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明代之檢東道與世宗之迷道

  朱元璋在未稱帝以前,便招聘.安撫龍虎山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加以攏絡,意在利用道教爭取民心,以爭天下。據《漢天師世家》卷二記載:在元至正廿一年辛丑(一三六一年),吳王朱元璋令旨江西等處行中書省訪求天師,多有招聘禮請入山,依前住持道教;並令有司官員:但系龍虎山宮觀殿宇及供器什物,諸人毋得作踐損壞,褻瀆神明,舊管山園田地房屋,悉聽為主,諸色軍民人等,不許奪佔,違者治罪。爾後又致書張正常,勉其輔國濟民,意拉攏。書曰:吾聞漢祖天師,道德在躬,動得鬼神之助,一噓一吸間,天道為之晦冥,雷霆諸神,莫不受命。以此輔國濟民,除其妖孽,援其水旱,故靈名歷四十餘代而愈著也。今吾師既臨乃祖之位序,當繼乃祖之成烈,有他術之可同者。願師澄心定性,以凝道功,使前靈之跡益顯,則龍虎之山益崇,而人益仰望也。至正廿五年乙巳(一三六五年),朱元章召見張正常,朱元章說:予自草菜,因天下變,為眾所尊,不敢不竭心之誠,以安民庶。每聞天師,今為見我,快哉,一睹頰面,天師瞳樞電轉,法貌昂然,雖不
職事於朝庭,同我一時,豈不千載一遇也。至正廿六年,朱元章又令張正常放符及普施符水以濟民。由於戰亂而民間病疫者多,求符水的太多了,張正常乃篆符投井中,人爭汲之。朱元章命作亭於井上,號曰太乙泉。至正廿七年,即朱元章稱帝的前一年,致書張正常,書中說:

    予近自正月,為國家之事,心所欠者,欲旲聞上帝,柰無人捧詞至予天庭。故差人詣天師門下,望天師以彼祖宗之靈,必當誠心差精通遁妙之師,捧詞達天,以申祈禱之情,即師之虔意也。


此舉實際上是借重天師以為巫祝,代其與天庭交接,造成承天命.順天運而稱帝的局勢。歷史上從北魏太武帝起,每多採取舉行受道教符籙的醮儀,表示承天命為帝的故事,朱元章亦屬此。第二年戊申(一三六八年),朱元章便作了皇帝。這年即洪武元年。

  朱元章稱帝後,對待宗教,有他自己的看法與態度。據《明史.太祖本記》記載:

    (洪武廿年春)帝曰:所謂敬天者,不獨嚴而有禮,當有其實。天以子民之任付者,為君者欲求事天,必先恤民,恤民者,事天之實也。……為人君者,父天母地子民,皆職分之所當盡,祀天地,非祈福於己,實為天下蒼生也。

因而他不崇尚某一宗教,而是有限制地加以利用和控制,招攬名流用以敬神祀天;同時對宗教又嚴加檢束,防止宗教泛濫造成政治.經濟上的損害。我們來看他對道教的具體態度。

一:不准駕凌於帝王之上。據《明史.張正常傳》記載,張正常於洪武兀年,入賀太祖繼位,太祖曰:天有師乎?乃改授正一嗣教真人,賜銀印,秩視二品。元時所賜天師號遂被免去。《明會典》記載:凡寺觀庵院,洪武三年令除殿宇樑棟門窗神座案棹許用紅色,其餘僧道自居房舍,並不許起斗拱彩畫樑棟及僭用紅色什物床榻椅子。

二:清整宗教,去其奢侈穢亂。《明史.太祖本記》記載:洪武五年詔:僧道齋醮,雜男女,恣飲食,有司嚴治之。

三:從思想上使其納入養生治國之道。據《大政記》記載:洪武七年,御注《道德經》成,上謂儒臣,舉所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與聖戈去甚.去奢.去泰之類曰:老子所語,豈徒托之空言,於養生治國之道,亦有助也。但諸家之注,各有異見,朕因注之,以發其義。

四:減少道觀,限制出家。《明會典》記載:洪武廿四年,令清理釋道二教,凡各府州縣寺觀,但存寬大可容眾者一所並居之,不許雜處於外,違者治以眾罪,親故相隱者流,願還俗者聽。又命天僧道,有創立庵堂寺觀非舊額者悉毀之。還規定每三年發一次度蝶,禁止男性四十以下.女性五十歲以下者出家,只允許府四十人.州三十人,縣二十人出家。這樣減少逃避徭役者。

五:立道錄司以檢束天下道士。據《明史.職官誌》記載:明代僧道皆國官以管其眾。京師置道錄司左右正一二人(正六品),左右演法二人(從六品),左右左至靈二人(正八品),左右元義二人(從八品),神樂提點一人,知觀一人,龍虎山真人一人(正二品),閤皂山.三茅山各靈官一人,太和山提點一人。道錄掌天下道士,在外府州縣有道記等司分掌其事。

  據《明會典》記載,明初置原教觀,洪武十五年(一三八二年)改道錄司,正六品衙門,設左右正一,左右演法,左右至靈,左右元義,職專道教之事,屬禮部,其衙門建於朝天宮。

  凡內外道官,專一檢束天下道士,違者從本司懲治,若犯與軍民相干者,從有司懲治。

  明太祖以後的成祖.英宗.孝宗在位時亦不崇尚道教。據《明史.成祖本記》記載:永樂十五年秋,甌寧人進金丹。帝曰:此妖人。令自餌之。毀其方書。《明會典》記載:英宗正統六年令新創寺觀曾有賜額者聽其居住,今後不許私自創造。《明通記》記載:孝宗弘治年間,李廣以燒煉齋醮被寵,大學士徐溥等疏諫:近有 以齋醮燒煉進者,此乃異端惑世之術,聖王之所必禁也。又給事中吳世忠亦奏言張元吉之奸淫凶暴及張元慶之淫酗衰穢,揭露他們替損皇威,凌轢官府,虐害鄉曲,認為張氏邪術,誑誘愚俗。

