三冥寂玄通元。三洞之元,本同道氣,道氣惟一,應分為三。道教最高信仰的三清境三寶君就是三元的代表,分別是玉清天寶君,上清靈寶君,太清神寶君。他們各說了十二部經,成為道教尊奉的三洞三十六部尊經。秘而藏之,以傳授有道之君。誘俗修仙,從凡證道,顯揚道德,同契妙理,保命護身,化育群方。據《上清源統經目注序》載,洞真部《上清經》藏于上清宮,皆玄古之道,自然之章,起于九天之王,九玄道君命東華青宮撰定靈篇,集為寶經。太元真人茅盈曾師從西城王君,得傳此經。漢孝平皇帝時再度由西城真人于陽洛之山傳授給清虛真人王褒,褒又于晉成帝時授紫虛元君南嶽夫人魏華存,後由揚羲、許謐諸真相傳於世。據《道教本始部》載,洞玄部《靈寶經》,則是天真皇人于峨眉山授于軒轅黃帝,又天真皇人授帝嚳於牧德之台,夏禹感降於鍾山。其後是葛孝先、鄭思隱得而師資相承,授受不絕。據《三皇經說》,洞神部《三皇經》乃天皇、地皇、人皇三皇所授之經,自三皇八帝之後,其文亦隱。至晉武帝時由鮑靚于嵩高山石室得見,自盟而受,後傳于葛洪真人,相傳行世。祖天師立教布化,先獲老君降授靈寶之文,再得老君授以《正一經》及正一科術要道法文,並得《太平洞極之經》,尊奉《五千言》之文,且始開道門經炳穡之淵源,崇三洞,秉真一,正人心,福國家,益世教為宗旨。從上述及有關記載可知,道教經典之神妙、傳授之神聖、演道教化之重要,故而被信仰者奉為必須皈依敬奉的三寶之一,倍加珍重。
道教在創立之後,其所奉持的經典道書在傳行中日益增多,為使之真正發揮傳揚真道、敷衍大義的功用,為學道尋真者指明正確的途徑,並使之在傳承中得到積累和豐富,六朝以來,歷代的道門的高士都積極地對道教經典道書進行收集和整理。東晉葛稚川始訪搜天下道書經典,作《遐覽》著錄其目以傳存於世;繼有陸天師修靜廣集道書,刊而正之,以整緝遺蹤,提綱振紀。編撰《三洞經書目錄》,總括三洞。並著書強調,要以齋直整治心身,持定正一盟威禁戒科略,使民內修慈孝,外行敬讓,佐時理化,助國扶命。史稱其時道俗歸心,大敞法門。再有梁道士孟智周依據三洞作《玉緯七部經書》,所謂七部就是“三洞”及“四輔”(太清、太平、太玄和正一)。據《雲笈七簽》卷六所載,太清乙太一為宗,大道氣之所結,清虛體大,道乙太清輔洞神。太平以三一為宗,明六合太通為一,正平之氣斯行,道以太平輔洞玄。太玄以重玄為宗,崇玄之致,以玄為太,道乙太玄輔洞真。正一者,正以治邪,一以統萬,遍陳三乘。“夫七部者,蓋乃總道化之教方,統玄門之正典,包羅群藝,綜括眾文”。至唐朝開元年間,在三洞四輔體系架構下,道教的第一部經典總集《開元道藏》編纂得成,宋朝時又編纂成《政和道藏》,並在福州雕板刊行,其後金、元、明歷代皆有《道藏》之纂修,為道教各大名山宮觀所珍藏。歷代道教經典總集《道藏》的編修,不僅使道教不斷出現的道書得到整理和豐富積累,道教的教義教化得以傳揚,也為我國積累了一份豐厚的遺產。《道藏》所集經書,內容豐湛,涉及到哲學思想、天文地理、文學藝術、衛生健康、道德教育、科學技術、民俗觀念等我國社會歷史文化和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寶藏,讓今天的我們還引以為豪。
在道教看來,道以典籍的行世,事實上經歷了一個由聖到凡的過程,因而,她的行世不僅是文獻典籍的豐富,而且給人們留下了一個由凡俗通達到神聖的途徑。修學者只要潛心參究,便可尋真得道,超凡入聖。《洞玄靈寶齋說光燭戒罰燈祝願儀》說:經者,由通之徑也。《雲笈七簽》卷九中亦說:道學七經。經者,徑也,由也,常也,成也。徑直易行,由之得進,常通不塞。六朝以後,隨著道經得以系統的整理,道教經籙授受的傳統得到繼承並受到高度重視,道經作為學道修真的途徑的重要性在道門也得到了落實和強調,修道者在道門的道階品秩與參究經書多少有了密切的聯繫。《三洞修道儀》說:
