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gif (3505 bytes)

踐行生活道教德臻人間仙境

關於道教與現實社會生活的探討

 

張繼禹: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

 

  世界上的每一個民族,都有本民族共同的生活經驗,都有本民族共同的生活經驗的記憶。這種共同生活經驗的長期積累,往往凝結為該民族特有的宗教文化。宗教作為各民族最初的文明形態,對人們的生活方式、社會制度和倫理規範的形成產生巨大影響。事實上,宗教曾是早期人類歷史上最普遍的一種生活方式,後來仍然影響著廣大民眾,而且與社會生活保持著廣泛的聯繫。道教作為中華民族固有的傳統宗教,由本民族的原始宗教和夏、商、周三代禮樂文明等直接發展而來,因此,道教不僅蘊含著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共同的生活經驗記憶,而且將這些共同的生活經驗和記憶昇華為相對獨立的信仰和教義體系,以適應時代發展的文化張力,積累起深厚的生活智慧,以開明通達的文化態度,彰顯出對於現代生活的價值。

  面對21世紀,世界各種文化和宗教都在進行著承繼傳統、面向當代的討論,以期在當今的社會生活中發揮各自應有的積極作用。反思中國的道教,我們以為,道教作為一個重人貴生的宗教,更加重視現實,關心社會生活,所以對於生活也更有著深切的體悟,具有出世而入世的生活態度、生活方式、生活情懷、生活追求,對生命存在形式與意義也別有洞見。強調仙道要在樂生與濟世,修行要從盡人道開始以致仙道。也就是說要在生活中修道,在修道中生活,通過這樣的人生修行之路來達到合道永遠、成仙得道的追求。一代龍門宗師王常月曾說:欲修仙道,必修人道;人道未修,仙道遠矣。為此我們提出“生活道教”的理念,以繼承和發揚道教優良傳統,進一步推動道教更好地適應當今社會。所謂“生活道教”,就是要在發揚愛國愛教、仙道貴生、慈愛和同、濟世利人等優良教義思想的基礎上實現道教關愛現實、利益人群、傳揚真道、福臻家國、修道成仙的價值理想。將道教信仰落實於生活,將道教精神圓融於生活,運用道教的智慧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各種困惑,從而覺悟人生,昇華人生,圓滿人生。生活道教指的是生命形態的全部,包括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所以,它不僅是道教徒的生活方式,而且在當今人們的社會生活中,同樣也有著重要的價值。

  一、生活道教是道教的固有傳統

  道教教團的創立至今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他的建立與發展無不以德臻人間仙境為現實追求,以成仙得道為終極目標。所以,道教總是站在關注社會現實的基礎上,洋溢著關愛民眾生活的情懷,積極地以其富於生活智慧的義理和追求美滿生活的信仰來協調人們的生活、利益社會人群,傳揚真道,並始終不渝地堅持這一宗旨,從而形成了自己的固有傳統。

  第一、道教的創建傳揚了真道仙道,歸導了人們的生活。我們知道,道教教團組織出現的東漢時代,社會動盪,思想文化也正在發生著深刻變化。傳統的禮樂制度,原始宗教的信仰和習俗,正處在激劇的變化之中。傳統意義上的“巫”已不復存在,而巫祝之術卻流行鄉里,借鬼神之事,建立房祀,弦歌鼓舞,烹殺六畜,酌祭邪鬼,熒惑百姓,受到當時社會賢達的批評。早期道教經書《三天內解經》中說:“自從漢光武以後,世俗漸衰,人鬼交錯。”為不失傳統且又利益風化,適應民情且又傳揚真道,道教教團的初創者倡導以正一之道、三天正法伐誅邪偽,整理鬼(故)氣,統承三天,佐國育民。所謂“真道”即太上所授正一之道,它要求“民不妄淫祀他鬼神,民人唯聽五臘吉日祠家親宗祖父母”。提出神不飲食,師不受錢;以清約廉恥治民,教人懺悔思過,誠信不聽欺妄;貴重精神,清靜為本;百行當修,萬善當備;通道守誡,結志求生等教化之說。並以治病及義舍濟窮為實際行動,開展社會救助,教人奉習《道德經》,奉持正一法文。道教初創者所提出的這些教化主張,都是從當時社會現實和人們的精神需要出發的。其中既有對傳統的繼承,又賦予了新的教化內容,以生道即仙道、真道改造原有的巫鬼之道,建立起神仙道教基本的信仰宗旨和教戒內容,既確立了傳揚道教的文化方向,也對社會風氣產生了積極影響。道教早期經典中記述的有關“剪除諸鬼,令諸鬼舍邪歸正,歸神仙道,求學長生”等內容,便是對這一改造進程的歷史反映。傳說中的張道陵天師與六天魔王鬥法等,就是這一改造進程的社會反映。從根本上說,這一改造進程之所以取得成功,就因為它既承繼了華夏固有傳統,又因應人們的生活需要,適應社會發展的方向。由此可見,早在道教創立之初,就通過推生道以益民、祛巫道以敦俗的行教方式,確立了利益民生的宗旨。《大洞真經》說:“仙道樂子生,鬼道樂子凶。但聞貴生道,不聞鬼道隆。”《度人經》說:“仙道貴生,無量度人。”都是對這一宗旨的闡釋和概括。

