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2016-07-26 鬱儀結璘 飛鳥渡 汉心道馆

經過玄奘、法琳、憨山等歷代佛教高僧和市井俗道的共同努力,後世對於道家的誤解,不可謂不深矣。
以為不爭就是不辨是非,被各種歪理惡事加在頭上也畏畏縮縮不敢爭辯,不敢抗爭。三教合一,不言人過,唯唯諾諾啥都說好。這種道人,真是見得多了。
我想拍案大喝一聲:太上之教是這樣的嗎?!
《道德經》: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又云: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這些話被誤解之後,於是就成了這些人“鄉願德之賊”的理論來源。也成了外教攻擊道教道門中人的藉口。
有個學校招老師,第一條,信佛。後來他們衝擊“公案焗”,被抓了幾個。那架勢簡直是“老子都信佛了,你們這些惡員警也敢管我”。還有那些亂放生的包二奶的佛教徒,他們從來都不約束自己的行為,卻要求你不爭,叫你不要分對錯。佛徒那意思就是,你不要和我爭,聽我的,沒錯,我說啥,就是啥,和我爭,你就沒境界啊。於是道人一想到太上說不爭,他就嚇得噤若寒蟬了。但是太上的不爭,是那個意思嗎?
太上老子的不爭,是對天子和貴族說的,不要與民爭利,不要爭名奪利,不是叫你不要爭辯,不是叫你不論是非對錯糊塗一股腦兒說好。當仁不讓于師,理不辨不明,道人怎麼就不敢爭論辯理了?!
像如大禹治水,勞苦功高,為民謀利而不爭功,天下也自然是要傳給他的,他需要爭嗎?汪精衛當年競選最高領導人時,在十二人的投選班子中,擔心別人不選他,所以他自己投了自己一票,想不到別人都投他票,結果公佈出來,十二票全票通過,暴露了他自己投自己票的事,就很尷尬了。
老子給孔子講道的時候也要辯理,莊子和惠子也有濠上之辯。爭辯,是為了維護正理正道,不是為了爭奪私名私利,有何不敢,有何不可?!
而如今,道人們被胡教徒用歪曲過的太上“不爭”之義捏住了嘴,他們胡說八道,還要求你不要爭,否則你就不是聖人,意思是你不要和我爭論,你聽我的,你就能成聖人。
路人甲,哇哦,你能教我成聖人?
佛棍:當然了我信佛啊,佛是聖人能比的嗎,佛是天外的,聖人是世間法,佛是世外法啊,牛不,聽不,還不聽,還爭,你這個沒悟性的傢伙,上輩子一定不是好人,否則咋不信佛?你把你的家產都給我,你的悟性就能上去一大截。你有欲望就不成,不要做守財奴,只要執著于錢,你就沒悟性,修不成。為啥佛教徒牛,因為沒欲望,你丫不把錢給我,你欲望大大的。
遇到各種歪理忽悠,道人還不敢爭,論理不明,如何勤而行之?這樣下去,如何維護正教,如何弘揚正道?如何挽民族狂瀾於既倒?
現在的人,說不過理就讓別人去多讀書,其實不讀書或者讀了書不思考人云亦云的,多半正是他自己。所以同道中人,應該多讀書,還要多思考,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讓胡教把你的道書讀了,還替你胡亂解讀道書,再讓胡教用歪曲過的道理來賭你的嘴。這樣你自己修不成事小,敗壞正道事大。
正道之士可不共勉哉! |