凡初欲學道,先到師門受訓,性情稍淳後授三戒五戒,稟承戒律稍精方可得求入道,再經過一個階段始可入靖誦經,思神行道,次後不選年代,經業轉精方參洞經,詣三師請授正一盟威錄,授正一法文諸經;而後進階為洞神道士者必須參學洞神十二部經;進階為高玄道士必須參究道德、西升、玉曆、妙真、寶光、枕中諸經;進階為升玄道士必須參究明真、玉匱、升玄諸科儀經卷;進階洞玄道士必須參究靈寶洞玄諸經;進階為三洞道士則必須接受三洞經教、九真科法;再進則為大洞道士,應為得道者。由此可見,學經多少不僅是學道階的途徑,也是衡量道行深淺的標準。是故《正一修真略儀》說:修真之士,既神室明正然,攝天地靈祗,制魔伏鬼,隨其功業,列品仙階,出有入無,長生度世,與道玄合,故能濟度死厄,救撥生靈,巍巍功德,莫不由修奉三洞真經、金書寶籙為之津要也。
道教的經書雖然包羅至廣,但她所要闡明的則是其信仰核心—神仙之道,也就是說,經典的編纂和經典體系的架構都是圍繞這個信仰體系的,否則就不是道藏。道教徒參學研習道經的目標就是要學道悟道、修道證道、傳揚大道、度己度人、福國裕民、最後成為得道合道的神仙,是謂經以載道。比如三洞義旨,《雲笈七簽·三洞經教部》說:三洞者,洞言通也。通玄達妙,其統有三,故雲三洞。又說:三洞經符,道義綱紀。修服者因茲入悟,研習者得以還源。謂修學之人,始入仙階,登無累境,故初教名洞神神寶:其次智漸精勝,既進中境,故中教名洞玄靈寶;既登上境,智用無滯,故上教名洞真天寶也。從上述的一段經文中我們可知道,三洞經書乃是通達於玄妙之道的,只是洞神、洞玄、洞真各部所妙化的道的境界不一樣而已。從社會的現實和修道者的實際來說,道書中所闡述的天人哲學和長生度世的道理無不發人深思,給人啟迪。《度人經》說:仙道貴生;仙道貴實。可謂直發道旨。經中並告曰:無文不光,無文不明,無文不立,無文不成,無文不度,無文不生。可見經書的極聞風而動重要性。《度人經》要求信行道者,不殺不害,不嫉不妒,不淫不盜,不貪不欲,不憎不自,齊同慈愛,咸行善心。《道德經》則說:道者,萬物之奧。又曰:道生之,德畜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為何是萬物之奧,萬物又為何莫不尊道而貴德?唐著名道士吳筠曾作《玄綱論》闡述其要說:道者,虛無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德者,天地所稟,陰陽所資,群生不知謝其功,百姓不知賴其力。又《道德經》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清靜經》說: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太上感應篇》中說: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總之,在經典中,道德性命之學、長生度世之妙等等無不備載。作為道教信仰者,必須參究道經,才能明瞭信行修煉、教化濟人的要義,否則就難以繼承發揚自己所信仰的事業。吳筠在《玄綱論》中曾說:道雖無方,學則有序,故始於正一,次於洞神,棲於靈寶,息於洞真,皆以至靜為宗,精思為用,齋戒為務,慈惠為先。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在《道門十規》中亦說:若元始說經,當以度人上品為諸經之首:靈寶說經,當以定觀、內觀為要;太上立教,當以道德、日用為規;內而修己,則虛皇四十九章經、洞古、大通、生天、清靜諸經最為捷要;外而濟世度幽,則黃帝陰符經、玉樞、北斗、消災、救苦、五廚、生神諸經,玉樞、朝天,九幽諸懺,是皆入道之梯航,修真之蹊逕。並說:經以斂心,經以著念,使晨夕能焚誦不輟,消除魔障,增廣道緣。為此,道門還專門編輯了日常誦習的功課經供信仰者誦習奉持,並強調是以功課為課己之功。
由上可知經典在道教中的極其重要性,《雲笈七簽》卷十所引的經文中說:夫守道之法,當熟讀諸經。並說:夫道者,謂道路也。經者,謂徑路也。行者,謂行步也。德者,謂為善之功德也。法者,謂有成道經,可修讀而得道也。謂有成道路之徑,可隨而行之。作為一個道教的信仰者或研究者,要想真正地弘揚和研究道教就當潛心研習經書,了而悟之修身護命以度己,得而發之以啟迪世人。也只有皈依、日誦、參究,持之以恆,才能如《高上玉皇心印妙經》所說:誦持萬遍,妙理自明。