  第二,以道為最高信仰,以成仙得道為理想追求的神仙道教,使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精神世界也有了更廣闊的空間。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是生化宇宙萬物的源泉,是人生的最高準則。道教修持修煉的最高目的即人生終極目標是“成仙得道”,神仙既是“道”的體現,也是人生最美好的追求。“道”之精永恆常存,是天地萬物生生不息的源泉活水。道之為“神”,既至高至尊,又潛移默運於萬物之中,無處不在,無處不有;道的精神品格體現為“仙”,不僅永恆,獲長生久視,而且逍遙自在,無憂無礙。這一以“道”為核心的神仙信仰體系,在道教創立時期就已大體形成,如《老子想爾注》說:“一者,道也。……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在後來的發展中,又得到不斷豐富,因此,道教也被稱為“神仙道教”。神仙道教不僅確立了以“三清道祖”即“道”為最高信仰,以“玉皇大帝”即天(天法道)為尊神的信仰體系,神仙世界的美好和神仙生活的逍遙無礙,也給人生提供了一個更大的生活空間,一個更高的理想追求。道教認為,只有得道才能成仙,所以人生應當學道、修道、行道、奉道、悟道,以道的體性為典範和追求,生命與道合一,理想與道合一,“道”的體性給人們生活提供了一個基於生活利益生活而又高於生活的價值理想。人們也由此活得更加瀟灑,在進退維谷中,在功名利祿的纏擾中得以自如解脫,並從中真正體會到“寧靜致遠”、“有容乃大”的人生意境和寬廣胸懷,精神世界有了更美好的人生理想。在中國歷史上,從竹林七賢之曠達、李白詩境之調適而上遂到尋常百姓的生活智慧和生活情趣,無不受到道家和神仙道教的影響。

  第三,功德成神觀既因應人們的傳統生活習俗,又整合提升了人們的樸素信仰理念。“神”的信念在中國人的觀念中可謂日久積深,有關神仙和鬼神的故事人人都知曉一二,祭祖敬神的活動已成為人們生活和社會活動的一部分。基於這樣的傳統和現實,道教在道的信仰體系內對神的信仰和理解作了闡發。一謂神妙不測之謂神,二謂人身百骸皆有神,三謂功德而成神。神妙之神以示神無處不在,無處不有,是所謂頭頂三尺有神明,曾對中國人的生活產生過深遠影響,以教人正心處身,不著邪見。人身之神是讓人們珍愛生命,注重持身養神,以至形神合同,祛病延年,對人們認識人生和生命的意義產生了重要影響。功德成神則更具有社會的和生活的意義,與華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古老的鬼神觀念及神道設教的傳統觀念,正是在功德成神觀的影響和改造中得到整合與引導。所謂功德成神,既源於人們樸素的信仰和生活,又在道教的信仰體系中得以彰顯。中國歷史上許多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為人民建功立德的仁人志士,如華夏人文之祖黃帝炎帝,如海上保護神媽祖,如茅山的三茅真人、淨明道的許遜真人,藥王孫思邈等等,由於他們為中華民族和百姓的安寧、幸福及健康作了許多好事,所以深受百姓的崇敬和信仰,於是百姓自發地把他們供奉於殿堂,以香火祭祀,表達自己的緬懷之情,齋醮祈願他們利濟蒼生的精神像燈燭香火一樣永不熄滅。同樣有功德於民的地方神還有許多,他們都是歷史上的真人真事,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百姓也就自發信仰供奉,並由此形成了諸多廟會和與道教密不可分的傳統節日活動,如三元節和三元會等,從而道教的教義更加深入人們生活。道教則在這樣的自發信仰的基礎上,對人們的信仰活動進行了必要的規範整合與引導,注重立功積德的教化,並以這樣的人與事為典範,教人不僅要敬拜之,更要從中學習如何做人,使自己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能利濟他人的人。道教的這一功德成神觀是以民族血脈為基本、以人文精神為紐帶的,在華夏民族的社會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產生了積極影響,起到了潤澤民德、利益民生、凝聚民心、高尚信仰的目的。

