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語

  道教齋醮之儀,源於儒家的祭祀儀式,經南北朝上清.靈寶兩派及南北天師道道士之推演,逐漸繁複。道教注重修齋,有設供齋.節食齋.心齋,道教自稱首重心齋,以求專志於一,虔誠其心。齋.戒.醮.懺有密切關係,在形式上雖有所劃分,但在祭禱活動中則混而為一。大體上齋重齊心.戒重規範,醮重祈恩,懺重謝罪。道教戒律清規,並非來源於佛教。東漢流行之。《太平青嶺書》中便已有誡,東漢末張魯《老子想爾注》中已有九行.九不行的規定,稍後又有。老子想爾戒。南北朝以後出現的條文繁瑣的戒律,其內容或有仿效於佛教。後世道教主要戒律為初真戒.中極戒.天仙戒,即所謂三壇大戒。一般說,正乙派對持戒不重視,全真派則較為重視。壇醮,即法事.道場,壇醮儀式次序及章表文牒格式,統稱醮儀。因祭禱的內容不同,故其誦經.宣詞亦不相同。壇醮之盛,當從寇謙之.陸修靜始,五代杜光庭集其大成。但後世壇醮有的脫離了道教的軌範。道教威儀,名目繁多,條文繁瑣,所謂禁忌.咒詞.口訣.手訣.踽步.祝詞以及修持和日常生活守則,故有規定。從外表看是講究形式威儀,加濃宗教氣氛,實際是約制身心。

  研究道教,切不可忽視齋醮。齋醮音樂及青詞均有研究價值。

道教概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