二、 重視道書經典的整理,傳揚道教文化
道書經典的整理,往往是道教文化承傳和發展的又一個新的開始,這種承傳和發展又往往帶來道教新的興盛局面,唐代《開元道藏》的纂修,不僅使道教的經典體系得到確立,而且使道教的思想文化得到空前的豐富和繁榮,道教因此而興盛。元《道藏》的重修,再度促進了道派和道教文化的整合,開創了道教發展的新局面。明朝正、續《道藏》編成,道教也曾出現“中興”氣象。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四十四代天師張宇清、五十代天師張國祥相繼領銜編修《道藏》,既綜括各派道書,也使各道派凝合成一個文化共同體,使道教的文化精神又重新被激揚起來,歷史地看,編修《道藏》與道門中興,似乎具有一種必然聯繫,編修《道藏》既是一件文獻整理工作,也是一項道教文化自我整合的系統工程,也只有不斷經過文化意義上的整合,才能夠以規範化的經教體系宣達教旨,既以經術造士,同時也凝聚起厚實的發展張力,從而站在道體大全的精神高度,發暢道俗不一不異宗教真諦。通過整合,一方面使道教在複歸於生活的道路上中興,另一方面也使道教在複歸於生活的進程中昇華。
現存明《道藏》的刊行流傳,至今已有四、五百年。當代道教既受惠於先彥,擁有這份豐厚的文化遺產,同時也面臨著弘揚道教精神和道教文化的時代機遇和新課題。近年來,道教在宗教活動規範化以及自身文化建設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教外學術研究、社會各界人士對於道教的理解和文化認同,也日漸深化。這種種跡象都表明,道教正迎來一個發展和弘揚的時代機遇,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就將使我國傳統的道教文化再度得到復興。究其所以,一個顯而易見的原因當然是健康而開明的社會環境、教內外有識之士的共同努力。而另一個潛移默化的原因,則是道教以其悠久歷史所積累的人文價值資源,正適合當代社會人們對於精神家園的渴求。道教追求自然、純樸、自我修養以及精神超越的教義,可以舒緩現代化進程中所難以避免的心靈緊張、逼仄,從而調整生活方式,豐富生活的意義。可以相信,經過教內外有識之士的共同努力,在吸收當代社會文明成果的基礎上彰顯出道教內在的人文價值,必能鑄造出更加恢宏的道教文化復興,為社會民生作出符合時代新精神的偉大貢獻。
在當今這樣一個“全球化”時代,不同的思想文化之間需要進行交流,展開對話,而交流和對話需要有道教參與,這是由道教自身的文化價值所決定的,也是由中國的國際地位和道教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所決定的。隨著華夏民族的復興,她在國際舞臺上必將承擔更多的文化責任,而華夏民族的傳統文化,誠如魯迅所說,“根柢全在道教”。毫無疑問,華夏民族在未來世界中的文化責任,要靠她自身經濟發展和精神創造來完成,而精神創造必須吸收傳統的滋養。道教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綜合載休,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必將成為中國承擔其世界文化責任的重要力量。這一點已成為海內外社會賢達的共識,所以近年來,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際的思想文化論壇上,道教都擁有其參與交流和對話的獨特席位。隨著研究和理解的深入,社會各界人士越來越明確地意識到,道教對於解決文明衝突與融合問題,具有其獨特優勢。正如道教史已經證明的那樣,她一方面擁有豐富的文化個性,堅持本來民族之地位,另一方面又飽含虛融通達的精神氣質,站在道體大全的宇宙意識高度,吸收各種異質文化以進行不斷的創新。這兩個方面相輔相成,被史學家陳寅恪概括為“道教之真精神”。對於當代的思想文化交流,這種真精神具有極大的啟示意義。