  第四,修身濟世、裨益生活、裨益世教。

  人的生老病死,人生的情趣和精神歸宿,人的操行和社會的道德規範等等,都是道教所關心並以其教說積極倡導的內容。葛洪在《抱樸子》中說:“欲求仙者,要當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務方術,皆不得長生也。”這既是生活道教的基本要素,也是道教修身濟世的基本教義,主旨則是強調個人修行。首先,是要通過有效的持行教戒,檢束自己,以戒除邪惡之念,誠信為人;繼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積功累德,打通名利關、色欲關、自滿關、妄想關、榮貴關、窮困關、詭詐關等人生關節,淡泊名利;做到不殺不害、不嫉不妒、不淫不盜、不貪不欲、齊同慈愛。對社會,道教強調要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信婦貞、兄敬弟順;要樂人之吉、湣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窮、慈心於物,像水一樣利萬物而不爭;進而達到行清靜、行無為、行知足、致虛極的境界。祈願的是國泰民安,風調雨順。走的是一條檢束自我、修煉自我、完善自我、濟世利人,祈願和平的修行之路。概而言之,是要以德為本,由德而上升為道。也就是說只要多行善舉,積功累德,清靜身心,體道自然,人人都有受人尊敬,升為神仙的可能。道教的這種著眼於社會現實的濟世利人的教義,貫穿於道教的全部歷史進程,從天師道、太平道到上清、靈寶諸宗,莫不奉為圭臬,以致後來的淨明道提出“忠孝神仙”,全真道強調行真功踐真行、苦己利人等,而唐宋以來大量勸善書的出現正是這一教說的社會反響,是所謂道一風同。道教所行教化莫不以服務社會現實和人類和諧為根本,並貫徹到經典經書、齋醮儀范、修持煉養、道法教戒、祭拜神明以及神仙傳說乃至道教徒的行住坐臥、生活起居等方方面面,開導人們入世應世以出世,注重社會的和諧,人民生活的和諧。從而為現實社會的和諧穩定,為導正人與人、人與社會等各個方面的關係,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是社會現實和人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助力。史載長春真人西域面見成吉思汗勸其止殺愛民,就是最好的例證。所以歷代的許多帝王都說道教乃道德之宗,以清靜寧民,遵和崇正,利濟群生,有益世教。