  在明太祖所制定的這種利用及檢束的政策下,道教是不可能在全國範圍內興旺發展的。其間有一例外,即湖北武當山武當道的興起,但也只是局部的.短暫的。
  明代世宗朱厚熜當皇帝後,情況就大為改變了。世宗醉心道教,日事齋醮,重用道士。據《明史.邵元節傳》記載:

    世宗嗣位,惑內侍崔文等言,好鬼神事,日事齋醮,諫官屢以為言不納。嘉靖三年征元節ヾ,……大加寵信,俾居顯靈宮,專司禱祀雨雪愆期,……封為清微妙濟守靜修真凝元衍範志默秉誠致一真人,統轄朝天顯靈靈濟三宮,總領道教。

邵元節原為龍虎山上清宮道士,後來官拜禮部尚書,一品服。邵元節死後,世宗寵信的是黃風道士陶仲文ゝ。初封為神霄保國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據《明史.陶仲文傳》記載:嘉靖十九年(一五四0年)八月,欲令太子監國,專事靜攝。太仆卿楊最疏諫,杖死。廷臣震懾,大臣爭相諂媚,取容神仙,禱祀日亟。世宗喜仲文祈禱功,特授少保禮部尚書,不久,加少傅仍兼少保,不二歲登三孫,恩寵出邵元節之上。又命建雷壇於黃州以祝聖壽,同知郭顯文監之,工稍稽,謫顯文典史,遣工部郎何成代督,趨甚急,公私騷然。御史楊爵.郎中劉言及之,給事中周怡陳時事有日事禱詞語,帝大怒,悉下詔獄拷掠長繫。吏部尚書諫乩仙,即命削籍。

     自是中外爭獻符瑞.焚修齋醮之事,無敢指及之者矣。……移居西內,日求長生,郊廟不親,朝講盡廢,君臣不相接,獨仲文得時見。到了嘉靖卅三年,世宗益求長生,日夜禱詞。由於陶仲文的引荐,四方術士段朝用.龔可佩.藍道行.王金.胡大順.藍田玉之屬,咸以燒煉符咒熒惑天子。考《明史.佞幸.陶仲文傳》,段朝用合肥人,事燒煉,言所銀皆仙物,用為飲食器當不死,陶仲文荐方於世宗;龔可佩嘉定人,出家昆山為道士,通曉道家神名,帝命入西宮教宮人習法事;藍道行以扶鸞術得幸;胡大順,仲文同縣人,緣仲文進供事靈濟宮,撰《萬壽金書》一帙,稱呂祖所作,且言呂祖授三元大丹,可卻疾不老;藍田玉,鐵柱觀道士,從事符籙齋醮及扶鸞術,還自言有招鶴術,御史姜儆荐之得召 ;王金,鄠縣人,為國子生殺人當死,知縣陰應麟雅好黃白術,聞金有秘方,為之解得末減,金逃京師,藏匿於通政使趙文華所,以仙酒獻文華,文華獻之帝,後為帝採靈芝;頤可學無錫人,自言能煉童男女溲為秋石,服之延年;陶仲文所引荐的方術道士,還有端明.朱隆禧等,皆自言有長生秘術和符籙秘書,這些人,均曾得寵於一時。

  嘉靖卅五年(一五五六年),世宗也步宋徽宗之後塵,集天仙.教主.皇帝於一身。據《明史.佞幸.陶仲文傳》記載:

    卅五年,上皇考道號為三天金闕無上玉堂都仙法主玄元道德哲慧聖尊開真仁化大帝;皇妣號為三天金闕無上玉堂總都仙法主元元道德哲慧聖母天后掌仙妙化元君;帝自號靈霄上清統雷元陽妙一飛天真君,後加號九天弘教普濟生靈掌陰陽功過大道思仁紫極仙翁一陽真人無虛圓應開化伏魔忠孝帝君,再號太上大羅天仙紫極長生聖智昭靈統元證應玉虛總掌五雷大真人元都境萬壽帝君。


世宗晚年更是耽溺於道教長生之術,扶乩言服芝可延年,便遣使採芝,天下四方來獻者皆積宛中,得芝萬本,聚為一山,號萬歲芝山。又有以五色龜及白龜.白鹿.白雁.玉兔以獻者,佯稱祥瑞。嘉靖四十三年(一五六四年)五月,帝夜坐庭中,獲一桃御幄後,左右言自空中下,帝大喜曰:天賜也。修迎恩醮五日。不久,遣官 求方士於四方,豐城人熊顯進仙書六十三冊,方士趙添壽進秘法三十二種,醫士申 世文亦進三種,方士王金等造諸品仙方.養老新書.七元天禽護國兵策,與所制金石藥並進。其方詭秘不可辨,性燥非服食所宜。帝御之,稍稍火發,不能愈,結果是服丹中毒而死。這些人隨後不是被論死便是被編口外為民。明世宗崇尚道教,卻以誤國害己而告終。對於道教來說,這一段可說是歷史上最後一次被尊崇,風靡一時,隨後,便逐漸黯然了。

道教概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