誠然,要推動道教走向更加恢宏的文化復興,推動道教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更加豐富的思想文化內涵參與交流和對話,參與現代社會的文明建設,還需要我們付出更大的努力。在現階段,尤須致力於道教文化的基礎建設,以厚積薄發之勢,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這是道教文化發展所面臨的時代新課題,也是我們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為此,既要對道教的文獻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又要通過梳理和整合,啟動起內在的文化活力。謹結合《中華道藏》的整理情況談一些想法,以期大家對道書經典的整理編纂進一步重視。
(一)《道藏》素稱秘笈,雖薈集了涉及中國古代文明的各方面資料,內容極其豐富,但由於流傳未廣,史料價值尚有待發掘。按照教內傳統,通道雖無尊卑,悟道卻有先後,所以從清信弟子到三洞法師,各品階道士研修經典,都要遵守循序漸進的規範,將進德與修業結合起來,隨著自身的修持境界,求授相應的經錄,從而潛思涵詠,完養道化。這一套規範化傳統,對於推動教內修持,清正道風,沙汰偽濫,確曾發揮過極為重要的作用,所以通過正規途徑傳戒,授籙的道士,大都能諳熟本科經典,依科行持,躬履實踐。但由於典籍推傳未廣,對於教內教外的文化發展,都是一個制約因素。就教內而言,相對封閉的運行體系不利於思想文化的交流,從而見賢思齊,與時俱進,也不利於道教接受社會發展的檢束,從而保持常規性的文化補充和調整,所以教內多懷素抱樸的有德之士,也不乏精通本教經義的碩學之士,但融貫內外的人才卻時感不足,就教外而言,一些人士或未及深明參究,對道教難免有各種猜測和誤解,甚或詬病之。這種狀況雖無所損益於道真,但卻會妨礙對於《道藏》文獻資料的開發利用,也妨礙了對於道教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的深切理解。正如許多學者明確意識到的那樣,不發掘《道藏》之秘笈並對道教文化展開系統研究,就不可能勾勒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完整圖景,對於中國文化發展的內在機制、根本精神的認識,也很難達到應有的深度。這些制約因素,在社會文明高速發展的當代,日益嚴重地凸現出來。相應地,通過對道教經書典籍進行盡可能符合現化文獻整理方法的梳理及編校,開放《道藏》所藏的經典秘笈,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建構道教文化的開放體系,應是勢在必行。
(二)《道藏》又被公認為是難懂的古典,其所以難懂,首先是因為《道藏》的分類、經目、體例等,都與道教的信仰體系以及經教體系緊密聯繫在一起。倘若瞭解道教的信仰體系及經教體系,則於其分類、經目、體例等,皆能一目了然,於其措置未當之處,亦自能甄辨鑒別,反之,則不得其門而入,如墜五媟炩部C道教經典,歷來就有三洞四輔之分,合稱七部。三洞為三清道祖所演說,洞真部經目多稱“元始”或“元始天尊”,如《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元始天尊說得道了身經》等等;洞玄部經目,依常例多標識為“洞玄靈寶”,如《洞玄靈寶九天生神章經》、《洞玄靈寶道要經》等等;洞神部經目,則每稱“太上”或“太上老君”,如《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太上內丹守一真定經》等等。在道教史上,經目既標識每部經典在三清信仰體系及三洞經教體系中的歸屬,也表明道士傳度授經之系統。三洞又各分為十二部,如三清所說經典稱“本文”,詮解“本文”的注疏稱“玉訣”等等,亦自有其體例。四輔乙太清、太平、太玄輔三洞、正一總括諸部。