  第五,近現代道教界發揚道教優良傳統的成就是生活道教的前奏。清代以來,傳統的道教因自身的保守和外界的衝擊,對社會生活中的積極作用減弱,形象受到損害,被某些人說成“充滿了驚人的迷信,極少學術價值”。雖然當時也有一些有識之士,對道教的文化底蘊和文化精神作出了深切理解和中肯的評價,如劉師培、陳垣、陳寅恪等,陳攖甯先生更是積極倡導道教的仙學和道教的學術文化精神,以期通過仙學來發揚道教文化,利益人民生活,一些道教界人士也作出了自己的努力。但均因時世未濟沒有取得應有的成果,以至道教之真精神鬱而不發。但誠如魯迅先生所說: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道教作為中國固有信仰已深入人民的生活中,所以民間的信仰活動依然相當普遍。現今國家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古老的道教得到了新生。道教界在人民與政府的關心下,於1957年成立了全國性愛國道教組織中國道教協會,實現了全國道教徒祈盼已久的願望,促進了全國道教徒的團結。特別是在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國道教協會在團結聯繫、規範引導、發揚道教優良傳統和學術文化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當代許多高道積極闡揚道教優良教義和優良道德,以促進道教健康承傳,福利社會人群。中國道教協會在成立之初就提出了發揚道教優良傳統的號召,並在陳攖甯先生的主持下,對道教中的道德、無為、清靜、抱樸、不爭、柔弱、寡欲、養煉精氣神等優良教義作了闡揚。20世紀八十年代後,發揚道教優良傳統以造福於社會的宗旨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陳蓮笙道長著作《道風集》,提出“以道德之力振興道教”,道教徒要“奉道行事、愛國愛教、學道為人、多行善功、適應時代、度人先度己”等主張。閔智亭道長在《略論道教徒的修養》中也強調:看一個人的道德品質高尚,只有從他的精神文明不文明去看。並說:道教徒在修養上,有“入世法”和“出世法”兩種。入世法是養我浩然正氣,為社會人類做好事,培功建德,抑惡揚善,寬宏大量等;出世法是關於自己身心性命的修養,必須從入世法積功累德做起,也就是從學做好人做起。1993年中國道教協會在北京召開了道教界愛國愛教先進表彰會,表彰了許多愛國愛教、德高望重、一心為道、福利社會、濟困助人、植樹造林等方面的道教界楷模。使道教造福於社會和人民生活的優良教義得到進一步提倡和發揚。從事道教文化研究的專家學者也從道教之真精神、道德性命學說、文化整合作用、科學探索精神等諸多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激發了道教文化的活力,闡揚了道教對於現實生活的文化價值。

  港臺地區的道教界也在社會發展的新的歷史條件下,適時地進行自我調整。香港道教界積極開辦學校、養老院,並開展施藥濟困等社會福利事業,宮觀真正成為社區活動的場所。在教義中大力倡導中國傳統的忠、孝、廉、節、義、信、仁、惠、禮。臺灣的道教宮觀廟宇也積極聯絡各方面研究道教文化的人士,闡揚道教文化。並在傳統教義的基礎上提出了“禮神明,敬祖宗,愛國家,保民族”和“做好人,學好樣,讀好書,辦好事,說好話”等有益於人民生活的教義,在精神上和生活上給予道教徒、給予大眾以引導,具有現實意義。

  道教作為一種富於理想而又積極投入生活的宗教,根植於中華傳統,深入於華夏民族的思想意識、民族情感、民族精神和生活習慣中,只是人們日用而不知。近現代道教在走過它的坎坷之後,正積極發揚優良教義和傳統,又一次走近社會人群,並具有新的時代氣息,必將為協調社會生活、提高生活質量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二、生活道教是當代道教的根本宗趣

  道教既嚮往美好的神仙天國,也嚮往現實的人間仙境。人間仙境堣H們安居樂業,沒有災害、沒有戰爭、沒有病疫、物阜人康、太平和諧、人人心地善良、德養天年,萬物繁榮、氣象清新。當今社會,科學昌明,經濟繁榮,社會發達,文化多元。人類在享受著當今文明成果的同時,又對由此帶來的道德的、社會的、環境的等影響人類健康發展的負面問題感到憂慮。為此,道教的思想智慧和積極的生命態度日益為世人所重視,道教和道教思想文化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道教的思想文化正在國際間的文化交彙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我們應更加努力地弘揚道教文化和優良教義,利益社會人群,為人間仙境的實現作出積極的努力。站在歷史的和道教傳統的角度來審視,生活道教既是道教的優良傳統,也是道教和道教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發揮積極作用的需要。為使人生達到圓滿,本著道教的傳統,我們應當以生活道教為宗趣,以人間仙境為目標,積極去踐行。

   (一)讓道教的智慧滲入世人的生活。

  道教文化中蘊涵著豐富的生活智慧,如尊道貴德的教義宗旨、成仙得道的信仰理想、濟世利人的社會責任感、慈愛和同的處世方式、順應自然的行為原則、崇儉抑奢的生活信條、清靜恬淡的精神境界、抱樸守真的價值取向、性命雙修的養生思想、天人和諧的生態智慧。這些思想對於現代人正確樹立文化觀、經濟觀和人生觀,正確認識自我,正確認識人生的價值,正確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都具有啟迪意義。

