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

   【引言:】

  道教之名稱來自「道德經」之書名。「道德經」的「道」可謂「道路」或稱「
自然之道路」。早期道教的神觀非常模糊,它融匯了中國古代之宗教信仰體系,而
集於一身。從古代昊天上帝、寒暑、日月、風師、雨師、地祇、人鬼、社稷、山川
、五祀、蜡、厲、儺,以至其他小神都包含在內(註1)。李約瑟說:「道教的來
源有二:其一是戰國時代的哲學家。他們捨人道而從天道,因此棄官避世退居山林
和野外,以參天地之法則,以觀造化之無窮。(註2);另一起源,是上古的巫師
和術士,他們很早就由北方和南方的發源地進入了中國,以後集中在東北海岸,以
燕齊二國為最盛。巫師與方士是鬼神信仰與巫術的產物,他們深入廣大的民眾,卻
與儒家的宗廟、社稷的信仰相違背。(註3)

   【一、道教創立之發展史】

  1.中國上古史(B.C.5000至4000)玉皇五帝至黃帝軒轅氏,可稱為道教學術
    思想之遠古淵源。

  2.唐堯、虞舜、夏禹三代(B.C.2300-2200 ),是道教學術思想的胚胎期。
    政治與宗教互為體用,是君道師道合一的時期。

  3.商湯到西周(B.C.1800-1700 ),是道教學術思想的充實階段。儒道不分
    家,天人、鬼神之宗教信仰萌芽期。

  4.春秋、戰國(B.C.722-222 ),儒家與道家各立門戶,後世道教與道家之
    學術思想開始分野,諸子百家學說門庭分立。

  5.秦、漢至二國時期(B.C.222-280A.D. ),是道教學術思想孕育階段。諸
    子百家學術思想,從繁而簡,分而又合。巫術與巫師思想興起,配合順天
    應人的天人合一信仰。帝王政權是天命所託付的思想大為鼎盛。

  6.漢末、魏、晉時期(280-419A.D. ),巫術與巫師和道教的宗教思想融合
    在一起,是道教成長時期。

  7.南北朝時期(419-588A.D. ),因佛教的輸入,引發民族意識的覺醒,產
    生本土文化運動,極力地建立自己的宗教,藉以抗拒外來的文化思想。這
    段時間可稱道教的擴張期。

  8.唐朝(588-906A.D. ),是道教正式建立的時期。唐朝開國,唐高祖(李
    淵)即尊奉道教為國教,道教地位確定且深植根柢。但唐太宗貞觀二十年
    ,佛教的名僧玄裝至印度取經回,佛教興起,常與道教對立,互爭地位。

  9.宋代以後,經過元、明、清三個朝代(909-1900A.D.)道教產生複雜的演
    變。宋徽宗篤信道士巫術,造成道教在宋史上的污點。到宋真宗信道教後
    ,正統道教已邁入道、佛合一,禪道同參的途徑。元代立國之初,朝廷內
    外,雖篤信西藏密宗喇嘛教,但對世居龍虎山的天師道,尚能循宋代故事
    ,加以敕封,而正名為正乙教主。明太祖朱元璋稱帝時期傾慕道教傳聞,
    在湖北省武當山設立道教勝地。清代的政治,到康熙時代以「外示儒術,
    內用黃老」為治國最高原則。代表正統的道教:北宗「全真道」與張天師
    世系的正乙派還受到相當的尊重。到滿清中葉十九世紀以後,因受西洋文
    化的思想輸入的影響,道教逐漸衰落,一蹶至今,尚未重新振起。

   【二、道教早期哲學家的教義(註5)】

  西元前道教的兩大主流思想是老子的「道德經」和西元前第四世紀莊子的著作
。早期道教之教義可歸納為下列四項:

  A.宇宙萬物的產生源自其背後一股神秘無形的力量,稱之為「道」(聖經約
    翰福音一章一節:「太初有道」的道,取字於此)。通常「道」解釋為「
    宇宙的規律」或「自然之道」。事實上「道」無法下定義。道德經:「道
    ,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雖然無名無形,卻是宇宙萬物
    的源頭:「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宇宙萬物都是由「道」
    而產生。「道」像流水一般無窮無盡,傳流不息。

  B.生命是人擁有的最寶貴的東西。道是生命的源頭,名聲、財富、權勢、功
    名均如漂浮雲煙,一縱即逝。所以人當把全副的精神用於保全生命。這種
    思想導致道士尋求延壽不死,長生不老之神術。

  C.生命當回歸簡樸。生命源於道,道會毀棄一切人為的成就,所以人應該避
    開都市及邪惡的勢利,過一種盡可能簡樸的生活。有人即提倡回歸自然隱
    居的生活。道德經十九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
    私寡慾。」人最好無視於文明社會的成就,過一種盡可能清苦和安靜的生
    活。早期的道士看重孩童式的純真,認為全人類都應該努力去達到這種心
    志狀態。孩童除求生之外無詭計、無野心。雖然如此,孩童仍受到照顧,
    被供給衣食。嬰孩的柔弱就是道教的理想。(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
    ,凡要承受上帝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馬可十:15)

  D.浮華與虛榮是可鄙的。道士所關心的是回歸自然之道,過簡樸的生活,所
    以鄙視世人孜孜以求的名聲、浮華和榮耀。他們認為這些東西是社會鬥爭
    和傾軋的禍源。如果每個人滿足於求生存的條件,不企圖凌駕於他人之上
    ,生活就會安詳和平。謙卑是一種美德,驕傲終招折損,高木遭致先伐。
    道德經二十二章:「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
    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謂『曲則全』者
    ,起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註1):小柳司氣太,「道教概說」P.1-13

(註2):李約瑟,「中國之科學與文明」,第二冊,P.49

(註3):李約瑟,「中國之科學與文明」,第二冊,P.50

(註4):參閱南懷瑾著之「中國道教發展史略述」,老古文化事業公司出版。

(註5):霍普夫,「世界宗教」P.146-150

本文作者:廖昆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