這一套體系結構,南北朝時便已形成,既代表了道教之信仰及經教的整體性,也是道教對各新生道派進行文化整合的基本框架,所以歷代相沿弗革,直至明《正統道藏》。但另一方面,由於道教是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而發展的,每一個時代的玄門法嗣都有自己以道為根旨而進行的文化創造,故南北朝以後所出經書文化論實際上比此前更豐富,而謹以七部體例應用於圖書分類,則有諸多不便之處。南北朝末編纂的道教類書《無上秘要》,便創制出新體例,即“義類品例四十九科”,凡二百八十八品。北宋張君房採擷《大宋天宮寶藏》之精華編輯道教類書《雲笈七簽》,既遵七部之制,故題其書曰《雲笈七簽》,又於書內分出三十六部類,以類相從,彙集成編。所以,如何既遵循七部體例,又根據後出道書的實際情況進行必要的分類調整,是編纂《道藏》時所要解決的一大問題。明《正統道藏》在這個問題上就遇到部分經書的歸類煩難的問題,以至義類也難明晰。此次編纂《中華道藏》,在遵奉道教信仰體系、經教體系的前提下,充分吸收當代道教研究的成果,對全藏經書重新分類,合成七部,即三洞真經、四輔真經、道教論集、道法眾術、道教科儀、仙傳道史、目錄索引。每部經目,所道派流系及可考時間依次排列,派系及時間未明者依義旨相類從,庶幾綱目清朗,便於查閱,也為教理、道派、方術、科儀等各方面的深入研究奠定可資參考的公共平臺。
(三)明正、續《道藏》資料來源不一,部分經書出於宋元《道藏》,具有較高的文獻版本價值,也有部分經書出於民間抄本,其中既保存了為數不少的殘卷、佚文,也存在錯頁、文字訛誤等各種問題;正、續《道藏》之外,又有諸多考古發現、金石資料、敦煌道經等等。我們應系統整理這些資料,也有必要按照現代的學術規範進行校勘。這是一項專業要求很高的工作,既要符合古籍整理之常規,又須兼顧道教典籍之特例,如雲篆符圖等文獻,就須依教傳統保存其“真跡”,俾存古人之舊。至於明版《道藏》之殘卷及譽抄刻版之訛誤,則援用敦煌道經等資料予以合校,即使一些重要典籍略成完帙,如《太玄真一本際經》、唐道士李榮《道德真經注》等等,更增補了部分明正、續《道藏》未收錄的重要經書,如《老子想爾注》、葛洪《神仙傳》、范應元《道德經古本集注》等等,校正了諸多道經的文字訛誤。這是當今我們進行道經整理所必須要做的工作,以更好地承傳道教文化。
(四)古今時代不同,對於知識的態度也有封閉與開放之異,而道教對於知識的態度,質而言之更符合現代精神。《太平經》說“書之為法,著也,明也。天下共以記事,當共所行也,可以記天下之文章也。故文書者,天下所當共讀也,不為一人單獨孤生也。故天下共以記凡事也,聖人共以記天地文理,賢者用記聖人之辭。凡人所當學而共讀之,乃後得其意也。”從某種意義上說,《道藏》及其所有經書所記載的中國古代文明,是整個華夏民族的共同創造,這不僅是道教界,同時也是整個華夏民族乃至全人類所共同擁有的文化遺產。只有高度重視道書經典的整理,由社會各界來共同發掘《道藏》文獻寶藏的價值;另一方面,我們應在經典系統整理的基礎上,在認真參學研讀的前題下,注重經典所載的道教教義思想的繼承和發揚,通過注疏、立論和講經等形式發揚道教教義,讓更多的人瞭解道教,啟迪人生,利益社會,並在繼承的基礎上建立起符合時代的教義體系,啟動道教文化應有的活力,以使之在當今社會中更好地發揮積極作用,這也是推動道教與現代文明相適應、推動中國傳統文化與世界性的現代文化相結合的必然選擇。
經以為徑,經以載道,我們必須皈依奉誦不怠,潛心參究,修持自我,闡揚道教。同時更要高度重視對經書典籍的整理和珍藏,注重教義思想的發揚,為社會的文明進步作出新的貢獻。這是繼承和發揚道教優良傳統的根本所在,也是踐行生活道教的意義所在,更是促進道教與時並進,積極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需要,是道教在新的世紀堨眸楊抩痤o暢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