  生活道教融合道教的智慧、道教的精神、道教的優良教義於人們的社會生活和個體生活中,利益於社會人群。對務道好道者來說就是要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因為道就在我們的生活中,生活的方式、生活的藝術、生活的困惑、生活的態度、生活的道理、生活的典範在道教的經書和教義中有著精闢的論述,只有學會生活、與現實社會和人民的生活願望不相矛盾,不離生活而又昇華生活,才是修道的最佳方式和出路。即所謂仙道不離於人道,從而達到居塵而出塵,並由此上升到成仙得道的最高精神境界。

  要貫徹道教的精神和智慧,首先必須在生活中確立自我,認識自我,樹立自信心,相信自己就是自己的主宰。然而個體的我又是渺小的,從道教修煉的境界來說,就是要將個體的我融入宇宙大化中,與萬物齊一,與異骨相親,齊同慈愛,效法自然。既不能驕傲自大,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又不要失去了自我,應像“道”一樣無為而無不為。要明白自己本來就具有道性,只要按照自己本有的道性去行事,就能創造一個美好的生活,圓滿的人生。只有固守自己原有的樸素本性,才能在紛繁複雜、變化萬千的社會現實中站穩腳跟,進退自如,不至隨波逐流。我們強調自我是為不失自我,就像一個民族一種文化需要有自己的個性和本色一樣,並不是要排斥其他,我們每個人都應有自己的天地和自己的人文精神,同時在生活和交流中彼此充分尊重,互相吸納包容,像道一樣能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擇善而行之。也就是說自我與宇宙之大我要在對立的矛盾中求得統一,達到和諧。

  由對立統一以至和諧可以說是道教的教義思想的基本特質,道分陰陽而化生宇宙萬物,陰陽平衡則天地和諧。人之修煉在於一動一靜,性命之道亦在於一動一靜之間,只有動靜結合,動靜得當,生命的活力才會得到增強,才有益於健康。道所要修的要悟的基本內涵就是要我們在對立的矛盾中求得統一,求得和諧。人生在世,一天天成長的同時也在一天天消耗生命的原真;財貨名利等欲求既促進了物質文明的發展,但又會給社會道德和人性健康造成負面影響;還有生活中諸如喜怒與哀樂、爭強與謙讓、取予與得失等等都是矛盾的統一體,只有在矛盾中求得和諧才能使人生得到圓滿。從而為現實社會的和諧發展作出有利的貢獻。

   (二)關愛現實,熱愛生活。

  道教是一種宗教,也是現實存在的一種文化現象及一個社會實體,並具有豐富的人文和生活的內涵。既然道教是一種現實的存在,社會就不能漠視它,而道教自身則應當立足所處的現實社會,不斷發揚優良教義和優秀傳統利益社會人群。也就是說,實體的文化現象和個體人的生活不能脫離其所處的歷史文化背景和現實的社會生活環境,從道教的歷史傳統來看,就是要“居塵而出塵”。而對現實社會環境和現實生活環境,無論是道教團體還是我們個人都既要立足現實、遵循社會的客觀規律,又要努力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積極為國家、社會和人民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並努力使自己活得更充實和更有意義。不要虛度年華,浪費生命;不要脫離社會實際,自尋煩惱;不要為自己的不遇而苦惱。不要為名利榮華和財貨美色所纏擾;不要被孤獨或緊張擊敗,要與社會和他人和諧相處,虛心以待。誠然,人作為社會的一分子,自有許多東西是必需的。首先,要生活就要有衣食居所,也就是必須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和經濟基礎。但關鍵是不要執著生迷,應多思一思《道德經》“見素抱樸,少思寡欲”的教導。要警惕那些極有害於生命的嗜欲的侵擾,自覺抵制不健康的生活,遠離毒品,不被邪偽的說教所迷惑。在社會和家庭中,要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做一個具有慈愛心、責任心的社會成員和家庭成員,以促進社會、家庭的和諧與和睦。對父母師長要孝敬,對兄弟朋友要友愛誠信,對人對事對物要存慈善謙讓之心,正如道經所教導的那樣,“慈愛和同”。

