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齋及齋法

  何謂齋?《雲笈七籤》卷三十七《齋戒序》說:夫齋者,齊也,齊整三業。乃為齋也。《呂氏春秋.正月記》:天子乃齋《注》:《論語》日:齋必變食,居必遷坐,自禋潔也。今本《論語.鄉黨》作齊。足見齋作齊解,其來有自。

  何謂齊?《雲笈七籤》卷三十七《說雜齋法》說:齋者,齊也,要以齊整三業,乃為齋矣。《太上太真科經》說:能得一者,心攝三業。能攝身者,端拱不擾;能攝口者,默識密明;能攝心者,神與道合。齊即使身口心均清淨,節食除煩,虔誠整肅,專一其心志之意。

  道教十分注重修齋《雲笈七籤》卷三十七引《三天內解經》說:
  夫為學道,莫先乎齋。外則不染塵垢,內則五臟清虛,降真致真,神與道   合居。能修長齋者,則道合真,不犯禁戒也。故天師遺教,為學不修齋值,冥如夜行不持火燭。此齋值應是學道之首。夫欲啟靈告冥,建立齋值者,宜先散齋,不使宿穢,臭腥消除,飢體消潔,無有玷汙,然後可得入齋。

又《雲笈七籤》卷三十七《說雜齋法》說:
  學道不修齋戒,徒勞山林矣。齋者,正以清虛恬靜,謙卑恭敬,戰戰兢兢,如上履冰谷,若對嚴君。

  道教諸經所說的齋法,即齋的方式,大致可分為三種:一者設供齋,二者節食齋,三者心齋。前兩者是外表口味方面的齋法,後者才是內裡心識方面的齋法。三者之中,心齋最為重要。《說雜齋法》中說:
  諸經齋法,略有三種。一者設供齋,可以積德解愆。二者節食齋,可以和神保壽,斯謂祭祀之齋,中士所行也。三者心齋,謂疏淪其心,除嗜欲也,澡   雪精神,去穢累也,掊擊其智,絕思慮也。夫無思無慮則專道;無嗜無欲則樂   道,無穢無累則合道。無嗜無欲則樂道。無穢無累則合道。既心無二想,故曰   一志焉,蓋上士所行也。……若空守節食,既心識未齊。又唯在一志,則口無貪味之謂也。二法表裡相資,故《大戒經》云:夷心靜嘿.專想不二,過中不味,內外清虛是也。但,如果鄙乎祭祀之教,自謂得心齋之理,則又是怠慢之夫矣。道教齋法,經兩晉南北朝以後,上清.靈寶兩派的推演,逐漸名目繁多,方式雜出。現據《雲笈七籤.齋戒》所載,擇要列舉:

一:六種齋:

  第一:上清齋有二法:

    一為絕群獨宴,靜氣遺形,清壇肅侶,依太真儀格。
    一為心齋,謂疏淪其心,澡雪精神。

  第二:靈寶齋六法:金籙齋,救度國王。
          黃籙齋,救世祖宗。
          明真齋,懺悔九幽。
          三元齋,首謝違犯科戒。
          八齋,懺洗宿新之過。
          自然齋,為百姓祈福。

  第三:洞神齋,精簡為上,絕塵期靈。

  第四:太一齋,以恭肅為首。

  第五:指教齋,以清素為貴。

  第六:涂炭齋,以勤苦為首。

以上皆為登壇告盟,啟誓玄聖,誦經禮懺,拔度先祖,已躬謝過,禳災致福之齋。

二:二種齋:

  第一:拯遁齋:《本相經》曰:拯道者,謂發心學道,從初至終,念念持齋,心心不退。復有二門,一謂志心,二謂滅心。志心者,始終運意,行坐動止,寂若死灰,同於枯木,滅諸想念,唯一而已。滅心者,隨念隨忘,神行不繫,歸心於寂,直至道場。

  第二:濟度齋:《本相經》曰:濟度者,謂迴心至道,翹想玄真,願福降無窮,災消未兆。又云,虔心者唯罄一心丹誠,……歸心啟告,委命至真,內泯六塵,外濟萬境,冥心靜慮,歸神於道,……救濟存亡,拔度災苦。

三:十二種齋:

  第一:金籙齋:《玄門大論》:金籙齋上消天災,保鎮帝王,……兼為師友。

  第二:玉籙齋:《玄門大論》:謂正為人民。今此本未行于世

  第三:黃籙齋:拯拔地獄罪根,開度九幽七祖。

  第四:上清齋:求仙念真,練形隱景。

  第五:明真齋:學士自拔億曾萬祖長夜之魂"。

  第六:指教齋:請福謝罪,鶯救疾。

  第七:涂炭齋:拔罪謝殃,請福度命。

  第八:三元齋:學士己身悔罪。

  第九:八節齋:學士謝過求仙。《八節齋》謂:凡八節之日,是上天八會大慶之日也。其日諸天大聖尊神上會靈寶玄都玉京上宮,朝慶天真,奉戒持齋,遊行誦經。此日修齋持戒,宗奉天文者,皆為五帝所舉,書名玉曆。