  道教以為,人人皆有道性,“生”是道的一種體現。道經中說:一切眾生悉有道性,稱之遍有,種之則生,廢之則不成。所以,我們講立足現實、熱愛生活,其根本宗趣就是要讓人們熱愛生命,珍惜生命,而不只是吃喝玩樂與榮華享受,而是高於這樣一種生活的生活,注重生的意義和生命的質量。道教以“仙道貴生”的宗旨,貴生重生樂生,在道教的經書中,生命得到了最美好的歌頌和讚譽。《太平經》中則強調“要當重生,生為第一”。為此,道教在它的戒律中不僅反對任何形式的濫殺和自殺,並以不得殺生、不因恨殺人為第一要戒,並以此為基本,擴展到不得敗人成功,離人骨肉,當以道助物,令九族雍和。對其他物命也要做到:不得殺生以自活;當憫濟群生,慈愛廣救,潤及一切等等。

  生的意義和生命質量的體現並不僅僅只是在言論中,而是要使真實的人在真實的生活中活得瀟灑,活得充實,活得心情舒暢,活得健康,還要活得有益於他人,有利於社會。為此,道教一方面在山清水秀的風水寶地中建立起了洞天宮觀及修煉場所,讓人們在暢遊名山洞天之際,寄情於山水,陶冶性情,清靜心地,開闊胸懷,啟迪智慧;另一方面探索並總結出了許多保養生命的方法,這其中有許多養生方法是非常實用和適用的。如《三洞眾戒文》中所列的《十三禁文》:不要無節制傷失精氣,使生命夭折;不要暴食不止,使氣脈閉絕;不要暴飲不止,使膀胱尿急;不要過於燥熱而傷害骨髓;不要過於受冷而傷害肌肉;不要吃生冷食物,使身體生病;不要隨地吐痰,使身體缺少水分;不要長時間看某種東西而傷害眼睛;不要胡思亂想而精神恍惚;不要發怒而使心情不愉等。類似這樣的道書還有很多。所有這些,都與人民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有非常實用的生活價值。這其中重要的是保持平和的心態,少一些不切實際的私心欲望,保養好生命的根本精氣神,使我們的人生幸福康寧。

   (三)圓融社會,利益生活。

  圓融於社會就是要在立足現實、熱愛生活的基礎上,把道教融入於現實社會中,把道教的優良教義和有益於社會人群教化的學說融入於修道者的修行生活中、融入到百姓的生活中,作用於人們的生活,利益於社會。從道教的信仰角度來說,在過去、現在或將來都始終一貫地突出強調“功德成神”的信仰觀;強調“上善若水”、“以德為基”的修行宗旨。因為真正的信仰和務道修行並不是為索取,為了滿足個人欲望,而是為了精神上有所依靠,有所歸依;是要按“道”的體用和經典所教的道理去身體力行;是要為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去奉獻。我們信仰道祖三清,因為他們是“道”的體現,是道教徒歸依的最核心的道、經、師三寶,皈依“道”使我們有了主宰,並有了更高的追求;皈依“經”使人們得聞正法;皈依“師”使我們不落邪見。還有,我們的許多信仰群眾都要到宮觀去敬拜財神和藥王,一是為求財,一是為求健康。財資是人們的必需品,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健康是人生基本要求,是衡量一個社會發展的標準。信眾們的祈求是正常人都有的心理尋求,也是道教所倡導和關心的。然而財神並不會保佑心存不良者去獲取不義之財,因為財神趙公明本來就是一個不懼邪惡的正直之神,人們敬拜他是要在精神上得到他的護佑,懂得怎樣去求財富。做到非義之財不取,君子取財有道。而道教的藥王孫思邈或華佗、扁鵲,都是以精於醫藥醫術,以醫濟世救人為己任,重醫重德受人敬奉,他們的精神和衛生養生的健康之道正是保佑人們的不滅的神。強調的是立功立德。在圓融社會和人們生活中去利益社會、利益人群。所以道教的許多經書中都說: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鼓勵的是要大家都努力成為“善人”。道教所說的“善人”,與社會人群的道德規範實際上也是一致的,道教經書《太上感應篇》在總結前代的基礎上對此作了精闢的闡述。書中所說的內容,可以歸納為:“是道則進,非道則退;不履邪徑,不欺暗室;積功累德,慈心於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懷幼;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窮;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長;遏惡揚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寵若驚;施恩不圖報,與人不追悔。”《感應篇》所倡導的抑惡揚善之言和功德觀早已融入人們的社會生活中,並為廣大人群所接受。這就是道教圓融於社會和利益生活的最好體現,值得我們加以提倡。

  誠信是做人的根本,只有誠信才有利於事業發展,有利於身體健康,有利於維護家庭和睦、維護社區安寧。在道教中誠信不詐、不淫不盜、慈儉素樸等是基本的、重要的教義,這與我們社會的精神文明要求是一致的,是道教圓融於人們的社會生活最基本的教義。誠信不詐與不淫不盜,讀起來看似簡單,但持之以恆地堅持就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因為財貨美色的誘惑太多,人的貪欲亦難泯除,但人生中還有更寶貴的東西ˍ生命。只有不騙不詐,不淫不盜,以誠信為本,生命才更有意義,人生才能得到保養。為此,我們不但要堅持誠信,還要倡導慈儉素樸的生活方式,因為過度的消費或奢侈享樂正在使人私欲膨脹,地球有限的資源正在遭到過度的開發,人類正面臨著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同時不合理的貧富差距還難以彌合,我們應當提倡道教“慈儉素樸”的生活態度和慈愛和同,周窮救急,損有餘補不足等周濟社會人群的主張,以利益人們的身心健康和人類的生存和持續發展。

  道教對“道”的信仰,功德成神的信仰實踐,抑惡揚善,誠信不詐,慈愛和同等教義都是道教圓融於社會,利益生活的最終體現。在當今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的發展中,道教要積極發揚其優良教義和優良道德,摒棄一切不合時宜和有礙於社會發展的東西,特別是要整治道教歷史發展中一直在整治但還未結束的巫覡鬼道等迷信。高揚“生”和“德”的生命意義和社會價值,進一步提高道教徒素養,健全教制,振興道風,即重新疏理和制定符合傳統,符合現實要求,體現道教特點的教戒制度,提升宗教素養,樹立良好的宗教風範,以傳統而又嶄新的面貌融入社會,裨益社會人群。

   (四)健康生命,合道成真。

  健康生命而昇華生活就是要在道教基本教義精神的引導下再上一個層次,使物質生命和精神生命得到昇華,這對學道務道者來說就是一個近道、行道、得道成真的過程。即以“出世的精神居塵處事”,盡人道而至仙道。居塵是要“和光同塵”,出塵則是要清靜心身,不隨波逐流,不與物累,不要執迷於身外之物而昧了本心,即在盡人道的基礎上進入到仙道的修持修煉階段。道經中反復說要反於俗,或說要有異於人處,即人好寶貨,我意不貪;人好色欲,我意不動;人好高貴,我願不然;人好驕樂,我心不願;人好名譽,我所不尚;人好甘味,我所不羨;人好方術,我不志願;人好雜法,我不慣用;人好揚非,我不稱說;人好愛憎,我性平等;人好浮華,我尚敦樸。實即《想爾注》所說:與不謝,奪不恨,不隨俗移,真思志道。核心是出世而入世,在塵而出塵,精神境界和信仰目標是得道成真。

  得道成真或說成仙得道作為健康生活、昇華生活的最高目標,其要在於“性命雙修”,道書中說“夫道也,性與命而已”。性是指心性、理性、意識,丹經中謂之真意、真神、元神等;命是指形體、精氣、存在,丹經中謂之元精、元氣、爐鼎等。煉心性、元神,即品德修養叫做修性、煉性;煉元精元氣即體質運煉叫做修命、煉命。在性命修煉的具體方法中有先性後命和先命後性之別,但都強調要“性命雙修”。元代道士李道純曾說:性無命不立,命無性不存,其名雖二,其理一也。並說:高上之士性命兼修,先持戒定慧而虛其心,後煉精氣神而保其身,身安泰則命基永固,心虛澄則性本圓明,直入無為,性命雙全,形神俱妙也。強調的是心神的修持修煉。即道經所謂:俗人持力養身,聖人持身養神。這是一個完整系統的生命工程,是以健康生命為基本,進一步高尚人格,圓滿操行,昇華個體的物質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功夫。從而使生命達到“形神合同”、“生道合一”的最高境界。