  第十:三皇子午齋:輔助帝王,保安國界。

  第十一:靖齋:如千日.百日.三日.七日修真之用。

  第十二:自然齋:救度一切存亡,自然之中,修行時節。

四:九食齋法:《玄門大論》說:齋法大略有九:

  一者粗食:粗食者,麻麥也。止諸耽嗜。

  二者蔬食:蔬食者,菜茹也。棄諸肥腯。

  三者節食:節食者,中食也。除煩濁。

  四者服精:服精者,符水及丹英也。其身神體成英帶。

  五者服芽:服芽者,五方雲芽也。變為芽。

  六者服光:服光者,日月七元三光也。化為光。

  七者服氣:服氣者,六覺之氣,太和四門之妙氣也。化為六氣。

  八者服元氣:服元氣者,一切所稟三元之氣.太和之精,在乎太虛也。化為元氣,與天地合為體。

  九者胎食:胎食者,我自所得元精之和,為胞胎之元,即清虛降四體之氣,不復關外也。久為童嬰,與道混合為一也。此之變化運運改易,不復待捨身而更受身,往來死生也。

五:雜齋法:

  第一:三官齋:即於天地水三官檢校之日修齋。古稱齋為社會,後改稱為齋會。正月七日名舉遷賞會齋;七月七日名慶生中會齋;十月五日名建生大會齋。三官考核功過,依日齋戒呈章賞會,可祈景福。

  第二:六齋月:即正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十一月.一歲.六齋月。上三天帝令太一使者除人十苦八道。

  第三:九真齋:即正月.三月.四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修齋。

  第四:月中三齋日:即每月一日.十五日.二十九日修齋。

  第五:五臘日齋:正月一日名天臘,五月五日名地臘,七月七日名道德臘.十月一日名民歲臘.十二月初八日名侯王臘,此五臘日修齋祭祖,為五臘日齋。 

  第六:十直齋日:即月初一.初八.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廿三日.廿四日.廿八日.廿九日.三十日修齋。庚申.甲子.八節.太一八神下,司察人過咎,修齋,太一歡悅。

  第七:其它雜齋《三洞奉道科》云:
   元旦為獻壽齋。      正月七日為延神齋。
   二月八日為芳春齋。   四月八日為啟夏齋。
   五月五日為續命齋。    六月六日為清暑齋。
   七月七日為迎秋齋。    八月一日為逐邪齋。
   九月九日為延壽齋。    十月一日為成福齋。
   十一月十五日為啟福齋。 十二月臘日為百福齋。
   二十八日為迎新齋。    立春為建善齋。
   春分為延福齋。      立夏為長善齋。
   夏至為朱明齋。      立秋為遐齡齋。
   秋分為謝罪齋。      立冬為遵善齋。
   立冬為廣慶齋。
   如此等齋,各具本經儀格。

  道教修齋,首重虔誠整肅,啟聖祈真,必須焚香燃燈。《登真隱訣》謂:香者,天真用滋以通感地祇,緣斯以達信,焚香氣向東南西北直上,則謂天上五帝便依向而至。燃燈有燈儀:《四極明科》謂:立春.春分燃九燈。立夏.夏至燃八燈。立秋.秋分燃六燈。立冬.冬至燃五燈。本命日十二燈。《登真隱訣》謂:真人攝日暉以照明,役月精以朗幽,故燃九光之微燈,晃八方之盡夜。其它修齋之儀還有很多,如叩齒.叩頭.服飾.法器等等。修齋的主觀願望,不外是積德解愆.和神保壽.夷心靜默.內外清虛.身與道合。認為凡要仰仗神力的事,如祈福.禳災.拔苦.謝罪.求仙.延壽.超度亡人等等,都要修齋。所以誦經.禮懺.祭煉.建醮並一切道場法事,都把修齋視為應當首務之事。

  道教在張道陵創五斗米道時便有三元齋會,東晉之葛巢甫倡導靈寶齋法,到南北朝劉宋陸修靜撰《三籙齋法》,五代杜光庭撰《玄門科範大全集》,道教齋法遂基本完成。明《正統道藏》洞玄部戒律類《齋戒錄》與《雲笈七籤》卷三十七《齋戒》內容同,這說明宋以後齋法基本沿襲如舊。

道教概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