  道教的性命之學以“道”為基本精神。道的基本精神用道教的教義名詞來說即清靜無為,柔弱不爭,上善若水,虛心寡欲,抱道素樸,尊道貴德,道法自然等等。這就是說要學道有江海一樣的胸懷,有水一樣處於濟物無求的奉獻精神,以無為處事,以柔弱為用,以清靜為本,從不抱有自己的私欲,從不去爭強好勝,而是自然而然,生育萬物自成其大而不為主宰。這些是生活中可以做到的,也是最高尚的德行。所以,張道陵天師在道教初創時就提出了“行無為,行柔弱,行守雌;行無名,行清靜,行諸善;行忠孝,行知足,行推讓”。是為九行二十七戒,集道德二篇之修行要義,為道俗同尊之科。後道教將其列為《老君二十七戒》,謂:“九行備者神仙,六行備者壽,三行備者增年。”道教健康生命,高尚人格,昇華生活,即得道成真的標準,主要內容就是得道一樣的高尚品德,積功累德,核心宗旨則是度己度人,合道永久。度己是要通過自身持之以恆地修持修煉健康心身,覺悟人生;度人則是要不斷地幫助他人,利濟他人,道經中說是濟世利物,無量度人。從而達到《道德經》中說的“死而不亡者壽”和“長生久視”即精神生命和物質生命的永恆境界。

  健康生命、昇華生活需要一種精深的宗教教義或哲學思想為指導,傳承了近三千年的《道德經》不僅是道教最重要的經典,是道教教義思想的根本,也是中國哲學史和世界哲學史上不朽的名著,在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產生過深遠影響,至今仍為中外思想家、政治家、宗教家及各界人士所重視,已被譯成各種語言在不同人種、不同信仰的人群中傳誦。《道德經》對人類文化的巨大貢獻,古今中外已有不同程度的認識。在歷史上,《道德經》五千文一直被道教看做是修仙學道及救度黎民的妙道。《太上中道妙法蓮華經》中說:今諸修仙學道群仙,但得逍遙,為蕩除其五欲,居山居廓,其談妙道五千文,救彼黎民。在當今,不僅道教徒應高度重視,認真習讀以領悟其精深道理,不同信仰的人群也可以從中汲取思想智慧,覺悟人生,昇華生活。

  《道德經》所讚揚的既是永恆的“常道”,也包括了人生“可道”的智慧。是由人道以及天道即由可道以至常道的最精深的經典之作。其中既有“金玉滿堂,莫之能守”的真實道理,又有“損有餘補不足”的教化;既有“禍者福之所倚”的告誡,又有“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的示導;既有“修之於邦,其德乃豐”的教導,又有“上善若水”及“上德不德,是謂玄德”的更高要求;既有“江海為百谷王”的胸懷,又有“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的德量;即有“有無相生,難易相成”的辯證思想,又有“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智思;既有“神得以一以靈”的天機,又有“致虛極,守靜篤”的宗旨;既有“無為而無不為”的事理,又有“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永恆之理。短短五千文包含了人天自然的大智慧,讓人言之不能其盡言,論之不能暢其道,最好的方法就是你自己去體味,並通過自己的身曆體行,結合道教的性命修煉之學,來健康生命,昇華生活,實現人生的真正價值和生命的真正意義,即得道成真。

  道教是一個以“道”為宗的宗教,神仙信仰、教義思想、齋醮濟度、修持修煉等等都歸根於“道”。生活道教的目標,就是要上達於“道”。道教中已有的熱愛生活,圓融社會,利益人群,健康生命,昇華生活的豐贍內涵,值得我們深入研究並加以挖掘整理和闡揚。道教作為人類的文化資產,在今天仍十分值得我們重新突出並強調,以更好地發揚道教優良傳統和優良教義,服務人類的文明建設,服務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促進道教不斷地與社會相適應,為人類的健康幸福和社會的和諧安寧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